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是晚清画家吴昌硕1918年的画作《岁朝清供图》。“岁朝清供”是以清雅之物人画;迎接新岁,寄托吉祥寓意,祈祷来年平安顺遂的画作。此作由红梅;水仙、蒲草、果蔬等诸品花果与各种秀石文玩组成,并辅以题跋、印章,笔墨遒劲古拙。据此可知,该作品。
A.寄寓了画家远离尘世的理想B.受到近代西方绘画风格影响C.兼具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D.旨在歌颂太平盛世局面2、在印欧人的早期迁徙平息下来之后,按其迁徙的路线和大致时间判断,形成的帝国不包括A.亚述帝国B.赫梯帝国C.波斯帝国D.阿拉伯帝国3、下列关于现代社会的移民表述正确的是A.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多数移民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B.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劳动力市场,减少了移民数量C.现代移民社会仍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相互交融特质D.由于贫穷造成的难民问题不属于现代社会移民问题4、古埃及神话中的神明多拥有动物首。太阳神拉有时为猎鹰首,法老守护神荷鲁斯为华鹰首,力量神赛特为豺首,死神阿努比斯为胡狼首,战争女神塞赫麦特为母狮首,智慧之神透特为鹭首等。古埃及人还盛行猫崇拜和圣甲虫(蜣螂)崇拜。这种现象源于()A.彰显君权神授的政治需要B.游牧狩猎为主的经济生产C.特定环境下对自然的敬畏D.多元文明之间的活动交流5、如下图所示;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战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开始大规模的迁徙。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A.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C.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6、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开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热潮,将从全世界搜罗、掠夺的奇珍异宝带到了欧洲。大量私人收藏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藏品积累做了准备。17世纪开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之下,许多皇室和贵族的收藏品开始对部分公众开放参观.1683年,牛津大学通过接收英国贵族阿什莫林捐赠的各种器物和动、植矿物标本建立了阿什英林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间永久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博物馆,并成为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心。——摘编自池永梅《公共博物馆在欧洲的起源》材料二晚清人视“博物院"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枪炮、科学发明、水火电气等对困强御辱“有用”的东西,譬如京师同文馆下属的教学辅助设施——科学博物馆。甲午战后,日本明治维新的显著成果给中国知识阶层沉重警示,博物馆被赋予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1905年,张謇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他认为,文物收藏的目的是“留存往迹,启发未来”。民国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宗旨开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继成立,藏品多来自清廷内府,以历史古物为主,参观人数众多。——摘编自李飞由“集新”到“集旧":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一一个演进趋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台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公共博物馆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博物馆的文化功能。8、[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
——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舂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到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呜”局面出现。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上卷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并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领域广阔。两汉之际,来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到宋明的融合,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的宋明理学形成。中国建塔艺术源于佛教,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中华文化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文化的历史特点及价值。
材料三公元前4世纪一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3——5世纪;儒学在东南亚地区传播。
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以唐朝为蓝本。
8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和欧洲。
15世纪;郑和下西洋。
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外华人变化表。
。年代。
人口(单位:万)
资料来源。
宋代经济中心南移至明代海禁开放的六百多年中。
数万。
厦门大学历史所:
《东南亚论文集》
明代海禁开放至鸦片战争三百多年中。
十几万至一百多万。
1879
300
李长傅:
《中国殖民史》
1899
400
1905
760
1921
860
《南洋研究》2卷第5号。
1931
1282
《南大与华侨》11卷3号。
1940195619621963
850140016001700
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
1975
2200
陈烈甫:《东南亚州的华侨;华人与华裔》
1982
2400
《中国百科年鉴》
1984
近3000
《人民日报》
——朱国宏《论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现象自产生到现代;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代早期的国际迁移,即始发阶段。唐宋元明时期进入自发迁移阶段。明中叶以后,开始进入被迫迁移阶段。“一战”到建国时期,处于推动迁移阶段。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据朱国宏《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的历史观察》整理材料二明代后期;正值西欧殖民者在东亚海域为争夺中国商品而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时,“隆庆开关”开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处口岸,允许泉州和漳州的商人对外贸易,并且仍禁止对日贸易。尽管如此,仍使中国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大量的海外贸易船涌向马尼拉等地,以中国的生丝;丝织品换取大量的墨西哥银元和日本白银,随之亦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浪潮。
——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后期形成海外移民浪潮对中国的主要影响。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然则蒙古入主中国,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以及一切中国固有之政理治术,均经历史之事实证明,不足以保民族之自存,则穷极生变,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蹊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然则蒙古入主中国,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以及一切中国固有之政理治术,均经历史之事实证明,不足以保民族之自存,则穷极生变,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蹊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来思想传入中国时呈现出哪些特点。并分析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你认为当前我国应如何应对外来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12、【移民与社会发展】材料一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迁徙开始减缓。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这些黑人主要从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等州迁出,主要迁往东北部与中西部——这与一战期间和20年代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二战后迁徙黑人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仍为20-24岁,占迁徙人口总数的19%。迁徙黑人的男女性别比率为107∶100,而同期美国黑人男女的总体性别比率为93∶100。迁徙者的性别比率因迁徙距离之远近而有差异,一般来说,迁徙得越远,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一时期,如在25—29岁的迁徙者中,有1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迁徙开始减缓。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这些黑人主要从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等州迁出,主要迁往东北部与中西部——这与一战期间和20年代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二战后迁徙黑人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仍为20-24岁,占迁徙人口总数的19%。迁徙黑人的男女性别比率为107∶100,而同期美国黑人男女的总体性别比率为93∶100。迁徙者的性别比率因迁徙距离之远近而有差异,一般来说,迁徙得越远,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一时期,如在25—29岁的迁徙者中,有1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摘编自胡锦山《美国研究》1930年居住在北部各地区的黑人一半来自南部。北部城市——纽约、费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黑人聚居区形成。这些城市的黑人人口超过了南部几个大城市,成为美国黑人最多的城市。一批新兴黑人中产阶级以纽约哈莱姆黑人区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反映黑人心声、表达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国的决心的运动。在马库斯·加维领导下兴起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主张“回非洲去”,建立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摆脱种族主义枷锁的强烈愿望,成为60年代“黑人权利”运动的先声。材料二1930年居住在北部各地区的黑人一半来自南部。北部城市——纽约、费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黑人聚居区形成。这些城市的黑人人口超过了南部几个大城市,成为美国黑人最多的城市。一批新兴黑人中产阶级以纽约哈莱姆黑人区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反映黑人心声、表达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国的决心的运动。在马库斯·加维领导下兴起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主张“回非洲去”,建立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摆脱种族主义枷锁的强烈愿望,成为60年代“黑人权利”运动的先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黑人大迁徙运动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人大迁徙运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13、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1)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字母)
(2)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示意图中的文明区域相匹配。(填字母)
(3)你如何看待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36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球史的核心理念是互动,全球史研究就是“大范围的互动研究”。全球史学者表达“互动模式”有如下方式:阐述不同人群“相遇”之后,文化影响的相互性和双向性;描述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各种类型的“交往网络”或“共生圈”;论述产生于某个地区的发明创造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探讨“小地方”与“大世界”的关系;“地方史全球化”;全球范围的专题比较研究;生态史、环境史研究;探讨互动规律与归宿。——摘编自刘新成《全球史理论与文明互动研究》运用世界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中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者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5、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官话”并行并不断演变,折射着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写出关于中国古代语言演进的两条结论,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依据。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在我国历代,作为一种家庭教育的形式,它是维系和发展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以下是不同时期的家训节选。
结合材料信息,以“家训”为主题,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此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摘编自季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5分)18、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9、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20、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详解】
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笔墨遒劲古拙,辅以题跋、印章的《岁朝清供图》,既有文人画彰显的清雅意趣,也有迎接新岁、祈祷来年平安顺遂的吉祥寓意,兼具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C项正确;寄寓了画家远离尘世的理想与“迎接新岁,寄托吉祥寓意,祈祷来年平安顺遂”不符,A项错误;近代西方绘画风格并未在材料中有所体现,B项错误;1918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沉沦,并非太平盛世,D项错误。2、D【分析】【分析】
【详解】
阿拉伯帝国形成于7世纪,与印欧人迁徙的时间不符。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都正确,不符合题意。3、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移民社会的特质是多元文化并存,相互交融,C项正确;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多数移民从事脑力劳动,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劳动力市场,加大了移民数量,排除B项;难民问题属于现代社会的移民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4、C【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们对自然产生敬畏,C项正确;材料中所述的神并非都与法老有关,排除A项;古埃及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是农耕经济,排除B项;材料反映埃及文明的特点,与文明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战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开始大规模的迁徙。”可知,印欧是游牧民族,其人迁徙,向东到达中亚、波斯及印度,促进了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A项正确;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印欧人迁徙,罗马帝国尚未建立,排除C项;基督教文化是在印欧人迁徙之后建立的宗教,排除D项。故选A项。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6、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以开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热潮,将从全世界搜罗;掠夺的奇珍异宝带到了欧洲”可得出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探索海外世界;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根据材料一“大量私人收藏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藏品积累做了准备”可得出,私人收藏的发展;根据材料一“17世纪开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之下,许多皇室和贵族的收藏品开始对部分公众开放参观”可得出,启蒙运动传播了平等思想;根据材料一“这是世界上第一间永久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博物馆,并成为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心”可得出,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需要。
(2)趋向:根据材料二“晚清人视‘博物院’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枪炮;科学发明、水火电气等对困强御辱‘有用’的东西甲午战后,日本明治维新的显著成果给中国知识阶层沉重警示,博物馆被赋子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民国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宗旨开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继成立历史古物为主”并结合所学可知,发展趋势是:从展示工业文明成果走向展示历史文物;走向独立和专业发展;公共性不断增强;民族性不断增强。原因:根据材料二“甲午战后,日本明治维新的显著成果给中国知识阶层沉重警示”“张謇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民国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宗旨开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继成立”并结合所学可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爱国意识进一步觉醒,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知识分子的推动,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行分析回答。
(3)根据材料一“并成为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心”、材料二“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以历史古物为主”并结合所学从推动科学文化研究;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传承和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进行分析。【解析】(1)原因: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探索海外世界;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私人收藏的发展;启蒙运动传播了平等思想;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需要。
(2)趋向:从展示工业文明成果走向展示历史文物;走向独立和专业发展;公共性不断增强;民族性不断增强。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爱国意识进一步觉醒;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知识分子的推动;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3)功能:推动科学文化研究;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传承。
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8、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京杭大运河。
(1)根据材料;“一批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明清加强对运河的疏通和管理,使之成为联系首都与经济中心区的纽带,不仅巩固了中央对全国的统治,还促进了运河沿线的经济文化发展。
(2)根据材料;大运河成为人类文化遗产是必然的。可从其历史性;功能性、创造性、工程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水文价值。
考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代中国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
【名师点睛】本题以《国际关系史》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拉巴洛条约》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属于比较类的试题,需要结合所学的《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这就要求考生要有相关知识的储备,对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考上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平时复习备考时,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熟悉。【解析】(1)成为联系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水上通道;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
(2)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经济、文化载体,是人类创造力的杰作;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方面的成就与水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是仁,礼;时代背景综合所学内容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2)历史特点:根据“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领域广阔”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博大精深,领域广阔;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融合了其他民族和外来文化,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历史悠久,绵延不绝。价值根据“中华文化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文化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思想上的认识;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给我们提供一个思想指导作用;是我们面向未来的一个支撑点。
(3)本题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文化对世界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科举制度、四大发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和印刷;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解析】(1)内涵:仁;礼;时代背景: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衰落;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社会生产力提升,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形成;思想上私学出现,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历史特点:博大精深;领域广阔;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融合了其他民族和外来文化,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历史悠久,绵延不绝。价值:中国文化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思想上的认识;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给我们提供一个思想指导作用;是我们面向未来的一个支撑点。
(3)中华文化对世界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科举制度、四大发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和印刷;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现象自产生到现代;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并结合材料一中对诸侯国人口迁移的五个阶段的描述可知,中国人口迁移过程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根据材料一海外华人数量变化表可以看出,移民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迁移的方式来看,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性质基本上是和平的;从迁移的动机来看,中国人口国际迁移动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受国内环境影响;从近现代人口迁移的原因来看,人口迁移的进行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2)影响:根据材料“尽管如此,仍使中国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大量的海外贸易船涌向马尼拉等地”可知,海外移民浪潮带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根据材料“以中国的生丝、丝织品换取大量的墨西哥银元和日本白银”可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增加了国民收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经济的松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封建统治受到一定的冲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国际迁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人口迁移至他国,造成国内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解析】(1)特点:①迁移过程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②移民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③迁移性质基本上是和平的;④迁移动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受国内环境影响;⑤迁移的进行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2)影响:①带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②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增加了国民收入;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经济的松动;④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封建统治受到一定的冲击;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⑥造成国内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11、略
【分析】【分析】
(1)
特点:①渐近性;据材料“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并结合所学可知,无论是佛教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②逐渐本土化,据材料“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并结合所学可知,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儒家;道家等更多的中国元素,适应了中国文化的特点。③明清以前,据材料“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并结合所学可知,少数民族内迁,其文化自动与汉文化融合,未能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产生根本性改变。④明清以后,据材料“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传教士东来,以知识传教;尤其是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纷纷进入中国,借助宗教思想的传播来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颠覆性改变。⑤据材料“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的影响领域十分广泛,渗透进社会各个领域。⑥据材料“然则蒙古入主中国,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蹊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并结合所学可知,外来文化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与中国文化既有冲突也有融合;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总是经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大大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社会;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佛教的传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西方学说的传入则激化了社会矛盾,逐渐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等方面回答。
(2)
策略:据所学可从我国应在大力宏扬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取其精华,也要去其糟粕;我们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大力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制度;在外来文化面前,既要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力,也要切忌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等角度回答。
【点睛】【解析】(1)特点①渐近性;无论是佛教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②逐渐本土化,例如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更多的中国元素。③明清以前,未能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产生根本性改变。④明清以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颠覆性改变。⑤对中国的影响领域十分广泛,渗透进社会各个领域。⑥重视借助宗教思想的传播来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冲击。⑦外来文化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与中国文化既有冲突也有融合。⑧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总是经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影响:①大大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社会。②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③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演进。⑤佛教的传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⑥西方学说的传入则激化了社会矛盾,逐渐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2)策略:①我国应在大力宏扬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②在对待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取其精华,也要去其糟粕。③我们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大力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制度。④在外来文化面前,既要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力,也要切忌盲目自大,固步自封。12、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迁徙开始减缓。”可推出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一“。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这些黑人主要从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等州迁出”可推出数量大;根据材料一“主要迁往东北部与中西部”可推出从南向北;根据材料一“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可推出由农村迁往城市;根据材料一“二战后迁徙黑人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仍为20-24岁,占迁徙人口总数的19%。迁徙黑人的男女性别比率为107∶100,而同期美国黑人男女的总体性别比率为93∶100。”可推出年龄年轻化;男性居多;根据材料一“这一时期,如在25—29岁的迁徙者中,有1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可推出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2)影响:可从经济发展、战争、人口格局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适应美国经济发展和满足战争需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南北人口结构和黑人聚居区布局;促进美国北方城市化;推动黑人阶层的分化;加快黑人融入美国社会进程;根据材料二“一批新兴黑人中产阶级以纽约哈莱姆黑人区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反映黑人心声、表达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国的决心的运动。”可推出催生了反映黑人心声的文艺创作潮流;根据材料二“在马库斯·加维领导下兴起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主张‘回非洲去’,建立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摆脱种族主义枷锁的强烈愿望,成为60年代‘黑人权利’运动的先声。”并结合所学可推出一定程度上激化种族对抗,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反对种族主义的民族运动兴起并促进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导致南方劳动力减少,从而影响南方经济。【解析】(1)特点:持续时间长;数量大;从南向北;由农村迁往城市;年龄年轻化;男性居多;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2)影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和满足战争需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南北人口结构和黑人聚居区布局;促进美国北方城市化;推动黑人阶层的分化;加快黑人融入美国社会进程;催生了反映黑人心声的文艺创作潮流;一定程度上激化种族对抗,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反对种族主义的民族运动兴起并促进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导致南方劳动力减少,从而影响南方经济。13、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图片可知;A是秦陵兵马俑,是秦朝时期的;B是周口店遗址,是古人类遗址,属于远古人类;C是丝绸之路;D是云冈石窟,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E是澳门遗址,见证中国明朝后期被葡萄牙殖民;F是殷墟,涉及商朝历史,因此不难做出排序:①B②F③A④C⑤D⑥E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良渚古城是中国的;A项庞贝古城是意大利的;马丘比丘城是古印加帝国的,因此结合地图可以判断出①C②B③A
(3)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实物)资料。【解析】(1)(填字母)①B②F③A④C⑤D⑥E
(2)(填字母)①C②B③A
(3)从文化和史学研究两个视角作答。
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化遗产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四、论述题(共4题,共36分)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要求运用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说明。本题开放性较强,解答时可以围绕其中一个观点,提出自己的一个论题,也可以对其中的观点进行补充。无论哪种看法都必须围绕“全球互动”展开,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如答案示例,论题紧扣材料及主题展开,然后进行阐述。【解析】示例1:
观点: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全球化是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相互性和双向性影响的过程。
阐述: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的“相遇”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相遇”而产生的影响是相互的、直接的。全球史尤为关注不同文明彼此接触,如在殖民扩张时代,殖民者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带到了新大陆,同时殖民地对西方殖民者也有影响。最初在南亚大陆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官员认为,接受定期洗澡和用洗发剂洗头以及其他当地的习惯也许可以冲淡他们身上的商人气息。后来,这些习惯传回英国,成为英国的时尚。然而久而久之,这些卫生习惯的起源被英国人全然忘记了,却摇身一变成为西方声称要输出的“文明”的标志。
示例2:
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技术革新最终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阐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第一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机器生产的产品销往全球,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使世界贸易的规模和范围扩大。蒸汽轮船和火车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殖民者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可见,产生于英国的发明创造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①结论:根据“雅言(西周王畿一带王室所用方言)成为贵族通用的‘标准音’”“(隋唐)长安音逐渐成为正统”;概括得出:官话的演进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依据:根据所学可知,西周王畿一带是都成所在地,长安是隋唐时期的都城,说明各朝代;政权都将都城一带的方言确定为正统语言。②结论:根据“雅言(西周王畿一带王室所用方言)成为贵族通用的‘标准音’”、“(战国)雅言失去标准音地位,各诸侯国‘言语异声’”、“(隋唐)长安音逐渐成为正统”,概括得出语言的演进与政局的变化密切相关。依据:根据所学可知,西周、隋唐统一时期有统一的“官话”,语言融合步伐加快;战国、南北朝时期等分裂时期语言不统。任意两条,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解析】(1)示例(任意两条;言之成理即可。)
①结论:官话的演进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
依据:各朝代;政权都将都城一带的方言确定为正统语言。
②结论:语言的演进与政局的变化密切相关。
依据:统一时期有统一的“官话”;语言融合步伐加快;分裂时期(如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语言不统。
③结论:语言的地域分布与地区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依据:汉代南北发展差异较大;形成南北两派方言;魏晋以后南方发展加快,南方方言的地位提高。
④结论:人口流动;民族交融促进语言融合、传播。
依据:汉代官话随着疆域扩展向周边扩展;魏晋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带动北方方言向南方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
⑤结论:语言的演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依据:古代早期各地方言多样化,随后逐渐融合,统一趋势明显。16、略
【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得出主题:家训可以提高自身修养。
阐述:从家训的目的分析,得出家训的核心就是“做人”,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子女“成人”,依据材料“在我国历代,作为一种家庭教育的形式,它是维系和发展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得出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道德品行的形成,古代的《颜氏家训》、《诫子书》等,都展现了良好家风的作用,如果每个家庭都树立良好的家风,那么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和谐的社会环境,从其对当前社会的影响分析,得出在当前仍然是很必要的。【解析】主题:家训可以提高自身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女性主义文学名著精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运营实战产品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全套
- 2024生猪养殖与饲料原料采购合同3篇
- 2025届广东省东莞市(莞外、松山湖实验)达标名校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楼房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同4篇
- 2025年度教育行业市场调研与政策解读合同4篇
- 2025年冷链货物海运出口订舱及全程温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旅游区绿植租赁与景观美化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场监督管理局信息化系统运维服务合同4篇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 GB/T 5796.3-2022梯形螺纹第3部分:基本尺寸
- GB/T 16407-2006声学医用体外压力脉冲碎石机的声场特性和测量
- 简洁蓝色科技商业PPT模板
- 钱素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 道路客运车辆安全检查表
- 宋晓峰辣目洋子小品《来啦老妹儿》剧本台词手稿
- 附录C(资料性)消防安全评估记录表示例
- 噪音检测记录表
- 推荐系统之协同过滤算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