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8/2E/wKhkGWeW2o2AF2QvAAHeICiZsHg737.jpg)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8/2E/wKhkGWeW2o2AF2QvAAHeICiZsHg7372.jpg)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8/2E/wKhkGWeW2o2AF2QvAAHeICiZsHg7373.jpg)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8/2E/wKhkGWeW2o2AF2QvAAHeICiZsHg7374.jpg)
![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8/2E/wKhkGWeW2o2AF2QvAAHeICiZsHg73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63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A.保护弱者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2、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司类赉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一规定的主要历史影响是A.全国班匠的劳役为匠银所代替B.明朝匠役制度开始衰落和瓦解C.加速了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D.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3、如图是某个时期国际上流行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
A.经济大萧条使国际关系恶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C.美国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欧元开始取代美元地位4、从先秦到秦汉,“疆”字的含义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如表可知()。出处记载《甲骨文字典·疆》“弓”表示武器、尺具,“土”为大地,“畺”表示领地边界《左传·成公十三年》晋厉公遣人指责秦“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史记·秦始皇本纪》“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外攘四夷,以安边境”《汉书·王吉传》等“禹迹九州”“汉疆九州”“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A.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B.大一统边疆治理思想逐渐形成C.夷夏之别观念逐渐淡薄D.因俗而治治理机制的渐趋成熟5、商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周人则奉行“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的祭祀原则。这种变化反映出早期宗教文化A.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B.逐渐淡化血缘宗族关系C.日益增长的人文理性因素D.是法家集权思想的源头6、1828年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推行“轮流担任公职制度”,他清除了一批有贪污、受贿等犯罪事实的官员,并任命大批本党党员及其支持者充任职,实际上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客分享肥缺,实行政治分脏的恶劣先例。这表明美国()A.官员贪污腐败成风B.专制独裁趋势明显C.民主制度尚需完善D.权利归属仍未解决7、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我国第一部选举法。邓小平同志在草案说明中指出:“在选举法草案中,贯穿着一个总的精神,就是根据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规定一个真正民主的选举制度。”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选举法的特点是()A.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B.体现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C.确立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D.实行民主政治协商的制度8、《国语》记载;祭公谋父曾以“先王耀德不观兵”谏止周穆王伐犬戎。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慎用武力;偏重怀柔的思想,影响深远。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上层分子采取笼络办法的是。
①设置羁縻府州②册封哲布尊丹巴活佛③设置鸿胪寺④扩建避暑山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10、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11、(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2、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3、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秦朝与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A.正确B.错误15、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16、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17、《战争与和平法》标志国际法诞生;()A.正确B.错误18、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8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一部分人士喊出实业救国。荣氏兄弟在这个时期筹办面粉厂,并得到两江总督的支持;1914年“一战”爆发,面粉、棉纱销量大增,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日益困难,被迫两家工厂抵押给日商。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总的来说,荣家企业半个世纪的发展“举步维艰”。——摘编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等材料二“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一句话概括荣氏企业半个世纪发展“举步维艰”对你的启示。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论断出自哪一次会议的相关报告。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背景,概括其地位。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1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主干知识的学习;某同学整理了春秋战国知识结构简图,如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史上某一时期的主干知识,进行整理画出知识结构简图,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简要阐释。(要求:阐释清晰,史实准确,逻辑合理,结构简图清晰简洁。)21、清朝对外关系用语清朝前期对外关系用语,笔者总共收集到247个。其中,“事件用语”包括“夷、红毛、藩属、西洋”等185个,“文书用语”包括“诏敕、谕旨”等5个,“对外政策用语”包括“怀柔、贸易管制”2个,“机构用语”包括“理藩院、礼部”等6个,“仪式用语”包括“三跪九叩、朝贡、赐”等49个。清朝后期的对外关系用语,笔者总共收集到383个。其中,“事件用语”包括“夷、酋、洋、道歉、致电、欧罗巴”等335个,“文书用语”包括“函、照会、国书、咨文”等18个,“对外政策用语”包括“通商、联外交(与外国沟通、互派出使人员,加强交往)”等5个,“机构用语”包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等3个,“仪式用语”包括“跪、朝觐、握手”等22个。——摘编自杜鑫《清朝对外关系用语研究》
本题要求以“清朝对外关系用语反映社会变迁”为论题撰写小论文;请完成以下任务:
(1)依据论题;拟定两个分论点。
(2)从材料中为一个分论点选择“一对”外交关系用语作为论据;简要说明选择理由。
(3)写出本小论文的结语。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36分)22、二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外交事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邻近周边国家分别实行什么外交方针?
(2)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条件有哪些?
(3)为什么也是在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了正常化?
(4)举两个例子,表现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政治与经济等事务?23、P41“史料阅读”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从《考试法》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选拔应试人有何特点?此法有什么进步性?又有什么局限性?24、“美国费城州议会大厦东会议厅”,思考:在此地诞生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它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是怎么解决的?25、P56左下角的“思考点”,思考: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父亲犯罪;不能牵连儿子的名声,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体现了罗马法的公正合理的自然法原则。故C项正确。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2、D【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允许工匠以银代役的做法,可以使各地工匠可以自由地从事某种手工业,这就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D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中明显规定由两种选择,工匠也可以依旧当班,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3、B【分析】【分析】
【详解】
漫画内容是多国提出抗议,要用新储备货币来代替美元,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了弊端,B项正确;A选项与材料时空不符合,排除;美国现在经济总量还是世界第一,排除C项;欧元并没有取代美元的地位,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4、B【分析】【详解】
从田地界限到与邻国接壤的领土或邻国再到疆域界限,可以看出先秦到秦汉边疆治理中大一统思想逐渐形成,B项正确;材料中有“清理疆内”和“汉疆九州”,但没有体现具体管理疆域的制度,不能得出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到秦朝仍然存在“外攘四夷”的思想,夷夏之别的观念并没有逐渐淡薄,排除C项;根据题干“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可知并没有体现因俗而治的治理机制,排除D项。故选B项。5、C【分析】【详解】
由题意可以看出,周代相比较商代,祭祀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为了获得先王先公的庇护,而是有了具体的理由和目的,人文理性因素增加,故选C;周代的祭祀有明确的原因,不单单都是为了功利,排除A;根据“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可知周代的祭祀还是以血缘为主要依据,排除B;祭祀与法家的集权思想无关,排除D。6、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客分享肥缺,实行政治分脏的恶劣先例”可知,在安德鲁·杰克逊时期,推行“轮流担任公职制度”,美国形成了“政党分肥”制度,民主制度尚需完善,C项正确;清除一批有贪污、受贿等犯罪事实的官员,不等于贪污腐败成风,A选项以偏概全,排除A项;政党分肥制度下,各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瓜分官职,不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B项;材料“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客分享肥缺,实行政治分脏的恶劣先例”表明群里掌握在资产阶级政党、政客手中,排除D项。故选C项。7、B【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在选举法草案中,贯穿着一个总的精神,就是根据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规定一个真正民主的选举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体现人民民主的原则,也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法制基础,B项正确;“日趋完备”表述不符合史实,新的法律体系刚逐步构建起来,排除A项;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选举制度,不是政党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8、D【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羁縻府州——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册封哲布尊丹巴活佛——康熙帝册封罗桑丹贝坚赞为呼图克图大喇嘛,统管蒙古喀尔喀部宗教事务;扩建避暑山庄,有利于清政府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都体现了对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笼络政策,故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③设置鸿胪寺——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不符合题意,A、B、C项错误。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10、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11、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12、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B【分析】【详解】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非秦朝开创,故该说法错误。15、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材料说法正确。16、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17、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可知,《战争与和平法》是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作的政治类著作,而国家法诞生的标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故题目错误。18、B【分析】【分析】
【详解】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很大的实权,故最高统治集团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8分)19、略
【分析】【详解】
(1)性质:根据“荣氏兄弟在这个时期筹办面粉厂;并得到两江总督的支持”可知荣氏企业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位:荣氏企业采用机器进行生产,他们代表着新的生产关系。根据“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日益困难,被迫两家工厂抵押给日商。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可知民族企业处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之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二中是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所以这次会议应该是中共八大。背景结合所学可知是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立。这次会议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成果。【解析】(1)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位:代表新的生产关系;但处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之中。启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写实业救国不可靠者减半得分)
(2)会议:中共八大。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立。地位: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成果。五、论述题(共2题,共14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知识之间关联的理解。解答本题时,学生要注意审题,明确作答要求,本题要求画一幅知识结构图,在画知识结构图时,一定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阐释时要注意利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概括和简要的阐释。【解析】20世纪初;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主干知识结构简图。
阐释: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这一时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资产阶级于1905年成立了革命政党同盟会,并提出了三民主义,为推翻清政府做了充分准备。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经济,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21、略
【分析】【详解】
通过对清朝前期对外关系用语进行描述;可以看出清朝此时对自身没有清醒的认识,妄自尊大;通过观察清朝后期对外关系用语,可看出此时清朝则处在“过渡”时期;通过对清朝前后期对外关系用语比较,清朝后期对外关系用语数量增多,尤其是平等用语数量增加,比重扩大,前期的平等用语在后期使用范围扩大,新的对外关系词语也在增加。除此以外,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对外通商的观念等方面,后期也发生很大改变。围绕着这些变化,按照题意要求,可以拟定两个分论点:清朝对外关系用语反映观念变化;清朝对外关系用语反映制度变化。
论证观念的变化时,可以选用“诏敕”“照会”这一对外交关系用语,从前期的闭关锁国,自认为天朝上国到后期的平等方面去论述;论证制度变化时,可以选用“理藩院”“礼部”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这一对外交关系用语,从清朝前期的理藩院和礼部分别兼理外交事务到后期先后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专门负责外交事务方面去论述。结语部分总结升华,回扣主题,对外关系用语所反映的观念、制度变化正是清朝前后期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反映。【解析】(1)参考答案示例:
分论点:清朝对外关系用语反映观念变化;清朝对外关系用语反映制度变化。
(2)参考答案示例:
“清朝对外关系用语反映观念变化”。论据:“诏敕”“照会”。说明:清朝前期;由于闭关锁国,对西方事物不了解,怀有天朝上国观念,用“诏敕”体现君临天下,含有不平等之意;清朝后期,国门被打开,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外交采用“照会”,含有平等之意。二者反映了清朝前后期观念的变化。
“清朝对外关系用语反映制度变化”。论据:“理藩院”“礼部”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说明:清朝前期;中国没有与外国打交道的正式外交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物的理藩院和礼部分别兼理外交事务;清朝后期,国门洞开,列强纷至沓来,清政府被迫先后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专门负责外交事务,反映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传统向近代演变。
(3)参考答案示例:
结语:清朝前期,中国处于古代社会,观念、制度具有传统特点;清朝后期,国门被打开,在列强的压迫和西方事物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制度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产品加工承揽合同经典版(三篇)
- 2025年二年级下学期班主任个人总结(2篇)
- 2025年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的合作协议(三篇)
- 2025年临时雇佣合同标准范文(2篇)
- 摄影棚专业装修合同模板
- 污水调节液碱运输服务合同
- 保险代理居间协议简本
- 污水处理厂装修协议
- 健身房预制块配送协议
- 汽车制造废粉运输合同
- JJG(交通) 208-2024 车货外廓尺寸动态现场检测设备
- 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TSG07-2019锅炉安装工艺+焊接专用工艺卡+施工记录表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浐灞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
- 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
- 胸外科讲课全套
- 202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公安法制培训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