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第五单元第18课请同学们仔细完成[练案18]一、素养达标1.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C)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C.提倡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C项符合题意。2.(2024·泰安)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实行消极观望看法。这反映(B)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懦弱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解析]维新变法得不到保守派、洋务派和大多地方督抚的支持,这说明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B项正确;有些缙绅士大夫的观念比较进步,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懦弱无关,故C项错误;制度变革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故D项说法错误。3.(2024·北京西城)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B)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维新运动宣扬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解析]依据材料,百日维新虽然失败,却对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材料强调了维新变法运动宣扬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的启蒙作用,B项正确;晚清拒绝改革的说法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材料的意思,A项错误;百日维新没有将君主立宪的主见付诸实践,C项错误;戊戌政变以后保留了京师高校堂,并没有完全废除变法措施,D项错误。4.(2024·北京朝阳)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互保的区域事实上包括了13省。这一现象表明(C)A.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 B.湘淮官僚集团快速崛起C.清朝中心权威历峻受挫 D.军阀割据局面初步形成[解析]据材料可知,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发展,C项符合题意;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A项错误;湘淮官僚集团快速崛起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项与题意不符;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于民国时期,D项与题意不符。5.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间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情愿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A)A.没有相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D.本质上依旧是一场农夫运动[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不情愿也不屑于看……西洋”可知,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看法,盲目排外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没有认清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故A项正确。6.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这(D)A.增加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念B.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C.反映出国内阶级冲突的尖锐D.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解析]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是在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中国人民抗拒帝国主义侵略斗争日益高涨的表现,故答案为D项。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解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解除;义和团运动是民族危机加深的产物,解除C项。7.(2024·淄博)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认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主要是因为(D)A.先进学问分子的舆论宣扬B.清政府坚韧抗拒列强侵略C.西方列强之间的相互制约D.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迫使列强变更了侵华方针的是义和团运动的抗拒,D项正确;B项不符合客观事实;A项不是主要缘由;西方列强之间有制约,但在宰割中国问题上主要是同盟,解除C项。8.“使馆区驻兵,形成首都内之敌国;天津等各要地驻兵,不许设防。不惟京畿门户洞开,且贻下无穷的后患。”此言评论的是(D)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内容有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全部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驻扎军队,故答案选D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均没有涉及设立使馆和驻扎军队的内容,解除A、B、C三项。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干,只因鬼子止住天。……神出洞,仙下山,附着人体把拳玩。——《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材料二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1)依据材料一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缘由是什么。体现了什么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怎样相识其影响?[答案](1)缘由: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特点:具有反帝爱国性质;没有先进思想指导,具有落后性。(2)问题: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抵制外来事物;比较残暴、落后。相识: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冲突的变更,体现了抗拒精神;但是盲目抵制西方先进文明,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二、素养提升10.(2024·全国卷Ⅱ·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D)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找寻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解析]由时间“1898”及内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由材料“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对慈禧太后干预变法持讽刺看法,侧面反映了部分洋人对变法的赞同,D项符合题意。维新派主见的君主立宪缺乏广泛群众基础,A项解除。清政府进行排外活动的力度是加强还是减弱,材料无法体现,B项解除。一份报纸的一篇报道不足以揣测列强有干预中国内政的意图,C项解除。11.“传教士,恶多端,抗教斗争,起风烟。入直隶,奔津京,发展壮大,势力增。”该事务反映出(B)A.西方侵略起先深化京津地区B.北方民间反侵略意识增加C.西方侵华的手段是传教愚民D.北方受西方侵略最为严峻[解析]分析材料可知,该事务抗击洋教,主要活动地区在京津一带,应当是1898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夫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故B项正确;西方侵略起先深化京津地区是在19世纪60年头其次次鸦片斗争期间,A项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资本输出,C项错误;受西方侵略最为严峻的是东南沿海地区,D项错误。12.1900年,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挟持下的“矫诏、乱命”,违背支持义和团的吩咐,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客观上(A)A.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B.使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C.为北洋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D.导致地方与中心分庭抗礼[解析]东南互保严峻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减弱了清朝中心集权,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A项正确;“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的说法过于肯定,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发生在民国袁世凯死后,东南互保与北洋军阀无关,C项错误;“导致地方与中心分庭抗礼”夸大了东南督抚的影响,D项错误。13.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惩处性、预防性、赔偿性等几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C)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B.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C.允许各国驻兵爱护“使馆界”D.惩治附和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解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相关学问点,结合所学可知,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爱护,目的是限制清政府,防范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属于预防性措施,因此C项正确。A项属于赔偿性措施,错误;B项属于惩处性措施,错误;D项属于惩处性措施,错误。14.(2024·全国卷Ⅲ·4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见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同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探讨”,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康有为从主见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答案](1)削减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相识的转变。(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意维护皇帝权威;肯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解析](1)缘由:依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