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与发展第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与发展第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与发展第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与发展第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与发展第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优缺点。(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驾驭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3.理解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一、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1.交通运输的作用:是联系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纽带,并为区域发展供应基础性保障。2.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运输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延长方向。(2)运输方式的发展变更加强了区际联系,推动了区域发展,而区域发展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3)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变更增加了客货运输的选择性,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特殊提示]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性质、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1.交通布局的分类:联系不同城市之间的外部交通布局以及城市内部交通布局。2.科学合理的外部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改善区域发展条件。(2)增加区域之间的沟通合作。(3)提升区域社会经济活力。(4)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3.城市内部交通(1)作用:是维持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2)城市路网:是在肯定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条件下为满意城市交通运输需求而建设的。(3)缓解城市问题的措施①发展公共交通。②合理规划停车场。③明确道路分工。④加大道路建设。⑤错开出行高峰。⑥削减出行距离。三、案例:交通变更与扬州城市发展1.古代扬州:繁华都市(1)春秋时期,吴国为北上伐齐运输粮草而开凿“邗沟”,将长江与淮河贯穿。这是京杭大运输河最早的河段。(2)隋唐时期,京杭大运输河作为漕运通道,沿岸城市商业旺盛,扬州成为南北水运中心。(3)明清时期,扬州凭借水陆交通区位优势,形成全国最大的海盐集散地及商业旺盛的世界级大都市。2.近代扬州:渐渐衰落(1)19世纪初,海运兴起,扬州交通地位大不如前。(2)20世纪初,海运完全取代运输河漕运以及津浦铁路建成通车,扬州地位一落千丈。3.今日扬州:重新焕发活力(1)大运输河爱护和旅游资源开发推动了扬州地区的旺盛和发展,进入21世纪,建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2)“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相互连通,扬州与苏南地区的联系更加便捷。1.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代,聚落形态多呈条带状分布。 ()2.铁路比水运速度快、运费低,是很多国家和地区优先发展的运输方式。 ()3.城市外部交通是维持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4.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要优先加大道路建设。 ()5.我国运输最繁忙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A.京广线 B.京沪线C.沪杭线 D.京九线提示:1.√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期,城镇多沿江河、湖泊及沿海港湾伸展,聚落形态多呈条带状分布。2.×铁路比水运运输速度快、运费高。3.×城市内部交通是维持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4.×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便缓解交通拥堵,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改善城市环境。5.B[京沪铁路是我国运输最繁忙的南北铁路干线。]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材料北京与张家口近百年来交通运输的变更示意图。问题1(区域认知)近百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哪些变更?提示:留意从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线、网等角度分析。比较1905年交通示意图和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交通运输方式变更很大,出现了铁路、马路、高速马路;交通线增多,交通运输网越来越密集。问题2(综合思维)该地区交通运输的变更对区域兴衰有何影响。提示:由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古驿站已成遗址,说明古驿站衰落。由古今两副图的对比可知,部分城市(张家口、崇礼)等级提升。eq\a\vs4\al([归纳提升])1.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运输方式聚落位置举例古代北方陆路交通陆路干道旁边邯郸南方水路交通临水分布扬州、苏州现代铁路铁路沿线郑州、石家庄马路马路沿线海洋运输海岸沿线上海、天津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更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更3.交通运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提高了交通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淌和集聚,进而形成了经济带。它是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学问拓展]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项目水路铁路马路航空管道运量大→小运速最慢较快较慢最快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平安、易管理运价低→高敏捷性差居中最好较好最差连续性最差好居中差最好成本投资少投资大、占地广居中投资大投资大1.下面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影响下形成的。据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A.① B.②C.③ D.④(2)下列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 B.②是高速马路时期C.③是汽车时期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1)A(2)B[①图城市布局紧凑,是步行-马车时期的城市形态;②图形成城市群,是高速马路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③图是火车-电车时期,城市郊区沿主要交通干线扩展而形成的星状城市形态;④图为多层次星状城市形态,是汽车时期形成的。]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材料一为深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24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看法》。材料二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下图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问题1(区域认知)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哪些明显不足?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提示:不足为铁路标准低,布局不合理。影响为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问题2(人地协调观)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工程建设须要克服哪些不利条件?提示:要克服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路基地质条件差等不利条件。问题3(区域认知)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更分别是什么?提示:交通区位:多条铁路交会,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经济区位:亲密了与长江三角洲的联系。问题4(综合思维)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主动意义?提示:促进苏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沟通,促进南北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eq\a\vs4\al([归纳提升])1.交通运输布局变更影响聚落发展速度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科学合理的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交通运输布局不合理睬给区域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详细如下表所示:交通布局影响外部交通布局不仅有利于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增加区域之间的沟通合作,提升区域社会经济活力,还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城市内部交通布局是维持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布局不合理睬给城市带来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3.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2.京杭运输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输河、码头也更加旺盛。20世纪70年头末京杭运输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1)~(2)题。(1)德州段运输河前期景象旺盛,后来却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缘由是()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削减(2)下列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输河成为德州唯一发展轴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D.京沪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更(1)C(2)D[第(1)题,本题考查了交通布局变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由于大运输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德州商业贸易渐渐衰落,发展速度明显变慢。第(2)题,交通条件对德州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输河、铁路、马路、河流共同构成的;京杭运输河的开凿带动了德州的发展,故德州不能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和京杭运输河的变更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都起着重要作用。]题组1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下图中a、b、c、d表示运量、运费、运速和气象因素的相关性,①②③④表示航空、水路、铁路和马路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增大。受气象因素影响最大且相等的是空运和水运;运量最大的是水运,最小且相等的是空运和马路运输;铁路运输运速大于马路运输。据此回答1~2题。1.从山东往北京运输蔬菜的运输方式以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活动节奏的加快而得到快速发展的运输方式分别是()A.①② B.③②C.③① D.①④2.我国众多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① B.②C.③ D.④1.B2.D[第1题,依据“受气象因素影响最大且相等的是空运和水运”可知,d表示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依据“运量最大的是水运,最小且相等的是空运和马路运输”可知,b表示运量。综上可知,②表示空运,③表示马路运输,④表示水运,①表示铁路运输。又依据“铁路运输运速大于马路运输”可知,c表示运速,a表示运费。由于蔬菜不宜反复装卸,故从山东往北京运输蔬菜的运输方式应采纳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速度快、运费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活动节奏的加快而得到快速发展。第2题,我国众多的出口加工型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大、附加值低,运输方式多为水运。]题组2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下图为某大城市建设的五条地铁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城市商业活动最集中的位置及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甲、东南方向 B.乙、东北方向C.丙、西南方向 D.丁、西北方向4.(生活中的地理)长途汽车站与地铁端点站靠近可便利乘客转乘,地铁线两端旁边相宜建长途汽车站的是()A.地铁1号线 B.地铁2号线C.地铁4号线 D.地铁3号线3.A4.C[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旁边有多条地铁线经过,应当为商业中心;图中东南方向上,有两条地铁线路经过,故该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东南方向。第4题,图中地铁4号线东南方向和西北方向端点站旁边有较大面积空地,距市中心有一段距离,土地租金低,且地铁4号线与大部分地铁线相连,可便利乘客转乘。]题组3交通变更与扬州城市发展古扬州城因大运输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输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马路大桥的贯穿,变更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图,完成5~6题。5.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A.润扬长江马路大桥贯穿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江三角洲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6.下列关于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 B.东西扩展—铁路途C.向南扩展—京杭运输河 D.向东扩展—绕城马路5.D6.B[第5题,由题干中“21世纪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马路大桥的贯穿,变更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可知,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形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6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东西扩展是受宁启铁路的影响,南北扩展是受润扬长江马路大桥和高速马路的影响。]教材P85问题提示:(1)交通运输是联系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纽带,并为区域发展供应基础性保障。(2)运输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延长方向。(3)运输方式的发展变更加强了区际联系,推动了区域发展。(4)科学合理的外部交通布局,有利于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增加区域之间的沟通合作,提升区域社会经济活力,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5)城市内部交通是维持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教材P88~89活动1.提示:交通工具的变更城市空间形态步行—马车时期交通工具不发达,以人力、畜力和风力为主要动力,城市居民几乎都集中在城区内火车—电车时期交通的发展,城市居民可在较大范围内选择居住地,城市和郊区沿主要交通干线扩展汽车时期私人小汽车使人们出行更便利,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