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城计》文言文阅读答案
《空城计》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
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
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运粮送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
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
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
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
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就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
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
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三十个军士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
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嬖,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童子
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
笑着不肯相信,便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
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廛尾。城门内外有
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
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
葛亮没兵,故意作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
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
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接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或是
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刀大军到来,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
“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所以很快退
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
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北边的小路退走,
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接着,诸葛亮下令
叫西城百姓随军退往汉中,大队人马立即动身。不久,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的.
军民也陆续赶来了。
1.将下列汉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倘理
往______锋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谨慎料定倘若计策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
O
4.导致“空城计”成功的囚索至少有两个,请具体写出来。
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城计》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二」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6分)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
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喽之上,笑容可掬,焚香
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JS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
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
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
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
不骇然。
(1)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o(2分)
(2)这段文字表现的.故事情节是(2分)
(3)从这段文字能看出诸葛亮或司马魏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三国演义》罗贯中(每空0.5分)
(2).空城计(2分)
(3).诸葛亮:足智多谋,泰然自若司马魏:多疑(2分)
《空城计》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三」
阅读《空城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7--n题。(15分)
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
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斑
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
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
“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
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
计。”孔明乃披鹤鳖,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
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
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K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
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虞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
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④懿看牛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
司马昭日:“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
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
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
明日:“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
也?”孔明日:“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噢样,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己令兴、苞二
人在彼等候。”
⑥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
日:“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
讫,拍手大笑,□:“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笑容可掬:②骇然:
8.这篇课文的情节发展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请用自己
的话概括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4分)
A.开端(第①段):B.发展(第②段):
C.高潮(第③④段):D.结局(第⑤⑥段):
9.阅读课文第①段,说说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
么?(4分)
答:
10.诸葛亮为什么小弃城逃走?为什么敢使“空城计,?请摘取原文句子回答。
(2分)
①为什么不弃城逃走:否
②为什么敢使“空城计”:
11.课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分析第⑤段中的“抚学而笑”是一种什么
样的笑,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3分)
答:
参考答案:
7.①形容满脸笑容。②惊讶的样子。2分,一个词语1分。
8.A.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B.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C.高潮:司马
懿中计。
D.结局:诸葛亮释计,4分,一空1分。文字不拘,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9.对比手法。烘托严峻的形势,突出西城之险。4分,一问2分。
10.①“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
乎?”②“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2分,一空1分。
11.是一种脱险之后佗欢笑,其心理是:司马懿果然中吾计矣。3分。
《空城计》文言文阅读答案「篇四」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旁若无人
②若某等之见
③必弃城而走
④吾兵止有二千五百
2.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计谋高深,令人不可捉摸。这个词语是
O
3.按情节发展,上文节选是课文的、部分。请用简
洁的语言写出这两部分的大意。(各不超过10字)
第一、二段:
第三、四段:
4.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三次“笑”
的不同内涵。
①“笑容可掬”:
②“抚学而笑”:
③“拍手大笑”:
5.上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请指出下列两组对比的作用.
①司马昭与司马懿的对比:
②众官“无不骇然”与孔明“抚掌而笑”的对比:
6.诸葛亮的许多故事家喻户晓。请再写出一个诸葛亮的故事,并简要说出你喜
欢的原因。
故事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
参考答案:
1.①好像;②如果;③跑;④只
2.神鬼莫测
3.高潮、结局。司马懿中计。诸葛亮释计。(意对即可)
4.①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中计,这是紧张的笑。
②见魏军远去,暗自庆幸,如释重负,这是轻松的笑,侥幸的笑。
③胜利之后的开怀大笑,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弄司马懿的笑。(意对即可)
5.①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
②以众官的惊慌失措突出了孔明的大智大勇。(意对•即可)
6.“略”
《空城计》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五」
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勺报到,
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斑
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
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
“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
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
计。”孔明乃披鹤整,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
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卜.,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
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
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座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
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
司马昭曰:“莫非诸葛老师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
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
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
明日:”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
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
人在彼等候。”
⑥众皆惊服曰:“丞框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
日:“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
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阅读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笑容可掬:②骇然:
2.这篇课文的情节发展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请用自己的
话概括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4分)
A.开端(第①段):B.发展(第②段):
C.高潮(第③④段):D.结局(第⑤⑥段):
3.阅读课文第①段,说说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
么?(4分)
4.诸葛老师为什么不弃城逃走?为什么敢使“空城计”?请摘取原文句子回答。
(2分)
①为什么不弃城逃走:否
②为什么敢使“空城计”:
5.课文中三次写到诸葛老师的,笑,请分析第⑤段中的“抚学而笑”是一种什
么样的笑,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3分)
参考答案:
1.①形容满脸笑容。②惊讶的样子。2分,一个词语1分。
2.A.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B.发展:诸葛老师临危施计。C.高潮:司马懿中
计。
D.结局:诸葛老师释计。4分,一空1分。文字不拘,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3.对比手法。烘托严峻的形势,突出西城之险。4分,一问2分。
4.①“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
乎?”②“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2
分,一空1分。
5.是一种脱险之后的欢笑,其心理是:司马懿果然中吾计矣。3分。
《空城计》文言文阅读答案「篇六」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
“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
官,所引五千军,己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
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
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
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
明乃披鹤整,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空城计》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七」
(一)空城计(16分)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
“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
官,所引五千军,己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
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
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妾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
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望,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
琴。
6、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情节内容。(不超过10字)(4分)
答:
7、从选段内容看,诸葛亮面临着怎样的危急情势?其中不恰切的一项是。(3
分)
A、敌我力量悬殊。B、敌军来势凶猛,没有任何准备。
C、身边别无大将,众官“失色”。D、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8、选段展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答:
9、如果统帅换了司马诏,空城计还会成功吗?理由是什么?(5分)
答:
答案:
6、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意近即可)
7、D
8、临危不惧,沉着冷静
9、开放题。例:不会,因为司马昭年轻气盛,他会领兵攻进去(也可用文中
司马昭的话回答)。
也可答会,言之有理即可。
美文阅读网阅读答案大全提供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题巨及答案供查询。如文言文
阅读题及答案,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说明文阅读题答案:现代文阅读题答案,记
叙文阅读题答案等。
《空城计》文言文阅读答案「篇八」
①孔明分拨己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
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人将,只有一斑文
官,所引五千军,己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
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
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
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
明乃披鹤壁,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
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
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JS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
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
司马昭日:莫非诸葛老师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口:亮平生谨慎,
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学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
明日: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
明日: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
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己令兴、苞二人在彼等
候。
⑥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日: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
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阅读题:
1、解释义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笑容可掬:②骇然:
2、这篇课文的情节发展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请用自己
的话概括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4分)
A、开端(第①段):B、发展(第②段):
C、高潮(第③④段):D、结局(第⑤⑥段):
3、阅读课文第①段,说说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
什么?(4分)
4、诸葛老师为什么不弃城逃走?为什么敢使空城计?请摘取原文句子回答。
(2分)
①为什么不弃城逃走:否
②为什么敢使空城计:
5、课文中三次写到诸葛老师的笑,请分析第⑤段中的抚学而笑是一种什么样
的笑,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3分)
参考答案:
1、①形容满脸笑容。②惊讶的样子。2分,一个词语1分。
2、A、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B、发展:诸葛老师临危施计。C、高潮:司
马懿中计。
I)、结局:诸葛老师释计。4分,一空1分。文字不拘,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3、对比手法。烘托严峻的形势,突出西城之险。4分,一问2分。
4、①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②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2分,一空
1分。
5、是一种脱险之后的欢笑,其心理是:司马懿果然中吾计矣。3分。
阅读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
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
阅读打表达与理解
形式有以下儿种①情景式扩展(据情景展开想象)②添枝加叶式扩展(增加修
饰限制成分)③提供中心式扩展(围绕中心进行扩展)④补写续写式扩展。要明确
重点,辨明情景,分清语体展开想象,巧用修辞。打开思路,发散思维。
压缩题考查形式有:提炼观点、概括观点、组织导语、拟定标题等几项内容。
方法是,先问自己几个问题:①写的.是什么物象或形象②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怎样
③文章的思想脉络怎样④命题目的是什么可套用下列公式①:一级信息(10字
内)谁+干什么②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冷链物流销售合同2篇
- 标志基础预埋螺栓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家居建材销售担保合同范本正规范
- 2025版汽车租赁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2篇
- 遂宁木纹铝扣板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购房合同房屋租赁权转售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住宅小区租户管理及公共设施维护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变电设备安装施工分包合同规范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教育贷款担保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快速路停车场投资建设合同样本3篇
- NGS二代测序培训
- 印刷品质量保证协议书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二年级数学上册100道口算题大全(每日一练共12份)
- 营销人员薪酬考核方案
- 2024年版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 2024至2030年中国it外包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无答案)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方管理规定
- 简易自动化培训
- 七年级数学垂线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