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计划TOC\o"1-2"\h\u4269第1章农业科技研发政策与现状分析 3222331.1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政策概述 3159431.2农业科技研发觉状与问题分析 327131.3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机遇 419585第2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179552.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成 4162212.2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协同机制 5298922.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514077第3章农业科技研发关键领域 5143263.1精准农业技术 5208173.2生物农业技术 658513.3绿色农业技术 677063.4农业信息技术 66838第四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7245894.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7184214.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 7276844.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障碍 78398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讨 7164774.2.1“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714044.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模式 7300634.2.3“成果托管”模式 7101364.2.4“示范推广基地”模式 728864.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 7125914.3.1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8200384.3.2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 814054.3.3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8173064.3.4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 8287814.3.5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815652第五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普及 88615.1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构建 8311775.1.1政策支持与法律法规建设 842725.1.2推广组织与队伍建设 874635.1.3推广渠道与平台建设 813285.2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法与策略 9250825.2.1需求导向的推广策略 954645.2.2多元化推广方式 9176015.2.3示范带动与辐射推广 997105.3农业科技培训与普及 941865.3.1培训体系建设 9211625.3.2培训内容与方式 9175855.3.3农业科技普及 1019117第6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案例分析 10204046.1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案例 10148726.1.1国际案例 1049136.1.2国内案例 10289376.2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案例 10179876.2.1农业机械化技术 11152986.2.2生物育种技术 11305776.3成果转化应用的经验与启示 1115561第7章农业科技产业发展与成果转化 11237487.1农业科技产业链构建 11248947.1.1产业链环节划分 11187577.1.2产业链主体培育 1122407.1.3产业链布局优化 1271187.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 1214287.2.1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2228107.2.2产业发展对成果转化的需求引导 12324967.2.3互动发展机制构建 12295427.3农业科技产业政策与成果转化 12201097.3.1政策体系构建 1251677.3.2政策支持措施 12317347.3.3政策实施与评估 1283997.3.4政策创新与完善 1219246第8章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与成果转化 12145948.1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现状与需求 13168028.1.1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现状 1398878.1.2农业科技金融服务需求 13234238.2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13122968.2.1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主体 13155898.2.2创新农业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 1328408.2.3加强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13178098.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政策 13237128.3.1完善政策体系 13253288.3.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3206608.3.3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471028.3.4深化金融改革 1431306第9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14270349.1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趋势 14238109.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模式 14225799.3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交流策略 1423060第10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计划实施与评估 152432210.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计划制定 151681710.1.1明确目标与任务 152090810.1.2确定推广策略与方式 15520610.1.3制定实施计划 152571810.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计划实施 15714610.2.1组织实施 152803110.2.2技术培训与指导 1567110.2.3现场演示与观摩 16424410.2.4跟踪服务与反馈 163222810.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效果评估与优化建议 161302010.3.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6561510.3.2评估方法与流程 161553510.3.3评估结果分析 16581010.3.4优化建议 16第1章农业科技研发政策与现状分析1.1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政策概述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研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发展。在法律法规层面,我国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如《农业法》、《科技进步法》等,为农业科技研发提供了法制保障。在政策规划方面,我国实施了多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农业科技研发作为国家战略任务进行部署。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优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以促进农业科技研发的快速发展。1.2农业科技研发觉状与问题分析我国农业科技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果。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我国农业科技研发仍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虽然已经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仍显不足,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2)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3)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一定的短板,如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创新链条不完整等,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4)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效果不佳,农民受益程度有限。1.3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机遇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迎来以下趋势与机遇:(1)农业科技创新将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2)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日益广泛。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科技研发提供了新的动力,将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3)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市场前景广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政策与现状分析表明,农业科技发展既面临挑战,也拥有巨大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第2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支撑,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科技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2)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包括实验室、试验基地、中试基地等,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物质基础。(3)科技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4)科技创新政策与制度:包括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5)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体系: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推广服务平台等,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2.2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协同机制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协同机制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格局。(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3)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平台: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等方式,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平台,促进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与交流。(4)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政策体系:制定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协同的政策措施,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2.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搭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核心,联合企业等创新主体,搭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推动关键技术研发。(3)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平台:整合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资源,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4)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5)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第3章农业科技研发关键领域3.1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确管理。其主要研发领域包括:(1)智能监测与感知技术:研究农田环境、土壤、作物生长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2)精准变量投入技术:研究施肥、灌溉、喷洒等农业生产环节的变量投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3)智能农机技术:研究无人驾驶、自动化作业、远程控制等智能农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2生物农业技术生物农业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逆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研发领域包括:(1)作物遗传改良技术:通过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手段,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性状的作物新品种。(2)生物农药研发技术:研究微生物源、植物源等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3)生物肥料技术:研究微生物肥料、有机肥等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3.3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为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研发领域包括:(1)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节水、节能、节肥等农业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2)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质能源等技术,实现农业生态循环。(3)农业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农田土壤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4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主要研发领域包括:(1)农业大数据技术:研究农田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2)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应用,提高农业产业链效率。(3)农业智能化技术:研究农业、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第四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4.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4.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在转化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转化效率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4.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障碍(1)农业科技成果与实际需求脱节;(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不完整,产学研衔接不紧密;(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讨4.2.1“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加强产学研推各方合作,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4.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模式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汇聚各类农业科技成果和需求信息,为供需双方提供便捷、高效的对接服务。4.2.3“成果托管”模式通过成果托管,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需求的紧密结合。4.2.4“示范推广基地”模式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4.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4.3.1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明确政策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4.3.2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体系。4.3.3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4.3.4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4.3.5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第五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普及5.1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构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是连接科研与农业生产的重要桥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5.1.1政策支持与法律法规建设(1)制定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政策,明确推广目标、任务和责任;(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法律法规,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3)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5.1.2推广组织与队伍建设(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组织,明确各级推广组织的职责和任务;(2)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推广人员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5.1.3推广渠道与平台建设(1)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渠道;(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平台;(3)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推广服务能力。5.2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法与策略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法与策略:5.2.1需求导向的推广策略(1)深入了解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广农业科技成果;(2)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3)注重科技成果的适应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提高成果转化率。5.2.2多元化推广方式(1)采用现场演示、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2)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大农业科技成果宣传和推广范围;(3)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5.2.3示范带动与辐射推广(1)建立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发挥典型引领作用;(2)通过示范带动,辐射周边地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3)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效果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优化推广策略。5.3农业科技培训与普及农业科技培训与普及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与普及工作:5.3.1培训体系建设(1)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2)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3)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5.3.2培训内容与方式(1)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2)采用现场教学、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培训效果;(3)注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5.3.3农业科技普及(1)开展农业科技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科技意识;(2)利用各类媒体,普及农业科技知识;(3)加强农业科技普及队伍建设,提高普及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普及水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第6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案例分析6.1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案例6.1.1国际案例(1)美国精准农业技术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精准农业技术方面。以孟山都公司为例,其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土壤检测等手段,收集大量农田数据,为农民提供定制化的种植方案。这种技术的转化应用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2)荷兰智能温室技术荷兰是全球温室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智能温室技术充分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温室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控。这种技术的转化应用使得荷兰在花卉、蔬菜等高附加值农业产品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6.1.2国内案例(1)河北省小麦抗倒伏技术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小麦抗倒伏技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抗倒伏小麦品种。该技术的转化应用有效降低了小麦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收益。(2)浙江省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利用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该技术的转化应用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6.2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案例6.2.1农业机械化技术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如东北地区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南方的水稻插秧机等,这些机械设备的普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6.2.2生物育种技术我国生物育种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这些技术的转化应用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6.3成果转化应用的经验与启示(1)强化政策支持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2)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3)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推广的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有力保障。(4)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层的应用。(5)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第7章农业科技产业发展与成果转化7.1农业科技产业链构建7.1.1产业链环节划分农业科技产业链包括研发、中试、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7.1.2产业链主体培育加强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中介服务等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7.1.3产业链布局优化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优化农业科技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链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7.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7.2.1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7.2.2产业发展对成果转化的需求引导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导向,促进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7.2.3互动发展机制构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7.3农业科技产业政策与成果转化7.3.1政策体系构建完善农业科技产业政策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政策合力。7.3.2政策支持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税收政策,落实金融支持措施,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7.3.3政策实施与评估加强对农业科技产业政策的实施与评估,保证政策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体系,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7.3.4政策创新与完善紧跟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摸索和创新政策手段,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效果,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第8章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与成果转化8.1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现状与需求8.1.1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现状我国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不足,资金投入较少;二是金融服务产品单一,难以满足农业科技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缺乏针对性、专业化的服务。8.1.2农业科技金融服务需求农业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需求主要包括:一是融资需求,农业科技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二是风险保障需求,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的技术和市场风险较大,需要相应的风险保障;三是财务顾问和投资咨询需求,农业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为其提供财务规划和投资建议。8.2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8.2.1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主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积极参与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主体,提高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力。8.2.2创新农业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针对农业科技企业的特点,开发适应其需求的金融产品,如专利权质押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同时提供财务顾问、投资咨询、风险管理等增值服务。8.2.3加强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提高金融机构与农业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加强农业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8.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政策8.3.1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政策,明确政策目标、支持范围、支持力度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8.3.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8.3.3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估,降低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贷风险;同时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8.3.4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第9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与交流9.1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趋势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日益紧密,各国通过共享资源、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式,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当前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呈现出以下现状与趋势: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业科技合作不断加强;二是国际农业科技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等;三是跨国农业企业成为推动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力量;四是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为目标的农业科技合作项目逐渐增多。9.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模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间合作: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2)产学研合作: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实现成果的快速转化。(3)国际农业科技组织合作:如FAO、CGIAR等国际组织,通过开展项目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转化与应用。(4)跨国企业合作:跨国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将先进农业技术引入到发展中国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5)国际农业科技园区合作:以园区为载体,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动成果在本地区的转化与应用。9.3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交流策略为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体宿舍安全协议书
- 兄妹拆迁补偿协议书
- 餐厅餐包合同协议书
- 解除房屋卖买协议书
- 饭馆雇主担保协议书
- 项目理财服务协议书
- 银行公安合作协议书
- 酒吧商家活动协议书
- 院子地砖购买协议书
- 食品产品运输协议书
- 产业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 星河季度工作总结
- 数据库应用技术-第三次形考作业(第10章~第11章)-国开-参考资料
-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2023年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
- MOOC 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板式换热器、半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器面积计算表(自动计算)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工程测量收费标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承诺函
- 精选的女人征婚内心独白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