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大多数英国政治家对自由贸易的信念坚信不疑长期指导英国政策的帕尔默森勋爵称自由贸易是‘一项伟大的、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下列历史时期与帕尔默森勋爵的话最相对应的是A.17世纪中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20世纪30年代2、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它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3、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4、1949年2月3日,中共中央电示:“国民党有在京(南京)沪线组织抵抗及放弃该线将主力撤至浙赣路一带之两种可能,我们必须有应付两种可能的准备。”依据电文判断,中共中央正在筹备()A.实施北平谈判达成的和平协定B.进行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C.实施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D.解放军渡江作战,将革命进行到底5、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下列对该主题的理解正确的有①守旧是指洋务运动不愿引进西方先进科技②创新是指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③守旧是对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而言的④创新是指洋务运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一项手工业产品的相关制作信息,“钵以粗泥造”“火以十二时辰为足”“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焉”。该手工业产品是()A.青铜器B.陶器C.铁器D.瓷器7、如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I与时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_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8、《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山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A.监察是丞相的一项重要权力B.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C.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权D.对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题文】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级格局,世界格局呈现出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和日本等多极格局10、《资政新篇》是资产阶级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____(判断对错)11、据统计,仅上海一地,1935年至1937年设置的机器厂就达387家,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这得益于晚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____(判断对错)12、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____(判断对错)13、西学东渐与近代思潮的演进。
(1);创立报刊是近代西学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报刊更是传播先进思想的阵地。在近代历史中,下列报刊承载着传播西学新知的历史使命,写出A与C报刊的创立者以及创立B报刊的组织名称。
A____C____B____
(2)有学者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思潮的相继涨落。”
问题:结合时代背景,以“社会转型”为主题叙述近代思想潮流的演进历程。14、如图形象地反映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状况。《辛丑条约》的签订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____(判断对错)15、【题文】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16、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不断激化,为稳定社会秩序,公民法逐渐为万民法取代。____(判断对错)。17、章太炎;名炳麟,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曾与孙中山携手革命,为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
材料一“夫排满洲即排强种矣;排清主即排强权矣。”
--章太炎《定复仇之是非》
材料二“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逐异族,谓之光复。今中国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也,非革命云尔。
--章太炎《革命军》序。
材料三“余尝谓中国共和;造端与法;美有异。始志专欲驱除满洲,又念时无雄略之士,则未有能削平宇内者故逆定共和政体以调剂之,使有功者得更迭处位,非曰共和为政治极轨也。调剂敷衍,所谓以相忍为国,起因既尔,终后即顺其涂经,庶免败绩覆驾之祸。”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
你选做的题号是:____。
答: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蒸汽时代机器的普及。____(判断对错)19、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____。(判断对错)20、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1、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____(判断对错)22、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____(判断对错)23、梭伦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颁布《解负令》,废除奴隶制,其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____(判断对错)24、鸦片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判断对错)25、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4题,共2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明朝万历年间,富豪王伯昌及其妻蒋氏有三个女儿,大女儿金花嫁给了官宦子弟,二女儿银花嫁给了富商子弟,只有三女儿翠花违背父命,嫁给勤奋好学但家徒四壁的秀才徐文俊。王伯昌夫妇因此对翠花一家十分不满。蒋氏六十寿辰时,翠花家里除了三升荞麦粉以外一无所有。翠花将它做成荞麦馍作为寿礼前往娘家拜寿。金花和银花分别送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作为寿礼,蒋氏十分高兴,她们俩得到很好的招待。翠花的寿礼只是一篮荞麦馍,当面受到父母的奚落和虐待,并不准王翠花参加寿宴,最终在风雪交加的寒夜,王翠花被父母赶出了家门。不久,王伯昌卧病不起,蒋氏熬药时不慎引起火灾,王伯昌葬身火海,家产全部烧光。蒋氏无家可归,求助于金花和银花。金花和银花以各种借口拒绝收留,蒋氏只有沿街乞讨——摘编自地方戏剧《荞麦馍赶寿》(亦称《翠花女捡过》)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故事背景,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蒋氏遭金花银花拒绝收留后的故事情节,并加以解释说明。27、(12分)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关系,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1901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1928年“改订新约”的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1943年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3分)材料二1958年,戴高乐着力调整法国对外政策。他说:“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乎整个中国都集合在中国政府之下,它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法国)必须直接听到中国的声音。”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戴高乐说:“这是基于事实和理智的影响日益加强,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张宏毅《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交的背景。(4分)材料三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北约(美国为首)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3)根据材料三,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及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5分)28、29、请将下历史人物,分别填入对应的思想或言论后的括号内。(用字母表示)A.张之洞B.孙中山C.康有为D.陈独秀E.邓小平F.魏源(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师夷长技以制夷()(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德先生”和“赛先生”()(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6)“立宪法,开国会”()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6分)3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同文”原本是孔子提出的文化理想。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引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当时主要是小篆和隶书。大约郑重的场合用小篆,一般的情况用隶书。
不过;所谓“书同文”,因秦王朝统治之短暂,并没有真正完成。“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实际上到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了。经过了这一转折,汉代的文字和先秦的文字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以致汉时的学者已经难以通晓先秦的文字。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据材料概括“书同文”的历史进程。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书同文”。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俄国工业化的作用。
材料二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二者处理社会危机策略的异同。32、材料一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六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
--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1)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
材料二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这一百年中世界并不太平;各种暴力冲突和战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文明,在这一百年中,世界上爆发了250场国际的和园内的新战争。大约1亿人直接死于由政府支持的;由军事单位组织的集体暴力,今天,如果新的世界大战再度爆发,人类将可能再也无法从战争的摧残中恢复。
--闾小波《一战启示:世界和平依然任重道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用人类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来形容这一百年的历史毫不为过”。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9分)33、材料1918年3月15日;根据列宁的建议,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批准了《布列斯特和约》.3月17日,《布列斯特和约》也经德国批准并开始生效。《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相当德法两国领土总和的土地,将近5000万人口,损失了煤占全国90%、铁矿占73%、工业设备占全俄的1/3、铁路的33%,还有大量赔款。
1922年4月16日;德国;苏俄在热那亚近郊拉巴洛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该协定共六条,主要内容是:(一)相互放弃要求赔偿战争费用、战争损失及战俘费用的权利。(二)德国放弃因俄国实行国有化对德国国家财产和私有财产造成损失的赔偿要求,但以俄国也不给予第三国同类赔偿为条件。(三)两国立即恢复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四)两国根据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建立贸易和经济关系。缔约后,1922年德国对苏出口增加1倍多,从苏进口增加了13倍。列宁认为它体现了“两种所有制的真正平等”。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德国先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和《拉巴洛条约》的不同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巴洛条约》的突出特征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3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积极意义。3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亚洲遏制战略调整后的具体实施情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突出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时期为19世纪中期,所以选C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蒸汽的力量·影响【解析】【答案】C2、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国的组织形式的特点。材料“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说明德意志帝国的各个邦之间的组织形式呈现着联邦主义的性质。故本题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的组织形式的特点【解析】【答案】C3、C【分析】本题考查南北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能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才得以开发,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说法错误,A错误;从材料“‘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说明其世居齐鲁说法错误,B错误;从材料“‘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说明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C正确;从材料“‘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说明南迁士族仍保留北方文化,“‘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说明南迁士族融合南方文化,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说法不准确,D错误。故选C。【解析】【答案】C4、D【分析】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当时三大战役已经基本结束,北平和谈还没有完成,马上解放军要进行的是渡江战役,所以当时中共正在筹备渡江战役,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D5、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①错误、③正确;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发展新式教育,创办海军,开启了中国经济、教育和军事的近代化,但并主张变革封建制度,没有进行政治变革。②对、④错,故选C。考点:洋务运动。【解析】【答案】C6、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陶瓷业.需要掌握陶瓷业的制作状况和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钵以粗泥造”“火以十二时辰为足”“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焉”进行分析即可.【解析】【解答】依据题干“钵以粗泥造”“火以十二时辰为足”“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焉”可知,描述的是瓷器的制作过程,故D项正确.
故选D.7、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战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解析】【解答】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
只从表格数据看不出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
维新变法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
注意表格中工人人数的增加;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故D正确.
故选D.8、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旨在考查完整地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涉及汉、唐、金三个朝代监察制度的相关史实,由设立到完善,由“丞相史”到专职官员再到监察官员职责细化和回避政策的确立,充分说明了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B项符合题意,故选B。AC两项说法不全面,故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员素质问题,D项错误,故排除。故选B。【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错10、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政新篇》.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解析】【解答】《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故答案为B.11、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解析】【解答】晚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选B.12、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明确罗马法主要对法律的影响深远便可以得出正确结论.【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法律方面.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13、梁启超陈独秀中国同盟会【分析】【分析】(1)本题解题的关键从这三份报刊切入;结合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进行思考.
(2)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演进的背景切入,结合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历程进行思考.【解析】【解答】(1)1896年;维新派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主笔A梁启超所以A填梁启超;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所以C填陈独秀;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所以B是中国同盟会(同盟会)
(2)按时序分阶段叙述;要体现“转型”,每个思想史实陈述要准确,有逻辑性.组织.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历程:1;林则徐、严复、魏源:开眼看世界.2、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东渐,主张中体西用.3、戊戌变法:提倡君主立宪.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4、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主张.5、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6、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登上舞台,主张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每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即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
(1)A梁启超C陈独秀B中国同盟会(同盟会)
(2)19世纪40年代;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打几下,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在二次鸦片战争打击下;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开展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培养近代人才;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甲午战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为鼓吹维新变法,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系统介绍到中国,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思想上、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
戊戌变法失败表明;在中国走和平改良道路行不通.为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共和革命的大潮.中国同盟会诞生后,确立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集中表达了共和革命的基本理念,在它的指导下,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梁启超提出了新史学主张,促成了一股新史学的思潮,史学也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大希望和民国初年的黑暗形成巨大反差.陈独秀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猛烈的批判旧想想、旧文化、旧礼教,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传播.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影响-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影响的掌握.【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签订而引起,因此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错误的.故本题错误.15、略
【分析】【解析】根据所学,普罗塔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不是苏格拉底。该题目错误。【解析】【答案】错16、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演变情况.关键词是“由于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不断激化”.万民法是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而出现的.【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此时仍为共和国时代.法律体系仍属于公民法时代.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17、(1)章太炎坚持汉民族正统观念而单纯反满,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则不以为然.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相联系,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考查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的不同;对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需要掌握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影响以及二者的比较.【解析】【解答】(1)本小问的不同;依据三则材料的描述,结合孙中山的民族思想可知,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的不同是章太炎坚持汉民族正统观念而单纯反满,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则不以为然.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相联系,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传统民族意识,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与此同时,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
故答案为:
(1)不同:章太炎坚持汉民族正统观念而单纯反满;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则不以为然.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相联系,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2)评价: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传统民族意识,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与此同时,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垄断组织,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根据“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此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第二次了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题干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是识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故答案为:×20、A【分析】【分析】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故题目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商业发展:
①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
②周朝: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④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⑤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⑥明清: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故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解析】【解答】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解析】【解答】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并不是奴隶制.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故答案为:×25、A【分析】【分析】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故题目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四、连线题(共4题,共20分)26、略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明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观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此题要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要求展开想象完成后续故。故事情节部分要很好地与材料衔接,故事情节要合理,并且符合所学明朝的史实。还要结合题目要求从政治、经济和思想观念等三个方面去组织续写的故事。第二步,要求写解释说明。要紧扣故事,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有理有据,表述清楚。例如示例中所涉及到的科举、经济意识渐浓,讲求财物,婚俗讲究“门当户对”,嫌贫爱富也比较流行;思想观念:尊老爱幼观念;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如孝道);传统纲常观念(男权主义观念,夫贵则妻荣);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本题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和要求即可,没有固定答案。【解析】【答案示例】【后续故事情节】后来,徐文俊考中头名状元,蒋氏得知便求助于翠花收留自己。翠花一方面痛恨母亲当年的行径,另一方面感念母亲生养之恩;便与丈夫徐文俊商量,二人深明大义,不计前嫌收留了蒋氏。同时劝说世人,要尊老爱幼,不要嫌贫爱富。【解释说明】政治:为官或富有即有社会地位,能受到尊重(如蒋氏喜欢金花和银花);科举考试使选官用人权掌握在皇帝之手,普通士人通过科举可以改变命运(如徐文俊考中头名状元)经济:经济意识渐浓,讲求财物,婚俗讲究“门当户对”,嫌贫爱富也比较流行思想观念:尊老爱幼观念;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如孝道);传统纲常观念(男权主义观念,夫贵则妻荣);恶有恶报,善有善报27、略
【分析】(1)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是指1919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流,而在1919年以后,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权利。(2)分析中法建交的背景可从中法两国的角度去考虑,戴高乐反对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而此时的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处于对立面,改善中法关系符合两国的利益。(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力量受到削弱,同时美国新经济促进国力增强,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把称霸世界作为自己的目标。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各国要把握机遇,增强国力;倡导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才是唯一的出路。【解析】(1)趋势:1919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1919年以后,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权利。(3分)(2)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4分)(3)目标:称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1分)条件:苏联解体,俄罗斯力量受到削弱;美国新经济促进国力增强,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2分)应对:把握机遇,增强国力;倡导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2分)28、略
【分析】(1)结合“香料、哥伦布、麦哲伦”可知与新航路的开辟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推动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2)第一小问,依据“荣氏家族、一战期间”可知这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其影响是:促进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对其他民族企业有示范和借鉴作用;推动了实业救国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进程。第二小问,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从资金因素、市场因素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归纳。(3)由“中外合资企业和相关知识”判断出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其本质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归纳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是开辟新航路的动力之一;是诱发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因素之一,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和社会转型;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影响:促进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对其他民族企业有示范和借鉴作用;推动了实业救国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进程。(答出三点即可)角度:(学生只需答出角度,无需展开,答出三点即得3分。括号内是对可能导致“归于历史”原因的阐述,仅作参考)资金因素(资金周转不灵);技术因素(创新力度不够);成本因素(生产成本挤压利润空间);市场因素(产品质量品种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饮食结构多元化压缩市场空间);管理体制(管理体制落后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3)趋势:经济全球化。本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作用:积极方面:①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②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③增加就业岗位,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④有利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消极方面①形成对某些行业和市场的垄断,对民族品牌形成冲击;②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③加剧资源短缺,恶化生态环境;④不利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等。29、略
【分析】本题考查中外人物及其主要贡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1)是孙中山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2)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的《海国图志》的观点;(3)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4)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口号;(5)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张之洞是代表人物之一;(6)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主张,康有为是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据以上分析,正确的对应顺序是:1B、2F、3E、4D、5A、6C。【解析】1B2F3E4D5A6C五、解答题(共3题,共6分)30、略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意义.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政治方面:第一;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第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①中央设“三公”“九卿;②地方实行郡县制;③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方面: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第二,统一度量衡;第三,统一货币;第四,统一车轨;驰道.
文化方面:第一,书同文.即统一文字.小篆是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第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实行这种文化专制主义,毁灭大批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第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解析】【解答】(1)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也即中国文字统一的历史进程;根据三段材料分别概括得出基本线索即可.第一段从孔子的文化理想到子思的呼吁倡导,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对统一文字的呼吁.第二段材料秦朝统一后运用中央者政府的力量推行篆书和隶书作为统一文字,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第三段“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统一文字的事业基本完成.
(2)本题评价文字统一的进步意义即可.从对当时的时代影响;顺应了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发展需要;对文字演变本身的影响,是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次大转折;对文化的影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巩固,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故答案为:
(1)春秋战国时期的有识之士呼吁“书同文”;秦朝通过政府力量强力推行“书同文”;至汉武帝时期基本完成了“书同文”.
(2)秦汉时期的“书同文”,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次大转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央集权制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1、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与梭伦改革.考查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对俄国工业化的作用;俄国1861年改革与梭伦改革在处理社会危机策略的异同.需要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与梭伦改革的内容、影响以及二者的比较.【解析】【解答】(1)第一小问的措施;实际上考查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所学可知,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高价赎买.第二小问的作用,结合1861年改革的影响从推动俄国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2)本小问的异同;注意限定信息“处理社会危机策略”,对比材料一;二可知,二者的相同之处是梭伦改革和1861改革都秉持着中庸的原则,梭伦的改革是在贵族和平民之间找平衡,而1861改革是在解放农奴和保障农奴主的利益方面找平衡;都通过立法手段进行改革.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梭伦是直接的废除了债务奴役制,但是俄国是通过赎买的方式进行的.
故答案为:
(1)措施:解放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在缴纳赎金,可赎买一块份地.
作用: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加快了俄国工业化进程.
(2)同:①中庸:梭伦改革既要废除债务奴隶制;又要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俄国农奴制改革既要解放农奴,使之获得土地和自由,又要保持农奴主的既得利益;②通过立法手段.
异:方式不同:前者用赎买的办法有条件地解放农奴;后者直接废除债务奴隶制.32、略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一战的后果:
1.战争给全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使得欧洲的工业发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时,战争也给数已万计的家庭带了抹不去的伤痛.
2.战争使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变化.英国遭受了沉重的战争创伤;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机会大大发展了自己,特别是美国,从1915年起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战争繁荣”周期.而日本也从原来的农业国转为了工业国,从原来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
3.战争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让人们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并且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我们可以看见导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没有得到解决,帝国主义之间还是存在着重重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在战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不断激化,而所谓的维护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只是打了个和平的幌子,国际关系呈现除了新格局,这就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解析】【解答】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可见作者是支持政府参加一战,因为战争可以维护民族利益,“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说明了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准确理解的能力,解题时抓住“最动荡的时期”“形容这一百年的历史”,据此可知解答时用一战以来的一百年的历史来分析归纳即可,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题,二是结合美苏争霸分析,三是结合冷战后的冲突分析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一战.
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
(2)20世纪前半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20世纪后半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不断升级;冷战后,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民族冲突、宗教矛盾所导致的战争频发.六、简答题(共3题,共9分)33、略
【分析】
本题考查《布列斯特和约》和《拉巴洛条约》.考查《布列斯特和约》和《拉巴洛条约》的不同背景;《拉巴洛条约》的突出特征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它是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同德意志帝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条约.它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保存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被迫采取的暂时妥协性行动,使苏俄尽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红军赢得了喘息时间,为后来消灭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武装和击退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拉巴洛条约》是于1922年4月16日由德国魏玛政府与俄罗斯苏维埃在意大利利古里亚省拉巴洛签署的条约.条约是在热那亚会议上由俄罗斯苏维埃外长格奥尔基•契切林和德国外长瓦尔特•拉特瑙所签署的.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而且,两国也同意外交正常化并“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解析】(1)依据材料“1918年3月15日”;“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损失了煤占全国90%、铁矿占73%、工业设备占全俄的1/3、铁路的33%;还有大量赔款”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布列斯特和约》的背景是一战后期同盟国面临失败;德国两线作战;苏俄宣布退出战争,巩固政权.依据材料“1922年4月16日”、“相互放弃要求赔偿战争费用、战争损失及战俘费用的权利”、“两国立即恢复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两国根据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建立贸易和经济关系”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拉巴洛条约》的背景是战后凡尔赛体系确立;协约国排斥苏俄和德国;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德国致力于改善战败国地位.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巴洛条约》的特征是平等性;实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其影响有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德国战后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及合作.
故答案为:
(1)《布列斯特和约》:一战后期同盟国面临失败;德国两线作战;苏俄宣布退出战争;巩固政权;《拉巴洛条约》:战后凡尔赛体系确立;协约国排斥苏俄和德国;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德国致力于改善战败国地位.
(2)特征:平等性;实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影响: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德国战后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及合作.34、(1)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对外交流的特点;从材料入手,多角度提取信息,如交流时间;涉及区域货币格局、交流途径、货币种类等方面。要求语言简练具有概括性,尽量避免照抄原文,做到论从史出。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时,可从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等角度寻找相关联的背景,得出稳定的政治体制、活跃的商品经济、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发达的海路交通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是推动货币对外交流和影响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
(2)对比当前我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古代的差异;需要挖掘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寻找深层次的角度。如根据材料二“我国银行体系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化目标”,说明我国对外经济交流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与古代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形成对比;又如材料二中“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与材料一中“这些国家仿铸的铜钱也在中国境内畅通无阻”,说明古今政府对货币流通的监管方面存在差异;再如材料二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说明当今中国对外经济交流领域广泛,与材料一古代中国单一的商业交流形成对比;还可以挖掘一些隐含信息,如“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应对危机、规避汇率风险”,说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与古代世界的相对隔绝形成对比。
(3)分析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积极意义;可从对我国自身发展和对世界格局演变两个大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对内可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应对危机规避风险的能力等方面;对外可联系新兴区域合作、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构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紧密联系时事,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故答案为:
(1)特点:货币交流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交流范围辐射亚非欧广阔区域;形成了以中国货币为中心的东亚货币经济圈(或东亚国家仿制和使用中国钱币);以民间贸易交流为主要途径;交流货币种类繁多等。
原因:①政治因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统一稳定;国力强大;②经济因素: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经济活跃;③交通条件: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发达;④文化因素:古代中国对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力深远,中华文明圈的形成;⑤技术条件:金属币铸造技术、指南针、航海技术的发展。
(2)差异:①经济基础:当前我国对外交流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古代中国则仍以封建农业经济为基础。②国家政策:当前我国在金融领域注意加强政府监管和立法规范;古代国家对民间货币流通的管理则较为松弛。③合作领域:当前我国对外交流和合作的领域广泛;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各个方面;而古代中国经济对外交流仅局限于商业贸易。④国际环境: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下,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古代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和隔绝。
(3)积极意义:①有力推动了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规避汇率风险;③有利于加强国际经济交流推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型区域合作;④有利于构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和对外开放;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把握。【解析】【小题1】(1)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对外交流的特点;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筒线虫病病原变异分析-洞察分析
- 私募信贷市场研究-洞察分析
-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岳麓版二年级英语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鸿诚担保招聘」人才招聘行业标杆与最佳实践合同3篇
-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非诚不找小品台词
- 2024年3月江苏省考公务员面试题(B类)及参考答案
- 患者信息保密法律法规解读
- 老年人护理风险防控PPT
- 充电桩采购安装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医院科室考勤表
- 镀膜员工述职报告
- 春节期间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注意安全生产
- 保险行业加强清廉文化建设
- Hive数据仓库技术与应用
- 数字的秘密生活:最有趣的50个数学故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