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7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①皇帝“家天下”制度②中央集权制度③封建官僚制度④“多民族”与“大一统”A.①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2、下列图片不属于唐宋时期重庆地区大足石刻艺术成果的是3、(2015.贵州省铜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辛弃疾B.李白C.文天祥D.苏轼4、奥运会中一般都有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与这一运动项目相关的的历史事件是()A.布匿战争B.希波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斯巴达克起义5、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的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A.华佗--推算出圆周率B.李时珍--写成《齐民要术》C.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D.宋应星--创制“麻沸散”6、以下对图中四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甲国是典型的城邦国家,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B.乙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后来成为“日不落帝国“C.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D.丁国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7、法律文献的颁布是近代西方保障民主、对抗专制的一把利器。下列法律文献在促进革命胜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1787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8、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是指()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瑷珲条约》9、大化改新发生在()A.公元前646年B.622年C.公元前622年D.646年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新航路开辟后,对世界造成了哪些影响()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11、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A.轮船招商局B.湖北织布局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12、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讲述了许多革命的故事.其中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的是()A.四渡赤水河B.血染卢沟桥C.强渡大渡河D.巧渡金沙江13、下列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A.它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快B.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C.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不利因素1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黄金时代”的原因有哪些()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B.张謇的个人魅力C.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15、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A.珠海B.厦门C.深圳D.汕头16、建国初期,我国土地改革的意义包括()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17、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是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B.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D.鲁迅的《狂人日记》18、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A.民主B.自强C.科学D.求富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9、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1分)20、材料一。

材料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五蠹》

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请回答问题。

(1)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的房屋名称。

图1是:____图2是:____

(2)居住在图1和图2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3)住在图2房屋中的居民叫什么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4)在材料二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5)材料三证明了什么?

(6)材料四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21、判断纠错。

(1)1955年4月,周恩来出席了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亚非欧的29个国家。____

改正:

(2)1971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的一页。____

改正: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____

改正:2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曲折的。(1)国际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____________。(2)世界历史中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_______________。(3)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国家的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23、______是笫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______唱遍全世界成为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24、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大国崛起》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C”。(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4)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5)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25、(2015.汕尾)中国古代的开放与交流。历史上把汉朝时从长安出发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____;唐玄宗时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而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著名高僧是____;明朝时____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1分)26、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____(判断对错)27、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有:吴佩孚、袁世凯、张作霖。____(判断对错)28、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带领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被称为“合众国之父”,在美国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1题,共10分)29、北京大学自成立一个多世纪以来,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材料二: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材料三:1919年5月3日晚,进步记者邵飘萍在北京大学作了中国外交失败的经过及原因的演讲,呼吁青年学生挺身而出,救亡图存。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举行示威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了。(1)材料一中京师大学堂是哪一运动的产物?该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他们掀起的运动到后期有何新发展?(3)材料三中哪一口号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中哪一支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结合上述史实,谈谈北大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评卷人得分六、识图题(共3题,共9分)30、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上标示,你能列举出1840—1900年发生的四次战争后所签订的条约吗?(列出三条即可)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背后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综上及所学知识,我们可大致总结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是什么?31、材料一

马拉松古战场遗址亚历山大港灯塔材料二: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往来,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材料三:(据千龙网北京讯)2011年9月21日,经过精心打磨的《马可·波罗》在国家大剧院二度亮相,再度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给人们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请回答:(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和哪两次古代战争有关系?(2)材料二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的“马可·波罗”与中国之间的联系属于哪种交流方式的体现?还有什么事件体现了这种交流方式?(4)结合三则材料,请你谈谈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32、观看下面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注:图一反映了1857年到1859年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的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起义。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有三个起义中心,密拉特、德里、章西,他们各成体系,没形成统一领导,使得他们前后不能呼应。不利于战争的开展。图二反映了1810年-1826年美洲地区的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解放战争。南美大陆伟大的解放者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联合作战;分别率军从南北夹击西班牙统治的巢穴——秘鲁。1826年,西班牙的残军向玻利瓦尔投降,拉美独立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1)从以上图片和解说文字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2)概括以上两个事件的共同性质?

(3)根据解说文字分析,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找出被称为南美大陆伟大的解放者的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创立到清朝一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一直到清朝“多民族”交流融合和“大一统”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趋势,因而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B.2、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宋时期重庆地区大足石刻艺术成果。“养鸡女”、“华严三圣”和“牧牛图”均属于唐宋时期重庆地区大足石刻艺术成果。白鹤梁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不属于大足石刻艺术,所以答案选C。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璀璨的文学艺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和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繁荣的宋元文化【解析】【答案】C3、C【分析】【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宋大臣文天祥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元将劝他投降,他拒绝了,他悲愤的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一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其中的诗句,故选C。4、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希波战争的相关史实。依据已有知识可知;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进击阿蒂卡,在距雅典城东北的马拉松海湾登陆。雅典军奋勇应战,在马拉松平原打败波斯军队。史称马拉松之战。为了把胜利消息迅速告诉雅典人,希腊派长跑优胜者菲迪皮茨从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广场(全程42.195公里),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便体力衰竭倒地而亡。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运动项目。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答案】B5、C【分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C。

本题以科学家与其成就的搭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解析】C6、D【分析】观察题干的图片可知;据“2世纪帝国版图”可知,甲国是典型的帝国,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乙国是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后半期;丙国是美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联邦制的政体;丁国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故选D.

本题以日本的版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解析】D7、B【分析】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法律文献《人权宣言》在促进革命胜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解析】B8、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20世纪”.【解析】【解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20世纪”;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中国进入20世纪西方人送来的“礼物”.

故选C.9、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善于模仿的民族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第一子目善于模仿的民族中的内容:“646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可知,大化改新发生在646年,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善于模仿的民族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A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为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提供了方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故选ABC.11、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解析】【解答】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始兴办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故选CD.12、A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解析】【解答】红军长征时间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血染卢沟桥发生在1937年7月不属于长征时期.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故选A、C、D.13、ABC【分析】略【解析】【答案】ABC14、ACD【分析】题考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情况,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黄金时代”的原因包括:外部因素,一战时期,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内部因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另外,我国掀起了提倡国货,抵制洋货的运动。故选ACD。【解析】ACD15、ACD【分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故选ACD.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设立.【解析】ACD16、AB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中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即农民土地所有制,不是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所以AB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ABD。

本题以建国初期;我国土地改革的意义为切入点,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解决本题需要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C项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选项是不符合题干的,土地改革是私有制。【解析】ABD17、C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的史实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开始,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而对文学革命做出重大贡献则是鲁迅,他为了揭穿封建统治真面目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从此,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A,B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项是CD。考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的史实【解析】【答案】CD18、A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属识记基础知识层面的考查.【解析】【解答】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故选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就有县委书记、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解析】【答案】焦裕禄(1分)20、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房屋【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

(2)本题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

(3)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4)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

(5)本题考查天然火的使用.

(6)本题考查人工取火.【解析】【解答】(1)由图示我们可以看出:图1建筑一部分处于地下;所以是半地穴式房屋建筑,图2是干栏式房屋.

(2)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最早种植粟的是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图1半坡原始居民.图2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3)住在图2干栏式房屋的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4)由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可知,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只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他们过着群居生活.

(5)依据材料“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等信息可知,说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所以材料二主要证明了这一点,即: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

(6)由材料“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可知,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最早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故答案为:

(1)图1是半地穴式房屋建筑;图2是干栏式房屋.

(2)粟;水稻.

(3)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

(4)群居生活.

(5)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6)开始人工取火.21、×××【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万隆会议.

(2)本题考查1971年重返联合国.

(3)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解析】【解答】(1)1955年;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以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亚非国家团结共荣”之同,存“各国社会制度”之异,赢得了与会亚非国家的一致认同,促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压倒多数票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答案为:

(1)×;改正:亚非.

(2)×;改正:第26届.

(3)×;改正: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失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填写:巴黎公社。(2)本题考查俄国的十月革命。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故本题填写:苏维埃俄国。(3)本题考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由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导致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底苏联解体,这些国家和地区由社会主义社会回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本题填写:社会性质。【解析】(1)巴黎公社(2)苏维埃俄国(3)社会性质23、《共产党宣言》《国际歌》【分析】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是笫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运动,公社社员鲍狄埃怀着满腔热血写下了一首诗,名为《英特耐雄纳尔》,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起来,砸碎旧世界的锁链,狄盖特谱了曲,这就是著名的《国际歌》,后来《国际歌》唱遍全世界,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故答案为:

《共产党宣言》;《国际歌》。

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的相关知识。【解析】《共产党宣言》《国际歌》2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材料题,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这句表述是错误的,虽然材料中有:“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的表述,但是时间是从630年~894年,所以并不是大化改新前,所以第一题的答案是错误的,应该选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在材料中没有表述,所以选C;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通过材料可以概括出来,因此选A;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材料中没有表述,所以选C;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通过材料可以概括出来,因此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答案】(1)B(2)C(3)A(4)C(5)A25、“丝绸之路”鉴真郑和【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交往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四、判断题(共3题,共21分)2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解析】【解答】“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这一规定应出自《辛丑条约》,故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故答案为:×.2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解析】【解答】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当时袁世凯已经去世.

故答案为:×.28、×【分析】【分析】华盛顿带领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被称为“合众国之父”,而林肯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此题文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的主要贡献。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莱克星顿的枪声;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北方的胜利五、材料题(共1题,共10分)29、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戊戌变法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要求改变政治体制,变封建专制为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五四爱国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五四爱国运动轰轰烈烈的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爱国运动后期,北京学生上街进行爱国宣传,北洋政府逮捕学生八百多人。消息传到上海,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的作用。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从此,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4)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史实可知,北大先辈们在戊戌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等一系列运动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追求真理;崇尚科学;追求民主;爱国精神或五四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解析】(1)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2)科学和民主;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或传播马克思主义)。(3)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无产阶级。(4)追求真理;崇尚科学;追求民主;爱国精神或五四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六、识图题(共3题,共9分)3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1840——1900年发生的四次战争后所签订的条约。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等;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1900年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故本题答案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1898年6月到9月的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良方案,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就一步发展。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故本题答案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综上及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学习西方先进思想。【解析】(1)《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进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学习西方先进思想。31、略

【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