月经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资料讲解_第1页
月经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资料讲解_第2页
月经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资料讲解_第3页
月经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资料讲解_第4页
月经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资料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1年12月,经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专题复习: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保罗斯威齐(美国)《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回顾探究一

列表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基本过程推动原因主要表现与主导国世界市场雏形及拓展(16世纪—19世纪)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商业联系。(西、葡、荷、英、法)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政策;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英国)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工业化和美日迅速发展,亚非拉地区基本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英法德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侵略(资本输出为主)1929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交通信息技术;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资本扩张)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国际贸易体系)世界经济渐体系化、制度化(美)区域性经济集团;WTO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美)第一次工业革命;殖民侵略(商品输出为主)回顾探究二

中国在全球化不同阶段进程中的反应与表现是什么?

“非西方世界在接受西方文明、向现代化行进过程中形成了“退却、逃避型”和“调整、适应型”两种。前者以闭关自守为主要特征,大多困于传统的惯性循环不能自拔,寄希望于割断与入侵势力之间的联系,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苟延残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

19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屈辱地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结束,从此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

——《长白学刊》2007年第5期

“非西方世界在接受西方文明、向现代化行进过程中形成了“退却、逃避型”和“调整、适应型”两种。前者以闭关自守为主要特征,大多困于传统的惯性循环不能自拔,寄希望于割断与入侵势力之间的联系,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苟延残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世界市场雏形、拓展(16——19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

有专家指出: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

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市场雏形、拓展(16——19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应对与表现明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君主专制强化、重农抑商、早期启蒙思潮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学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向制度、思想观念转变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思潮;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的应对与表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

一边倒,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

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经济34.(2011石景山区期末34题)某班同学以“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进行的课堂讨论。结合材料回答:主题一:明清政府与新航路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1)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4分)实战演练应对: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1分)影响:妨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割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3分)主题二:工业文明与中国社会

(2)据上述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分)实战演练(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3题)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年15.681.82.61910年39.841.418.81920年40.139.420.5

(2)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2011年8月,因债务问题标准普尔宣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档,给全球经济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而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更令本不景气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对中国影响至少两方面:一、如世界经济受危机影响而出现颓势,则连累中国经济;二、美债危机对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提出考验。2011年8月中国持有美国债1.137万美元,相当于美国欠每个中国人5000多元人民币。聚焦热点回顾探究三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弊: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②挑战—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劣势被动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压力和挑战。(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3题)材料三

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