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必修3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外运输B.细胞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C.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D.生长素与膜受体结合直接调节基因表达2、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农田退化成荒地时,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随之上升B.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C.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3、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激素①分泌增加,能促进激素②和③的分泌B.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分泌,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C.当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可以通过传出神经控制垂体释放激素④D.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量均增加,促进机体代谢,维持体温平衡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中可发生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和[H]的过程B.②和③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①③D.①②④渗透压降低将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5、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都存在分级调节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C.如果母鸡出现了在清晨打鸣的现象,与性激素的调控有关D.神经递质和抗体,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6、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乙和丙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和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7、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蓝细菌大量繁殖,水华频发。研究人员采用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等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供蓝细菌吸收利用B.河流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物质循环C.大型挺水植物与蓝细菌竞争资源能减少水华发生D.水华形成过程可导致该水域物种丰富度增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__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9、内环境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0、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是这样起作用的吗?_______________在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吗?_______________试举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11、请补充完成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填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概念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功能繁殖和____的基本单位____特征具有____和空间特征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开放性、自我调节性
①_____________②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12、根据《必修三》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2)出生率是指_____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二是_____。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3、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非选择题(共3题,共18分)14、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乙中的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的膜;当神经递质作用在⑥上会使该神经元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3)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_________融合经________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4)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________(细胞器)。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1表示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图2是种群乙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1)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为_____。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种群乙在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处于__________营养级。
(2)图1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点。
(3)因开采过度;草原植被曾遭到破坏,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后来通过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使该生态系统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稳定性。
(4)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信息传递,说明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16、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其功能的恢复过程。请回答:
(1)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鹰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若某种原因导致蛇全部死亡;而狐的数目不变,则环境容纳鹰的数目会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调查该生态系统某区域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取样器取样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采集到的所有小动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土壤中的一个群落。
(4)图2中的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y越大,则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填“强”或“弱”)。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0分)17、下图表示部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关系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人体内环境中三种主要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其中含有蛋白质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若给人注射过量的生理盐水,则一段时间内,尿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2)若该图表示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研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不能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可检测______________(填“A”、“B”或“C”)处的细胞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3)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兽医通常通过某哺乳动物血液内促甲状腺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检测其相应腺体有无病变。某小狗甲状腺正常但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兽医通过分析该小狗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来探究病变部位:首先检测该小狗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再给该小狗注射适量的______________(填“A”、“B”或“C”)分泌的激素,然后测定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病变部位为下丘脑;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病变部位为垂体。18、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致病的,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回答问题:
(1)图中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该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桥本氏病是一种_____________病。
(2)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_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
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增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
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
③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____。19、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假设实验在适宜条件下肌肉和神经组织均能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甲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1)刺激e处;指针偏转次数和方向是________。
(2)若将b、c处的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中,适当降低溶液中的Na+溶液(低Na+),请在图丙坐标里用虚线画出低Na+溶液中神经细胞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_____
(3)若已知阿托品溶液阻隔兴奋在神经纤维与肌细胞的连接处传递;现将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内部处,刺激d处,结果肌肉不收缩,电流计不偏转。说明脊柱内部存在_____结构。
(4)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推测与化学突触比较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
(5)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Ach的分解,则会导致________。20、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epG2细胞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1)HepG2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具有_________的特点,该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癌细胞表面抗原表达量_________,无法被识别,从而实现免疫逃逸。
(2)来那度胺对HepG2细胞毒性的研究。
将HepG2细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DMSO溶解的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溶液,24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如下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μmol·L-3
0
1
5
10
15
20
细胞存活率/%
100.0
98.21
97.85
97.12
96.87
96.24
(3)研究来那度胺的免疫调节作用。
将HepG2细胞与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对照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__。
①单独培养的HepG2细胞②单独培养的淋巴细胞③混合培养的HepG2细胞与淋巴细胞④加入等量的DMSO⑤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凋亡率统计结果如下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μmol·L-3
凋亡率/%
对照组。
3
1
13.4
10
29.3
15
55.3
(4)探究来那度胺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
①已知IL-2;TNF-α是T细胞产生的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研究人员利用模型鼠进行实验,测定了小鼠IL-2、TNF-α的表达量,结果如下表。
。来那度胺剂量/mg·kg-1
IL-2
TNF-α
0
14.12
11.25
5
18.31
16.54
10
24.32
20.23
15
31.54
27.50
②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研究者分别测定了①实验中两种细胞表面的PD-1/PD-L1表达量,结果如下图。
综合上述实验;推测来那度胺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研究以及对PD-1/PD-L1信号通路的了解,请你为治行癌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地衣是什么?这有关一个被颠覆的“真理”
1868年;瑞士科学家西蒙·施文德纳揭示了地衣是由单一真菌与单一微型藻类结伴相生的复合生命体。此后的150年,生物学家一直试图在实验室里栽培地衣,但是徒劳无功。
2011年;斯普利比尔使用现代遗传学手段,研究当地的两种地衣,其中一种会制造狐衣酸的强力毒素,呈现黄色;另一种则缺乏这种毒素,呈深棕色。这两种地衣看起来截然不同,被分类为两个“物种”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研究表明,它们中的真菌是一致的,搭配的也是一样的藻类。它们为什么会呈现不一样的颜色呢?
为寻真相;斯普利比尔分析了两种地衣所激活的基因,结果没有区别。他意识到,他的搜索范围太过狭隘了,地衣学家全都认为大型地衣中的真菌都来自子囊菌的类群,然后他将搜索范围拓展到整个真菌界。这时诡异的事情出现了,地衣当中大量被激活的基因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真菌类群——担子菌。
子囊菌是真菌中的一个类别;平时见到的霉菌中就有一些属于这类。担子菌也是真菌中的一类,平时见到的各种蘑菇大多都属于此类。
一开始;他们猜测是有担子菌碰巧长在地衣上面,可能只是样本污染,样品上落了一点点细屑什么的,再或者也可能是某种病原体,感染了地衣导致其生病等等。这甚至可能只是假信号。
但是;当斯普利比尔从他的数据中移除了所有担子菌基因后,与狐衣酸有关的一切也随之消失了。他开始怀疑担子菌实际上就是地衣的一部分,两种地衣都有,但是黄色地衣中担子菌的丰度和数量更高。
斯普利比尔收集了45000份地衣样本;批量筛查这些属于不同演化分支;来自不同大陆的样本,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型地衣中都能检测到担子菌类的基因。
在显微镜下;地衣由一层紧实的外壳包裹着绵软的内芯。藻类就嵌在那层厚厚的外壳上,子囊菌也长在那里,只不过它们的菌丝向内部分支,构筑成海绵状的内芯。担子菌在外壳的最外层,就在另外两个伙伴的周围。
然而就算是那些担子菌已经充分暴露出来;要鉴别它们也是困难重重,它们看起来跟子囊菌的菌丝横断面别无二致,完全没有理由认为那里存在两种而非一种真菌,这也是为何150年来都没人意识到这点的原因。
或许用上这三种成分;地衣学家终将能在实验室里成功栽培地衣。
(1)一个世纪以来把黄色地衣和深棕色地衣分类为不同的两个“物种”,为什么有人提出质疑呢__________?斯普利比尔寻找到的真相是什么?__________
(2)斯普利比尔最重要的发现是__________
A.黄色地衣和深棕色地衣是不同的“物种”
B.担子菌和子囊菌的菌丝横断面没有区别。
C.几乎所有大型地衣中都能检测到担子菌类的基因。
D.黄色地衣和深棕色地衣的真菌和藻类是一致的。
(3)若你已经意识到地衣的共生生物,你可以通过怎样的分子技术和手段直观地观察到地衣的共生生物?______
(4)请概述斯普利比尔的研究前后,人们对地衣共生生物的认识。__________
(5)请结合本文和所学知识概括互利共生的概念。__________
(6)本文中的研究对地衣学的概念进行了修正,你觉得还有哪些谜团有待打开呢?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22、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现在最流行的是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该假说认为Aβ“漏出”神经细胞,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并伴有神经纤维缠结。
(1)由题意可知;Aβ可通过_______的方式“漏出”神经细胞,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突触小体中乙酰胆碱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________(变少;不变、变多),从而使AD病患者表现出记忆障碍。
(2)AD病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影响到兴奋的传导。若缠结点在图中的_____(填“a”“b”或“c”)处时;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d处电位的变化。
(3)AD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现象;据研究是由于体液中的呑噬细胞吞噬引起的,这是_____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执行功能的结果。
(4)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注射Aβ的抗体可与Aβ结合,降低Aβ对____________的破坏性。23、中国古代诗词中;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的知识,结合生态学知识,解读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原理: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种群间的_________关系;
(2)“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种群间的_________关系;
(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___________现象;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写生态系统的功能);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述了植物__________生长的特性;24、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婺源县城北郊;北起秋口镇秋口水电站,南至县城星江大桥,主要包括星江干流(饶河二大干流之一的乐安河上游)及其周边滩涂,总面积346.6公顷,湿地面积为320.6公顷,全部为天然湿地。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经初步统计有维管植物203种,野生脊椎动物4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7种,并在月亮湾保护区发现全国最大的蓝冠噪鹛野生种群。
(1)深秋时节鸳鸯、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候鸟成群结对来此越冬,次年清明节前后飞回北方,影响该地候鸟种群密度的主要种群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方法调查蓝冠噪鹛的种群密度。
(2)随着季节的更迭,河水有涨有落,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发生改变,生物群落的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演替。
(3)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是婺源县城“城市之肾”,有效保护着星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增加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增强了水资源质量和沿线防洪排涝能力,对于提升天然景观,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拓展婺源知名度,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上述内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4)在“浮游藻类(a)→小鱼(b)→中华秋沙鸭(c)”(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这一食物链中,小鱼粪便中的能量流向_________,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缩短食物链_______(可以/不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5)少量生活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由题图分析可知,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进细胞内的H+利用ATP中的能量运转到细胞外。
【详解】
由分析可知,过程利用载体蛋白和ATP中的能量,所以H+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由图可知,H+运输到细胞膜外,细胞壁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的,B正确;由图可知,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分别是通过内质网释放Ca2+和细胞内的活化因子来完成信息传递过程,C正确;由题图分析可知,生长素和活化因子结合后进入细胞核,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D错误;故选D。2、B【分析】【分析】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详解】
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成荒地时;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随之增加,A正确;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但是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B错误;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所以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C正确;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和群落的特征;特别注意农田在退化成荒地是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变复杂,这是本题的易错点。3、B【分析】【分析】
甲状腺激素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详解】
A;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能促进②促甲状腺激素和③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正确;
B;②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但不能抑制下丘脑分泌,B错误;
C;当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可以通过传出神经控制垂体释放④抗利尿激素,C正确;
D;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量均增加;促进机体代谢,增加产热,维持体温平衡,D正确。
故选B。4、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及化学成分、O2的运输途径。据题图可知①为淋巴;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②和③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含量不同;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血浆→③组织液→④细胞内液。
归纳总结:(1)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2)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
【详解】
A.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和[H]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属于④细胞内液,A错误;
B.②和③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含量不同;B错误;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①淋巴和③组织液;C正确;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将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错误。
故选C。5、D【分析】【分析】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详解】
A;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对脊髓中的低等神经中枢具有调控作用,即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都存在分级调节,A正确;
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如下丘脑,B正确;
C;母鸡出现“牝鸡司晨”现象;与性激素的调控有关,C正确;
D;抗体不属于信息分子;D错误。
故选D。6、A【分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分析图解: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表示物质和能量的输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表示能量和物质的输入;物质的输入明显大于输出;说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加强,稳定性也提高。
【详解】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A错误;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来表示;B正确;
C、人工生态系统需要补充物质和能量,所以其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题图;C正确;
D、根据图示关系,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大于甲;乙、丙之和;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D正确。
故选A。7、C【分析】【分析】
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会引起水体中蓝藻大量增加;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水体中的生物大量死亡,又造成水体进一步污染。
【详解】
A;蓝细菌是生产者;不能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利用无机物,A错误;
B;河流中动植物之间不足以完成物质循环;还缺少分解者,B错误;
C;大型挺水植物与蓝细菌竞争资源能减少蓝细菌的数量;进而减少水华发生,C正确;
D;水华形成过程可导致该水域生物大量死亡;物种丰富度会下降,D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分析】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解析】内环境稳态9、略
【分析】【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解析】稳态10、略
【分析】【详解】
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这是有道理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信息传递决定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在细胞、个体、种群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例如细胞与细胞之间,如果没有物质,就不能构成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而信息传递使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正常进行。【解析】是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信息传递决定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在细胞、个体、种群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例如细胞与细胞之间,如果没有物质,就不能构成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而信息传递使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正常进行。11、略
【分析】【详解】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具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其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解析】进化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数量物种组成12、略
【分析】【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包括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黑光灯诱捕法等;不同的生物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
【详解】
(1)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器官移植的难点之一就是免疫排斥现象,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点。
(2)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改变,K值随之改变。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血细胞板计数法进行计数。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点睛】
本题考查教材必修3最基本的知识,熟悉并理解教材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免疫抑制剂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抽样检测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全球气候变化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3、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四、非选择题(共3题,共18分)14、略
【分析】【分析】
甲图为反射弧的结构图,b所处部位有神经节;故为传入神经,由此推测:a为感受器,d为神经中枢,e为传出神经,f为效应器,c为突触;图乙是突触结构,是图甲中c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突触小体,②为线粒体,③为突触小泡,④为突触间隙,⑤为突触前膜,⑥为突触后膜。
【详解】
(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效应器。
(2)图乙中的⑥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膜,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在⑥上会使该神经元产生兴奋,当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在⑥上会使该神经元抑制。
(3)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高尔基体(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突触前膜融合经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4)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能量;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提供,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细胞器)。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点睛】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解析】效应器细胞体或树突兴奋或抑制高尔基体突触前膜胞吐线粒体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15、略
【分析】【分析】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结合表中数据可知,丙是第一营养级,甲和丁都处于第二营养级,乙处于第三营养级,戊处于第四营养级。据图分析,图1中A表示摄入能,B表示同化能,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F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图2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其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1-5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5-9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9-10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详解】
(1)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为CO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表格中丙是第一营养级,甲和丁都处于第二营养级,乙处于第三营养级,戊处于第四营养级,因此构成的食物网为: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图2中c、d点的λ<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点以前种群数量不断增加,b点以后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因此前8年中b点种群数量最大。
(3)根据题意分析;草原被破坏后,通过植树造林使之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4)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说明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能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进行相关计算;并能够识记种群的特征,结合图表中信息准确答题。【解析】CO2第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db恢复力种群繁衍16、略
【分析】试题分析:解此题从数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营养级;及回顾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知识切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蛇→鹰;②草→鼠→鹰;③草→鼠→狐;④草→兔→鹰;⑤草→兔→狐,据此解答。
(1)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蛇→鹰;②草→鼠→鹰;③草→鼠→狐;④草→兔→鹰;⑤草→兔→狐,鹰位于第三;四营养级。
(2)若某种原因导致蛇全部死亡;而狐的数目不变,由于鹰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食物链缩短,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则环境容纳鹰的数目会增多。
(3)若调查该生态系统某区域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若用取样器取样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采集到所有小动物并不包含土壤中的全部生物,不能构成土壤中的一个群落。
(4)图2中的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y越大,则说明偏离正常范围越远,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点睛: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数量变化分析。
(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会减少,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会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简单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②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③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简单记为:“食物网,食物链,生物数量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解析】三、四增多鹰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食物链缩短,减少了能量的损耗标志重捕法不能弱五、实验题(共4题,共20分)17、略
【分析】【分析】
1;内环境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以进入淋巴,然后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2;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相应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腺体(甲状腺、性腺),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
【详解】
(1)图中A;B、C可依次表示人体内环境中的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其中含有蛋白质较多的是B(血浆);若给人注射过量的生理盐水,则一段时间内,因为血液量增加,肾脏的滤过作用增强,尿量增加。
(2)若该图表示性激素分泌的调节;A;B、C依次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研究垂体(B)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不能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可检测垂体(A)处的细胞是否存在促性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3)兽医通过分析该小狗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来探究病变部位:首先检测该小狗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再给该小狗注射适量的下丘脑(A)分泌的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然后测定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
若注射前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注射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恢复正常,则病变部位为下丘脑;若注射前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注射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仍低于正常值,则病变部位为垂体。
【点睛】
本题需要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成分及相应的转化过程,掌握激素的分级调节。【解析】B增加A促性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A注射前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注射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恢复正常注射前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注射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仍低于正常值18、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某物质表示淋巴因子,X表示B细胞,Y表示浆细胞。由图可知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形成的原因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作用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并发挥作用,导致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所致。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作用,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桥本氏病是由于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所致,属于自身免疫病。
(2)根据题意分析,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说明该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偏高,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偏低,所以如果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持续偏低,则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
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增高,病变可能在甲状腺;
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垂体;
③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下丘脑。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哦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体液免疫的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激素的名称或细胞的名称,并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过程分析淋巴性甲状腺肿发病的机理。【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自身免疫病低甲状腺垂体下丘脑19、略
【分析】【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神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反射弧和突触结构以及免疫失调,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
(1)刺激e处,c处先产生动作电位,b处于静息状态,电流表指针相右偏转,兴奋继续传递到b处,b处产生动作电位;c处于静息状态,电流表指针相左偏转,故刺激e处,指针偏转次数和方向是指针发生2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2)动作电位主要来自于钠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这个电位值和细胞外钠浓度与细胞内钠浓度的比值有关,正常情况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如果细胞外钠浓度下降,那么这个比值就减小,动作电位的数值也减小,因此低Na+溶液中神经细胞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为:
(3)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故已知阿托品溶液阻隔兴奋在神经纤维与肌细胞的连接处传递,现将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内部处,刺激d处,结果肌肉不收缩,电流计不偏转。说明脊柱内部存在突触结构。
(4)电突触的传递依靠电信号;而化学突触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因此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快。由于电突触的突触前膜没有突触小泡,不借助于神经递质,且突触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因此构成电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中,任何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均可以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故化学突触比较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方向是双向的。
(5)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不被分解,则Ach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指针发生2次相反方向的偏转突触快双向的突触后膜持续兴奋20、略
【分析】【分析】
癌细胞的特点:1;细胞分裂分化失去控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易分散易转移;3.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特异性免疫调节过程:
【详解】
(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如果机体出现癌细胞时,会被效应T细胞识别,裂解癌细胞,这过程称为细胞免疫。但由于各种原因,癌细胞表面抗原表达量降低,无法被识别,从而实现免疫逃逸。
(2)通过实验结果中;表格数据变化不大可知,来那度胺对HepG2无明显的细胞毒性。
(3)实验遵循单因素变量原则;实验组中将HepG2细胞与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用DMSO溶解的来那度胺溶液,则对照组的设置应为③混合培养的HepG2细胞与淋巴细胞和④加入等量的DMSO。凋亡率统计结果说明来那度胺能增强淋巴细胞对HepG2的杀伤能力,且浓度越高杀伤能力越强。
(4)①随着来那度胺浓度增高;小鼠IL-2;TNF-α的表达量增多;②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结果表示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量多余PD-1的表达量,结合①②两个实验结果可推测来那度胺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来那度胺一方面可以增加T细胞杀伤因子IL-2、TNF-α的释放量,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和癌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使T细胞活性增强,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5)结合上述研究以及对PD-1/PD-L1信号通路的了解;可通过制备抗PD-1或PD-L1单抗抑制其活性或阻断PD-1和PD-L1的结合,达到治行癌症的效果。
【点睛】
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特点,细胞免疫以及相关实验设计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特点,细胞免疫,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分析各小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解析】无限增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细胞降低来那度胺对HepG2无明显的细胞毒性③④来那度胺能增强淋巴细胞对HepG2的杀伤能力,且浓度越高杀伤能力越强来那度胺一方面可以增加T细胞杀伤因子IL-2、TNF-α的释放量,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和癌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使T细胞活性增强,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制备抗PD-1或PD-L1单抗,抑制其活性;阻断PD-1和PD-L1的结合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1、略
【分析】【分析】
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
【详解】
(1)由于黄色地衣和深棕色地衣中的真菌是一致的;搭配的也是一样的藻类,故有人质疑他们属于两个“物种”。斯普利比尔经过研究发现,黄色地衣中担子菌的丰度和数量更高。
(2)在斯普利比尔进行研究之前;已经有研究表明黄色地衣和深棕色地衣的真菌和藻类是一致的,并且人们长久以来把黄色地衣和深棕色地衣分为不同的物种。斯普利比尔通过研究45000份地衣样本,批量筛查这些属于不同演化分支;来自不同大陆的样本,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型地衣中都能检测到担子菌类的基因,这是其最重要的发现。在斯普利比尔发现地衣由两种真菌和一种藻类共生之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担子菌和子囊菌的菌丝横断面几乎一样,所以150年来无人意识到地衣中存在两种而非一种真菌。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可以通过荧光标记及显微观察来直观地观察地衣的共生生物。
(4)斯普利比尔的研究之前;人们认为单一真菌与单一微型藻类结伴相生;研究之后人们认为子囊菌和担子菌两种真菌和一种藻类共生。
(5)互利共生指两种或者三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6)既然地衣是由担子菌;子囊菌和藻类共同组成的;那么担子菌、子囊菌和藻类是如何相互有利的?
【点睛】
互利共生的生物相互之间彼此有利,缺一不可,离开彼此后都不能正常生存。【解析】它们中的真菌是一致的;搭配的也是一样的藻类黄色地衣中担子菌的丰度和数量更高C荧光标记显微观察之前认识:单一真菌与单一微型藻类结伴相生之后认识:子囊菌和担子菌两种真菌和一种藻类共生两种或者三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多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两种真菌到底各自发挥着什么作用?
担子菌和狐衣酸是紧密相关的;但究竟是担子菌需要摄入这种物质,还是产生了这种物质,还是说其解锁了另一种真菌制造此物的能力?
担子菌、子囊菌和藻类是如何相互有利的?22、略
【分析】【分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漏出后;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不能正常传导兴奋而发病。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此突触部位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
【详解】
(1)β淀粉样蛋白(Aβ)分泌出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周亚夫军细柳》主教学设计
- 赫夫曼编码译码课程设计
- 山西警察学院《土地管理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餐饮业原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销售与维修服务合同2篇
- 2025届山东省临朐市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生物卷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防雷设备检验与认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车辆买卖合同4篇
- 2025年度林地租用与林业碳交易项目合同2篇
- 2025年度艺术品融资居间服务合同范本4篇
- 跆拳道专业队训练计划书
- DL-T1848-2018220kV和11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技术规范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食品销售业务员合同
- (中考试题)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解析版
-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实施方案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减速机的培训课件
- 六西格玛-DMAIC-报告
- 老年人护理风险管理
-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