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典民法案66例_第1页
2023年经典民法案66例_第2页
2023年经典民法案66例_第3页
2023年经典民法案66例_第4页
2023年经典民法案66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民法经典案例66例及解析

案例工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读小学的赵勇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教委下属的•家美术杂志

社闻讯后即来信表达,他们将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希望赵勇能寄来几幅作品供他们挑

选。赵勇的父亲赵量收信后给杂志社寄去了三幅作品,但之后一直没有回音。次年6月,

赵量在该杂志社的期刊上发现有赵勇的两幅作品但没有给赵勇署名,便立即找到杂志社,

质问为什么不告知他作品已被选用,并且既不支付稿酬也不署名。然而该杂志社称,赵勇

年仅8岁,还是未成年人,还不能享有著作权,因此没必要署名;杂志社发表赵勇的作品

是教委对其成绩的肯定,没有必要支付稿酬。

[问题]1.根据我国法律,赵勇是否有署名的权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2.杂志社发表赵勇作

品的行为是否为教委对赵勇成绩的肯定?

答: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牛.时起

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10条规定:''公

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律平等。“因此,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

能力。著作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它涉及作者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赵勇完全享有著作权,

也当然享有著名权和获得报酬权。

2.该杂志社虽然为教委卜.属,但它是教委卜属的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不是教委

的工作部门。《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

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因而杂志社在没有得到教委授权的情况下,

其行为仅代表自己的意志,不能代表教委,它必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杂志社与赵勇

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合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杂志社选用赵勇

的作品,就应当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为赵勇署名并支付报酬。

案例2: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法律关系

张某去年只有17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

张某在镇里租了一间房。7月份,张某未经其父母批准,欲花5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台旧

彩电,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李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张某因患精神

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规定李某

返还钱款,拿走彩电。

[问题]1.此买卖是否有效?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1.此买卖协议完全有效。由于协议成立时张某已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

其重要生活来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II条的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

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重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张某已经是完

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行法律行为,无须征得其父母批准。张某患上精神病丧失

行为能力是在协议成立之后,这不影响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2.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张某和李某。(2)民

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标的一彩电。(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张某有向李某交

付购买彩电的价款500元的义务,及取得彩电的权利;李某有收取张某500元价款的权利

和向张某交付彩电的义务,

案例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后果的承担

付某7岁的儿子小强平时非常调皮,经常用石头砸别人的窗户,攀摘树木花草等。一日,

当小强在马路边玩耍时,碰见有人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萧某见状说:''你有本领把那个

镜子砸碎,算你厉害。〃小强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400多元的镜子被

砸碎。事后,镜子的主人找到付某规定补偿,付某支付了相称的价款。但随即得知小强乃

萧某唆使,便要萧某补偿,萧某说,自家小孩调皮惹祸当然由自己负责,以此拒绝补偿。

[问题]1.小强平时砸坏的东西应由谁补偿?为什么?2.镜子的损失最后应由谁来承担?

答:1.小强平时导致别人的损害应由付某来承担,由于小强今年只有7岁,属无民事行

为能力人。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

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

理人。《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导致别人损

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付某作为小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应对小强的行为负责。

2.镜了•的损失最后应由萧某来承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8条第2款的规定:''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实行侵权行为的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本案中小强砸镜子的行为是由萧某教

唆所致,所以萧某才是侵权人,损失应由萧某来承担,此时小强充当了萧某侵权的工具。

当然,假如萧某没有教唆,则付某只能自己来承担这一损失。

案例4:监护人的顺序

1995年,周某在丈夫去世后经人介绍与丧偶的刘某结婚,但他们的婚事一直遭到刘某儿子

小刘的反对。1998年,刘某患上精神病,并久治无效,生病期间一直由周某悉心照料。

1999年5月,小刘提出要担任父亲的监护人,保管父亲的所有财产,并要以其父的名义向

法院提起诉讼,规定与周某离婚。

[问题]L刘呆的财产应当由谁来保管?2.小刘提起的诉讼,法院是否应予以受埋?

答:1.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

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关

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上述法定监护人的顺序也是法定的,通常前一顺序的监护人可

以监护的,后-顺序的就不应担任监护人,这是为了保护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本案

中,周某是刘某的配偶,是第一顺序的监护人,并且完全有监护能力,所以刘某的财产应

由周某来保管,作为第三顺序的小刘无权规定监护。此外,监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被

监护人的利益,不是为了监护人的利益。此案中周某对刘某照顾得很好,小刘没有任何变

更监护的理由。2.周某与刘某之间的合法婚姻关系,非由当事人本人结束,任何人不得干

涉。小刘既然不是刘某的监护人,当然无权以刘某的名义提起离婚诉讼,法院也不应受

理。

案例5:宣告失踪

原告,钱某,女;被告,王某,男。钱某与王某于1987年结婚,婚后生育一女孩。王某

自1990年外出打工【可来后,经常整天在外吃喝玩乐,甚至与其他女性发生不合法关系,

对钱某母女不尽任何家庭义务。1993年2月,王某再次外出打工,但此后再也没有回来,

也未跟家中有任何联系。1996年4月,钱某向法院起诉,规定与王某离婚。案件审理期

间,王某经公告传唤仍未到庭参与诉讼。

[问题]L法院能否宣布王某为失踪人?2.法院应否判决钱某与王某离婚?

答:1.《民法通则》第20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

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根据本条规定,非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不得积极宣告失

踪。本案中,虽然王某已经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但其配偶钱某只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没有申请宣告失踪,王某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也没有申请,因此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积极宣

告王某为失踪人。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

见》中提到,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已满两年,且通过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可以判决准予离

婚。该案中,王某离家出走已有三年多,完全符合上述规定;并且从钱某与王某间的关系

来看,王某长期不尽夫妻义务,不爱惜夫妻感情,放弃对子女的养育,现在钱某提出离

婚,显然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应当判决离婚。

案例6:宣告死亡的法律效果

农民田某于1991年去外国打工时在途中遇海难失踪,从此查无音讯。1996年其妻胡某向

本地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田某死亡,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宣告田某死亡。由于年幼的女儿田

燕一直身体不好•,家中又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给田燕治疗,1997年胡某将田燕送给膝下无

子的邻村姚某收养,并办理了合法的手续。1998年,失踪数年的田某忽然返回,法院随即

撤消了对田某的死亡宣告。田某规定与胡某恢更夫妻关系,并提出田燕的收养未征得他的

批准,违反我国《收养法》,是无效的,规定撤消收养协议。姚某与胡某都不批准,田某

诉至法院。

[问题]1.田某与胡某间的夫妻关系是否还存在?2.田燕的送养是否有效?

答:1.田某与胡某间的夫妻关系自动恢复。由于死亡宣告仅仅是一种死亡推定制度,被推

定死亡的公民仍有生还的也许;一旦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死亡宣告应被撤消。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37条规

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始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

消,假如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消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

2.《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38条规定,被

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了女被别人依法收养,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

撤消后,仅以未经本人批唯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的,一股不应准许。由于在此期间其配偶

是子女现实的惟;一的法定监护人,送养只能由其配偶决定。所以本案中,田燕的送养是

合法有效的,田某不得规定撤消收养。

案例7:可变更、可撤消的民事行为

李某的父亲生前是•个集邮爱好者,去世时还留有几本邮票。李某对邮票从不感爱好,在

后来的几次搬家中他都觉得这些邮票不好解决。一口,李某的朋友刘某来吃饭,无意间发

现了这几本邮票,刘某也是一集邮爱好者,他随即表达乐意所有购买,最后以5000兀的

价格将邮票所有拿走,李某对这一价格也比较满意。事过不久,李某从父亲生前的一朋友

处得知,他父亲所留的邮票中,有5张相称珍贵,也许每张都值5000元;同时另一同事

告诉他,刘某正在寻找买主。李某立即找到刘某,规定退还刘某的5000元钱。取回邮

票,但刘某坚决不批准。双方协商不成,李某诉至法院,规定撤消协议,返还邮票。

[问题]1.李某与刘某间买卖邮票的行为的效力如何?2.法院应如何对待李某的请求

答:1.《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的原则。在这一交易过程中,虽然当事人双方是平等自愿的,但是由于李某缺少对邮票相

关知识以及市场行情的了解,导致他对买卖标的物的价值有严重的误解,而刘某应当知道

此邮票的价值仍以较低价格换取,显然违反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59

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及行为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已

成立的民事行为予以变更或撤消。因此,刘某与李某之间的买卖行为属可变更、可撤消的

民事行为,该行为的效力待定。

2。对于可变更、可撤消的民事行为,由享有撤消权或变更权的当事人决定是否变更或撤

消,以及是予以变更还是撤消。本案中假如李某行使撤消权,该行为无效;假如李某不撤

消也不变更,则该行为有效;假如李某规定变更价金条款,法院也应给予支持。因此,权

利人李某规定撤消协议行为,返还邮票,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案例8:受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陈某承包的镇办拉丝厂的电线,是镇供电站专门拉的一条单线,为此电站站长经常以查电

为由来厂里吃饭,每次陈某都十分客气。1994年7月,站长的弟弟吴某忽然拉来一卡车西

瓜,规定陈某买下。陈某声称已经给工人发过降温费,并且也用不了这么多西瓜,当场表

达拒绝。但是当晚厂里的电就被停掉,电站站长告知陈某线路需要检修。第二天,吴某再

次将西瓜拉来,并说只要陈某买下西瓜,电就可以送上。陈某无奈,只得以高于市场的价

格买下所有西瓜。当晚电也真的就来了。事后陈某越想越气愤但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1.吴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胁迫?2.陈某应如何救济自己遭到损害的合法权益?

答:1.吴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胁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9条规定:''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

誉、财产等导致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导致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做

出违反真实的意思表达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本案中,吴某连同其站长哥哥以停电为

要挟,迫使陈某买卜他不想买的西瓜,并且陈杲买卜西瓜的行为与昊果哥哥停电的行为存

在因果关系。因此,吴某的行为已完全构成胁迫。

2.陈某可以规定法院判决该协议无效。《民法通则》第58条第3款规定,一方以胁迫手

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这种无效自始无效。也就是

说,陈某可以规定吴某退还钱款,并将西瓜拉回。假如西瓜有腐烂,损失由吴某自己承

担。

案例9: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

李某受单位委派到某国考察,王某听说后委托李某代买一种该国产的名贵药材。李某考察

归来后将所买的价值1500元的药送至王某家中。但王某的儿子告诉李某,其父已于不久

前往世,这药本来就是给他治病的,现在父亲已不在,药也就不要了,请李某自己解决。

李某非常气愤,认为不管王某是否活着,这药王家都应当收下。

[问题]L李某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到底应由谁来承担?2.药是否应由王家出钱买下?为什

么?

答:1.李某购买名贵药材是受王某的委托才进行的,其行为应属民事代理。《民法通

则》第63条第2款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代理人的名义实行民事法律行为,被

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本案中李某购买药材的行为后果应由

王某承担。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82条的规定,当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人由于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而为的民事法律行

为仍然有效。也就是说,代理人因实行代理行为所取得的后果应由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受

领,由此所产生的债务作为被代埋人的债务,以被代埋人的遗产或者具继承人或受遗赠人

来承担。本案中,王家理当出钱买下此药。

案例10代理

1997年10月,某书画装裱店与著名书法家赵某签订了一份委托书法作品创作协议。双方

约定,赵某在1998年2月以前交付装裱店20副对联作品,装裱店支付赵某5000元报

酬。1997年12月,赵某因不慎跌倒致使右臂受伤,不能创作,于是他委托自己的儿子代

为书写了所有对联,以此交付装旅店,装裱店支付了所有报酬。但是不久装旅店感到作品

风格与赵某不RJ,遂请专家作鉴定,结果发现属别人作品。

[问题]1.赵某能否委托他的儿子代理其创作?2.赵某儿子的行为是否属于无权代理?

答:1.《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

实行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本案中协议既约定由赵某创作所有20副对联,同时书

法创作具有很强的人身属性,必须由本人亲自实行,是不得代理的行为,赵某无权委托别

人代为履行。

2.赵某儿子的行为不属于无权代埋。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而以别人的名义进行代理活

动的民事行为,它涉及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经

被代理人追认可以产生代理效果。但是不得代理的法律行为是不能由别人代理的行为,即

使有合法的委托也不行。这些行为重要是具有人身属性的行为、违法行为或法律规定及协

议约定的不得代理的行为,

案例11代理

A为一机械厂的采购员,经常在全国各地出差。Y是其邻居,平时以采撷山药为生。1988

年10月,丫在山中挖到一名贵草药,正好A要到上海出差,于是Y就委托A将草药带去

卖掉,据说上海这种草药的价钱较高。A却将草药带到邻村的一朋友家中。朋友的父亲B

是一名老中医,他看了之后请A将草药卖于他,并表达愿给A200元的好处费。结果A以

低于上海市场将近500元的价格把草药卖给了B。双方还约定,假如事后Y来此处打听这

种草药的市场价格,B就说此草药现在已经大跌价,在上海也不值钱了。不想此事被正要

到B家来看病的Y的一个远房亲戚听见,不久就告诉了Y。Y遂规定A和B补偿自己的损

失。

[问题]LA的代理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2.丫是否有权规定A和B两人补偿?为什

么?

答:LA的行为是一种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Y委托A将草药带到

上海去卖,而A却将草药卖于B,这自身就违反了被代理人的意思;并且A还以低于市场

价的价格出让草药,更是直接损害了丫的利益;A在出让草药的过程中,私下收受了B给

予的好处费,将草药以低价卖给B,并相约共同欺骗Y,这就是互相串通,共同损害被代

理人Y的利益。

2.2.我国《民法通则》笫66条第3款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

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因此,本案中A与第三人B应对Y的损失承担

连带补偿责任。

案例12无权代理

王某与华某(女)于1982年结婚。1995年王某的父亲在老家去世,王某一人奔丧回家,将

父亲的后事料理完之后,王某将变卖房屋的18000元钱,连同父亲遗留的5000元钱一起

以自己的名义存入银行。1997年,夫妇俩想在家乡开饭馆,华某主张租房,而王某则想买

房,最后两人决定让刘某先给他们租三间房,假如有价格合适的房再告知他们。刘某得知

一家饭馆正好要出卖,价钱也仅有同地段商品房的2/3,于是刘某没有告知王某夫妇就自

己垫付2万元钱以王某的名义先买了下来。知道此事华某坚决反对,认为刘某的行为没有

得到他们的授权,应由他自己承担后果;但是王某却批准,并从自己的存款中取出钱汇给

刘某,并委托刘某以他的名义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夫妇俩回家经营饭馆一年后,由于两

人关系恶化,王某提出离婚。华某批准离婚,但主张房屋应有其一半产权。

[问题]1.刘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无权代理?其效力对华某最终是否有效?2.该房屋华某是否

享有产权?

答:1.某的行为是无权代理,由于王某夫妇只授权刘某租房,并没有规定他买房,刘某

是超越代理权的无权代理。但是王某在后来以汇款和委托他办理过户手续的事实对刘某的

行为予以了追认。王某的追认应当不仅仅对王某本人有效,对华某也同样有效。由于王某

与华某是夫妻,刘某有理由相信其妻批准买房,并且华某在事后并没有表达反对,而是与

王某一同回家以此房经营饭馆,其行为已经是对王某表见代理的默认。

2.华某对该房屋享有所有权。此房是王某与华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买,应属于夫妻共

同财产;虽然王某购房款是其父的遗产,但是根据我国《婚姻法》,在夫妻关系存续期

间,一方继承所得的财产也是夫妻共同财产,而不是王某的个人财产

案例13债权

南昌建筑安装公司从邻省的安电设备制造厂购进了2023只电源开关,但回来一检测,发

现有1/3质量不合格。经双方协商,安电制造厂批准所有退货。但是南昌建筑安装公司却

一直没有收到2023只电源开关的退货款,儿经催讨都没有结果,于是安装公司以安电设

备制造厂为被告向法院起诉。但此时安电制造厂已经被另一省的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所兼

并,成为其一个生产分厂,原制造厂领导以制造厂已经不存在为由,拒绝归还欠款;而电

力设备有限公司认为,此债务属原制造厂,与公司业务没有任何关系,也拒绝承担责任。

[问题]1.此债务应当由谁来承担?2.南昌建筑安装公司应当以谁为被告?

答:1.债务应当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来承担。我国《民法通则》第44条规定:''公司法

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本案中安电制造厂被电力设

备有限公司所兼并,已没有独立的财产,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因此已无力偿还以前

所欠的债务;电力设备有艰公司已取代它成为原有法律关系的主体,也是原有债务的傥务

人。

2.南昌建筑安装公司应以合并后的电力设名有限公司为被告,原安电制造厂已成为电力公

司的一个分厂。不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也不能成为本案的被告。

案例14债务

陈某与王某是夫妇,1992年,陈某辞职开办了一家个体服装店。但陈某开店的想法一直都

遭到丈夫王某的反对,所以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约定:陈某开店的一切责任自负,

双方的各自收入归个人支配。陈某在经营中效益时好时坏,但王某从但是问。陈某开店后

并没有与王某分伙,她也经常以营业收入为家中购置共同的生活用品,但两人的收入的确

各自保管。1994年,陈臬由于几次进货失误,导致商品严重枳压,并欠卜8万多元的债

务。1995年初,债主纷纷前来讨债,陈某将所有货品及自己的存款还债,结果仍欠林某2

万多元。林某因向陈某要不到所有欠款。便向法院起诉,请求以王某的存款偿还。法院经

查实,王某在银行有5万元的存款。

[问题]1.我国《民法通则》对于个体工商户的债务有何规定?2.林某是否有权请求三某

偿还陈某所欠的债务?

答:

1.国《民法通则》第29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

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判断是个人投资还是家庭投资,应审查两

方面:一是投入个体工商户的财产是个人财产还是家庭财产;二是个体工商户经营中的收

益是仅用于经营者个人享用还是用于家庭共同享用。

2.本案中,王某必须承担陈某的债务。我国夫妻财产制是夫妻所得共同制和约定财产制。

假如夫妻间没有对整个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所有财产作特别约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43条的规定:''在夫妻关

系存续期间,一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承包经营的,其收入为夫妻共有财产,债务亦应以夫

妻共有财产清偿。〃本案中陈某与王某仅对个别财产作出约定,即他们仅对经营收入作了约

定,所以王某仍要以他的收入对陈某的债。

案例15所有权

许成的曾祖父为清朝一官员,本留有很多家产,后经几次战火以及''文化大革命〃,到许成

手上仅遗留下宅院一处。1984年,许成因举家搬迁到县城居住,将宅院以1500元卖给侯

田。1990年,由于修建马路,政府规定侯田拆迁古宅。侯田在挖掘宅院大厅地面石砖时挖

出一坛清乾隆年间的银元宝,共55锭。许成闻讯后立即找到侯田,称此元宝乃其曾祖父

所埋,应归还给他。侯田则称,此房他已买下,是这房屋的所有人,房屋下所挖的东西当

然应归他所有。许成最后只好向法院起诉,规定侯田归还元宝,同时许成还提供证据表白

此房确为其曾祖父所留,并且可以证明元宝也为其曾祖父所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有

人提出,这些元宝属于地卜埋藏文物,是限制流通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应一律归国家

所有

地下埋藏物的所有权归属:此元宝应归许成所有。对于地下埋藏物,我国《民法通则》

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受单位应当对上交的单位

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但本案中元宝并非是所有人不明,许成有证据证明元

宝是其曾祖父所埋,故上述规定不合川此案。此外,虽然文物属于限制流通物,但我国法

律并不严禁公民个人合法楣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3条规定:''公民、法人对于挖掘、发现的埋藏物、陷藏物,

假如可以证明属其所有,并且根据现行的法律、政策又可以归其所有的,应当予以保护。”

可见,法律允许私人拥有文物。案中有人提出文物一律归国家所有的观点是不对•的的。上

述元宝能被证明属于许成曾祖父遗留,因此应判归许成所有。根据我国《文物法》,作为

限制流通物的金银,允许个人所有但严禁私自买卖。本案中,房屋虽然卖给侯田,但此元

宝仍归许成所有,候田属不妥得利,应归还许成。

案例16协议

胡某有两层楼房一憧,二层于1993年租给其内侄李某夫妇居住。1995年胡某考虑到自己

年老多病,身边又没有其他亲人,遂与李某签协议约定,以李某对其生前悉心照料,死后

料理好后事为条件,胡某将在房产证书上把李某列为共有人。1995年终,胡某到房产部门

更改登记,将李某列在了共有人一栏,房产部门据此重新更换了房产证。但是,自李某夫

妇被列为共有人之后,他们对胡某的态度越来越差,开始经常与胡某争吵,1997年10月

的一天,李某甚至将胡某赶出家门。胡某为此极度痛苦,后悔万分。后在本地法律援助中

心的帮助下,胡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规定取消李某的楼房共有人的资格。

[问题]1.胡某与李某之叵的协议属于什么协议?这种法律行为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行为?

2.法院应当如何判决?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1.某与李某间所签的协议是遗赠扶养协议。所谓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与扶养人所签订

的,由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受扶养人在死后将财产转移给扶养人的协

议。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它以扶养人先履行对遗赠人的生养死葬

义务为条件,然后遗赠人的转移财产的法律行为才生效。

2.法院应判决取消李某的楼房共有人的资格,房屋的所有权完全归胡某所有。由于本案中

双方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胡某将李某列为楼房共有人的目的是为了让李某对其生前悉心照

料,死后料理后事,只有李某履行了这一义务,胡某才乐意将李某列为共有人。而李某却

没有依约对胡某悉心照料,已经违反协议,胡某当然有解除协议的权利,即不再将李某列

为共有人。

案例17诉讼时效

1987年12月,胡某所在单位决定派他到加拿大学习两年,因办理出国手续一时钱不够

用,遂向朋友张某借款3万元,并立字据约定胡某在出国前将钱还清。但胡某直到1988

年7月27日出国,都一直没有还钱。此前张某虽然经常来看望胡某,但也对钱的事只字

未提。胡某在国外两年与张某也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事。1990年8月,胡某回国。

1990年10月张某因买房急需用钱,找到胡某,胡某当即表达,所有钱款月底还清,并在

本来的字据上对此作了注明。11月5口,当张某再次来找胡某要钱时,胡某却称,他的一

个律师朋友说他们之间的债务已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可以不用还了。张某气愤至极,第

二天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规定胡某偿还3万元的木金和利息.

[问题]1.胡某对王某债务的诉讼时效事实上是否已经届满?2.胡某在1990年10月在字

据上对月底还钱作注明的行为有何种效力?3.张某能否通过诉讼要问胡某所欠的钱?

诉讼时效:

1.《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该规定,民事权利一般在两年后法院不再予以保护,权利人将

丧失胜诉权。本案中,胡某于1987年12月向张某借的钱,直到1990年10月张某才第一

次向胡某要钱,其间已过了近三年,胡某债务的诉讼时效事实上早已届满。因此,当时胡

某假如表达不愿偿还此款,张某将无法通过诉讼索回他的钱款。

2.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第171条的规定,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

由反悔的,不予支持。此处义务人履行义务不仅仅指义务人实际履行义务,也涉及义务人

对履行义务重新做出承诺,本案中,胡某1990年10月在字据.上的注明即是•种重新承

诺,不得反悔。3.张某规定法院判决胡某还款的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但不是由于

时效没有届满,而是因胡某已重新做出承诺。

案例18所有权

1992年3月,农民某甲与某肉联厂约定:由肉联厂将其所有的两头黄牛宰杀后,净得的牛

肉按每公斤7元的价格进行结算;牛头、牛皮、牛下水归肉联厂,再由某甲付宰杀费40

元。在宰杀过程中,肉联厂屠宰工人在其中一头牛的下水中发现牛黄70克。肉联厂将这

些牛黄出售,每克40元,共得2800元。某甲得知此事后,认为牛黄应当归其所有,遂向

肉联厂索取卖牛黄所得的2800元价款。肉联厂认为牛黄在牛下水中,而牛下水按约定是

归肉联厂的,因此拒绝给某甲该款。双方发生纠纷。

[问题]L两头牛的所有权是否已经转移给了肉联厂?2.牛黄应归谁所有?3、某甲能否要

回此2800元?法律上的依据是什么?

孽息的归属:

1.头牛的所有权没有转移。由于某甲与肉联厂之间只存在牛肉加工承揽协议,并将牛

头、牛皮、牛下水及屠宰费40元作为肉联厂将牛宰杀并加工成牛肉这一行为的报酬,并

无约定牛整体转让的意思表达,因此两头牛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2.牛黄归某甲所有。牛黄是牛的孳息,而不是牛下水的孽息,根据孳息归属的原则,孽

息的归属应当与其主物相一致,自然牛黄应当归牛的所有人某甲所有。

3.某甲有权要回2800元。由于牛黄是归某甲所有,肉联厂所得的2800元属不妥得利,

应当返还。

案例19所有权

某甲和某乙是同村农民,因某甲家里盖房的需要,某甲向某乙提出欲收购其所有的三根木

料。双方约定,某甲以600元价款买某乙所有的三根木料。某甲当场向某乙支付了300

元,并说明,等到第二天将余款300元带来付清,并将三根木料拉走。天有不测风云,当

天晚上山洪暴发,将存放于某乙院内的三根木料冲走。第二天,某甲带着300元到某乙家

中规定其交出木料,某乙则说,昨天买卖已经成交了,并且你已经给了300元,木料已归

你了。为此双方发生纠纷,某甲诉至人民法院,规定某乙交付木料。

[问题]1.本案中木料的所有权是否已经发生转移?2.本案中木料损失的风险应由谁承

担?

动产所有权的交付和风险承担:

1.料的所有权应当认定尚未发生转移。我国《民法通则》第72条规定:''按照协议或者其

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

约定的除外。”本案涉及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动产所有权的转移

应自交付时起转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本案中,尽管某甲和某乙己

经就财产的转让达成协议,但由于木料仍在某乙的占有之下,并未交付给某甲,因此应认

定所有权尚未转移。

2.本案中由于双方买卖的木料因洪灾而灭失,由此导致的损失由何方承担就是风险承担的

问题。由于木料尚未由某乙交付给某甲,其所有权亦未发生转移,因此该风险理应由某乙

承担。

案例20所有权

赵某与钱某是夫妻关系,双方于1994年购买了一块日本产的豪华手表,价值1万元。后

因二人产生家庭矛盾,钱某未经赵某批准,擅自把手表拿走,并同孙某协商以L1万元

的价格卖给了孙某。孙某得到手表后,因一时大意将手表丢失。手表被周某捡到,并以

8000元的价格卖给了邻居武某。后武某在佩戴该表时被孙某发现,并就手表的归属发生了

冲突。

[问题.孙某能否取得该表的所有权?为什么?2.武某能否取得该表的所有权?为什么?

动产善意取得:

1.某能取得对手表的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

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

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

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补偿。〃本案中,钱某作为共同共有人,处分其共有财产,而

孙某作为善意第三人,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支付了相称的价款,依法应取得该所有权。

2.武某不能取得对手表的所有权。动产的善意取得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占有人所转

让的必须是动产;第二,转让人的占有必须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表达;第三,善意第三人

必须是有偿地从转让人处取得占有;第四,第三人必须是善意取得占有。木案中,由于手

表是被所有权人遗失,原物不基于所有人的意思丧失占有,因此不能合用善意取得,武某

不能取得有关所有权。

案例21财产共有关系

老张有平房三间,1986年7月,老张去世,未留遗嘱。老张的两个儿子张三和张四各继承

一间半,并将三间房屋重新间隔,在房屋中间以木板隔开,各住一间半。1989年7月,张

三单位分给张三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张三遂欲将自己的一间半房卖掉。张四表达乐意以

1.5万元买张三的一间半平房,但张三认为价格低,不批准卖。李四表达乐意以2万元价

格买该房,张三于是同李四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并到有关部门办理了过户手续。张四因

此起诉到法院,诉称该房屋为兄弟二人共有,哥哥张三在未经其批准的情况下将一间半房

屋卖给别人,侵犯了其所有权,请求法院判决协议无效。

[问题]1、张三与张四对本案涉及的一间半房屋是否为共同所有?假如是,是按份共有还是

共同共有?假如不是,为什么?2.假设张三和张四在继承后均未住进该房屋,该房屋俣持

其父在世时之原样,那么,张三在这种情况下欲卖自己的一间半房屋应如何办理?要受到什

么限制?

财产共有关系:

1.三与张四对该房屋不能构成共有。共有是指两个人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个财产都享有

所有权的状态。本案中,张三和张四对于其父遗留的三间房屋已经作出了适当的分割,已

经做到了产权的进一步分化,应当认定各自对其所实际占有的一间半房屋享有所有权,不

存在共有关系。

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房屋未做分割,张三和张四对维承财产都享有所有权,因而构成共

同共有关系。在共同共有的情况下,张三欲解决其一间半房,应受到如下限制:第一,对

于共有财产不能所有处分,只能处分部分共有财产;第二,共有人对其处分共有财产,享

有优先购买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规定:''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后,一个或者数个原共有人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时,假

如出卖的财产与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财产属于一个整体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张

优先购买权的,应当予以支持。〃因此,张三在出卖其房屋时,一方面无权处分属于张四的

部分,同时在出卖时要考虑到张四享有优先购买权,在同等条件下应把房屋卖给张四。

案例22所有权

某甲于1993年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本市明光社区的一套住房,后因房价上涨,某甲想

把这套住房卖抻,自己搬到郊区居住。1995年初,某甲同某乙在看过该房后,签订了房屋

买卖协议,约定由某乙以12万元的价格购买某甲的住房。但由于某乙手头暂时没有足够

的资金,双方没有立即办理房屋过户手续。1995年3月,某丙找到某甲,提出愿以15万

元的价格买下某甲的住房,某甲为钱所动,当即与某丙签订了另一份房屋买卖协议,在某

丙交付15万元钞票之后,双方到有关登记部门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后某乙筹集到足够

的资金时,发现了这•情况,遂向法院起诉,规定确认某甲与某丙之间的买卖行为无效。

[问题]1.某乙与某丙之回,谁取得标的房屋的所有权?2.对未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

如何补救?

一物二卖:

1。案中,某丙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房屋所有权的设立、变更和

转让,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其理论依据是:不动产物权的取得、消灭和变更,非经登记,

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尽管某甲和某乙之间订立了房屋买卖协议,但由于未办理登记手续,

只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仍属于债权;而某甲和某丙在书面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履

行,并对此办理了房屋登记过户手续,应认定某丙取得了房屋所有权。

2.某乙的补救可以通过对某甲提出损害补偿规定来实现,其请求权是基于与某甲之间已有

协议成立,而某甲的出卖行为使协议无法得到履行,已构成违约。故而某甲应对因其违约

而给某乙导致的损失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23抵押权

某县水泥厂和服装厂达成一份联营协议,约定由服装厂向水泥厂注入资金200万元,水泥

厂每年支付给服装厂利润20万元,两年后归还服装厂的出资,并且服装厂的利润分派不

受水泥厂盈亏的影响。协议达成后,为保证水泥厂能正常履行协议,水泥厂请本地化肥厂

以其自有厂房向服装厂提供抵押担保,并就抵押事宜到有关登记机构办理了抵押登记。

[问题]1.抵押权是否已成立?为什么?2.假如化肥厂明知联营协议有问题仍提供抵押担

保,应承担什么责任?

抵押权的从属性:

1.抵押权并未成立。《担保法》第5条规定:''担保协议是主协议的从协议,主协议元

效,担保协议无效。〃本案中,由于水泥厂与服装厂之间的协议明为联营,事实上是信贷

协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之间借贷是非法的,属无效行为,因此主协议事实上是无

效协议,抵押协议作为从协议自然也无效,抵押权不成立。

2.化肥厂应承担过错补偿责任。《担保法》第5条规定:''担保协议被确认无效后,债务

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假如化肥厂明

知主协议是有理疵的仍提供担保,应认定其主观上有过错,并应根据其过错限度承担过错

补偿责任。

案例24抵押权

1996年6月23日,某甲向木地工商银行申请贷款,工商银行规定其提供担保,某甲即批

准以其所有的一套住房作为抵押物。双方签订了借款协议及抵押协议。由于银行工作人员

的疏忽,双方并未到有关登记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问题]1.房屋抵押权是否已生效?为什么?2、假如房屋抵押权尚未生效,工商银行应采用

什么补救措施?

房屋抵押权的登记制度:

1.屋抵押权尚未生效。根据《担保法》第42条的规定.以下列财产抵押的应当进行登

记:(1)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2)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公司的厂房

等建筑物抵押的;(3)以林木抵押的;(4)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5)以公司的设备

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以上均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协议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这一规定

表白,以房屋进行抵押的,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才干设定抵押权,未经登记,抵押权不能产

生。因此,本案中;某甲未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权不产生。

2.工商银行可规定某甲补办抵押登记。虽然抵押权并未产生,但工商银行与某甲之间的抵

押协议是成立的,工商银行可以基于协议规定某甲补办抵押登记手续。

案例25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权

小陈为向本地建设银行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用其所有的一辆夏利轿车作抵押,该车价值15

万元。借款协议签订当天,双方就该车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后小陈在驾车外出途中,被

一辆货车由后面追尾,导致夏利车严重损坏,价值减至9万元。经查,导致该起交通事故

的所有责任在货车司机。此外,货车司机已准备补偿小陈经济损失5万元。

[问题]1.假如建设银行规定小陈此外提供担保,以保证其到期还本付息,这种规定是否

合理?2.对于补偿费5万元,建设银行能否用其作为担保?为什么?

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权:

1.种规定并不合理。《担保法》第51条规定:''抵押人对抵押物价值减少无过错的,抵押

权人只能在抵押人因损害而得到的补偿范围内规定提供担保。抵押物价值未减少的部分,

仍作为债权的担保。〃本案中,既然导致抵押物损失的所有责任在货车司机,小陈并无可归

责的过错,因此,银行无权规定小陈提供新的担保。

2.银行可用该补偿金作为担保。本案涉及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权,即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

物的代位物。抵押权是把握抵押物的互换价值的权利,属于一种价值权,因此,抵押物的

形态或性质上发生变化时,只要仍能维持其互换价值,抵押权的效力也就及于抵押物的代

位物。银行可就汽车价值减少部分的补偿金行使担保权.

案例26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补偿责任

1994年8月20日。某彩电厂与某仓储公司签订了一份彩电仓储保管协议,由仑储公司负

责保管彩电厂的500台彩电,彩电厂一次性给付保管费5000元。不久、因仓储公司职工

管理不慎,引起火灾,使得库房被焚毁。据查,火灾发生后。某彩电厂的500台彩电全被

焚毁。该种型号彩电的成本价为每台1800元,出厂价为每台2023元,并且,这500台被

焚毁的彩电都早已与其他销位单位订立了销售协坟,只等发货。火灾发生之后,彩电厂为

了维护其厂家信誉,按协议约定,付给其他购买单位货款总额5%的违约金。损害发生

后,彩电厂与仓储公司就损害补偿问题进行了多次协商,均因双方对损害补偿数额分歧太

大不欢而散。同年11月,某彩电厂起诉到人民法院,规定仓储公司补偿其所有损失。

[问题]1.什么是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2.仓储公司应当补偿彩电厂哪些损失?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补偿责任:

1.所谓直接损失,又称积极的损害,它是指当事人已有的合法利益,因可归责于加害人的

因素事实发生,以致减少的利益。而间接损失又称悲观的损害,它是指被损害人本可获得

的预期利益,但由于可归优于加害人的因素事实发生,以致丧失的利益。根据民法原理,

在民事纠纷中,须补偿的损失不仅涉及直接损失,并且涉及间接损失。2.本案中,仓储公

司补偿彩电厂的损失涉及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直接损失是指对彩电厂的500台彩

电进行折价补偿,按成本价计算:1800x500=900000元;间接损失则涉及彩电厂因本次

火灾而承担的违约金损失和失去的本可获得的彩电销售利润,具体计算如下:违约金损失

为2023x500x5%=50000元,本可获得的利润为:(2023—1800)x500=100000元。因

此,仓储公司总共应补偿彩电厂的数额为:900000十(50000十100000)=1050000元。

案例27留置权的成立要件

1996年8月,严某携带一台收音机到某维修部修理,并约好一周后交费取货。一周后,严

某来取收音机,维修部让而某交修理费20元,严某认为收费太高,双方协商不成,严某

只好说:''要不这样,我尚有一台电视机要修,一起给你修,但一定要少收费。”谁知严某

拿来电视机,修理部不仅不修,反而扬言要扣下其电视机。由于收音机没人买,但旧电视

还是有销路的。严某无奈,只好向法院起诉。

[问题]L修理部扣留电视机的行为是否合法?2.留置权有哪些成立要件?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

1.修理部占有电视机的行为是非法扣押。行使留置权以权人占有一定的财产为前提,但

占有财产必须不是因侵权行为取得。本案中修理部强行扣押严某的电视机,已构成侵权行

为,留置权不成立。2.留置权成立的要件涉及:(1)债权人必须占有一定的财产。债双人

对于财产的占有,是留置权成立的要件及存续的要件。(2)占有的财产必须是债务人的动

产。占有人必须是因协议而取得债权。(4)债权的发生与动产有牵连关系。

案例28无因管理及其效力

公民王某承包村里的鱼塘,通过精心饲养经营,收成看好。就在伯.要大量出塘上市之际,

王某不幸溺水而死,而其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无力照管鱼塘。王某的同村好友李某便

积极担负起照管鱼塘的任务,并组织人员将鱼打捞上市出卖,获得收益4万元,其中,应

向村里上缴1万元,李某组织人员打捞出卖鱼所花费劳务费及其他必要费用共计2023

元。现李杲规定土果的继承人支付2023元费用,并规定平分所剩2.8万元款项。

[问题]L公民李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2.李某的规定是否合法?

无因管理及其效力:

1.李某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是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别人利益受损

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的行为。在本案中,在王某死后其鱼塘无人照管的情况下,李某为了

王某的利益,积极为其管理,应认定为无因管理。2.李某提出支付2023元费用的规定应

予支持,平分2.8万元余款的规定不予支持。《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或约

定的义务,为避免别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规定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

的必要费用。〃可见,2023元费用系李某组织人打捞出买鱼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应得到偿

付;而李某规定半分2.8万元余款的规定尢法律依据,小于支持。

案例29不妥得利及其效力

刘某,以放牧为生,某日忽然发现自己的牛群里多了一头大黄公牛,周边的人也无人询问

此牛。几天后,其妻劝刘某将此牛卖掉。以免惹出麻烦,刘某便以自己的牛为名,去村委

会开出证明,到市场上将牛以1200元的价格出卖给邻村的王某。一天,此牛被失主李某

发现,便规定王某返还。王某称牛是从刘某处买的,并有证明为据,拒不交牛。于是李某

便找到刘某,规定其返还卖牛所得的1200元。刘某认为牛又不是他偷的,也不是拣的,

而是自己跑来的,合理合法,拒不承担贡任。李某只好诉到法院,规定刘某返还卖牛所得

1200元。

[问题]1.刘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2、法院是否应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

不妥得利及其效力:

1.刘某的行为属于不妥得利。不妥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协议上的根据而受利益,致别

人受损害的行为。本案中,刘果见自己牛群里多余一头牛后,故意占为己有,没杓合法根

据,并以非法手段骗得卖牛证明卖掉此牛,取得不妥利益,属于不妥得利。

2.法院应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妥利

益,导致别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妥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在本案中,刘某卖牛所得

的1200元属于不妥利益,应返还给受损失人李某.

案例30保证人的担保责任

1995年3月,王某因经营需要,向胡某借款4万元并订有借款协议。协议约定还款期为两

年,丁某为王某还款的保证人。1996年4月,王某还给胡某2万元。1996年6月,王某

因急需资金,又向胡某借款4万元,并约定与前次未还借款到期一并还清,双方均未告知

「某。两年期满,王某无力偿还所欠6万元欠款。因此,胡某请求丁某偿还借款。

[问题]L丁某是否负有偿还借款的责任?2.丁某应偿还多少借款?3.丁某偿还借款后能

否向王某追偿?

保证人的担保责任:

1.丁某负有替王某偿还借款的责任。依据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当债务人不履行或

无力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应承担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义务。本案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借

款,债权人胡某有权规定担保人丁某承担还款责任。

2.丁某负有偿还2万元借款的责任。本案中,丁某所担保债务的范围为第一次借款的4

万元,当王某于1996年4月偿还胡某2万元后,丁某的保证责任也随之减少为2万元。

至于王某的第二次借款,因丁某并不知晓,谈不上作保问题,因而不承担保证责任。因

此,丁某仅负有向胡某承担2万元借款的保证责任。

3、可以。我国《担保法》第31条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案例31定金的数额及罚则

甲公司与乙公司干1996年10月签订一买卖钢材的协议,点、价值13万元,并约定甲公司

于1996年12月前交付货品,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2.5万元的定金。协议签订后,钢

材价格急剧上涨,甲公司受利益驱动,虽经乙公司多次催促,直至协议履行期满仍未交

货。于是,乙公司规定甲公司返还定金。

[问题]L甲公司和乙公司约定的定金是否有效?2.乙公司可以向甲公司请求返还多少金

额?

定金的数额及罚则:

1.甲、乙两公司约定的定金2.5万元合法有效。根据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当事

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的数量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

主协议标的总额的20%,、在本案中,甲、乙两公司在签订买配钢材的协议中约定定金作为

担保,且约定定金的金额为2.5万元,未超过主协议标的13万元的20%,故合法有效。

2.乙公司可以请求甲公司返还5万元定金。《担保法》第8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

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

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规定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

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在本案中,甲公司收受乙公司定金2.5万元后,不履行约定

的义务,应双倍返还乙公司定金5万元。

案例32债的种类

甲厂因急需柴油,与乙厂签订了一份买卖协议。双方商定,乙厂在一个月内筹集0号或10

号柴油10吨供应甲厂,每吨单价为1200元。协议生效后,甲厂按协议约定支付了2023

元定金,乙厂也在协议生效后的第25天,依约定向甲厂发运了0号柴油10吨。因当时气

温下降,0号柴油无法投入使用,故甲厂规定乙厂改供10号柴油或者退货。乙厂认为其所

供。号柴油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协议规定,既不应换货,也无货可换;同时规定甲厂依约

支付货款,不能退货。

[问题]1.本协议所生之债是简朴之债还是选择之债?为什么?2.甲厂规定乙厂换货或退货

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债的种类:

1.本协议所生之债为选择之债。所谓简朴之债,是指债的标的是单一的,当事人只能以该

种标的履行的债,当事人没有选择的余地。所谓选择之债,是有选择权的当事人可从两个

以上的标的中选择其一来履行的债。本案中,甲、乙两厂约定,乙厂可以筹集0号或10

号柴油供应甲厂,因此,是属于选择之债。

2.甲厂规定乙厂换货或退货的理由不能成立。由于选择之债的债务人有权选择任何一种标

的履行义务。

案例33保证的范围及效力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价值50万元的彩电。协议约定,甲公司先预付20万元货款,其余3

万元货款在提货后三个月内付清,并由丙公司提供连带保证担保,但未约定保证范围。提

货一个月后,甲公司在征得乙公司批准后,将30万元债务转移给尚欠其30万元货款的丁

公司。对此,丙公司完全不知情。至债务清偿期届满时,乙公司规定丁公司偿还30万元

货款及利息,而丁公司因违法经营被依法查处,法定代表人不知去向,公司的账户被冻

结。于是,乙公司找到丙公司,规定其承担保证责任。丙公司至此才知道甲公司已将其债

务转让给丁公司,遂以此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双方为此发生争议,乙公司诉至法院。

[问题]1.丙公司保证担保的范围应如何拟定?2.甲公司转让债务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3.丙公司是否应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

保证的范围及效力:

1.丙公司应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担保法》笫21条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涉及主债权

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补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协议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

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本案中,

丙公司与乙公司在保证协议中,对保证范围未作约定,因此,依本条规定应对所有债务承

担责任,即丙公司应对甲公司欠乙公司的30万元主债务及利息等承担所有保证责任。

2.有效。《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协议一方将协议的权利、义务所有或者部分转让给

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协议另一方的批准。〃本案中,甲公司经乙公司批准,将其欠乙公司的

债务转让给丁公司,因此,甲公司与丁公司间的债务转让具有法律效力。

3.丙公司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

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批准,保证人对未经其批准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

任。〃本案中,乙公司许匕甲公司转让债务给丁公司,但未取得保证人丙公司的批准,所以

丙公司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案例34表见代理及责任承担

张某系甲商贸公司员工,曾长期代表甲商贸公司充当采购员与乙家电生产厂家进行购销家

电活动。1998年3月,张某因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被甲商贸公司开除。但是,甲商贸

公司并未收回给张某开出的仍然有效的介绍信和授权委托书。张某凭此介绍信以甲公司的

名义又与乙家电厂家签订了10万元的家电购买协议,并约定在交货后一个月内付款。乙

家电厂家在与张某签订协议时,并未得知张某已被开除一事。乙家电厂家在向张某交货一

个月后,张某仍未付款,也不知其下落。乙家电厂家于是向中商贸公司规定支付10万元

货款,甲商贸公司以张某已被开除与其无关为由拒绝支付,双方发生争执。

[问题]1.张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2.甲商贸公司是否应承担支付货款的货任?

表见代理及责任承担:

1.张某的行为属于表见代理。《协议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

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协议,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

理行为有效。〃本案中,张某被甲公司开除后,事实上代理权己经终止,但甲公司却并未收

同介绍信和授权委托书,也未告知乙家电厂家”乙厂家在善意、无过失的情况下与张某签

订了协议,符合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属于表见代理。

2.甲公司应承担支付货款的责任。依据《协议法》的有关规定,表见代理订立的协议有

效,在本人与相对人间产生法律效力,本人应受协议效力的约束。因此,甲公司应承担向

乙家电厂家支付10万元贷款的责任。

案例35可撤消协议及其撤消权的消灭

甲汽车销售公司与乙汽车制造公司签订了•份轿车买卖办议。由于甲公司的业务员丁某对

汽车型号不太熟悉,因此,在签订协议时,将甲公司原先想买的B型号轿车写成了A型号

轿车。虽然乙公司提供的型号不是甲公司原想购买的B型号轿车,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