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考点专题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09极地地区(真模混测卷)
(时量:60分钟分值: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其外观颜色
是鲜艳的绿色。“苹果屋”外观选择用鲜艳醒目的颜色是为了()
A.与周围森林协调B.冰雪上容易识别
C.防御严寒与风雪D.产生清凉的感觉
【答案】B
【解析】“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除了用来防御北极熊的袭击,还可存放
长期冰站作业科考设备、工具,作业人员也可就地短暂休息。为了醒目,冰雪上容易识别,被设计成
绿色,状似苹果,因此被考察队员亲切地称为“苹果屋”。故选B。
2.(2022·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极地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2018年1
月,我国宣布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下图为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图,完
成下题。
..
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路线沿途经过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B.该路线沿途经过的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
C.北极地区科学考察都选择在2月,因为此时冰面坚固,利于通行
D.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只有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
【答案】A
第1页共17页
【解析】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一鹿特丹)的说法,该路线沿途先后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
洋;该路线经过的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比南极地区气温更高、降水更多、风速更小;北极地区科学
考察应该选择6--8月,此时气温高、结冰面小、利于通航;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故A正确、
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2022·辽宁葫芦岛·统考中考真题)读南极地区中国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3-4小题。
3.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昆仑站B.泰山站C.中山站D.长城站
4.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
A.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B.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
C.研究企鹅、北极熊生存环境D.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
..
【答案】3.D4.B
【解析】3.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长城站位于南纬62°13′,纬度低于66.5°,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正确;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于66.5°,有极昼极
夜现象,ABC错误。故选D。
4.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生行地质、冰
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所以到南极地区进
行科学考察是为了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B正确;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不是为了开
发当地的矿产资源,也不是为了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AD错误;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所以
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不可能是为了研究北极熊的生存环境,C错误。故选B。
(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
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并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
前去观光摄影。下图是“北极熊生存范围示意图和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5-6小题。
第2页共17页
5.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的生存范围缩小,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北极熊生存环境的是()
A.广泛使用煤炭等燃料B.大量砍伐森林当木材
C.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D.提倡出行多开小汽车
6.当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时,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此观
赏北极熊聚集的最佳时间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答案】5.C6.D
【解析】5.广泛使用煤炭等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A错误;大量砍伐森林
当木材会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下降,B错误;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C正确;提倡出行多开小汽车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数量,D错误。故选C。
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年中10-11月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
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而10-11月为观赏北极熊的最佳时间,D正确;1-2月、4-5月哈得孙湾及
北冰洋其他海域都已结冰一段时间,北极熊可能已经迁徙至更北区域,AB错误;7-8月海域没有结冰,
C错误。答案D。
(2022·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人类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越来越频繁。下图示意北极地区。据
此完成7-8题。
7.图中甲地()
第3页共17页
A.位于北太平洋西部B.位于西半球
C.经纬度是(0°,30°W)D.存在极昼极夜现象
8.我国黄河站考察队员()
A.要面临“风库”的凶险B.要忍受“冰雪高原”的极寒
C.可以和企鹅家族合影留念D.致力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7.B8.D
【解析】7.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可知,
甲地经纬度为(60°N,30°W),位于西半球,C错误,B正确;甲地位于大西洋,不位于太平洋,A错
误;甲地在北极圈以南,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B。
8.南极地区是地球最冷的地区,严寒、干燥、烈风,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
北极地区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气温不及南极地区严寒,降水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不及南极地区大。
南极地区代表动物企鹅,北极地区代表动物北极熊。两极地区的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应注
意保护。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0月在北极圈论坛大会上,《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
书中所提出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再次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读图完成9-10小题。
..
9.有关北极航道叙述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可看到成群的企鹅B.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C.最佳通航时间为每年的1月前后D.提升了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价值
10.关于北极航线所联系的①②③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B.②大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C.③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奉基督教D.①②③洲都地跨寒温热三带
【答案】9.B10.C
第4页共17页
【解析】9.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北极航道沿线地区不能看到,故A错误;北极航道的开辟缩
短了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故B正确;北极航道最佳通航时间为每年的7月前后,故C错误;北
极航道提升了白令海峡的航运价值,不经过马六甲海峡,故D错误。故选B。
10.读图可知,图中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③是欧洲。①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面积占四分
之三,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A错误;②是北美洲,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故B错误;③
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奉基督教,故C正确;①亚洲、②北美洲都地跨寒温热三带,③欧洲地跨
北温带和北寒带,无热带,故D错误。故选C。
(2022·湖北咸宁·中考真题)2022年4月26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圆满完成了第38次科考任务,本
次科考历时173天。一位参与本次科考的湖北籍队员说:“一到中山站,可爱的南极动物就向我们迎
面走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小题。
11.一到中山站,迎接本次科考队员的动物是()
A.B.C.D.
12.以下有关南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自然环境恶劣②淡水储量巨大③平均海拔最低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11.C12.D
【解析】11.由题目可知,一到中山站,迎接科考队员的动物是C图所示的企鹅,企鹅是南极地区的
代表动物,有“南极的主人”称号;A图所示的是生活在中国的熊猫,B图所示的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
极熊,D图所示的是生活在亚热带和非洲热带湿热地区的大象,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2.南极洲的绝对最低气温在88℃以下,该大洲是世界上气温最低的地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故①
正确。南极地区拥有着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故②正确。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
极洲,因冰雪厚度平均达到2000米,故③不正确。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铁矿等资源,故
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D。
(2022·广西·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2022年建成,届时将成
为中国“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
图为南极地区简图。据此完成13-14小题。
第5页共17页
13.作为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能够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A.风能B.水能C.太阳能D.煤炭
14.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A.西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东北方
【答案】13.A14.D
【解析】1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风力强劲,所以在南极洲利用风力发电是最
适宜的洁净能源。水能不丰富,太阳斜射得很、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煤炭不属于清洁能源,故A正确、
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1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此
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故ABC错误、D正确,
..
根据题意,故选D。
(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两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分别代表北美洲、亚洲、欧洲B.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C.长城站在泰山站的东南方向D.南极地区即南极大陆
第6页共17页
16.关于两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B.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C.两极地区均酷寒,多狂风D.南北两极地区的“主人”分别是熊和企鹅
【答案】15.A16.C
【解析】15.甲、乙、丙分别代表北美洲、亚洲、欧洲,故A正确;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5°即北极圈
以内的地区。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
故B错误;根据极地图的信息可知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故C错误;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
以及周围的海洋,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16.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矿产资源都很丰富,故A错误;南极地区巨大的冰体占地球淡水总量的3/4,
被称为“固态水库”,据估算,南极地区蕴藏的淡水资源可以供人类使用7500年,故B错误;两极地区
的共同点是都酷寒,且多狂风,区别是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故C正确;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
企鹅,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2022·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工作人员借助LED灯给植物照明,利用嵌入
式温室控制系统等技术,让科考工作者在南极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图为南极温室大棚图片。
据此完成17-18小题。
..
17.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①大风②暴雨③严寒④湿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③了解南极地区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④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17.B18.B
【解析】17.南极地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自然环境特征是酷寒、烈风、干燥,
在南极地区建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大风和严寒,不需要担心湿热和暴雨,故①③正确,故选B。
18.我国对南极地区的考察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④
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南极地区是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
第7页共17页
(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曾用鲸骨、兽角或海象骨制作保护眼睛
的“雪镜”,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太阳镜”之一。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9-21小题。
19.因纽特人戴“雪镜”的主要目的是()
A.抵御狂风暴雨B.避免暴雪伤害C.减轻低温冻伤D.预防患雪盲症
20.因纽特人生活的地区主要属于()
A.高原高山气候B.极地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21.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是()
A.冰屋B.蒙古包C.窑洞D.吊脚楼
【答案】19.D20.B21.A
【解析】19.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习惯戴
雪镜,是为了防止极地冰雪反射的强光对眼睛的刺激,D对;北极地区气候严寒,没有直射现象,降
水量少,A错;“雪镜”仅仅是保护眼睛,不能够抵御暴雪伤害,也不能减轻低温冻伤,BC错;故选D。
20.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高海拔地区,A不..符合题意;读上述资料可知,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地区,
属高纬度地区,为极地气候,B符合题意;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属于低纬
地区,C不符合题意;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冰屋是常年寒冷的极地地区的民居,A符合题意;蒙古包是我国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民居,B不符
合题意;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C不符合题意;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传统民居,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022·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科研价值,
但是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图为南极某处103年前和现在的对比照片。据此,完成22-23小题。
22.由照片对比可知,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第8页共17页
A.土地沙化B.矿产资源枯竭C.水土流失D.冰川融化加剧
23.许多国家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大规模猎捕鲸鱼,丰富食物来源B.利用南极广阔空间进行核试验
C.大力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问题D.研究南极冰川,分析全球气候变化
【答案】22.D23.D
【解析】22.由照片对比可知,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着气温的上升,
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加剧,全球海平面上升,D符合题意。南极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冰层,冰层平
均厚度为2000米,不存在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该图不能放映南极的矿
产资源状况;ABC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生态脆弱,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为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南极洲的
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和平利用,研究南极冰川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发挥南极的科学价值,D正确,符
合题意。“大规模猎捕鲸鱼,丰富食物来源”,会破坏南极的生态环境;“利用南极广阔空间进行核试验”,
会造成核污染等问题;南极气候酷寒,“大力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问题"是不可行的;ABC做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22·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
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图示意1996~2016年南极磷虾的平均密度分布,读图完成24-26小题。
..
24.正值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是()
A.2月B.5月C.8月D.10月
25.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6.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
A.企鹅数量减少B.生物种类增多
C.海洋污染减轻D.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第9页共17页
【答案】24.A25.B26.A
【解析】24.由题干可知,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南极地区每年分寒、暖两季,
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2月是南极的暖季,故A正确;5月、8月、10月是南极的寒季,故
BCD错误。故选A。
25.由图可知,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平均密度最高的海域扇区是丁海域扇区,其次是甲
海域山区,然后是丙海域山区,乙太平洋海域山区平均密度最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企鹅数量减少,因为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
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故A正确;南极磷虾平均密度降低可能会减少生物种类,南极磷虾的
多少与海洋污染、南极冰川面积无关,故BCD错误。故选A。
(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北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北极地区土著
居民以因纽特人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过着渔猎生活。读图,完成27-28小题。
27.因纽特人属于()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
28.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低矮而厚实,原因可能是()
A.抵御暴雨B.抗寒保暖C.利于散热D.通风透气
【答案】27.B28.B
【解析】27.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是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体质特征,黄种人主要分布在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故ACD错误、B正确,
根据题意,故选B。
28.北极地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反映了当地纬度高、气候寒冷,冰层低矮而厚实正是为了抗寒保暖,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不用担心暴雨的影响,也不是为了散热和通风透气。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
题意,故选B。
(2023·湖南常德·校考模拟预测)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
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2年4月返回国内。读“雪龙号科考航线
图”,完成29-31小题。
第10页共17页
29.本次前往南极过程中,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什么大洋()
A.太平洋、北冰洋B.大西洋、印度洋C.太平洋、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
30.雪龙号出发当天,上海()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
31.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
A.南极地区处于冬季,冰层厚,有利于冰层取样
B.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安全性高,便于通行
C.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方便观测极光
D.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
【答案】29.D30.B31.D
..
【解析】29.读图中雪龙号行驶的路线,根据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可知,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
是太平洋和印度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0.读图可知,2021年11月5日雪龙号从上海出发,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太
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上海昼短夜长,上海地处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B正确,ACD
错误。故选B。
31.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南极地区主要处于夏季,冰层薄,A错误;南极地区冰雪部分融化,B
错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便于考察,C错误;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
适合作业,D正确。故选D。
(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一种等积投影地图,该地图就像剥开的橘瓣,它可以使整个地
球的变形最小化。读图完成32-33小题。
第11页共17页
32.据图估计,地球海陆面积比约为()
A.5:5B.6:4C.7:3D.8:2
33.在甲地最可能看到的动物是()
A.B.C.D.
【答案】32.C33.B
【解析】32.据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
海陆面积比约为7:3,故选C。
33.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南极洲。A是长角羚,主要分布在非洲和阿拉伯的沙漠和干燥的平原地区,A
不符合题意;B是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洲,B符合题意;C是北极熊,分布在北极地区,C不符合题
..
意;D是长颈鹿,主要分布在非洲,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于2021年11月5日出发,2022年4月
26日返回上海基地码头。图为2022年5月30日我国南极科考站实时气温监测数据,据此完成34-35
小题。
第12页共17页
34.每年1月至2月是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段,原因是()
A.气候寒冷,冰层厚B.处于暖季,白昼长
C.气候寒冷,降水少D.处于暖季,炎热干燥
35.图示科考站实时气温监测数据说明南极地区()
A.酷寒B.干燥C.降雪多D.烈风
【答案】34.B35.A
【解析】34.每年1月至2月是南极的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出现极昼现象,白昼长,气温相
对其他月份较高,处于暖季,B正确,AC错误;因纬度高,暖季温度也较低纬度地区低,不会出现炎
热天气,D错误。故选B。
35.图示科考站实时气温监测数据显示,科考站中纬度最低的长城站为-3℃,中山站为-8℃,罗斯海新
站为-18℃,另两个科考站更低,说明南极地区气温较低,气候寒冷,酷寒,故A正确。图中没有显示
干燥程度、降雪情况、风力情况,B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2021·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分)
南极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冰雪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原始、独特的自然环境,人迹罕至,
令人神往。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游客人数逐年上升。极地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
的全球意义。..
(1)列举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极地旅游是“大力提倡”,还是“严格限制”?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有煤、铁、石油、固体淡水等
(2)大力提倡;理由是:极地旅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可以带动相关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南
极地区科学考察的进步,应予以开拓。
严格限制;理由是:极地旅游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极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加剧南极冰川融化;
【解析】(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
源,如煤、铁、石油等;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无数的海洋生物。
(2)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游客人数逐年上升,应大力提倡;理由是:极地旅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
市场,可以带动相关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进步,有助于发现南极的奥秘,
让人们更好的利用南极,应予以开拓。
第13页共17页
严格限制;极地旅游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极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无法约束游客随手丢弃物品、伤
害动物等破坏环境行为、轮船污水排放等,会进一步加剧南极冰川融化。
2.(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对这两个地区
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图为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照片一和照片二反映的是两地区科学考察的场景。任选其一,判断照片的拍摄地,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合青藏科考的时间段是____,适合南极科考的时间段是____。(单项选择)
A.11月一次年4月B.5-8月..C.9-10月D.全年
(3)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寒冷,但成因不同。青藏地区主要是由于________高,南极地区主要是由
于__________高。
(4)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①—④表示气候变化对两个地区环境的
不同影响,将数字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海冰、冰盖面积变化②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③“亚洲水塔”水量变化④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_________;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_________。
【答案】(1)照片一为南极点的科学考察场景,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海面结冰,多冰川,需要
破冰船辅助前行。照片二为珠穆朗玛峰的科学考察场景,图片中显示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牦牛
是青藏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2)BA(3)海拔纬度(4)②③①④
【解析】(1)照片一为南极点的科学考察场景,显示了正在极地科考的破冰船,南极地区纬度高,气
候寒冷,海面结冰,多冰川,需要破冰船辅助前进。照片二为珠穆朗玛峰的科学考察场景,青藏地区
第14页共17页
畜牧业发达,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
(2)适合青藏科考的时间段是5-8月,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
脊,气候因海拔高而寒冷,5-8月大部分时间为夏季,气温相对较高,便于考察,B符合题意。适合南
极科考的时间段是11月一次年4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为南极地区的暖季,并且出现极昼现象,
便于考察,A符合题意。
(3)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寒冷,但成因不同。青藏地区主要是由于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南极地区主要是由于纬度高,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之内,常年被冰雪覆盖。
(4)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地区的高海
拔湖泊、湿地面积会逐渐萎缩,“亚洲水塔”水量变化逐渐减少,②③符合青藏地区。南极地区冰川会消
融,海冰、冰盖面积减小,进而影响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①④符合南极地区。
3.(2022·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北极航运的“助推器”,未来航行在北冰洋上的商
船数量将会迅速增加。下图为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____时针方向自转。
(2)国家A是________,号称“______________”,该国可以通过北极航道将其石油、天然气大量出口。
(3)我国进行北极科考时,走北极航道将大大_________(“增加”或“缩短”)航程。
(4)图中漫画反映的是全球变暖的严重后果:即极地地区的_________,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治市滨河公园景观微更新设计研究
- 制剂质量控制体系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饮用水安全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肉质金腰的化学成分及其抗IC型肝损伤活性研究
- 人本主义视角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 农业害虫靶向药剂研制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跆拳道女子中小级别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
- 2025年纺织、服装、鞋帽批发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国家安全教育教师国家级培训心得体会(14篇)
- 资产设备合同范本
- 2024-2034年中国形体矫正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项目保密工作实施方案
- 电竞产业园方案
-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1解读
-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金刚经》课件
- 精密测量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弘扬工匠精神助力科技强国
- 残疾人就业服务
- 传统的中国纹样与饰品设计
- 工业园区消防培训课件
- 供水管网项目背景
- 浅层高效气浮池技术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