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3单元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_第1页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3单元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_第2页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3单元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_第3页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3单元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_第4页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3单元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写作文和说话一样,要有一个最核心的内容,也就是要有明确的中心。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而突出中心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突出中心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思考,找出能更突出中心的好的方式、方法。写作目标01写作指导02写作实践03真题演练04

CONTENTS教学目录1.明确什么是中心,认识中心对于作文的重要性。2.结合所学课文,掌握突出中心的方法。3.通过训练,进一步学会写人记事,要有较明确的中心思想。学习目标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的主旨所在。什么是中心返回写作指导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写一篇作文总得有明确的中心。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中心的作用1.选材组材,围绕中心

写文章首先确定中心,然后必须围绕中心选材组材,这样才能有效地突出中心。如《再塑生命的人》围绕“再塑生命”这一中心,先写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对光明充满着渴望,为“再塑生命”做铺垫。接着具体写“再塑生命”的两个阶段:先是学习写“字”,再到领悟“字”所表示的真正意义。如何突出中心2.详略得当,显示中心记叙文是通过写人叙事来表现中心的。在材料的取舍上,要以主要人物或中心事件为主线,要详写;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略写。详略处理得当,才能更好地表现中心意思。如《散步》旨在表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围绕这一中心,重点写散步中的分歧,对散步中的其他所见

所闻则略写或不写,这样中心就得以突出。3.画龙点睛,点明中心写人记事的文章,若能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常使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这种点题之笔,往往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出现的比较多。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段卒章显志,告诉人们:把问题分解开来,战胜每个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获得成功。

4.细节描写,凸显中心要更鲜明地突出中心,行文中就必须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描写愈具体、愈生动,形象也就愈丰满,中心就愈突出。如《秋天的怀念》母亲几次“悄悄”地进来和出去,以及“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挡在窗前”等细节都体现了母亲的细心和对“我”的关怀,歌颂了深沉无私的母爱,突出中心。5.反复扣题,强化中心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题目中嵌入主题词。在行文中能用主题词表述的内容也要尽量用主题词表述。如《雨的四季》开篇即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最后两段又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雨的赞美、爱恋之情,深化主题。1.选材组材,围绕中心2.详略得当,显示中心3.画龙点睛,点明中心4.细节描写,凸显中心5.反复扣题,强化中心

如何突出中心一

、小活动。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写作实践我的书包我是书包我和书包提示:

1.将“我的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写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等。2.如果“我是书包”,让我们化身为书包,去听听它的心声:是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还是因主人乱扔乱放而暗自委屈?设身处地,发挥想象,

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3.“我和书包”着眼于书包和主人的关系。你第一个书包是谁送给你的?你和书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都可以作为确立中心的角度。二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

1.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方面写开去就好,要学会取舍。当然,将多件事情、多个场景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也是一种新颖的写法。2.“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就是你确立中心的立足点。3.对这个场景或物品做些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做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做些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三、回想一下,家里人一起吃饭时,大家在餐桌前都会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

1.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2.内容确定了,需要考虑你想表现什么,也就是立意的问题。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立意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以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3.作文写好后,试试对你自己或同学的本次习作进行评价,看看有没有突出中心,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

写作实践二

女孩和乞丐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去上海玩,路过一座天桥,天桥上人来人往,天桥下车辆穿梭。在这热闹、喧嚣的氛围中,我听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声音,沙哑、凄凉。①循声望去,只见天桥一边的地上坐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紧闭双眼,正优秀示例①开篇设置悬念“不协调的声音”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内容。“沙哑”“凄凉”准确地展现了老人处境的悲凉。忘情地拉着名曲《二泉映月》。他沉浸在音乐中,仔细观察,我发现他的面前有一个开着盖的铁盒,里面零乱地躺着几个钱币——原来是一个乞丐。②

天桥上人来人往,竟没有人愿意驻足聆听这乐曲,也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二胡的声音不断哽咽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③②揭开悬念,揭示拉琴老人的身份一一乞丐。“紧闭双眼”的细节暗示了老人是盲人。③“哽咽”一词将二胡拟人化,琴音仿佛在哭泣,老人的处境更显可怜。

这时,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拉着她妈妈的手,站在那位老人面前,静静地听他拉完了一曲。④

“妈妈,给这位老爷爷一点钱吧!”她晃着她妈妈的手哀求道。只见她妈妈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说:“你看这盒子里有多少?”“盒子里的是别人给的,我们也给一点吧。这老爷爷看上去挺可怜的。”“你④小女孩拉着妈妈驻足倾听的行为,与上文行人无人驻足的行为形成对比,引出下文。知道现在有多少乞丐是假的吗?”⑤女孩妈妈的话一落,我便看见那乞丐的脸上有了稍许变化,那是一种委屈与无奈。⑥

女孩的妈妈拉起女孩的手准备离开,女孩却使劲挣脱妈妈的手,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摸了半天,终于摸出一枚纪念章,放进铁盒中,并对老人说:“爷爷,我只有这个⑥神态描写,表现了拉琴老人不被信任的无奈。⑤小女孩的话与妈妈的话形成对比,表现了小女孩的善良,也揭示了人们冷漠的原因——假乞丐太多,人们备受欺骗。了。”这时,乞丐抬起头,仍是闭着眼睛,“看”着小女孩。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一种名叫感激的表情。我这时也才知道,原来他是一个盲人。⑦

天桥仍旧非常热闹,二胡声也跟着响起来了,唯一增多的,是小女孩留下的那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⑦写小女孩感人的举动,表现了小女孩的纯真、善良。这个老人是乞丐且身有残疾,却坚持用音乐来换取报酬,表现了他的自强。

那天的我已经无心逛街,思绪一直定格在天桥上的那一幕,那小女孩离开时的背影……我虽然没有在学校,却也上了一堂受益匪浅的课。⑧

⑧结尾句点明中心,卒章显志。名师总评:本文选取了在校园外遇到的一件小事:人们对一位卖唱乞讨的盲人冷漠相向,只有一位小女孩向盲人伸出了援手。文章以小女孩对乞丐的同情为线索,把妈妈的世俗和小女孩的纯真进行对比,赞扬了小女孩的善良、纯真,引人深思。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