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性感染_第1页
产科急性感染_第2页
产科急性感染_第3页
产科急性感染_第4页
产科急性感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科急性感染一、急性淋病性盆腔炎二、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三、急性阴道炎四、产褥感染一、急性淋病性盆腔炎

一>、慨述:

1.妊娠期淋病发病率为0.5%~7%;2.传播途径:成人---性交直接传播儿童---多为间接传播口交、肛交淋菌性咽喉炎及直肠炎3.性接触时女性较男性更易感染:女性:60%~80%男性:20%~30%二>、临床表现1、约50%~70%患者无明显症状;2、妊娠期播散性淋病远较非孕期多见;3、孕妇有淋病者约40%以上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3、非生殖道淋病较非孕期多见;4、孕妇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宫颈对妊娠的影响1、妊娠早期淋菌性宫颈炎感染性流产流产后感染2、妊娠晚期早产、PROM、羊膜腔感染综合征3、分娩期滞产4、产后产褥感染对胎儿的影响1、早产早产儿2、胎儿宫内感染胎儿窘迫、IUGR、死胎、死产3、产道感染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甚至致失明、肺炎、败血症三)、诊断1、淋病接触史2、临床表现:3、宫颈及其他部位分泌物涂片4、分泌物培养——金标准:适用于临床表现明显而涂片阴性者5、PCR技术检测淋菌DNA四)、预防在淋病高发区,产前常规筛查淋菌:在孕早、中、晚期各做一次宫颈分泌物涂片,必要时行淋菌培养五)、治疗原则:尽早、及时、足量、规则用药。我国的产青霉素酶淋菌已>5%,故目前基本不将青霉素作为首选药。1、孕妇并淋菌感染〈1〉首选头孢曲松钠1g肌注qd×7〈2〉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用大覌霉素2g肌注qd×7~10〈3〉以上两种用法均需同时服红霉素500mgqid×7~10〈4〉忌用喹诺酮类性伴侣同时治疗治愈标准:治疗结束2周内,在无性接触史情况下,连续3次宫颈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均阴性2、孕妇并淋病所生新生儿的处理〈1〉1%硝酸银滴眼〈2〉新生儿已感染结膜炎者:青霉素10万u/kg分次静滴×7天,如果母亲为耐青霉素淋菌株感染,则用头孢三嗪25~50mg/kgivgtt×7天。3、患者及其性伴侣需检查:有无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沙眼衣原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二、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一)、慨述妊娠期由于胎膜早破、细菌性阴道病等使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羊水、胎膜、蜕膜、胎盘的感染称羊膜腔感染,也称羊膜腔感染综合征(IAI)。二)、病因1、病原微生物:G+需氧菌G-需氧菌大量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念珠菌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需氧菌。前者新生儿肺炎、败血症

2、致感染的有关因素:ⅰPROMⅱ细菌性阴道病ⅲ医源性因素ⅳ宿主抵抗力下降三)、临床表现和诊断多数羊膜腔感染呈亚临床表现,不易作出早期诊断1、临床表现孕妇发热,T≥37.8℃;心动过速(>100次/分);胎心过速(>160次/分);子宫紧张、有压痛;羊水有臭味;WBC>15×10/L(孤立地看WBC>20×10/L、N≥90%认为异常)严重者中毒性休克2、实验室检查ⅰC反应蛋白测定:高度敏感性、预测感染发生ⅱ羊水检查:羊水标本G氏染色羊水细菌培养(确诊)羊水WBC计数羊水中细胞因子测定ⅲ产后胎盘胎膜组织学检查:确诊但只能在产后进行。四)、治疗1、抗生素的使用ⅰ首选氨苄青霉素2givgttq8hⅱ厌氧菌在羊膜腔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故产时可选克林霉素。ⅲ抗生素一般使用7~10天,至CPR<6mg/L2、终止妊娠ⅰ时机:羊膜腔感染一经确诊,无论孕周大小尽早终止妊娠。ⅱ方式:若宫颈不成熟则剖宫产不一定做腹膜外若感染严重、出血不止切子宫手术前后使用广谱抗生素至关重要3、新生儿的治疗新生儿一出生立即行咽部分泌物、脐血细菌培养+药敏培养结果出来前用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三、急性阴道炎一>念珠菌性阴道炎:1.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2.妊娠期发病率远较非孕期高,为15%;3.临床表现:易反复发作;4.诊断5.治疗:宜局部用药(制霉菌素、克霉唑栓、达克宁栓、凯妮汀栓等);6.性伴侣同时治疗。二>滴虫性阴道炎1.病原体:阴道毛滴虫2.传播方式:性交为主,其次是间接接触;3.是否引起PROM或早产尚有争议;4.治疗:a.尽量在孕前治好再怀孕;b.按照美国CDC的观点,认为孕早期可用甲硝唑治疗;c.口服较阴道上药效果好;d.性伴侣应同时治疗。四、产褥感染概念:原因:机体免疫力、细菌毒力、细菌数量3者平衡失调感染病原体:需氧菌厌氧菌:产气荚膜杆菌败血症、溶血、气性坏疽支原体、衣原体

感染途径:外源性内源性临床表现及病理: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2.子宫感染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附件炎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5.血栓性静脉炎6.脓毒血症和败血症诊断:症状体查辅助检查(B超、CT等):对感染灶定位并定牲实验室检查:对分泌物、脓液涂片镜检、培养+药敏,必要时血培养鉴别诊断:治疗:1.一般治疗2.抗生素3.引流通畅4.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肝素、尿激酶、阿司匹林等。预防:1.孕期保健宣教2.孕期积极治疗贫血、阴道炎、糖尿病等3.产时及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产程延长、认真缝合产道裂伤、注意产褥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4.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阴道助产、剖宫产、PROM、贫血、产程延长者、糖尿病者等。五、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

一)、概述二)、HBV细胞内存在形式与宫内感染的关系:HBV具有泛嗜性,可广泛感染肝脏及多种肝外组织如胰、脾、肾、胎盘及生殖细胞等,在人体细胞中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1、游离型Davison等发现:乙肝患者外周血WBC中有HBVDNA存在呈孤立状态、复制不活跃,但WBC作为储存病毒的场所可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将其中的HBVDNA释放出来再感染来源通过胎盘胎儿体内病毒复制的“贮存所”2、复制型卵泡细胞中有复制型HBVDNA检出:经生殖细胞携带的这种复制型HBV能在胎儿体内继续复制繁殖致HBV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即为HBVDNA阳性并成为慢性携带者。3、整合型HBV能整合入人类染色体基因组病毒和细胞DNA序列的缺失、重排、转位或扩增致染色体畸变。肝癌组织中检出的HBVDNA主要为整合型。经垂直传播而发生的HBV早期感染具有更强的致癌潜能。三)、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机制

1、HBV因素HBeAg、HBVDNA阳性孕妇胎儿的宫内感染机率大(分别为57.9%、67.4%),而HBVDNA、HBeAg阴性者分别为0.0%、2.0%。母体血清HBVDNA含量越高,胎儿被感染的危险性越大。2、经胎盘传播妊娠早期:HBV可直接感染胎儿胎盘屏障形成后:HBV在胎盘部位造成炎症反应胎盘屏障破坏胎儿宫内感染3、经生殖细胞传播有研究报导:慢性乙肝患者的精子中检出游离复制型和整合型的HBVDNA生殖细胞中整合型的HBV可通过受精卵直接感染下一代4、通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传播乙肝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且又导致不同程度的免疫紊乱。乙肝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检测出HBVDNA发现了乙肝宫内感染的又一途径。通过PBMC途径宫内感染乙肝的新生儿,因其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故导致其免疫接种失败率高(73.3%)。四)、HBV母婴传播的预防1、HBV携带者常规于妊娠28、32、36周分别肌内注射HBIG200U(注射者乙肝携带者的胎儿感染率为6%而未注射者为22.9%);2、对其新生儿于出生时注射HBIG200U,生后1个月不同部位注射HBIG200U和基因乙肝疫苗10ug,生后3个月、6个月再各注射乙肝疫苗10ug。3、建议上述婴幼儿于出生1年后定量测HBsAb,必要时予乙肝疫苗强化。赠送精美图标1、字体安装与设置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点击“替换”按钮,完成。372、替换模板中的图片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替换这些图片,下面介绍两种替换方法。方法一:更改图片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象进行了组合,选择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