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eq\o(\s\up7(时限:45分钟满分:100分),\s\do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男女通用的“多利亚”服饰,向外翻折的复式底边与穿着者的肚脐平齐,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的设计运用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这些设计反映了当时希腊(B)A.同等自由理念 B.崇尚理性之美C.开放包涵精神 D.注意功利好用解析:由材料“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的设计运用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说明对理性的崇尚,体现了古希腊崇尚理性之美,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同等自由理念和开放包涵精神,解除A、C两项;材料体现不出功利好用的信息,解除D项。2.古希腊爱奥尼柱式建筑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优雅名贵的女人气质,又被称为女性柱,如雅典卫城的成功女神神庙(如下图)。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A)A.彰显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B.反映了希腊女性地位提高C.表明白希腊建筑艺术超群D.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世俗性解析:“轻松活泼、优雅名贵的女人气质”等字眼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所以该建筑风格的广泛出现也就彰显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选项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希腊妇女并不享有民主权力,所以希腊女性地位并不高,选项B不符合题意,解除;选项C只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问题,不符合题意,解除;体现了雅典文化的人文性而非世俗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解除;故本题选A。3.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相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其次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精确的是(B)A.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说明雅典的主流思想是信仰神的存在,人文精神还没有占据主流。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并非“多神崇拜”,解除A项;C、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解除。4.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处;而苏格拉底则信任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D)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处D.都注意于对人的思索解析:依据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信任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二者对神持怀疑看法,实质上反映了二者确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故D项正确。5.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由此可知,两人思想的共性是(B)A.承认超自然力气的存在B.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C.强调人类思维的相对性D.突显品德的重要性解析:超自然力气,与材料中“人是万物的尺度”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皆备于我”都是强调人,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思维的相对性,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与材料中“普罗泰格拉提出”不符,故D项错误。6.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解并描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处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醇厚话,我憎恨全部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宠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D)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意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雅典人宠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故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解并描述的就是神话故事,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宠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故C项错误;依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全部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宠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7.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学问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探讨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见(C)A.学问即美德B.挽救人类心灵C.相识你自己D.追求生命价值解析:“学问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见,但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挽救人类心灵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见,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返求于己,探讨自我”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主见“相识你自己”,故C项正确;追求生命价值也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见,但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8.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听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听从吩咐,而不问吩咐从何而来,吩咐是否正值。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原委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B)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D.使得神学思想逐步受到质疑与挑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实力。材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后,人们起先对吩咐、法律进行重新谛视,即重视人的利益和感受,可以看出智者学派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和怀疑精神的出现,起先用理性思维去推断事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故选B。9.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开相互损害,人们相互约定不损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从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解析:材料强调正义和法律是以人的意志为基础的,也即强调法律要在确定人性的前提下制定,这实际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普罗泰格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阐明白一个观点: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作为行动者而存在,而且是不断产生行动策略的行动者,发觉和确定了自主的个人的重要性,进而确定个人参加国家事务的权利。D项正确。10.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支配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探讨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相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D)A.反对探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觉“自我”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见解析:由于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了人的道德,导致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结合苏格拉底的主见,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见不符,故解除。11.柏拉图在其著作《志向国》中指出:在志向的社会中,就像在一个好的灵魂中一样,每一部分都要遵循正确的等级,他把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上面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其次等级是御国御侮的战士,第三等级是劳动者。由此可见,柏拉图(A)A.重视人的理性和道德B.坚持思想自由至上的原则C.崇尚怀疑主义的精神D.汲取孔子等级有序的观点解析:此题考查对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之源的理解。依据题干所示,柏拉图推崇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即有道德和理性的哲人治国。故选A项。12.“假如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确定在你的口袋里。”这种演绎逻辑贯穿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的探讨、思索之中(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实力。亚里士多德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A、B、C三项没有体现逻辑方面的思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假如学问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学问就将是对的。”——苏格拉底材料三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宏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日建设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6分)(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6分)(3)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6分)(4)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答案:(1)“仁”。相互爱惜,融洽相处;待人宽容,立人达人。(2)尊崇理性,知德合一。同:都强调理性,否认确定权威。异:苏格拉底弥补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弊端;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3)注意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4)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智者确定学问有赖于详细的认知者。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看法。所以普罗泰格拉这样训诲人,在学问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探讨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美梯利《西方哲学史》材料二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辩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劝服他的听众。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信任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劝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索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前与挚友的谈话)材料三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始终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行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对他们来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12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学问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究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8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的契合的含义是什么?简述14世纪左右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6分)答案:(1)贡献:都阐述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主见“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觉了“自我”(或主见“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意义: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2)看法: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