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课件_第1页
《生物安全()》课件_第2页
《生物安全()》课件_第3页
《生物安全()》课件_第4页
《生物安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生物平安陆家海教授公共卫生学院2021.10微信:yugongcr2002年11月19日,?健康报?在头版报道,北京市某医院的某临床护士在捆扎病房污物口袋时,左手食指被1支用于艾滋病病人的输液针刺破。早在19世纪中期,医院流行病学之父塞麦尔韦斯就发现一位参加尸解实验的同学在尸解时刺破了手,所感染的病菌与当时引起产褥热的病菌相同。

发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布氏杆菌病实验室的一起布氏杆菌泄露事件,共感染了45人,死亡1人。医务人员HBV感染率比普通人高10倍,全世界3500万医务人员,每年300万人发生职业暴露,7万人感染HBV

1967年德国马尔堡;马尔堡病毒〔31人感染,1/4死亡〕1976年刚果埃博拉河,埃博拉病毒〔全世界1100感染,793人死亡〕

生物平安事件

以黑框标出的去世作者有:MbaluFonnie,AlexMoigboi,AliceKovoma,MohamedFullah,SheikHumarrKhan和SidikiSaffa。让人震惊和难过的是,他们名字后面有个共同点,都注明了个“3〞,即隶属于塞拉里昂凯内马政府医院〔KenemaGovernmentHospital,Kenema,SierraLeone-KGH〕,他们是工作在抗埃博拉第一线医护人员和科技人员。一篇Ebola论文之沉重:六名作者去世

EbolaLatestavailablesituationsummary,18September2021

GenomicsurveillanceelucidatesEbolavirusoriginandtransmissionduringthe2021outbreakA:圆圈的大小代表发病人数,颜色代表爆发年份;B:本次爆发的发病数时间推移变化,两个最多的国家是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C:塞拉利昂的行政区划病例数,颜色越深越多;D:78个患者中别离出来病毒的基因组;E:别离出来鉴定基因组〔红色〕都在正常的变化范围内〔蓝色〕;

A:病毒基因组的〔无根〕进化树,长度代表核苷酸不同的多少;B:爆发的病毒与1976年爆发至2021爆发的〔根到枝〕的拟合比较好〔蓝点离线最近〕;C:病毒基因组时间上的〔有根〕进化树

生物平安事件outline总论一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二血液及代替品的生物安全三一、总论但凡为预防、诊断、治疗任何人类疾病或损伤、或者评价人类健康而对人体的物质进行生物、微生物、血清化学、血液、生物物理、细胞或者其他类型检验的部门,统称为临床实验室。2004年北京再度发现SARS病例,WHO驻中国代表处发言人沃雷·罗迪亚在谈及这次被定性为“重大责任事故〞的SARS病毒实验室感染时说,人为的错误有好几种,比方,实验室本身的条件、实验室里的粗心、实验室里的管理不善等等。不过,无论怎么样,无论在哪里,实验室总会发生一些错误。临床实验室每天要处理来自临床的标本,如血液、穿刺液、分泌物等,对这些“未知疾病标本〞无法知其危险程度,因此,每个临床实验室每天都面临生物平安隐患。临床实验室危害源危害源生物源危害化学源危害物理源危害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易燃性、腐蚀性、有毒性、强酸性化学品等电器设备、辐射、噪声等细菌〔bacteria〕结核杆菌〔职业:3-9倍的感染率〕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Rod-shapedBacterium

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diphtheriae.Rod,clubed-shapedBacterium(causesdiphtheria)病毒〔viruses〕狂犬病病毒

RabiesDNA肿瘤病毒

DNAtumorviruses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Harrington和Shannon在1976年的调查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乙型肝炎病毒与志贺菌已成为英国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最为常见的职业性感染原因。我国某传染病医院30年结核病发病人数占全院职工的10.8%。其中:医师占31.48%、护士53.70%、医技人员占11.1%、机关后勤人员占3.70%.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的原因和种类对空气的污染对水的污染对物体外表的污染实验室排出及扩散出的空气是重要原因之一医院污水操作不当或感染性物质的溢出造成地面、仪器等的污染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受到实验室生物污染而发生的感染。实验室感染3起严重的实验室SARS病毒感染事件追述

2003年9月9日,新加坡一名患者被确诊感染了非典病毒。这名27岁的新加坡华人男子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专门研究西尼罗病毒的微生物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由11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调查小组认为,不恰当的实验程序、以及西尼罗病毒样本与SARS冠状病毒在实验室里的交叉感染,可能是这名患者感染非典病毒的原因。新加坡的实验室SARS感染事件2004年4月安徽、北京先后发现新的SARS病例,经证实分别来自于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室受到SARS感染的两名工作人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腹泻病毒室跨专业从事非典病毒研究,采用未经论证和效果验证的非典病毒灭活方法,在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普通实验室内操作非典感染材料,发现人员健康异常情况未及时上报。

中国台湾地区实验室感染事件

2003年12月一名台湾的SARS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感染SARS病毒。台湾这名感染非典的詹姓研究人员工作的台湾“国防预防医学研究所〞属台湾军方研究单位,位于台北县三峡,设立在山洞中,以两层阻绝设施与外界隔离。这所实验室拥有全台最顶尖的实验设备,实验室等级列为P4,是台湾唯一的“第四级生物平安实验室〞,超过“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及“台大医院〞等P3等级的实验室,被誉为台湾生化资源重镇。在亚洲仅有日本拥有同等级的生物实验室,目前,全球有8个P4实验室在运行,均在兴旺国家和地区。直接原因是由于研究人员詹姓中校在实验室内未能遵守规章,因操作疏忽而感染SARS。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台湾SARS实验室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手缺乏,科研人员常常单独工作,提高了发生意外和错误被无视的风险。“詹中校条款〞的制定:实验室双人操作,研究人员不可兼做工友和清洁职员等。实验室感染的途径空气传播:接种环、吸管、注射器使用时经口传播直接接种:针刺、划伤等黏膜接触:如HIV能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节肢动物媒介临床实验室平安管理硬件管理实验室设备个人防护设备一级防护二级防护软件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人员素质等。管理责任实验室管理层对所有员工和实验室来访者的平安负责,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符合国家有关平安要求,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根据实验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内容和设备设施等特点,对涉及的任何危险以及如何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详细作业指导书。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持证上岗新工作人员经过培训通过考核后,还须与有资格的工作人员一同工作1个月,才能获得上岗证。所有人员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新的培训建立并保存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档案实验室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高压灭菌器的检查、维护和更新生物平安柜检测高压灭菌器定期检测灭菌效果平安记录职业性疾病、伤害和不利事件记录危害评估记录危险标识危险废弃物记录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报告实验室分区清洁区(工作区):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培养基室等半污染区〔防护区〕:包括缓冲间、更衣室和卫生通道等污染区〔核心工作间〕:包括样本收集区、处理区、培养区和废弃物处理区等实验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或设备。出口通路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平安的一般要求食物不能存放在血液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的材料存放处,应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吸烟工作区内应禁止化装〔手霜除外〕和处理隐形眼镜不应佩戴戒指,耳环,腕表和手镯等利器,包括用过的针头不应折断、重新戴套或被动戴套。应鼓励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接触的生物体感染。丢弃的利器应立即放入耐扎容器中所有离心机应该有封闭的盖子,旋转时不能掀开禁止使用口吸吸液所有样本和废弃物应假定含有活性病原体,应以平安方式处理。所有进行涡流搅拌的样本应置于有盖容器内标本应以确保承运人员、公众和接收实验室的平安的方式运送,并遵守法规要求〔危险物品运输法规〕二、临床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措施临床实验室理化平安准那么临床实验室生物平安防护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通那么电气设备平安准那么

连线: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护套线,不可使用普通的塑料绞线。严禁私拉乱扯。接地: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平安系数。检查:如遇线路老化或损坏应及时地更换。触电:断电或绝缘脱离急救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平安准那么所有化学危险品的容器都应有清晰标记,实验室管理人员有责任向工作人员介绍化学危险物品,应有材料平安数据表显示每一种化学危险物品的特性。清华才女朱令离奇铊中毒复旦大学中毒研究生不治身亡典型事故2021年9月9日,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科技大学一间实验室9日发生有毒化学品泄漏事件,一名职员翻开实验室内储存柜时,发现柜内一樽一公升已稀释丙烯醛出现液体泄漏及冒出浓烈刺鼻气味,职员吸入气体不适要送院治理。气体直立放置时要稳妥;气瓶要远离热源;防止曝晒和强烈振动;一般实验室内存放气瓶量不得超过两瓶。氢气瓶和氧气瓶不能同存一处。2021年3月12日,德国汉堡Bernhard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因被含有埃博拉病毒的注射器刺到,被疑心已经感染埃博拉病毒,虽然被注射器刺到,但因为进入体内的病毒量较小,所以发病的几率并不大。但目前并无被认可的埃博拉病毒治疗方案,而它的致死率那么高达90%。临床实验室生物平安防护实验室生物平安防护〔biosafetycontainmentforlaboratories〕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程序和规程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病原微生物危险度分级WHO&通用要求危险度1~4级(渐高)条例危险度一~四类〔渐低〕危险度1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危险度2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危险度3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危险度4级个体和群体危险均高临床检验相关生物危险等级分布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评估应从三个方面予以考量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流行性实验室环境及实验室操作的特殊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免疫状态在对相对信息了解较少时进行危险度评估时,应谨慎地采取一些较为保守的标本处理方法。在临床实验室,标本取自患者,处理此类标本时最低需要二级生物平安水平。实验室生物平安防护水平根据使用的一级和二级防护屏障的不同,实验室生物平安防护水平〔biosafetylevel,BSL〕分为四级。按防护水平由低到高排列即:一级生物平安水平〔BSL-1〕二级生物平安水平〔BSL-2〕三级生物平安水平〔BSL-3〕四级生物平安水平〔BSL-4〕一级生物平安防护〔BSL-1〕实验室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适用于非常熟悉的致病因子,在开放的实验台上开展工作。二级生物平安防护〔BSL-2〕实验室实验人员接受过致病因子处理的培训,进行实验时,限制进入。某些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过程,应在生物平安柜中或其他物理平安设备中进行。

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感染上严重的甚至是可导致生命危害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三级生物平安防护〔BSL-3〕实验室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危险性的、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危病毒实验室———让.梅里厄P4实验室。四级生物平安防护〔BSL-4〕实验室你知道吗?科研人员进入四级生物平安防护〔BSL-4〕实验室,必须换上特制的正压防护服。进入到实验室核心区,先后得穿4层防护服、戴两层口罩、眼罩、防护鞋、手套等。有时手套要戴6层。如室内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传播,还得戴上面具。光穿防护设施至少得花30分钟。有人把P4实验室叫做“魔鬼实验室〞,特殊的空调系统,空气过滤程度到达99.999%,实验室采用定向负压系统,其核心区的压强到达负40帕,这样实验室空气的流动,只能是通过高效过滤器从外面进来,而保证实验室内的空气不向外流动。1.澳大利亚:〔1〕Geelong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实验室〔VIC〕。〔2〕Coopers平原昆士兰卫生署〔QLD〕的病毒学实验室。〔3〕国家高平安性实验室,维多利亚传染病参考实验室在北墨尔本〔VIC〕的主持下运作。2.法国LABORATOIREP4让·梅里厄在里昂。德国(1)菲利普斯的马尔堡大学病毒学研究所,(2)theBernhard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在汉堡。意大利〔1〕拉扎罗斯帕兰扎尼医院国家传染病研究所。〔2〕PoloUniversitario-(Milano).美国保持至少8个生物平安4级设施,目前正在规划至少7个:国际〔BSL-4〕实验室防护装备壁挂式洗眼器护目镜防护服2003年7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与武汉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生物平安四级〔

P4〕实验室协议书?,这意味着中国内地首座

P4实验室将落户武汉。临床实验室根本平安操作规程用于显微镜观察的盖玻片和涂片应用镊子夹取,丢弃前应去除污染和高压灭菌。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禁止口吸,污染的移液管应完全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锐利物品禁止直接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离心机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密封的离心管。生物平安柜保持负压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其运行性能进行验证可减少气溶胶暴露有关实验室意外处理规程泄露事故:立即清洗发生泄漏的区域,上报吸净漏出的液体清洗发生泄漏的区域尽可能使用漂白剂、酒精或苯酚对工作台进行消毒血液或其他体液发生泄漏或工作结束后,均应使用适宜的化学杀菌剂对实验室工作区进行外表消毒。无法彻底消毒的设备必须贴上生物危害的标签。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时,那么应立即更换。LyndaAnold1992年5月以外科护理学士毕业,当年9月的一天,在为急诊病人用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拔出针芯时意外刺伤了手指,93年4月确诊感染了HIV,她当年只有23岁。由她倡导的在全美国掀起了自觉使用平安锐器的运动已经有十年。KarenDaley〔公共卫生硕士,注册护士〕以她自己1998年在丢弃使用过的针头时刺伤了手指不幸感染上HIV和丙肝的遭遇,对提出设立防止针尖扎伤法案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陈述,因此加快了该法案的立法进程。锐器所致事故性划伤或擦伤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②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③随即向有关负责人报告美国调查:医务人员中每年至少发生60万次钝器伤埃及:医务人员中69.4%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针刺伤,35.6%医务人员最近3个月曾发生过针刺伤;台湾:医务人员每年高达87.3%发生针刺伤和其他锐伤;医生中42.5%的锐器伤是侵入性操作;护士中39.1%锐器伤是处理针头;清洁工中95.4%是清理医疗垃圾污染的针头刺伤。锐器所致事故性划伤或擦伤传染性物质溅入黏膜①标本或传染性物质溅入黏膜或间接接触,应立即用专用装置清洗,再用滴眼液或漱口液清洗。②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微生物实验室相关平安准那么微生物实验室有关标志在实验室门口应贴上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致病因子名称、生物平安级别、免疫接种要求、研究人员姓名、实验室中佩戴的个人设施、出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与程序微生物菌种的分类及保存分类:依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四类。

保存:详细历史和实验资料;对菌种采取妥善可靠的保存;建立严密的平安保管制度。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废物〔waste〕:使用者不再使用的一切物品称为废物。化学废物平安处理感染性废物平安处理锐利物平安处理无害废物处理化学废物平安处理4.化学废物处理的选择对无法确定特性的废物,不能做任何处理去除废物前尽量减少其有害程度严格禁止有害废料与一般废料或固体废料混合处理感染性废物平安处理感染性废物指能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废物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潜在危害的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和防护服。对有多种成份混和的医学废料,应按危害等级较高者处理。处理含有锐利物品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感染性废料最常用的处置方法是灭菌和燃烧。其储存地应有“生物危险〞标志和进入管理限制。实验室应有针对传染物泄露等的解决方案。生物废物容器废针头容器生物危害样品转移箱锐利物平安处理锐利物指所有能穿透皮肤的物品。需与其他废物分别存放。

针的处理尽量减少对针具的操作,放入硬质、防刺破的容器内。美国于1987年防护措施中提出禁止回套针帽。应采用先进的预防针刺伤的护理用具,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如自动套帽的静脉导管、平安型注射器〔自动回缩针头〕、使用锐器收集箱等,有资料显示,锐器收集箱的使用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血液平安是指血液以及血液相关的的生物制品在临床应用中的平安问题,由于血液以及血液相关的的生物制品不但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作为许多传染病的载体,如艾滋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可以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伤害,所以血液以及血液相关的的生物制品的平安备受关注。三、血液生物平安英国媒体报道了一那么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英国约有4500名血友病患者因使用的血液制品感染了致命的艾滋病毒〔HIV〕或丙肝病毒,目前已有超过2000人死亡,还有一些人处于重病晚期。而造成这一重大医疗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多届政府都没有理会专家提出的关于从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受污染的警告,仍然允许医院使用这些制品。平安的血液是指不含有任何病毒、寄生虫、药物、酒精、化学物质或其他能给受血者带来损害、危险或疾病的外来物质,没有也未曾患过任何严重的疾病的供者的血液。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HIV梅毒疟疾病毒性肝炎等2021年我国年献血总人次到达1100余万,全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从1998年的5.5%上升到2021年的99%以上,已有超过二分之一的城市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我国已根本实现了由方案无偿献血到自愿无偿献血的转轨。广东佰易血液制品被指携带丙肝病毒2007年1月22日,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发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