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第19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外交、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1页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第19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外交、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2页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第19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外交、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3页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第19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外交、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4页
2025广东中考解读 历史课件 第19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外交、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科目:历史版本:广东专版中考解读教学课件中考解读·解读中考ZHONGKAOJIEDUJIEDUZHONGKAO第一轮考点梳理第一轮第十九单元第十九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外交、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考情分析01KAOQINGFENXI02SHIKONGXIANSUO时空线索课标过关03KEBIAOGUOGUAN04ZHISHIWANGLUO知识网络回眸中考05HUIMOUZHONGKAO06DANYUANGUOGUAN单元过关CONTENTS目录考情分析KAOQINGFENXIPARTONE01中考解读解读中考时空线索2025考情分析课标过关知识网络回眸中考单元过关2022年版课标要求近四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

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的内涵及意义

T17·民族团结工作

T20·民

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2022年版课标要求近四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

国完全统一的意义————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取得的国防成就

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

意义————2022年版课标要求近四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了解新中国开创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认识社会主义革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

的外交成就;了解改革开放

后的外交成就—T18·万

隆会议T18·新

中国的外交—2022年版课标要求近四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T20·科技创新投入———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取得的经济成

就;了解新时代中国在经济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

得的成就T21·交

通事业的

发展—T20·绿

色发展的理念—SHIKONGXIANSUOPARTTWO02中考解读解读中考2025时空线索时空线索考情分析课标过关知识网络回眸中考单元过关KEBIAOGUOGUANPARTTHREE03中考解读解读中考2025课标过关时空线索考情分析课标过关知识网络回眸中考单元过关知识点一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内涵及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确立过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

治法》颁布实施。(3)实施情况: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

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

120个自治县(旗)。(4)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

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6)意义:①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

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

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

定了基础。知识点二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1.

“一国两制”(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

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

大构想。(2)内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①

社会主义制

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社会主义(3)地位: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

针。②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4)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促成了香港、澳门回归,

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

香港、澳门的回归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关键因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间香港:②

1997

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历史意义是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标志着中国人民洗

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

要一步;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提供范例1997

3.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方针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③

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

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自治举措及作

用举措作用2003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

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

的安排,逐步开放内地居民

个人赴港澳游强化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人文纽带,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

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

治及兴的新阶段举措及作

用举措作用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

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粤港

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

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澳门

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香

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

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

好局面4.

海峡两岸的交往(1)台湾问题的由来:①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

分离。②1950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

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海峡两岸的交往。①逐渐走向缓和: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

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

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②隔绝状态打破: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

峡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③交流日益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

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同

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即“九二共

识”→1993年,汪辜会谈→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

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同年,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祖国大陆→

2008年,两岸实现“三

通”→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

导人马英九会晤,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翻开了两

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4)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①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

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

实战化演练,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

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②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

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

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

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③中共

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

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特别提示】香港、澳门问题是主权问题,而台湾问题是国家内政问

题,“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最早成功实践于港澳

问题。知识点三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国防成就及

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1.

军种建设陆

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

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海

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华东军区海军,后来又相

继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

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

艇。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接入列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

等多兵种组成空军人民空军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

争的考验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导弹部队组建1966年,我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发展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作用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2.

新时代强军之路背

景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

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发

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

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

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

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

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知识点四了解新中国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认识社会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3年底,①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6月,周恩来同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

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

的基本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②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周恩来互不干涉内政(3)日内瓦会议。概况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

日内瓦会议意义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4)万隆会议。时间1955年4月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议题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

的问题贡献提出“③

求同存异”的方针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

作,会上形成了“万隆精神”求同存异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

景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仍由台湾国

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原

因国内: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为

争取恢复合法席位进行了长期努力国际: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支持概

况1971年10月,第④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

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

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意

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进

一步提高和扩大;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26

(2)中美建交和中日建交。①中美建交。背景中国: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过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1971年7月,基辛格秘

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⑤

尼克松

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

走向正常化;⑥

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建交

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尼克松1979

②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⑦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

建立外交关系。田中角荣3.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1)外交格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2)成就:①2001年10月,在上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②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2013年,习近平提出

“一带一路”和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④2016年9月,在

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⑤2017年,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

门会晤。⑥2020年,在上海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3)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知识点五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1.

“两弹一星”核弹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①

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导弹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我国第一

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原子弹人造卫星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

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

家意义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大大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东

方红一号2.

载人航天工程(1)概况: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

第一次飞行试验。②2003年10月,航天员③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

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④2021年6月,神舟

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

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先进国家。杨利伟3.

杂交水稻技术(1)概况:20世纪70年代,④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作用。①对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

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②对国际: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具有重要贡献。袁隆平4.

青蒿素(1)概况:①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

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

青蒿素。②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2)作用: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

推广,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青蒿素【特别提示】“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指的是核弹(原子弹、氢弹)

和导弹,而不是原子弹和氢弹。知识点六认识这一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1.

改革开放前(1)指导思想: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

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双百”方针。(2)成就: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

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百花齐放2.

改革开放后(1)特点: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

放的时代风貌;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2)成就:如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电影《大决战》、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等;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

进入新时代(1)特点: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影响:文化事业日益繁荣,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国各族人民

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知识点七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项目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

限,色彩、样式单调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是人们显示风

度、展现个性的方式食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要“吃饱”“吃好”,讲究营养均

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

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项目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住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行交通条件落后铁路大提速,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私家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通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

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

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

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网民规模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ZHISHIWANGLUOPARTFOUR04中考解读解读中考2025知识网络时空线索考情分析课标过关知识网络回眸中考单元过关HUIMOUZHONGKAOPARTFIVE05中考解读解读中考2025回眸中考时空线索考情分析课标过关知识网络回眸中考单元过关1.(2024·广东)2006—2010年间,我国加大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吨,推广节能灯3.6亿只以上。这些做法(

A

)A.

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B.

巩固了国防建设C.

推进了全方位外交布局D.

解决了能源问题A2.(2023·广东)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

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的“乒

乓外交”轰动了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C

)A.

“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B.

“锻炼身体,保家卫国”C.

“体育是外交先行官”D.

“新北京,新奥运”C3.(2022·广东)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

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

发言时提出(

A

)A.

“求同存异”的方针B.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4.(2022·广东)下表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A

)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情况工业总产值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

长126.4%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

倍,棉纱产量增长2倍,化肥产量增长20多倍A.

工业取得较大成就B.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C.

彻底摆脱贫困落后D.

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A5.(2022·广东)伴随高速铁路的开通,“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形

成(如下图)。这一成就(

C

)A.

形成全国电信网络B.

实现军备更新换代C.

加速区域协调发展D.

促进了西部大开发C6.(2021·广东)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培养少数

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

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C

)A.

确保“一五”计划实施B.

工作中心从经济转向教育C.

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D.

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C7.(2021·广东)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9

657亿元,比

2012年增长90.9%,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2012年提高

0.2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C

)A.

建成独立自主工业体系B.

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突破C.

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D.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CDANYUANGUOGUANPARTSIX06中考解读解读中考2025单元过关时空线索考情分析课标过关知识网络回眸中考单元过关

•基础训练•

1.(2024·福建)在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基础上,某自治州政府安排自治

州成立纪念日放假2天,民族节日放假7天。这体现的是(

A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各地支援边疆开发C.

节日活动精彩纷呈D.

旅游行业蓬勃发展A2.(2024·山东菏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它使港澳

地区走上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港澳回归后保持

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安排。“最佳安排”是指(

C

)A.

深化体制改革B.

实行对外开放C.

坚持“一国两制”D.

注重科技创新C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

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我

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C

)A.

致远舰B.

南昌舰C.

辽宁舰D.

山东舰C4.(2024·广西)“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

我。”自2008年以来,这条以汉英双语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中国海

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

“黄金航道”。这表明中国海军(

B

)A.

装备日趋完善B.

维护世界和平C.

防御体系健全D.

守护国土安全B5.

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70年来,它被世界各国普

遍接受和认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A.

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

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C.

成为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D.

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首次提出B6.(2024·福建)在万隆精神的影响下,1957年第一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

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这表明万隆会议(

A

)A.

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受到鼓舞B.

使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C.

终结两极格局D.

推动欧盟成立A7.(2024·湖南)1955年,中国政府依据“必须走出去”的战略决策,派

周恩来等代表参加了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

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这次会议(

A

)A.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B.

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C.

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A8.(2024·四川达州)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巴以冲突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

张,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促进世界和平,构建新

型国际关系,我国提供的方案是(

A

)A.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9.(2024·广东汕头金平模拟)依据下图数据比较分析,可知我国

(

C

)A.

教育从大众化迈向精英化B.

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C.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出成就D.

高端科技人才大量涌现C10.(2024·云南)陈能宽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在1964年

10月16日写道:“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

雷鼓掌。”这里的“春雷”指的是(

A

)A.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D.

“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A

•能力提升•

1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

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结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

义民族关系。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B

)A.

政治协商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一国两制”B12.(2024·湖南)“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

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

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这些条款(

D

)A.

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B.

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促进了经济特区建设D.

体现了“一国两制”构想D13.(2024·黑龙江牡丹江)下面史实说明我国(

D

)•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造的第一艘国产护卫舰下水•1974年,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编入海军战斗序列•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A.

国产护卫舰种类比较丰富B.

海军的主要装备是核潜艇C.

航空母舰实现了规模建造D.

海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D14.(2024·广西)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