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单元中国热点区域第一节宏观地理区域热点区域1北方地区【区域认知】【区域事象认知】——认知区域重要地理事物1.经纬网定位:在图中添绘出下列重要经纬线:110°E、120°E、130°E、40°N、50°N,观察其经过的地区。2.熟悉重要的地理事物:(1)地形及地形区:A_____山,B_____平原,C_____丘陵;D_____山。(2)主要河流:E_____江,是中国与_______两国的界河;F_____江;G_____江,H_____江是中国与朝鲜两国的界河。
六盘三江山东太行黑龙俄罗斯松花鸭绿图们(3)主要矿产地:①_____铁矿,②_____煤矿,③_____煤矿,④_____金矿,⑤_____油田,⑥_____油田,⑦_____油田。(4)主要铁路线:a_____线,b_____线,c_____线,e_____线。(5)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和城市:甲_______工业基地,乙_______工业基地。工业中心:m_____,n_____。
鞍山鹤岗大同招远中原胜利华北京哈京沪陇海大秦辽中南京津唐沈阳西安【区域特征认知】——认知区域典型地理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要素特征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度,夏季气温高于20度,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在7月。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地势整体西高东低水文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2.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人口人口数量多,约占全国的40%(面积占20%),平均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东北相对稀疏,华北最为密集产业工业: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农业:华北黄土地主要是冬小麦、棉花、花生;东北黑土地主要是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水稻交通东北有全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华北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辐射;运煤专线多;高速铁路、公路发展快【人地协调】1.综合分析北方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人对地”的角度提出治理措施:(1)东北平原。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黑土流失长期不合理的垦殖、开荒、伐林退耕还林、还牧,营造防护林,土壤培肥湿地破坏(2)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春旱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修水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夏涝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水土流失,河流中下游河床抬高修水库蓄洪;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道盐碱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不均;大水漫灌,只灌不排酸性物质中和;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使土壤脱盐;改良土壤风沙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冬季风强烈;土壤沙化严重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2.从“地对人”角度分析北方地区地理条件对生产的影响:(1)北方地区地理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东北平原①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黑土肥沃;②夏季日照长,热量充足;③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①东北地区全年生长期短,总热量相对不足,农作物的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②受寒潮影响大;③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沼泽,导致生态恶化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华北平原①多数地方属于暖温带,热量条件较丰富,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光照资源充足,降水集中;②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①降水不充沛,灌溉水源不足,集中于7、8月份;②容易引起春旱,春季多大风和沙尘天气,以及低温冻害;③地势低洼地区容易产生盐碱地黄土高原①位于暖温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②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③黄土含有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①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稀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严重;③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2)辽中南地区地理条件对其重工业发展的影响。①资源条件:东北地区各类矿产丰富,发展重工业的资源、能源条件优越;②工业基础:辽中南地区工业开发早,工业基础好;③交通条件:东北地区有着完整的铁路系统,海运便利;④劳动力条件:劳动力充足,劳动力素质较高;⑤农业基础:东北平原广阔,耕种便利,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农业基础。
【典例】(2020·河南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是其重要内容。下图为我国某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区域的局部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分析该区域的地形特征。(2)依据材料分析当地被形容为“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3)说明把当地的“穷山恶水”变为“绿水青山”的主要措施。
【思路分析】材料解读①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②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图像解读①海拔为1000~2000米,且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形以高原为主;等高线弯曲复杂→地表崎岖②经纬度→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少,河流含沙量大→生态环境恶劣我的思路(1)——————————————————————————(2)——————————————————————————(3)——————————————————————————【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等高线数值判断,图示区域海拔多在1000~2000m,等高线较稀疏说明该区域属于高原地形;等高线错落、弯曲,说明该区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第(2)题,分析“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当地的气候、植被和水文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气候角度看,当地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少且集中,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从植被角度看,当地植被覆盖率低;从水文角度看,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水难以直接利用。第(3)题,“穷山恶水”变为“绿水青山”主要措施在于生态修复,该地植被覆盖率低,应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植被,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燃料问题。该地水土流失严重,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采取平整土地、打坝淤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同时可以进行生态移民,以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兴修水利工程,兴修水库。
答案:(1)海拔为1000~2000米,说明该区域属于高原地形;等高线错落、弯曲,说明该区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2)该区域位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易破坏、难恢复;降水较少且集中,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下,不利于农作物生产;河流含沙量大。(3)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植被;通过平整土地、打坝淤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保持水土;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生态移民;兴修水库等。
热点区域2南方地区【区域认知】【区域事象认知】——认知区域重要地理事物1.经纬网定位:尝试描绘105°E、110°E、115°E、120°E,北回归线、25°N、30°N等经纬线,观察穿过的重要地形区。2.熟悉重要的地理事物:(1)地形及地形区。A_____山脉,是我国_______的界线;B_______山脉,是福建省和_____省的界山;E_____山脉是湖南省和_____省的界山;C_____盆地,其内部的成都平原,因物产丰富被称为“_________”,D___________平原。
秦岭南北方武夷山江西南岭广东四川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2)有色金属矿。代码①②③④所在省区江西云南广西湖南矿产种类钨矿锡矿铝锑矿矿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余个旧平果锡矿山(3)工业基地及水电站。工业基地:甲_______工业基地,乙___________轻工业基地。甲工业基地能源紧张,为解决其能源不足,从_____输入水电,从___________输入天然气。水电站:a_____,b_______,c_____。核电站:d_____,e_______。(4)商品粮、棉基地。①商品粮基地:F_________,G___________。②商品棉基地:H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三峡塔里木盆地三峡葛洲坝二滩秦山大亚湾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区域特征认知】——认知区域典型地理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地形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水文河湖众多,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最为集中;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高(中下游)2.人文地理特征:人口人口稠密,约占全国人口的总数的一半产业工业:长江中下游地带发展综合性工业,南部发展外向型工业农业:种植业以水田农业为主,亚热带、热带林果业、淡水养殖业发达交通内陆以铁路为主,内河航运发达【人地协调】1.“地对人”——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域自然条件农业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我国种植业区和淡水鱼产区,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紫色土,故又称紫色盆地)、物产丰富全国重要的稻谷、油菜籽、桑蚕、甘蔗、柑橘产区,我国重要农业区区域自然条件农业生产东南丘陵酸性红壤分布广泛(缺乏有机质,低产),地形多丘陵适宜在红壤中生长的茶树、油茶、马尾松等经济林木种植多,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云贵高原纬度低,水热充足;高原地形,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重要林区,高原上的“坝子”可发展种植业横断山区纬度较低,地形崎岖,高差大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受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和旅游业2.“人对地”——分析南方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1)南方低山丘陵。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水土流失自然因素: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人为因素:能源缺乏,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水土植被被破坏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红壤贫瘠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降水多,营养物质流失多增施熟石灰、有机肥改良土壤酸性;增施沙子,降低黏度;种植耐酸性的茶树、马尾松等,防止土壤流失(2)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洪涝地势低平;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道、湖泊;围湖造田上游地区建设防护林保持水土;中下游加固堤防、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水污染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健全法规;进行综合治理【跟踪训练】(2020·郑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勒尔村是一个“悬崖村”(如下图所示)。84户约500人居住在东西长约一千米,南北宽数百米,海拔1400~1600m的大峡谷顶部倾斜的台地上。村民外出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悬崖村”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这里有高山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村民生活安逸和富庶,曾是“世外桃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悬崖村”沦为贫困地区。2016年,政府投资把原来破旧的藤梯变成了钢梯,让“悬崖村”成为旅游的热点。2019年,来爬钢梯的游客约10万人,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成功脱贫。从可持续发展出发,2020年5月,“悬崖村”全部村民从山上的土坯房搬进了县城的楼房。
(1)说明200年前村民选址“悬崖村”定居的原因。(2)解释随着时代的发展,“悬崖村”贫困的原因。(3)分析“悬崖村”能够脱贫的有利条件。(4)推测“悬崖村”已经脱贫,却又整体搬迁的原因。【解析】第(1)题,村民定居的原因主要考虑安全性及满足生存的条件。第(2)题,从材料可知,“悬崖村”外出不便,不利于物资的交换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随着人口增加,人地矛盾加剧。第(3)题,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悬崖村”能够脱贫,首先是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投资把原来破旧的藤梯变成了钢梯,促进了与外界的交流,同时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的热点,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第(4)题,“悬崖村”整体搬迁一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利于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条件的改善,三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资源。
答案:(1)位于悬崖之上,与世隔绝,避免战乱等外界干扰,安全性好;能够为当时人口生存提供自给自足的自然条件(资源)。(2)受交通条件制约,逐步成为脱离外部经济发展的“孤岛”;受交通条件制约逐步影响教育、文化等发展;土地面积较小,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发展、生产力发展矛盾突出。(3)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条件的改善;独特的旅游资源。(4)经过百年的发展,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现有状况制约了该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教育、医疗、养老等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热点区域3西北地区【区域认知】【区域事象认知】——认知区域重要地理事物1.经纬网定位:尝试描绘80°E、90°E、100°E、110°E、120°E,40°N、45°N等经纬线,观察穿过的重要地形区。2.熟悉重要的地理事物:(1)地形和地形区。山脉:A_________,B_____,C_______,D_____。平原:a_________,农业引用_____水灌溉。盆地:b___________,c___________。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天山河套平原黄河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2)主要河流。E___________,属于外流河;F_________,属于内流河。(3)矿产地:①内蒙古_________的稀土、铁矿,②甘肃_____的镍,③新疆_________的石油。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白云鄂博金昌克拉玛依【区域特征认知】——认知区域典型地理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干旱缺水,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多大风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多高大山地、宽广草原、沙漠水文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流量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冬季往往断流)、内流湖(多咸水湖),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石质戈壁、沙丘,内流河、内陆湖、绿洲。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稀土矿、有色金属矿2.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人口城市地广人稀,主要沿水源地分布,如黄河沿岸,沙漠绿洲等;城市主要沿黄河分布,分布在盆地周围,河西走廊等产业工业:工业相对落后,以矿产资源的加工为主,如煤炭、石油开采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农业: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全国著名的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区交通重大工程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铁路干线有兰新线、包兰线【综合思维】1.“干旱”的地理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西北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时要围绕“干旱”展开,如下图所示: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西北沙尘天气的成因及其治理:沙尘来源就地起沙(冬季时节裸露的农田、裸露的河滩、湖滩;土质松散的裸地;施工工地等)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②植被稀少;③地表松散松软;④多大风;⑤大气层结构不稳定人为原因①滥垦滥伐;②过度放牧;③过度樵采;④违章施工;⑤矿区过度开采治理措施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②退耕还草、林;③合理放牧;④文明施工;⑤植树种草【知识拓展】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①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不利影响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典例】(2017·全国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思路分析】材料解读白斑狗鱼生长习性→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从水质、水温、流速和鱼类的生存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生存的自然条件图像解读(1)经纬度信息→新疆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2)河流信息→支流主要在北部的阿尔泰山,海拔高,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温低,水质好我的思路(1)———————————————————————(2)———————————————————————
(3)———————————————————————【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北部多河流,南部多戈壁,故北部降水多,南部降水少;并且从图中可看出北部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是造成北部降水多的主要原因。第(2)题,结合材料所给出的白斑狗鱼的生长环境特征可分析,该流域内水质好、多冰雪融水,水温低,水草多等有利于白斑狗鱼生长。第(3)题,白斑狗鱼对生长环境要求特殊,全球仅在部分水域生存,且为冷水鱼类,水温低、饵料少是造成其产量低的主要原因。答案:(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热点区域4青藏地区【区域认知】【区域事象认知】——认知区域重要地理事物1.经纬网定位:尝试描绘30°N、35°N、80°E、90°E、100°E等经纬线,观察穿过的主要地区。2.熟悉重要的地理事物:(1)地形和地形区。山脉:A_____山脉,B_____山脉,C_____山脉,D巴颜喀拉山脉。盆地:E_______盆地。高原:F_____高原。谷地:L雅鲁藏布江谷地,W_____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分布区。(2)主要河流。M_____,K金沙江,I澜沧江,H怒江,G雅鲁藏布江。(3)能源基地。⑤拉萨有“日光城”之称;⑥_______地热电站。(4)矿产及矿产地。Q察尔汗盐湖的_____;T冷湖的石油。横断祁连昆仑柴达木青藏湟水黄河羊八井钾盐【区域特征认知】——认知区域典型地理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地形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水文青藏地区东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草地为主资源矿藏丰富(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太阳能、地热能(温泉)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人口城市人口较少,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环境承载力小产业工业薄弱;农业: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交通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拉萨为中心,铁路有青藏铁路【综合思维】1.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藏地区区域特征:2.青藏高寒区的发展条件评价:(1)有利条件: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2)不利条件: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和牧养牦牛、藏绵羊等高寒牲畜;绝大部分地区干旱,风暴多,土壤质粗层薄。
【典例】(2020·长沙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对标学习管理办法
- 外资融资管理办法
- 挖机队伍管理办法
- 学校模特管理办法
- 学术授课管理办法
- 岗位行为管理办法
- 居民积分管理办法
- 干部使用管理办法
- 就业驿站管理办法
- 师德考勤管理办法
- 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
- 棋牌室消防应急预案范本
-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一年级专用20以内数学口算练习题3000题
- DL∕T 905-2016 汽轮机叶片、水轮机转轮焊接修复技术规程
- TPM活动推进管理制度
- (高清版)DZT 0081-2017 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
- 《口腔基础医学概要》课件-口腔病理概要
- 安委会汇报材料
-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件-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共36张PPT)
- 供配电技术 习题及答案汇总 第1-10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