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七)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30分)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并不读没有意义的书,____专以读书来____自己的烦恼,____为自己将来实现理想而做准备。他已下定决心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华,他相信自己会____。A.也不排除而是一锤定音 B.也不消除而是一鸣惊人C.只是消除就是一鸣惊人 D.只是排除就是一锤定音2.给下列的句子排列顺序。()①物格而后知至②意诚而后心正③知至而后意诚④心正而后身修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3.下列鲁迅的名言中与毛泽东的评价在思想上相近的是()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A.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子,也便成了路。B.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D.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4.对对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也来试试。读读上联,选出恰当的下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____A.万紫千红闹新春 B.万事如意步步高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练习。那lǜtǎn____般的草原,那yōujìng____的丁香园,那天边的cǎihóng____,那zhuìmǎn____huālěi____的枝头,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她把美好的景色巧妙地搭配起来,制成华丽的yīshang____,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吧!5.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汉字。6.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你也试着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7.阅读“草原”一词时,欢欢想到《草原》一文作者是,他被誉称为“”,想到有关草原的一句古诗句是,,。阅读“丁香园”一词时,你想到《丁香结》一文作者是,想到古人有关丁香的两句古诗句是,。8.黄山宛如仙境,欢欢想在假期同家人一起游览。欢欢在查找去往黄山的路线时,看到了下图中的路牌。①请将路牌上四个地名下面写上拼音。
图一图二
复兴路顾榭穆家湖北凫②图1的路牌可能在见到,图2的路牌可能在见到。③图2上的数字信息表示的是,例如“28km”的含义是④当我们看到路牌时,距离(城市名)最远,还有(距离)。9.欢欢还会用拼音拼写姓名,如“阳立”写作“”,“阳立明”写作“”,“欧阳立明”则写作“”。10.欢欢查到一段有关黄山奇松的介绍,但语段中的几处标点使用有误,请用修改符号帮她改正。沿黄山路途,棵棵奇松,慰藉着疲累的心灵:树枝全长到向阳一边,像葵扇一样展开的凤尾松。枝叶婆娑,杀气腾腾的黑虎松。情意绵绵,双双偎依在一起的连理松。迎风翘首,独自挺立的迎客松。11.黄山一直是人们休闲度假的热门景区,请你为黄山拟写一则保护环境的宣传语,并将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2.古诗文、日积月累知识填空。(1)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去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①,②”,能感受到诗人不怕牺牲,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读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③④,”能领略到田园风光的恬静之美;读苏轼《浣溪沙》中的“⑤?⑥!”能感受到珍惜现在的时光,及时行动,有所作为的积极精神;⑦“?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2)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①在他的作品《故乡》中表达了他要勇于创新的愿望:“②,③,④。”二、阅读理解(38分)13.中国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内涵。其中这学期我们学过的民间故事有。我还读过课外民间故事有,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我喜欢他的理由是。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看戏ㅤㅤ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ㅤㅤ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ㅤㅤ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缕和头饰上,激起一片____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____。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众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____、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出来。ㅤㅤ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ㅤㅤ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____。ㅤㅤ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是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____。ㅤㅤ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以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14.快速阅读选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短文的空白处。(填字母)A.海市蜃楼B.鸦雀无声C.金碧辉煌D.忠心耿耿15.联系上下文,在第⑥自然段的空白处补充恰当的词语。16.第①自然段描写了晚上八点露天劳动剧场、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17.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语句描写了女主角的唱功,表达了京剧艺术之美,请你给这段语句写2~3句批注。18.结合短文和生活实际,写出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鼓励运用成语。19.你一定学习或欣赏过艺术表演,并发现其许多奥秘,如唱歌、唱戏、写书法、画画、弹钢琴、跳舞等。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用2~3句话写出你观看一种艺术表演后的感受。20.附加题:寒假阅读鲁迅、列夫•托尔斯泰的书籍,并与同伴、家长交流。阅读理解爱国诗人陆游①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②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③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④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到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旅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由于他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这几年写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⑤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儿子来到眼前时,他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儿子把纸和笔捧到陆游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⑥至今,陆游的爱国诗篇仍为广大人民所传诵,激励着千万人的斗志。21.短文是按照顺序来写的,可以从等词语中看出来。22.短文为了表现陆游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根据提示进行概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第①段:从小立下了报国之志。第②段:第③段:第④段:参军写诗。第⑤段:23.根据短文内容,对陆游的精神内涵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精忠报国 B.不屈不挠C.铁面无私 D.忧国忧民视频讲解24.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25.同学们对复述故事时如何删减信息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陆游遭到秦桧的打击后,回家苦读兵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不是主要内容,可以删去。B.陆游投奔王炎,并多次亲临前线,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愿望,体现了陆游爱国,不能删去。C.陆游临终前作《示儿》一诗最能体现他的爱国之心,不能删去。D.陆游从小立下爱国之志,他的诗篇激励着千万人的斗志是爱国精神的体现,不能删去。阅读理解张元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坠元园中。群儿欲取食之,元独不可①。群儿问其故,元曰:“是邻家之果,非我所宜②取也。”乃与群儿收果,送还邻家。【注释】①可:许可,赞成。②宜:应该,应当。26.对“群儿欲取食之,元独不可”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群/儿欲取食之,元/独不可B.群儿欲/取食之,元独/不可C.群儿/欲取食之,元/独不可27.“群儿问其故”中“故”的意思是()。A.故事 B.原因 C.故乡28.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元独不可”的原因。29.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觉得张元是个怎样的孩子?三、习作展示(32分)30.根据情境完成写作。在自己成长的历程中,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流泪了?它可能是因为感动、委屈、激动、欣喜……请你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突然流泪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写出当时的真实感受。
答案解析部分1.B只是:仅仅是;不过是。也不:能永远忍受而不思反抗。消除:使不存在;除去(不利的事物)。排除:除掉;消除。就是: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多加“了”)。而是:连词,通常与“不是”连用,构成“不是……而是”的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鸣惊人:用以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词语“也不”“消除”“而是”“一鸣惊人”。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2.B出自《礼记·大学》,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使其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故答案为:B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3.B结合题目中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称颂了鲁迅不向敌人屈膝投降、勇于抗争的精神;这种勇于抗争的精神就是民族魂。阅读各项,毛泽东的评价与“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句中鲁迅对民族魂的表述意思一致。
ACD三项中的名言,与题目中句子表述的意思不一致。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对格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毛泽东对鲁迅精神的评价,依据各项中格言的意思进行正确运用和作答。4.B结合对联对仗工整的特点,选择”万事如意步步高”,”一帆风顺”对”万事如意”,”年年好”对”步步高”。故答案为:B考查了学生对于对联的积累。认真分析所给对联,结合对对联特点的了解选择。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加强阅读积累,了解对联的特点。5.绿毯;幽静;彩虹;缀满;花蕾;衣裳6.山,绵延不断;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7.老舍;人民艺术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宗璞;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8.FUXINGLU;GUXIE;MUJIAHU;BEIFU;城市道路的路边;高速公路上;与某地之间的距离;此处距顾榭有28千米;穆家湖;100千米9.YangLi;YangLiming;OuyangLiming10.沿黄山路途,棵棵奇松,慰藉着疲累的心灵:树枝全长到向阳一边,像葵扇一样展开的凤尾松;枝叶婆娑,杀气腾腾的黑虎松;情意绵绵,双双偎依在一起的连理松;迎风翘首,独自挺立的迎客松。11.美景长留,垃圾勿留(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4)、(5)做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拼音拼写规则,然后再做题。
(6)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7)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5.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幽静”的“幽”不要写成同音字“优”,“彩虹”的“虹”不要写成形近字“红”。
故答案为:绿毯;幽静;彩虹;缀满;花蕾;衣裳6.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的仿写。排比句指使用排比修辞方法,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注意仿句与被仿句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注意仔细揣摩例句。如:山,绵延不断;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故答案为:山,绵延不断;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7.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草原》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他被誉称为“人民艺术家”。记叙了自己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的动人情景。描写草原的古诗句有很多,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丁香结》主要讲了作者描写了他附近的丁香花不同的形态,表达了自己对丁香花的喜爱、赞美之情。最后,用丁香结引出了一个人生道理。有关丁香的两句古诗句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故答案为:老舍、人民艺术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宗璞、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8.本题考查拼音写法的运用。路牌、人名、地名的拼音有一定的规则:路名、地名以及人名的拼音写法——全部要大写;“路、街、山、湖”等音节和前面的名字分开写。
①按拼写规则,可完成此题:FUXINGLU、GUXIE、MUJIAHU、BEIFU。
②图1的路牌“复兴路”可能在城市道路的路边见到,图2的路牌“顾榭”可能在高速公路上见到。
③图2上的数字信息表示的是与某地之间的距离,例如“28km”的含义是此处距顾榭有28千米。
④当我们看到路牌时,距离穆家湖(城市名)最远,还有100千米(距离)。
故答案为:FUXINGLU、GUXIE、MUJIAHU、BEIFU、城市道路的路边、高速公路上、与某地之间的距离、此处距顾榭有28千米、穆家湖、100千米9.本题考查拼音写法的运用。人名的拼音写法是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中间空一格。按拼写规则,可完成此题:YangLi、YangLiming、OuyangLiming。“欧阳”是复姓,所以,中间不空格。
故答案为:YangLi、YangLiming、OuyangLiming10.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分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这句话的几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分句之间是分号,而不是句号。
故答案为:沿黄山路途,棵棵奇松,慰藉着疲累的心灵:树枝全长到向阳一边,像葵扇一样展开的凤尾松;枝叶婆娑,杀气腾腾的黑虎松;情意绵绵,双双偎依在一起的连理松;迎风翘首,独自挺立的迎客松。11.考查了实践作业。仔细阅读题干,宣传语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所以,围绕这个主题来写即可。如:美景长留,垃圾勿留。
故答案为:美景长留,垃圾勿留12.(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问渠那得清如许(2)鲁迅;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观书有感》,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2)结合题目内容,“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故答案为:(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问渠那得清如许(2)鲁迅;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13.《猎人海力布》或《牛郎织女》;《田螺姑娘》;祝英台;对爱情忠贞不渝写出这学期我们学过的民间故事及自己读过课外民间故事,按要求作答。故答案为:《猎人海力布》或《牛郎织女》、《田螺姑娘》、祝英台、对爱情忠贞不渝。本题考查了民间故事以及积累拓展。在课内阅读学习中不能走马观花,只看故事情节,对重点的人物及其特点要进行梳理,这样才能有话可说。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4.CADB15.一个庞大的舞台16.没有风;静静;表现了人们对久享盛誉的艺术家出场的期待,设置悬念,引出下文17.因为梅兰芳唱戏的声音令观众如醉如痴,好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虽然听不见,但很有冲击力,能淹没那股狂暴的掌声,使周围鸦雀无声,让人们沉醉。18.通过人们看梅兰芳大师唱戏时的反应可知,梅兰芳先生的唱腔真可谓“余音绕梁”“不同凡响”。最后一句话中用两个热情既说明了艺术家的精湛的舞台表演艺术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与共鸣;又表现了梅兰芳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热爱。19.最令我难忘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和《女驸马》两个京剧表演。她们一个是驸马,身穿着一件红色的衣裳,头戴红帽子,在表演的时候,面带微笑,她一会儿抬脚,一会儿手在挥动,而且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大家都沉醉在京剧里面,都被她的表演惊呆了,纷纷鼓掌喝彩。20.鲁迅的作品有《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药》《伤逝》《风筝》《少年闰土》等。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他的书很有影响力和战斗力,值得阅读。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14.考查选词填空。结合词语意思和语境做出选择。海市蜃楼:在这里指开演后的舞台。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金碧辉煌:形容光彩耀眼的样子。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故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缕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屋楼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故答案为:C;A;D;B15.考查了补充句子。结合上文句子”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是说舞台越来越庞大,没有了界限。故补充为: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故答案为:一个庞大的舞台16.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及其作用的理解。从“太阳虽然导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可知,第①自然段写出了晚上八点露天劳动剧场没有风,静静的特点。表现了人们对久享盛誉的艺术家出场的期待,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故答案为:没有风;静静;表现了人们对久享盛誉的艺术家出场的期待,设置悬念,引出下文。17.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
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语句”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股狂暴的掌声“描写了女主角的唱功,表达了京剧艺术之美。句子“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这是作者巧妙地借助一个比喻将无形化为有形,形象立体地表现了艺术家唱腔的字正腔圆、柔和铿锵的特点,表现了梅芳先生的歌喉美妙动听。句中说“回音听不见”,怎么又说“淹没狂暴的掌声”呢?这是因为梅兰芳唱戏的声音令观众如醉如痴,好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虽然听不见,但很有冲击力,能淹没那股狂暴的掌声,使周围鸦雀无声,让人们沉醉。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批注即可。
故答案为:因为梅兰芳唱戏的声音令观众如醉如痴,好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虽然听不见,但很有冲击力,能淹没那股狂暴的掌声,使周围鸦雀无声,让人们沉醉。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可知,第一个“热情”指:艺术家的精湛的舞台表演艺术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与共鸣;第二个“热情”是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热爱。
由此可知,通过人们看梅兰芳大师唱戏时的反应可知,梅兰芳先生的唱腔真可谓“余音绕梁”“不同凡响”。最后一句话中用两个热情既说明了艺术家的精湛的舞台表演艺术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与共鸣;又表现了梅兰芳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热爱。
故答案为:通过人们看梅兰芳大师唱戏时的反应可知,梅兰芳先生的唱腔真可谓“余音绕梁”“不同凡响”。最后一句话中用两个热情既说明了艺术家的精湛的舞台表演艺术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与共鸣;又表现了梅兰芳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热爱。19.本题考查了开放探究。根据自己观看唱歌、唱戏、写书法、画画、弹钢琴、跳舞等艺术表演的经历,用2~3句话写出自己观看一种艺术表演后的感受即可。如:最令我难忘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和《女驸马》两个京剧表演。她们一个是驸马,身穿着一件红色的衣裳,头红帽子,在表的时候,面带微笑,她一会儿抬脚,一会儿手在挥动,而且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大家都沉醉在京剧里面,都被她的表演惊呆了,纷纷鼓掌喝彩。
故答案为:最令我难忘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和《女驸马》两个京剧表演。她们一个是驸马,身穿着一件红色的衣裳,头红帽子,在表的时候,面带微笑,她一会儿抬脚,一会儿手在挥动,而且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大家都沉醉在京剧里面,都被她的表演惊呆了,纷纷鼓掌喝彩。20.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鲁迅的作品有《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药》《伤逝》《风筝》《少年闰土》等。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他的书很有影响力和战斗力,值得阅读。
故答案为:鲁迅的作品有《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药》《伤逝》《风筝》《少年闰土》等。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他的书很有影响力和战斗力,值得阅读。21.时间;30岁、34岁、1170年、45岁、1210年、85岁22.受到打击仍要练武报国。;因主张北伐被罢免回乡。;去世前还想着收复失地。23.C24.因为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25.A(1)通过寻找标志性时间词来判断写作顺序,这是阅读理解中常见且基础的考查方式,能有效检测学生对文本脉络的梳理能力。题目难度适中,所给的答案提示明确,文中涉及陆游不同年龄阶段的关键事件对应清晰,有利于学生掌握按时间顺序叙事类文本的阅读技巧。
(2)要求概括各段落体现陆游爱国之情的内容,着重考查学生提炼关键信息、总结段落大意的能力。题目紧扣文本核心“爱国”主题,每个段落的概括要点都聚焦于陆游在不同境遇下为报国所做出的努力或坚守,答案简洁精准,既能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行为,又加深了对爱国表现形式的多元理解。
(3)对人物精神内涵理解的选择题设计巧妙,四个选项中A、B、D都紧密围绕陆游生平展现出的精忠报国、不屈抗争、心系家国百姓等特点,而C选项“铁面无私”与文本描述毫无关联,学生需准确把握陆游形象才能排除干扰项,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对人物品质的辨析能力。
(4)针对文中一个细节因果关系的设问,回归文本寻找陆游创作爱国诗篇的原因,考查学生定位关键语句、理解因果逻辑的阅读素养。答案直接来源于原文,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就能准确作答,同时也强化了他们从文本中获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习惯。
(5)关于复述故事信息删减的讨论,将阅读与口语表达中的信息处理技巧相结合。A选项错误明显,因为陆游遭秦桧打击后苦读兵书准备报国是他爱国路上的重要挫折与坚持,属于核心情节,不能删减,这道题能让学生明白在复述时如何甄别主次信息,提升综合语文运用能力。21.短文的结构是按照陆游一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文中提到的各个年份,如30岁、34岁、1170年、1210年等,体现了时间的发展和陆游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因此,文中的时间词语标志了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故答案为:时间;30岁、34岁、1170年、45岁、1210年、85岁22.这段问题要求我们从文章中提取出陆游爱国情怀的表现方面。通过总结陆游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在各个阶段都表现出坚定的爱国精神:从小立志、遭遇打击后不放弃、积极参与北伐、投身军旅并写诗、直至临终时依然关心国家命运。
故答案为:受到打击仍要练武报国;因主张北伐被罢免回乡;去世前还想着收复失地。23.陆游的精神内涵确实表现出“精忠报国”“不屈不挠”和“忧国忧民”,但是“铁面无私”并不完全符合陆游的特点。陆游在一生中曾因主张北伐与政治派别发生冲突,也受到了排挤,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他在所有场合都表现得铁面无私。反而,陆游更多的是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忧虑与关怀。因此,“铁面无私”是对陆游精神内涵的误解。
故答案为:C24.陆游能写下爱国诗篇,主要因为他身临前线,亲眼见证了人民渴望恢复北方失地的迫切心情。他深知百姓的痛苦,也意识到国家的未来,因此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恢复失地的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故答案为:因为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25.选项A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陆游遭到秦桧打击后仍然坚持苦读兵书、练武报国,这一情节是展现他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的关键部分。虽然这部分内容在叙述中看似不是直接的主线,但它极大地彰显了陆游在政治打压下仍坚持为国奉献的精神。因此,这一部分并不应删去,而应保留,体现陆游不屈的斗志和坚定的爱国心。故答案为:A26.C27.B28.是邻家之果,非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