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国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发现一处距今约3万年的古人类遗址,并在遗址发现了一些打制石器,由此得出的推论是()A.我国古人类发源具有多元性B.北京人已会制作简单的工具C.山顶洞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D.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2.深圳市咸头岭遗址距今约7000—6000年,遗址出土多件表面光滑的如锛、镞、砺石等石器。由此可推断该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3.国际河姆渡文化节举办了以“传承河姆渡文化,实现美好人居环境”为主题的世界建筑艺术与低碳生活国际论坛。与该主题最相符的史料是()ABCD4.我国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下列属于“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的遗址A.北京人遗址B.舞阳贾湖遗址D.河姆渡遗址D.良渚古城遗址5.下列是不同地区出土的史前时期前后的龙形文物,它们共同印证了()龙首玉环(浙江)碧玉龙(内蒙古)猪鼻龙形器(四川)A.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B.黄河流域最早孕育早期国家C.古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大D.中华文明呈多元一体的特点6.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中所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7.西周的祭祀制度对祭祀品的种类和数量规定如右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身份祭祀品种类和数量天子牛肉、羊、猪、鱼、脂、肠胃、肪、鲜角、鲜腊诸侯牛肉、羊、猪、鱼、脂、肠胃、肪、卿大夫牛肉、羊、猪、鱼、脂、肠胃、士猪、鱼、鲜腊平民鱼A.身份祭祀品种类和数量天子牛肉、羊、猪、鱼、脂、肠胃、肪、鲜角、鲜腊诸侯牛肉、羊、猪、鱼、脂、肠胃、肪、卿大夫牛肉、羊、猪、鱼、脂、肠胃、士猪、鱼、鲜腊平民鱼8.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促使这一变化的根源是()A.生产工具变革B.春秋诸侯争霸C.王室日渐衰微D.各国先后变法9.右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数量变化,由这一变化可知()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增强B.齐桓公是春秋首位霸主C.秦国已灭六国完成统一D.分裂中呈现统一的趋势10.据出土简牍记载,秦国在征伐楚国的战事中,有一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给家写信问及是否收到官府授予军功爵的文书。这从侧面印证的历史事件是()A.阪泉之战B.商鞅变法C.八王之乱D.淝水之战11.韩非子说“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据此可知,韩非子认为商鞅对秦国最大的贡献是()A.增强了秦国国力B.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C.促进了民族交融D.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12.分析右图信息,可知都江堰()A.功在当代B.移风易俗C.水旱从人D.苍天已死利在千秋国富兵强时无荒年黄天当立13.在孔子的弟子中,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也有“居陋巷”的颜回,“贱人”之子子张,父亲种瓜的曾参。材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中贯彻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举一反三D.注重德育14.下表是战国时期思想家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的共同点是主张()《墨子》“一同天下”《孟子》“天下定于一”《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一匡天下《墨子》“一同天下”《孟子》“天下定于一”《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一匡天下”15.西周青铜器何尊上刻有铭文:“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材料反映西周青铜器()A.制作工艺高超B.种类非常丰富C.具有史料价值D.数量逐渐增多16.阿房宫的设计仿照天象星宿,把阿房宫建在“天极”的“位置”。把阿房宫比作最高统治者——天帝的居所。此设计旨在()A.彰显皇帝权威至高无上B.体现长生不老的追求C.突显天文研究成就突出D.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17.《史记》记载“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此评价表达作者()A.歌颂陈胜推翻秦朝残暴统治B.痛恨秦的暴政C.肯定陈胜敢为天下先的精神D.反对农民起义1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百姓的力量和民心的向背对于政权的稳固至关重要,所以汉初实A.郡国并行制B.推恩令削藩C.休养生息政策D.推行汉化政策19.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四个郡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其中包括()A.桂林郡B.酒泉郡C.会稽郡D.辽东郡20.以下画像砖都呈现了东汉时期人民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情境,此现象反映了()集市图谷物加工图A.文景之治B.王莽新政C.光武中兴D.外戚专权21.如下所示,对这两幅图反映的主要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图1与图2的路线完全一致B.图1与图2的目的是一致C.图1为图2的开通奠定基础D.图1是图2的发展和延伸22.在丝绸之路上,随着阵阵驼铃,我国梨、桃、杏传到了西域,西域的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了中国。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促进了()A.民族融合B.文化交流C.物种交流D.佛教传入23.《九章算术》共九章,下表为其中四个章节与主要内容。据此可知,《九章算术》()第二章:粟米第五章:商功第六章:均输第七章:盈不足讨论谷物粮食按比例折换。涉及土石方工程及体积计算。探讨合理摊派赋税。介绍盈亏问题。A.注重实际的应用B.受道家思想的影响C.只关注农业生产D.被多国引用和参考24.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造纸术工艺流程图《九章算术》祖冲之与《圆周率》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C.书法艺术成就辉煌25.如右图所示,此局面形成的时间是(A.公元前3世纪20年代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B.两汉的科技与文化D.技术的革新与传承)B.公元3世纪20年代D.公元2世纪20年代26.西晋永嘉之乱后,北人南迁者带来桑蚕技术,促使原丝织不发达的南方地区成为丝织品的主要产地。材料A.南北民族交融加深B.江南经济发展超越北方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南方成为全国政治中心27.在某一次历史活动中,某同学找出了以下历史线索,该线索的主题是()图片:秦始皇、圆形方孔半两钱地图: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图思维导图:汉武帝大一统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C.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D.奴隶制王朝的更替28.东晋南朝对垦荒的农民给予若干年的赋税优待,皇帝在春耕前下诏禁止杀牛,地方官员多能注意兴修水利工程以灌溉农田,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材料共同反映了南朝()A.重视农业生产B.生产工具先进C.社会安宁繁荣D.实行轻徭薄赋29.西魏、北周虽有胡风、胡俗回潮现象,但幅度较小,范围较窄,主要是对孝文帝以来汉化之路的逐步回归和对民族关系的不断调适,为统一北方并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材料强调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A.背景B.目的C.过程D.影响30.《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作者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充分显示了魏晋女性浓郁的生活气息。该A.一手史料B.文献史料C.口述史料D.二手史料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共40分)31.考古发现·见证历史,下面是我国考古发掘的部分成果。研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素材说明第组①稻穗纹陶盆:出土于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稻穗一株居中,两束向两边下垂。②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正面用阴线雕刻双鸟,中心为一同心圆,外圆刻有光芒,反映先民对知时的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①②③石锄:磨制石器,主要用于翻地松土。④人面鱼纹彩陶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反映先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渔猎的定居生③④⑤⑤玉琮:出土于良渚古城遗址,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城内外有贵族墓地。该玉琮刻有神人兽面纹、纹饰精美,为祭祀品。⑥⑥彩绘龙纹陶盘:出土于陶寺古城遗址,象征着权力。遗址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和墓地。大型墓地集中分布,往往随葬有陶鼓、玉钺等物品,表明墓主人身份尊贵。——汇编《在追溯中华文脉中读懂“文明中国”》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素材,分别指出第一,二组文物出土的遗址名称。综合四组素材,总结考古发掘成果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4分)(2)选择任意两组或以上相关联的素材,自拟一个主题观点,结合具体考古发掘成果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论证充分,论述准确,表述清晰,论述不少于100字10分)32.我国中医源远流长,是我国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扁鹊行医画像石拓片(局部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插图)材料二之前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展而来。……习近平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国新闻网2021年5月13日回答下列问题;(1)石拓片中把扁鹊描绘为鸟身人,旨在表达人民对扁鹊什么情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一项医学成就。(4分)(2)写出《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和所处朝代。疫情期间我们接种疫苗是对其哪一理论的运用4分)(3)综合两则材料所述,我们应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医学?(2分)33.大一统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在疆域方面,亦因统一事业的完成而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一方面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以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另一方面对东南及南方边疆地区也发挥了巨大的开拓作用,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版图的基础。——整理自《秦汉史》材料二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摘编《“大一统”思想发微》材料三华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