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72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后A.吞噬细胞产生三类相应的淋巴因子B.成功的标志是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C.效应T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D.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2、下列关于寒冷环境下正常人体相关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寒冷环境下体内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B.由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进行减少散热的调节且散热量增加C.寒冷环境中人会更“精神”是神经调节的结果D.冷觉感受器将信号传入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觉,该过程称为反射3、天然莲座状植物或发生“丛枝病”的植物里,常含有较多的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具有防止离体叶片衰老、保绿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它能促进某些蛋白的合成。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叶绿素的分解B.细胞分裂素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C.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不仅受基因的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D.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合成后需经过体液运输到相应部位发挥作用B.生长素可作为化学信息的载体直接参与细胞新陈代谢C.细胞分裂素主要在发育的种子中合成,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D.乙烯利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催熟半生不熟的水果5、下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将两个微电流计分别放在I;II两处。电刺激丙,I、II两处均有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效应器,即指相关肌肉或腺体B.若电刺激乙,I处有电位变化、II处没有电位变化C.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则可电刺激I和乙之间的部位,检测I的电位变化和甲的反应D.若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则可电刺激I和甲之间的部位,检测I、II的电位变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______)7、自身免疫。
(1)概念:免疫系统对自身_____发生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称为自免疫病。
(2)发病原因:有的是因为抗原的结构与机体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表面_____结构十分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如_____病;有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因素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3)治疗:许多类型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自体_____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请据以下人体缩手反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由__________________个神经元组成,图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__。9、填图。
______10、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包括神经元和______细胞,_________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11、同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在图中标示出一个神经元的各部分名称。
(1)______;(2)______;(3)______。结构名称特点和功能___________树突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根据此图回答下列各题。
(1)神经元结构包括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套有一层髓鞘,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有包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______。如果S区受损,会得_______,症状是能______,不能_______。如果一个人能讲但听不懂,可能是_______区受损。如果W区发生障碍,则不能_______;如果不能看懂文字,则可能是______区受损。14、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躯体运动受_________以及_______、脊髓等的共同调控,_______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__________是高级中枢,_______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通过检查血液中的抗体可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过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乙肝病毒的抗体而检测不到病毒。______A.正确B.错误16、HIV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引起体液免疫。______A.正确B.错误17、接触过敏原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______A.正确B.错误18、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______A.正确B.错误19、传入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______A.正确B.错误20、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生长______A.正确B.错误21、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___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效应T细胞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当HIV刚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_____________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的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乙酰胆碱(Ach)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Na+通过,也允许k+通过;当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Ach)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时,则突触后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为研究Ca2+对神经冲动的产生以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Ca2+内流;之后引发_______________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
②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23、胎儿在子宫内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攻击;出生后其器官移植到母体,母体会发生免疫排斥。科研人员对小鼠进行研究,上述现象可能与子宫中CD11b巨噬细胞及其周围分布的交感神经有关;且交感神经损毁后,母体流产率增高。
(1)分娩出的胎儿器官移植到母体后作为________刺激母体产生________性免疫反应造成免疫排斥。
(2)研究人员进行系列实验如下:
实验组小鼠:每天注射1次2ml6-OHDA溶液损毁交感神经;连续5天后于清洁级条件下受孕。
对照组小鼠:每天注射1次2ml生理盐水溶液;连续5天后于清洁级条件下受孕。
实验一:
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孕小鼠,分别检测子宫壁CD11b巨噬细胞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比较图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子宫巨噬细胞数目结果可知,实验组的数值明显______对照组的数值,说明CD11b巨噬细胞对小鼠子宫免疫微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可_________母体对胎儿产生特异性免疫。
实验二:
为了进一步研究子宫内CD11b巨噬细胞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受孕第5天子宫壁各部位CD11b巨噬细胞数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①CD11b巨噬细胞主要存在于子宫的________部位;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最为显著。
②研究发现,当小鼠交感神经损毁后,子宫中的MCP-1(可促进巨噬细胞迁移)显著上升,综合表中全部数据,推测MCP-1对CD11b巨噬细胞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推测交感神经损毁小鼠的流产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某同学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1)图二中用蒸馏水处理的一组起________作用。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3)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_______,该操作体现了________原则。
(4)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能,不能)体现两重性。25、大量的铅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出现多动;狂躁不安等现象。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机理如图。
(1)图中后膜上的受体与GABA结合后,后膜上是否有电位变化?___________。
(2)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结合图示分析铅令人出现狂躁不安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3)疼痛时体内的GABA分泌增多,GABA只作用于相应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铅能够影响代谢使血液中的8-氨基酮戊酸(ALA)增多。为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人用加铅食物饲喂实验鼠,对照组饲喂不加铅的等量同种食物。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鼠的行动表现。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则说明结论正确。该实验不足以验证结论,请完善实验操作及预期结果。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6分)26、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27、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
疫苗是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某些传染病。
【详解】
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产生的,不是吞噬细胞产生的,A错误;接种疫苗成功的标志是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B正确;吞噬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C错误;抗体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能抑制一类病菌,D错误;故选B。2、B【分析】【分析】
1.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
A;寒冷环境中机体散热较多;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显然,人在寒冷环境下体内酶的活性不会明显降低,A错误;
B;由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的散热量增加;经过体温调节过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B正确;
C;寒冷环境中;由于体温调节过程,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寒冷环境中人会更“精神”,但这是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误;
D;冷觉感受器将信号传入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觉;该过程是感觉的形成,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D错误。
故选B。3、D【分析】【分析】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详解】
A;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叶绿素的分解;从而起到保绿的作用,A正确;
B;植物激素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B正确;
C;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故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不仅受基因的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C正确;
D;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故选D。4、D【分析】【分析】
1;赤霉素: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②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③应用:促进矮生性植株茎秆伸长;接触种子休眠,提高用来播种。
2;细胞分裂素: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②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③应用: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3;乙烯:①合成部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中;成熟的果实中更多;②作用:促进果实成熟;③应用: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熟。
4;脱落酸:①合成部位:根冠、菱蒿的叶片等;②作用: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③应用: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5;生长素: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胚芽鞘;②作用: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已知生长;③应用:除草等。
【详解】
A;植物激素不通过体液运输;A错误;
B;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起调节作用,B错误;
C;细胞分裂素主要合成于根尖;C错误;
D;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能发挥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正确。
故选D。5、D【分析】【分析】
1;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2;题图分析:已知“电刺激丙;Ⅰ、Ⅱ两处均有电位变化”,说明甲是神经中枢,丙是感受器、乙是效应器,Ⅱ是传入神经,Ⅰ是传出神经。
【详解】
A;乙是效应器;即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相关肌肉或腺体,A错误;
B;若电刺激乙;Ⅰ处和Ⅱ处均没有电位变化,B错误;
C;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则可电刺激Ⅰ和乙之间的部位,检测Ⅰ的电位变化和乙的反应,C错误;
D;若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则可电刺激Ⅰ和甲之间的部位,检测Ⅰ、Ⅱ的电位变化,D正确。
故选D。
【点睛】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详解】
植物激素的含量是微量的;所以不能大量产生。
故错误。【解析】×7、略
【分析】【详解】
(1)自身免疫的概念是: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称为自免疫病。
(2)发病原因:有的是因为抗原的结构与机体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表面物质结构十分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如风湿性心脏病。
(3)治疗:许多类型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解析】①.成分②.物质③.风湿性心脏④.造血干细胞8、略
【分析】【分析】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
【详解】
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由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3个神经元组成的,c上含有神经节,属于传入神经,与传入神经相连的d是感受器,那么b就是传出神经;a就是效应器。
【点睛】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析】①.3②.效应器③.传出神经④.传入神经⑤.感受器9、略
【分析】【详解】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包括大脑;(表面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能够调节躯体运动)、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有关)、脑干(连接脊髓和脑,调节呼吸、心跳);脊髓是脑与脑干、脊髓之间的通路,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外周神经系统按照位置分为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头面部的感觉、运动;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分布在躯干和四肢,管理躯干和四肢感觉和运动);按照功能分为传入神经和(传递信息到中枢神经系统)和传出神经(包括躯体运动神经:支配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运动),功能是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相应器官,做出反应。【解析】10、略
【分析】【详解】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①.神经胶质②.神经元11、略
【分析】【详解】
神经元由突起和细胞体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树突短而多,主要功能是将兴奋传向细胞体;轴突少而长主要功能是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图中(1)、(2)、(3)分别表示树突、细胞体、轴突。【解析】①.树突②.细胞体③.轴突④.细胞体⑤.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⑥.突起⑦.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⑧.轴突⑨.少而长,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12、略
【分析】【分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
【详解】
(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①细胞体、②树突、③轴突。
(2)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解析】①.细胞体②.树突③.轴突④.轴突⑤.神经纤维⑥.神经末梢⑦.神经13、略
【解析】①.语言功能②.听、写、读、说③.运动性失语症④.看懂文字、听懂说话⑤.讲话⑥.H⑦.写字⑧.V14、略
【分析】【详解】
大脑皮层是调节生命活动最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解析】①.大脑皮层②.脑干③.脊髓④.大脑皮层⑤.脑干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A【分析】【详解】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可能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注射乙肝疫苗;体内存在了相应的抗体,因此也有可能检测到乙肝病毒的抗体而检测不到病毒。
故正确。16、A【分析】【详解】
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主要引起细胞免疫,也会引起体液免疫。
故正确。17、B【分析】【详解】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故错误。18、B【分析】【详解】
除了有完整的反射弧,还应有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完成反射,错误。19、B【分析】【详解】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而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是效应器,错误。20、B【分析】【详解】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果实生长和发育,因此可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果实的生长,故错误。21、A【分析】【分析】
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低级中枢要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详解】
躯体运动受到低级神经中枢的直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又受到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故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是正确的。
【点睛】四、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2、略
【分析】【分析】
1;人体防卫功能分为三道防线:①皮肤和粘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③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第一、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当相同再次侵染机体时,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二次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的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当相同再次侵染机体时,记忆T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新的记忆T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实现;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
(1)图甲是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对免疫调节的影响;因此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和免疫系统自身的淋巴因子等;机体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的功能是防卫功能,消灭癌变细胞、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是监控和清除功能;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具有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功能。
(2)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过程中;首先是效应T细胞上的FasL与靶细胞上的Fas相互识别,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FasL基因表达受抑制,不能形成FasL,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如果HIV刚进入体内感染T细胞,说明HIV病毒突破了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Fas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当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Ach)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时,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①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定向移动到到突触前膜,并释放神经递质。
②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则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的结果是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点睛】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中的作用及神经调节、免疫调节、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解析】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防卫、监控与清除淋巴因子FasL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或裂解)第一、二FasNa+内流突触小泡(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或兴奋或神经冲动)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或为0)23、略
【分析】【分析】
本题通过实验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
(1)由题意分析可知;分娩出的胎儿器官移植到母体后作为抗原刺激母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造成免疫排斥。
(2)实验一:根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小鼠情况,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每天是否注射1次2ml6-OHDA溶液,因变量是子宫壁CD11b巨噬细胞数量。据柱形图可知,实验组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数值,说明CD11b巨噬细胞对小鼠子宫免疫微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可抑制母体对胎儿产生特异性免疫。
实验二:①分析题干表格实验数据可知,CD11b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数量最多;肌层和外膜数量较少。
②研究发现,当小鼠交感神经损毁后,子宫中的MCP-1(可促进巨噬细胞迁移)显著上升,综合表中全部数据,推测MCP-1对CD11b巨噬细胞的影响是MCP-1可促进CD11b巨噬细胞由子宫内膜向外膜迁移;推测交感神经损毁小鼠的流产机制是:交感神经损毁;导致MCP-1增多,促进巨噬细胞由子宫内膜向外膜迁移,造成内膜巨噬细胞含量下降,使得特异性免疫加强,导致流产。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免疫调节,熟悉免疫调节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能根据结果分析解释并得出结论是答题关键。【解析】抗原特异性实验一:低于抑制实验二:内膜②MCP-1可促进CD11b巨噬细胞由子宫内膜向外膜迁移交感神经损毁,导致MCP-1增多,促进巨噬细胞由子宫内膜向外膜迁移,造成内膜巨噬细胞含量下降,使得特异性免疫加强,导致流产24、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实验是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由图二可得,2,4-D溶液浓度在10-10mol/L时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所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mol/L~10-9mol/L。
(1)
本实验是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图二中用蒸馏水处理的一组属于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
由柱形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的生根数。
(3)
该试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所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吸走1mL保持与其他烧杯溶液的量相同,该操作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4)
由图二可得,2,4-D溶液浓度在10-10mol/L时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所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mol/L~10-9mol/L;当2,4﹣D溶液浓度在10-12mol/L~10-9mol/L之间促进生根,2,4﹣D溶液浓度在10-8mol/L时抑制生根,所以该试验结果能体现两重性。【解析】(1)对照
(2)2,4﹣D溶液浓度插条的生根数
(3)吸走1mL单一变量(等量)
(4)10﹣11mol/L~10﹣9mol/L能25、略
【分析】【分析】
突触由三个部分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中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GABA属于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该受体是膜上Cl-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离子Cl-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1)
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GABA受体是一种氯离子通道,后膜上的受体与GABA结合后,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后膜膜内为负电位。
(2)
铅与氨基丁酸竞争性地与突触后膜上的氨基丁酸受体结合;抑制了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使人狂躁不安;铅破坏氨基丁酸的受体,使氨基丁酸无法与受体结合,抑制了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使人狂躁不安;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或铅减少氨基丁酸的产生,都会使氨基丁酸含量减少,氨基丁酸的作用降低,人狂躁不安。
(3)
由图示可知;氨基丁酸(GABA)控制疼痛的机理: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进而起到相应作用。GABA只作用于相应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只有相应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教育的道德价值与社会责任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研发与股权置换协议3篇
- 个人赎楼融资担保合同(2024年修订)3篇
- 创新思维的推广与普及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 2025版学校医务室紧急救援预案与协同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场地出租协议示范文本2篇
- 融合媒体的商业模式变革与创新思维
- 2025版智慧消防及通风系统施工与运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餐饮品牌特许经营合作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外农产品销售代理及供应链管理合同2篇
- 2024版《建设工程开工、停工、复工安全管理台账表格(流程图、申请表、报审表、考核表、通知单等)》模版
- 2024年广州市高三一模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综合测试一 物理试卷(含答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万永霞
- 粘液腺肺癌病理报告
- 酒店人防管理制度
- 油田酸化工艺技术
- 上海高考英语词汇手册列表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五 其他内容类型的生产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18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 例说相机诱导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机诱导
- 浙江省绍兴市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