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两种溶液相互混合时,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硝酸银和盐酸B.烧碱和食醋C.氧化铜和稀硫酸D.氯化钙和碳酸钠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出来;此试剂为()
A.稀盐酸。
B.铁粉。
C.酚酞试液。
D.石蕊试液。
3、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B.闻油是否有异味C.看油是否透明D.问油的生产厂家4、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rm{(}rm{)}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rm{H^{+}}与rm{OH^{-}}结合生成了rm{H_{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这种变化是()A.
对玻璃片呼气B.
蜡烛燃烧C.
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rm{(}rm{)}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D.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7、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液体的倾倒B.
液体的量取C.
点燃酒精灯D.
滴加液体8、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氦-3”(3是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该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1B.2C.3D.49、“为使北京天更蓝”;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空气污染.下列措施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是()
A.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B.工厂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D.更多的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将I6.0g含杂质25%的硫铁矿(主要成分是含有铁;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高温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和8.0g氧化铁.
(1)硫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
(2)计算溶解8.0g氧化铁需要20%的稀硫酸的质量;
(3)计算16.0g硫铁矿中含主要成分的质量和硫元素的质量.11、某市的地理位置如图所示.随着经济发展;该地居民发现水质开始变差,原来澄清透明的河水开始变得浑浊,并发出难闻的气味.假设你是该市市长,你会采用怎样的措施改善本地区的水质污染.
你的措施是:
(1)____;
(2)____;
(3)____.12、如图是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时的两个装置.简要回答甲;乙两个集气瓶中液体的作用.
甲集气瓶中液体的作用____.
乙集气瓶中液体的作用____.
13、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a(OH)2____、NH4HCO3____.14、rm{22}请按要求填空:。编号溶液溶质溶剂rm{垄脵}rm{0.9%}的氯化钠注射液rm{(}俗称生理盐水rm{)}rm{垄脷}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rm{(}俗称紫药水rm{)}rm{垄脹}稀盐酸rm{(}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rm{)}rm{垄脺}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15、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元素符号表示B粒子____,它是____气体元素;
(2)A、B、C、D中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填序号);
(3)随着“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我国还将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
(4)C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它属于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因为空气是混合物,所以可以用物理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____.(判断对错)17、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____(判断对错)18、“PP”虽然具有不易燃和抗腐蚀等特性,但用其制成的薄膜袋不能存放含有油脂的食物,也不宜放进微波炉中加热.____.(判断对错)19、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米饭等淀粉类食品,因为淀粉消化后转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会造成血糖升高.如果少吃米饭而产生难以忍受的饥饿感,可多吃些南瓜解饥.____.(判断对错)20、人体中硒元素含量过高会致癌____.21、手持试管的中上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10分)22、发现问题:煮沸对于硬水软化是否完全可靠?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分别取氯化钙和碳酸氢钙溶液置于试管中加热,冷却至室温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碳酸氢钙溶液出现浑浊2.将操作1中浑浊液体过滤后,与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氯化钙溶液中出现浮渣,滤液中出现大量泡沫实验结论:
1.煮沸对于硬水软化____(填“是”或“否”)完全可靠.
2.化学上还可以采用____(填操作方法)将硬水软化.
实验反思:本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是____.23、现有Ba(OH)2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19.1g,加入50g水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150.6g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19.7gBaCO3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CO3═BaCO3↓+2NaOH)
求:(1)原固体混合物中Ba(OH)2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3题,共6分)24、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rm{(Mg_{3}N_{2})}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rm{(1)a}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固体的总质量rm{m}为______;rm{(}用含rm{a}的式子表示rm{m}的取值范围rm{)}
rm{(2)}某学生对该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I.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不与rm{NH_{3}}反应。
rm{II.2NH_{3}+H_{2}SO_{4}篓T(NH_{4})_{2}SO_{4}III.NH_{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步骤】rm{垄脵}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m{垄脷}精确称量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rm{5.00g}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rm{C}连接好装置;rm{垄脹}关闭活塞rm{K}打开rm{A}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水,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rm{垄脺}打开活塞rm{K}鼓入空气;rm{垄脻}再次称量装置rm{C}装置rm{C}增重rm{0.34g}
请回答:
rm{垄脵}装置rm{D}的作用是______;
rm{垄脷}实验步骤rm{垄脺}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rm{垄脹}固体混合物中rm{Mg_{3}N_{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rm{垄脺}实验证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______rm{(}写一条rm{)}25、某同学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rm{.}试回答:
rm{(1)}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rm{(2)}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______.
rm{(3)}将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现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______.
rm{(4)}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26、如图表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填字母:A.稀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2)曲线上A点表示______;B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3)小强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两个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没有变质方案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钙溶液①______已经变质②小东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其原因是:______。请写出方案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如果要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完全变质;以下方案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A.另取溶液少许;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酚酞。
B.另取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酚酞。
C.另取溶液少许,加入少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酚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中和反应就是酸和碱的反应,可以从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根据选项给出的物质类别即可作出判断.【解析】【解答】解:A;硝酸银属于盐;该反应为盐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故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B;烧碱为氢氧化钠;属于碱,食醋为酸,二者混合属于酸与碱的反应,故属于中和反应;
C;氧化铜属于氧化物;稀硫酸属于酸,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故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D;氯化钙和碳酸钠都属于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故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故选B2、D【分析】
A;稀盐酸与硫酸、水、澄清石灰水均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无法区别,故A错误;
B;根据铁粉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但是和水、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所以无法区别水、澄清石灰水,故B错误;
C;硫酸和水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澄清石灰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无法区别硫酸和水,故C错误;
D;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能将三者鉴别开,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稀硫酸属于酸的溶液;澄清石灰水是一种碱的溶液、水属于一种显中性的纯净物;根据三者酸、碱性的不同;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鉴别;另外,碳酸钠溶液与以上物质相遇,分别产生不同现象,也可以将三者鉴别开.
3、A【分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析】【解答】解:A;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闻油是否有异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
C;看油是否透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
D;问油的生产厂家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A.4、A【分析】解:rm{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rm{H^{+}}与rm{OH^{-}}结合生成了rm{H_{2}O}故选项解释正确。
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rm{A}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rm{H^{+}+OH^{-}=H_{2}O}
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和反应的实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A}5、B【分析】解:rm{A}对玻璃片呼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湿衣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灯泡通电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rm{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析】rm{B}6、C【分析】解:rm{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A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组合成新的分子,故B说法正确;
C;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C说法错误;
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故D说法正确。
故选:rm{C}
A、根据原子的性质考虑;rm{B}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关系考虑;rm{C}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rm{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解析】rm{C}7、D【分析】【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取用药品及实验注意事项来完成解答即可,其中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解析】【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操作正确;
B;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正确;
C;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故C操作正确;
D;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故D操作错误.
故选D.8、B【分析】【分析】根据氦的原子序数和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解析】【解答】解:“氦-3”中的3是质量数;氦的原子序数为2,则其质子数为2,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
故选B.9、C【分析】
A;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空气污染程度,所以正确.
B;工厂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能防止废气污染空气,所以正确.
C;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污染,与空气污染关系不大,所以错误.
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控制了空气的污染物的产生,所以正确.
故选C.
【解析】【答案】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的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大量的植树造林;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汽车尾气经过处理再排放等.防治水污染的途径有:工厂的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农业上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分析】(1)根据组成元素质量比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化合物中原子个数,写出化学式.
(2)根据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氧化铁的质量计算反应消耗20%的稀硫酸的质量;
(3)由硫铁矿中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与硫铁矿质量乘积可计算16.0g硫铁矿中含主要成分的质量,根据主要成分是含有铁、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质量与所含铁元素质量差为其中硫元素质量,其中铁元素质量即为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解析】【解答】解:
16.0g硫铁矿中含主要成分即硫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和=16.0g×(1-25%)=12g;在8.0g的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8.0g××100%=5.6g;所以硫元素的质量=12g-5.6g=6.4g
含有铁、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中铁、硫的原子个数比=:=1:2,则硫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FeS2;
设溶解8.0g氧化铁需要20%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60294
8.0gx×20%
x=73.5g
答:
(1)FeS2
(2)溶解8.0g氧化铁需要20%的稀硫酸的质量为73.5g;
(3)16.0g硫铁矿中含主要成分的质量是12g硫元素的质量是6.4g11、略
【分析】【分析】观察图示,根据水污染源分析采取防止水污染的措施.【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工业区的工业的三废会造成水的污染,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畜牧场会造成水的污染,应加强饲养场的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会造成水的污染,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再排放.
故答为:(1)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畜牧场会造成水的污染,应加强饲养场的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会造成水的污染,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再排放;(2)应加强饲养场的污染防治;(3)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再排放.12、略
【分析】
甲为铁丝燃烧;反应时能产生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后会使瓶底受热不均炸裂;乙中硫燃烧能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会污染空气,所以在乙中可以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答案】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回答.
13、略
【分析】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2=40+34=74;
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4+1+12+16×3=14+4+1+12+48=79.
【解析】【答案】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即可.
14、①NaClH2O②KMnO4H2O③HClH2O④MgSO4H2O【分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rm{(}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rm{)}逐一分析判断即可。【解答】rm{垄脵}生理盐水是rm{0.9%}的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其化学式分别为:rm{NaCl}rm{H_{2}O}
rm{垄脷}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是高锰酸钾的水溶液,高锰酸钾是溶质,水是溶剂,其化学式为:rm{KMnO_{4}}rm{H_{2}O};
rm{垄脹}稀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氯化氢是溶质,水是溶剂,其化学式为:rm{HCl}rm{H_{2}O};
rm{垄脺}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硫酸镁溶液,硫酸镁是溶质,水是溶剂,其化学式为rm{MgSO_{4}}rm{H_{2}O}。
【解析】rm{垄脵NaCl}rm{H_{2}O}rm{垄脷KMnO_{4}}rm{H_{2}O}rm{垄脹}rm{垄脹}rm{HCl}rm{H_{2}O}rm{垄脺MgSO_{4}}rm{H_{2}O}15、略
【分析】【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同种元素形成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达8电子(He除外)结构的原子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注意离子符号的书写.【解析】【解答】解:(1)B粒子的原子序数为10;第10号元素是氖元素,元素符号为Ne,是稀有气体元素.
所以答案为:Ne;稀有气体.
(2)同种元素形成的粒子;质子数相同,由此可以得出A和D原子核内都有9个质子,属于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
所以答案为A和D.
(3)由题信息可知;核内2个质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核电荷数为2,因为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核外电子数也有2个;
所以答案为2.
(4)C的核电荷数为17,是17号元素氯形成的粒子,因为核外电子数为18>核内质子数17,所以为阴离子,符号是Cl-;
故选Cl-;阴离子.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分析】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解析】【解答】解:因为空气是混合物;所以可以用物理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
故填:√.17、√【分析】【分析】根据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有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根据PP是聚丙烯的简称,俗称:百折胶,是聚α-烯烃的代表,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单体是丙烯CH2=CH-CH3,熔化温度:220~275℃,注意不要超过275℃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PP是聚丙烯的简称,俗称:百折胶,是聚α-烯烃的代表,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单体是丙烯CH2=CH-CH3;熔化温度:220~275℃,注意不要超过275℃,所以它能存放含有油脂的食物,但不宜放进微波炉中加热.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米、面、西瓜、南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解析】【解答】解:糖尿病患者如果因为少吃米饭而产生难以忍受的饥饿感时;不能通过多吃些南瓜解饥,因为南瓜中含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会造成血糖急剧升高,影响身体健康.
故填:×.20、√【分析】【分析】据题意知,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各种微量元素及其作用.【解析】【解答】解:人体的微量元素含量要适中;过多过少都会引起疾病;微量硒可以防癌,过量则会导致癌症.所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解析】【解答】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有: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用试管夹夹着加热,开始加热时要预热,再在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所以手持试管的中上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四、实验题(共2题,共10分)22、略
【分析】【分析】根据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及硬水和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后的现象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加热碳酸氢钙溶液后;想滤液中加入肥皂水,出现大量泡沫,说明煮沸可使可溶性钙盐分解,大部分析出,降低水的硬度,但非全部,故不完全可靠;
2;化学中常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纯水;从而达到软化的目的;
实验反思:分析本实验可知;设计时未注意对比实验的控制变量,比如:加热的温度;液体的量等;
故答案为:1;否;2、蒸馏;
实验反思;没有注意对比试验的控制变量.23、略
【分析】【分析】(1)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碳酸钡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钡的质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计算出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最后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1)设Ba(OH)2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Y.
Ba(OH)2+Na2CO3═BaCO3↓+2NaOH
17119780
X19.7克Y
═
得:X=17.1克
═
得:Y=8克
(2)原来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19.1克-17.1克=2克,则反应后氢氧化钠的总质量=2克+8克=10克;所得溶液的质量=19.1克+50克+150.6克-19.7克=200克.∴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5%.
答:氢氧化钡的质量为l7.1g;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五、探究题(共3题,共6分)24、略
【分析】解:rm{(1)}设rm{ag}镁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rm{x}rm{ag}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质量为rm{y}
rm{2Mg+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MgO}rm{3Mg+N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Mg_{3}N_{2}}
rm{2Mg+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MgO}rm{3Mg+N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Mg_{3}N_{2}}rm{48}rm{80}
rm{72}rm{100}rm{ag}rm{x}
rm{dfrac{48}{ag}=dfrac{80}{x}}
rm{ag}
rm{dfrac{72}{ag}=dfrac{100}{y}}
rm{y}
因此rm{dfrac{48}{ag}=dfrac
{80}{x}}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固体的总质量rm{x=dfrac{5a}{3}g}为:rm{dfrac{25a}{18}g<m<dfrac{5a}{3}g}故填:rm{dfrac{25a}{18}g<m<dfrac{5a}{3}g}
rm{dfrac{72}{ag}=dfrac
{100}{y}}装置rm{y=dfrac{25a}{18}g}中的碱石灰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rm{ag}装置中,故填: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rm{m}装置中;
rm{dfrac
{25a}{18}g<m<dfrac{5a}{3}g}实验步骤rm{dfrac
{25a}{18}g<m<dfrac{5a}{3}g}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使生成的氨气完全被浓硫酸吸收;故填:使生成的氨气完全被浓硫酸吸收;
rm{(2)垄脵}装置rm{D}增重rm{C}说明生成了rm{C}氨气;
rm{垄脷}
rm{垄脺}rm{垄脹}
rm{C}rm{0.34g}
rm{dfrac{100}{z}=dfrac{34}{0.34g}}
rm{0.34g}
固体混合物中rm{Mg_{3}N_{2}+6H_{2}O篓T3Mg(OH)_{2}+2NH_{3}隆眉}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g}{5g}隆脕100%=20%}
故填:rm{100}
rm{34}实验证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部分氨气溶于水中。故填:部分氨气溶于水中。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rm{z}【解析】rm{dfrac{25a}{18}g<m<dfrac{5a}{3}g}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rm{dfrac
{25a}{18}g<m<dfrac{5a}{3}g}装置中;使生成的氨气完全被浓硫酸吸收;rm{C}部分氨气溶于水中rm{20%}25、略
【分析】解:
rm{(1)}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而变质;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二氧化锰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会不变;
rm{(2)}如果溶液未变质则能分解产生氧气;冒出气泡,生成的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所以本题答案为: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rm{2H_{2}O_{2}dfrac{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水;
rm{2H_{2}O_{2}dfrac{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现大量气泡,说明能产生氧气;
所以本题答案为:氧气.
rm{(3)}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rm{(4)}水rm{overset{{露镁脩玫禄炉脙脤}}{}}氧气.
答案:
rm{+}加快反应速度;
rm{(1)}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rm{2H_{2}O_{2}dfrac{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水;
rm{(2)}氧气;
rm{2H_{2}O_{2}dfrac{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过氧化氢rm{(3)}水rm{(4)}氧气.
保存药品时,要注意防止药品变质,同时注意标签的保存,防止用错药品rm{overset{{露镁脩玫禄炉脙脤}}{}}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而变质,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分解的速度,生成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rm{+}二氧化锰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本题考查的使过氧化氢的有关性质,回答时可以依据课本已有知识进行,所以同学们要加强常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临时出租协议书
- 针灸推拿医生协议书
- 装修公司学徒协议书
- 营运车辆入股协议书
- 银行贷款免还协议书
- 餐厅经营转让协议书
- 食品货车司机协议书
- 闲置水厂合作协议书
- 音乐机构入股协议书
- 酒店投资合伙协议书
- DB23T 3711-2024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液冷散热设计及仿真研究
- 2025年沈阳汽车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田径理论考试复习题库300题(含各题型)
- 泛海三江JB-QGL-9000、JB-QTL-9000、JB-QBL-9000火灾报警控制器
- 员工团建就餐合同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喷涂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 滑雪培训服务合同
- 肌肉注射课件(共45张课件)
- 工程经济学(青岛理工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青岛理工大学
- 2025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