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86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如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一五”计划D.公私合营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你知道以下哪个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吗?()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2008年12月14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做客央视二频道对话栏目,谈到建国后农民真心地喊过三次共产党万岁,第一次是建国初土地改革时农民分到了土地,第二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三次是新世纪到来时免除农民的农业税。其中,第二次感谢共产党的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改善了农民的生活B.大跃进运动,农民热情高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D.农民纷纷外出打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A.七七事变B.中共“七大”召开C.台儿庄战役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5、“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是()A.1953年1957年B.1949年1954年C.1953年1958年D.1954年1959年6、近年来,小汽车已进入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回顾历史,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兴起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期间D.改革开放时期7、1956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中也有曲折和失误。“曲折和失误”的具体表现是()

①中共八大的召开。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实施“两个凡是”的方针。

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下列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表述正确的是()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相应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9、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分别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10、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部队有:()A.中国人民志愿军B.朝鲜人民军队C.联合国军D.苏联人民志愿军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D.新中国成立状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A.爱国主义精神B.个人英雄主义精神C.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国际主义精神13、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是A.提倡人性,反对神学B.提倡文学革命C.提倡民主与科学D.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14、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包括()A.袁世凯B.吴佩孚C.孙传芳D.张作霖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相关的时间。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______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______

(3)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______。16、近代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改正:17、中国近代第一个赔款最多的条约:______。18、填空题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4、___________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__。19、西汉______主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的《_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2题,共6分)20、(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抗日根据地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A.陕甘宁抗日根据地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2)仔细观察该图,据图指出八路军进攻的主要目标。(1分)21、下面是两幅与新中国外交有关的老照片:。

图一图二。年代1970年底1980年底1992年底2002年底建交国家数目(个)55124151165(1)图一上的周恩来总理是在哪次国际会议期间?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2)图二中的毛泽东主席在与谁握手?请举出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

(3)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4)1993年;在主题为“新的起飞之路”的韩国大田世博会上,中国展示了航天科技等成就。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一例)

(5)温家宝总理说:“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请简要叙述自己对这句话的认识。

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6分)22、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跟随摄制组的足迹,寻找西方文明的源头,见证地中海文明的辉煌。第一集:《辉煌的希腊文明》材料一如图(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当政期间,雅典出现了怎样的局面?(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第二集:《跨越欧亚大陆的强国罗马》材料二公元前3世纪时,迦太基是地中海西部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罗马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统一意大利后,与迦太基形成对峙之势。迦太基陷落后,罗马在迦太基设置了阿非利加行省。至此,独立的迦太基国家便不复存在了。(3)罗马通过哪次战争打败了迦太基?这场战争对罗马产生了什么影响?(4)罗马帝国何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第三集:《教权与王权主宰下的欧洲》材料三随着基督教传播的日益广泛和统治阶级的承认乃至推崇,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力可以说是无限的。材料四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查和审判有关案件的机构。这种法庭为了镇压违背基督教精神的“异端邪说”,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5)材料三中“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有人说教会推动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有人说教会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1953年--1956年我国开展了三大改造;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符合图表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稳步发展的史实。

故选:B。

本题考查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识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实。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解析】B2、C【分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义.【解析】C3、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展,故选C。【解析】【答案】C4、D【分析】【分析】分析题目;A项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B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召开的一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项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的胜利;D项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的基本结束,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对的主张,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西安事变是在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渐上升的情况下发生的,它的和平解决意义重大,表明国共对峙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5、A【分析】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故选:A。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知道“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是1953年-1957年。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A6、A【分析】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史实。我国政府于1953年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年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1953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就兴起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因为在“一五”计划期间的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由此分析,可以排除BCD,故选A。

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A7、B【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中共八大的召开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良好开端。

故选:B。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为依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施“两个凡是”的方针、文化大革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解析】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ABC【分析】略【解析】ABC9、BC【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AD不具有转折性,不符合题意。B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BC符合题意。故选BC。【解析】BC10、ABC【分析】略【解析】ABC11、ABCD【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故选ABCD。【解析】ABCD12、ACD【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故选ACD。【解析】ACD13、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前期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学属于文艺复兴的内容。故选BCD。【解析】BCD14、BCD【分析】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故选:BCD。

本题主要考查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

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结果和意义.【解析】B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3)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故答案为:

(1)1954年9月.

(2)1958年.

(3)1978年12月.

(1)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3)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年底.

本题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解析】1954年9月;1958年;1978年12月16、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所以答案是五四运动改为辛亥革命。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解析】【答案】五四运动改为辛亥革命17、略

【分析】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是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

故答案为:《辛丑条约》.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解析】《辛丑条约》1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焦裕禄相关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事迹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是我们传承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的一面旗帜。故填:焦裕禄。(2)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相关知识。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故填:赎买。(3)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到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月7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到10年1953月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朝鲜停战协定》27《朝鲜停战协定》。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综上所述,故填:(4)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八大意义。中共八大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共八大。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故填:(5)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成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毛泽东于1956年6月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当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建设)所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句,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故填:武汉长江大桥。【解析】(1)焦裕禄。

(2)赎买。

(3)《朝鲜停战协定》。(4)中共八大。

​(5)武汉长江大桥。

19、略

【分析】《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故答案为:

司马迁;资治通鉴.

本题考查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贡献.

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贡献.【解析】司马迁;资治通鉴四、识图题(共2题,共6分)20、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百团大战。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左边的方框填A,右边的方框填B。图中展现的是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主要破坏敌人的交通路线,是其进攻的目的。【解析】左框A;右框B;目的是敌人的铁路交通线。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2)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了毛泽东。并与周恩来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这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我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大事有: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外交原则和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4)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本题的关键是“改革开放”和“航天领域”“一例”。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驾驶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选取其中之一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对科技的理解,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据“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的发展,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和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析】(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2)尼克松;中美建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综合题(共1题,共6分)2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观察材料一的图1结合所学知识,雅典的民主制改革致使雅典繁荣,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雅典处于鼎盛时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对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掌握的非常好,在希腊所有的城邦中,雅典城邦经过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尤其是伯利克里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