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黔东南州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一模)黔东南州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一模)黔东南州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一模)黔东南州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一模)黔东南州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东南州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测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竹和麻作为建筑与设计的可持续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力学特性。竹材以其轻质、坚固和灵活的特性而闻名。其轻质性使得竹制品在建筑中能够减轻结构负担,减轻建筑重量,从而在抗震和抗风能力方面表现出色。竹的坚固性使其在结构设计中具备可比肩传统材料的强度,而其灵活性则有助于创造出更富有变化的设计。麻纤维同样具有出色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其耐用性和轻盈性使得麻成为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麻纤维的纤维结构使其在细长构件中表现出色,同时也赋予其独特的纹理,增添了建筑的美感。在当前对环境可持续性的高度关注下,竹和麻因其卓越的环保特性而备受瞩目。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生长速度远快于木材,且在适宜环境下可年年收获。这种可再生性质使得竹的使用不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麻纤维同样具备卓越的环保属性。麻植物在耕种过程中无须大量化肥和农药,相对于其他纤维植物,其生产对环境的负担更小。除此之外,麻的生长过程对土壤有良好的改良作用,有助于提升农田的生态系统。竹和麻在建筑领域有着悠久的传统应用历史。在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和日本,竹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被广泛使用。竹制品包括梁、柱、墙板等,构建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建筑。其在传统建筑中的运用不仅体现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展示了对自然材料的尊重。麻在建筑中的运用同样源远流长。古老的文明中,人们发现了麻的纤维特性,将其制成绳索、织物等用于建筑和装饰。麻的轻盈性和坚韧性使得其在船舶建造、帆布制作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在传统建筑中,竹和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创新这些传统应用,使竹和麻在当代建筑与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摘编自任立卓、许宁《竹和麻在建筑与设计中的可持续应用:材料、技术与趋势》)【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材料二:麻是在麻类植物中取得的纤维,可分为苎麻、黄麻、线麻等,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吸湿性与透气性等。其中,苎麻的纤维较长,弹性相对较小,但仍有较好的拉接强度。黄麻纤维较粗,耐磨性能较好,是麻绳、麻袋的制作材料。线麻纤维的空腔与纤维表面,分布着许多裂纹和小孔洞,因而吸湿、透气性能相对更佳。上述不同种类的庥纤维材料,在故宫古建筑的墙体抹灰、屋顶抹灰、木构件地仗抹灰等建筑技艺中,得到了科学运用。在故宫古建筑墙体抹灰时,需先用水淋湿墙面,然后在墙体上钉麻揪。钉麻揪指将一绺绺苎麻打结,做成约0.5米长的麻揪,拴上竹钉(或铁钉);然后在墙面上约每1平方米的面积内,钉一道麻揪。此处用到的麻起到“中介”作用,便于抹灰层与墙体基层的粘接,减少抹灰层的脱落、空鼓问题。钉完麻揪后,工匠会在墙面做出标记,确定抹灰的厚度标准,再进行找平。墙体抹灰所用的灰浆多为麻刀灰,分2—3次抹在墙面。麻刀是“麻捣”的俗称。所谓“麻捣”,即将麻绳、麻袋等黄麻类材料浸湿,然后一一剁碎、晾干,再散铺在地上,用细木棍不断敲打,使之成为均匀的絮状物。麻刀掺在灰泥中,可减少灰泥因干燥收缩引起的开裂问题。麻刀在灰泥中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宋代李诚的《营造法式》载“凡和石灰泥,每石灰三十斤,用麻捣二斤”,可反映古人在墙体抹灰时,对麻刀的科学运用。在故宫古建筑墙体抹灰技艺中,掺入的麻刀重量一般为灰泥重量的3%-5%。故宫古建筑屋顶用麻的部位,主要是灰背层。所谓灰背层,即在望板(屋顶基层木板)层之上、铺瓦泥层之下的灰浆层,厚度为15厘米至35厘米不等。在灰背层中,麻主要起拉结作用,让灰背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稳固的整体,使得灰背层有足够的强度和防渗漏性能。故宫古建筑木构件表面用麻的部位,主要是地仗层。所谓地仗层,即古建筑油饰彩画的垫层,由包括麻在内的多种材料混合调制而成,覆盖在木构件基层表面,可起到保护木构件的作用。在故宫古建筑门窗、立柱、屋檐等木构件表面的地仗层施工技艺中,麻被多次使用。使用麻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仗层开裂。地仗的基层为木构件,而木材因为温度、湿度变化,会膨胀或收缩,从而诱发裹在其表面的地仗层开裂。用麻丝包裹木构件表面后,可产生约束力,减少或避免开裂问题。麻在地仗层中的作用,与混凝土中的箍筋作用一样,非常重要。在故宫古建筑中运用麻,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原理。研究表明麻纤维掺入泥灰等颗粒类混合物中,可提供水分蒸发通道,减少因颗粒层不均匀干缩导致的变形量。麻纤维在颗粒层中较为均匀地分布,纤维间相互缠绕,增大了与颗粒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及摩擦力,并产生约束作用,减少因外部因素变化导致的颗粒层变形、开裂。麻纤维还可承担部分拉应力,延缓颗粒层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的破坏。在故宫古建筑中运用麻,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摘编自周乾《故宫古建也“穿”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前,人们高度关注环境的可持续性,竹和麻因其卓越的环保特性而比其他材料更受瞩目。B.竹和麻在建筑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其在建筑中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高三语文第2页(共8页)】C.苎麻的纤维弹性相对较小,线麻的纤维耐磨性能较好,黄麻的纤维吸湿、透气性能相对更佳。D.在故宫古建筑中运用麻,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原理,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生长速度较快,竹的可再生性质使得竹的使用不会导致其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B.竹和麻在传统建筑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研究人员只有创新这些传统应用,才能使竹和麻焕发生命力。C.“麻捣”俗称麻刀,在灰泥中掺麻刀可减少灰泥的开裂问题。人们在给故宫古建筑墙体抹灰时用到了麻刀。D.故宫古建筑屋顶的灰背层使用了麻,麻在灰背层中主要起拉结作用,让灰背的各个部分形成稳固的整体,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最适合使用“麻”的场景的一项是(3分)A.超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支撑。B.航空母舰的甲板建造和铺设。C.故宫古建筑的地仗层施工。D.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安装。4.竹和麻作为建筑材料,在特性和功用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5.麻在故宫古建筑中的运用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哪些建筑智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阿勒泰的牧草地呵瑟穆·小七初夏,在阿勒泰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走出家门,踏上运往牧草地深处的小径。在阳光的照耀下,薰衣草花连成一片紫色的毛绒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蜜蜂们加班加点,一心只想把蜜囊装满,让脚上沾满花粉。“薰衣草”的英文名源自拉丁文,有“清洗”之意,据说薰衣草在古代用于治疗皮肤病。有植物学家介绍说,薰衣草精油还有治疗失眠、消除疲劳的奇效。你看,它不仅清洗了我们的皮肤,还清洗了我们的大脑神经,舒缓了我们的心绪,纾解了我们的压力。秋季收集掉落的薰衣草枯枝,冬季将它们扔进燃烧的壁炉中,屋里闻起来就像七月收割那片紫色花地时空气中弥漫的味道。薰衣草是牧草地里花期最短的植物,而蒲公英的花则从三月雪融之时盛开,开到晾晒干草的秋季,直到那金黄色的小花落在初雪覆盖的空旷山地上,融入腐烂的落叶。此时,山坡上的野生蒲公英花开得热热闹闹。它们纤细而又柔软,亭亭玉立,成了亮丽的风景。等到花瓣凋谢,结出一团团毛茸茸的种子时,它们就会被风带到远方。这些轻盈的种子,可不是人间凡物,它们洁白而又透明,当它们在你眼前飘过时,迎着阳光能看穿它们的身体。牧民们常常将蒲公英的叶子和根部晾干,泡水喝。记得第一次喝蒲公英茶是在一个冬季,看着皱巴的干叶片在水中舒展开来时,我闻到了一股春天的气息。牧民们也爱喝薄荷茶。薄荷,哈萨克语称为“加勒布孜”。草原上有这样一句谚语:“有加勒【高三语文第3页(共8页)】常孜的地方,人不会死,”在傍晚的哈萨克医药中,解荷是最常用的草药。草原上的牧民得了热鹅,会在水边找早青嫩的薄荷——采一把薄荷叶熬成汤剂,服下之后,会舒坦很多。库其肯奶奶说过:“牲畜时常会到水边寻找簿荷草给自己疗伤。”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薄荷总是生长在潮湿的水边,因此有薄荷的地方就有水,无论对于牧民还是牲畜,水即是生命的源泉。我会在露水蒸发后的上午10点至11点之间去寻找薄荷草,这时的薄荷味道最浓。剪一些茎叶,用棉布条捆起来,找一个阴凉通风的棚子,叶子朝下倒挂着。悬晾三天左右,叶片干透后将其摘下,放入遮光的玻璃容器密封,保存在阴凉处,能放整整一年。无论是采蒲公英、薰衣草,还是野薄荷,牧民们都不会连根拔起。甚至在取黄花软紫草与蒲公英的根部时,也是类似间苗那样,只是折下一部分,使得剩下的根有更好的生长空间,获得更多的营养。还能从更多的细节中感受到哈萨克牧民对这片牧草地的深情。在日常生活中,在不断转场的过程中,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般,呵护草地和水源。他们大小便远离水源,洗衣洗碗使用纯天然的洗涤剂。取水时,他们宁可费时费力,也不会对水源做任何改变,一切保持原始自然。他们转场离开之后的宿营地,不会出现任何裸露的地表。在牧草地,四周常常寂静无声,所有的桂物看似静默温顺,其实不然。我们丝毫没有发觉植物与命运的抗争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甚至有时比人类抗争命运都来得艰辛。它们的根部束缚在土地里,从生到死都无法抽身走动,因此,为了繁衍后代,它们必须费尽心机。每一粒种子都自带传播的装备,比如可以随风飘散的降落伞、螺旋状的尖头、小小的长矛、小小的刺球,或是甜蜜的果实。它们都在等待起风,等待鸟兽们的到来,等待某个男人的裤脚或某个女人的裙角。这些沉睡的生命看似静止,实则充满活力,荄势待发。事实上,它们做到了!就拿等待飞鸟啄食从而传播种子的沙棘、黑加仑等野山果来说,千万年来,为了诱惑飞鸟,它们形成了鲜艳的外表,生出香甜的果肉和浆液,而种子就躲藏在其中。野鸟食用果实时,也吞下了难以消化的种子。不久之后,种子就会随粪便排出,传播至四面八方。来过牧场的都知道,在草地上走一走,裤腿上必然会粘上一些苍耳刺或者蒺藜刺。之后,它们在暗骂声中被拽下,丢到远离母株的地方。此外,牲畜走过的牧道两旁是干枯破败的杂草,落到草尖上的野蒿须总不免粘到羊的身上,狗尾草在马蹄上缠成一团,苜蓿叶的芒刺也总是被裹进羊毛中……我们身边最为常见的是随风飘荡、被送去远方的小伞——蒲公英种子。当然,还有可爱的小松鼠,它们在运输和储藏松塔时,将一些松树的种子遗落在各个角落。野生植物这般费尽心机地去生存、繁衍,我们在享受它们带来的种种恩惠时,应该心怀感激,对它们更好一点。对我来说,我家周围的牧草地和野生树林,相当于自家的院子。我熟悉每一棵因为大风、雷劈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倒下的树木,也熟悉每一根可以当作凳子的木桩。看书久了,我会躺在被我称之为“大自然沙发”的树杈上休息。至于哈萨克牧民,他们既是这片牧草地的主人,又是其间的风景。每天,当第一抹晨晖洒在草尖上时,牧羊人已经骑着马,漫步在绽放着小花的牧草地上。牧羊犬欢快地追逐着淘气的小【高三语文第4页(共8页)】羊,牛儿甩着尾巴悠闲地吃草,土拨鼠在洞口探头探脑,草丛里的蚂蚱跳进跳出……觉得有些累了,牧羊人便跳下马,躺在草地上,手臂枕在头下,嘴里叼着一根草,眯着眼晒太阳……这简直就是我心目中天堂的模样。(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牧草地的野生植物看似静默温顺,其实在不动声色中与命运进行激烈的抗争,其艰辛程度在某些时候超过了人类。B.“我”热爱这片牧草地和野生树林,熟悉草地上的植物,乐于走出家门而与它们相处,有时还会躺在树杈上休息。C.文章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描写草原风光,叙写了当地牧民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提到了哈萨克语“加勒布孜”。D.“我”心目中天堂的模样:草原上植物都能够生存,小羊、土拨鼠等动物互不侵袭而和谐共处,牧羊人生活富裕。关于文中“来过牧场的都知道”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苍耳、蒺藜、野蒿、狗尾草、苜蓿、蒲公英、松树等野生植物尽力地生存和繁衍,它们应得到尊重。B.“裤腿上必然会粘上……”与上文的“它们……等待某个男人的裤脚或某个女人的裙角”形成照应。C.“最为常见的是随风飘荡、被送去远方的小伞……”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了蒲公英种子传播的情景。D.“费尽心机”是褒词贬用,表现了“我”对野生植物顽强生命力的惊讶,对其为了生存用尽手段的担忧。8.文章描写薰衣草、蒲公英的内容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9.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哈萨克牧民对这片牧草地的深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汉四年,(韩信)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①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高三语文第5页(共8页)】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也。”汉王从之。于是韩信、彭越皆引兵来。(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有删改)材料三:臣光②曰: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夫以卢绾里闬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夫乘时以徼利者,市幷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有删改)[注]①越:彭越。②光:司马光。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意欲复A得故邑B能出捐此C地以D许两人固使各自F为战则楚H易破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假,暂时代理的,与《荀子·劝学》“善假于物也”中的“假”意思不同。B.王,称王,活用为动词,与《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履”用法不同。C.期,约定日期,与《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意思不同。D.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后世也称其为汉高祖。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楚军在荥阳包围了汉王的时候,韩信平定了整个齐国,他派人向汉王上报,说齐国难于治理,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因此想做代理的王以镇抚齐国。B.汉王得知韩信的用意后破口大骂,却被张良、陈平暗中劝阻,汉王醒悟后又改口说韩信应该做个真王,就册立他为齐王,并征调他的部队去攻打楚军。C.汉王征调的韩信、彭越的军队没按时赶来合击楚军,楚军反击而汉军大败,汉王采纳张良立彭越为王、增加韩信封地的建议,二人才率军前来。D.司马光认为,为汉朝夺取天下而屡立大功的韩信被汉高祖用诈骗的手段抓获,汉高祖辜负了韩信,韩信没有忤逆与反叛之心,但其结局也是咎由自取。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4分)(2)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4分)14.司马光认为韩信“乘时以徼利”,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哪些事实可以支撑司马光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高三语文第6页(共8页)】(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田家语(节选)梅尧臣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前月诏书来,生齿复板录①。三丁籍一壮,恶使操弓韣。州符②今又严,老吏持鞭朴。搜索稚与艾,唯存跛无目。[注]①板录:同“版录”,在簿册上登记人口。②州符:州府衙门的公文。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谁道田家乐”的反问发端,含蓄委婉地否定了有关粉饰的说法,引人注目。B.“春税秋未足”富有内涵,租税到秋天尚未交足,暗示有交纳不完的税赋。C.“诏书来”点明令出皇家,“今又严”表现衙门的严厉,“持鞭朴”写官吏粗暴。D.“我”是农家自称,诗歌以“田家语”的口吻叙写,语言质朴无华,感人至深。16.这首诗从哪些方面诉说了田家的疾苦?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固本浚源”来进行推理,引出“▲,▲”的观点。(2)李老师在讲述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两句时,引用了表意相似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小刚在学习中发现,古诗词中常出现带有“梦”字且描写梦境的语句,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国以安为兴,(甲)。安全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没有人民的欢乐与幸福、国家的富庶与强盛。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安中国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站在更高起点上,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①才有切实保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必须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形成发展和安全协调共进、互促双赢的良好局面。【高三语文第7页(共8页)】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变得更加丰富。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样化。要主动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走好新时代群众珞线,让改革与时代共振、(乙),才能增强平安中国建设效能,更好防范化解风险和有效应对挑战。总之,安全与发展②,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不可偏废。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请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其后括号内仿写恰当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0.文中第一段的引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你有没有看过这样的影像?岸上或船上的人们,用各种工具帮海龟或鲸铲掉它们身上附着的“壳儿”。这些“壳儿”叫作藤壶,别看它们个头不大,A,要花很大的劲才能把它们剥离。藤壶属于节肢动物门,有着非常坚硬的外壳,①一般成群出现但生存能力很强。②除了附着在礁石、船底和海堤上,也寄生在螃蟹、海龟、鲸等身上。③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藤壶的性格可判若两“壶”来形容。④它幼年时热爱游走,成年后纹丝不动。⑤它的生活分两个阶段:漂浮、游泳时期(幼体)和固着时期(成体)。⑥初入海洋时.藤壶的无节幼体居无定所,⑦其“小短腿”(触角)扒拉那么几下,只能称为划水。⑧藤壶的无节幼体“随波逐流”,⑨同时还得小心捕食者的追击,⑩想要存活下来难道不容易吗?漂泊一段时间后,小藤壶开始B,并开启自己的第二阶段——腺介幼体时期。小藤壶挑选定居之所很讲究,它会在物体表面短距离地来回运动,用触角来感知“地形”。粗糙不平的地方很受小藤壶欢迎哟!此外,定居之所周围的流速、采光、温度等也是小藤壶要考虑的因素。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2.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一位退休的女教师蹬着一辆自制的“房车”——人力板车,载着九十三岁的老母亲,从上海出发到北京,然后南下,一直拉到海南的天涯海角。她不想给母亲留下遗憾,她要让母亲的足迹印在祖国的大地美景中。这位退休的女教师本想让母亲饱览一下各地的风景,却把自己和母亲变成了一道风景。茅盾在《风景谈》中说:“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语文第8页(共8页)】

黔东南州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A项,“竹和麻因其卓越的环保特性而比其他材料更受瞩目”不合文意,原文是“在当前对环境可持续性的高度关注下,竹和麻因其卓越的环保特性而备受瞩目”。B项,“其在建筑中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分析不当,原文是“其在传统建筑中的运用不仅体现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展示了对自然材料的尊重”。C项,“线麻的纤维耐磨性能较好,黄麻的纤维吸湿、透气性能相对更佳”张冠李戴,应是“黄麻的纤维耐磨性能较好,线麻的纤维吸湿、透气性能相对更佳”)2.B(“现在研究人员只有创新这些传统应用,才能使竹和麻焕发生命力”曲解文意,原文是“在传统建筑中,竹和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创新这些传统应用,使竹和麻在当代建筑与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3.C(C项,原文提到麻在故宫古建筑木构件表面的地仗层中被多次使用,主要目的是防止地仗层开裂,这与麻纤维的特性和作用相吻合。A项,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支撑需要高强度、高稳定性的材料,麻纤维虽然坚固,但不适合作为主体结构的支撑材料。B项,虽然麻的坚韧性和轻盈性在船舶建造中有应用,但甲板铺设更注重材料的耐磨性和承重性,麻纤维并非最佳选择。D项,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安装对材料的要求主要是透光性、耐久性和安全性,与麻纤维的特性不符)4.①竹具有轻质性的特点,能够减轻结构负担,减轻建筑重量,从而在抗震和抗风能力方面表现出色;竹具有坚固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坚固性使其在结构设计中具备可比肩传统材料的强度,灵活性则有助于创造出更富有变化的设计。②麻具有耐用性和轻盈性的特点,麻纤维的纤维结构使其在细长构件中表现出色,同时也赋予其独特的纹理,增添了建筑的美感;麻还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与透气性等特点,可用于抹灰等建筑技艺中,使建筑物表层有防渗漏性能、减少或避免开裂等。(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5.①科学选材与利用:工匠们根据麻纤维的不同特性,将其科学运用于墙体抹灰、屋顶灰背层和地仗层中,发挥了麻的优势,体现了建筑智慧。②技术创新与科学运用:麻刀灰泥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工匠们对材料的精细加工和科学运用的建筑智慧。③兼顾结构与功能:麻在墙体、屋顶灰背层及地仗层中的不同作用,展示了工匠们对建筑结构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把握。(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6.D(曲解文意,“我”心目中天堂的模样主要指自然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人们悠闲自在,与【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自然和谐共处,其乐融融)7.D(“褒词贬用,表现了‘我’对野生植物顽强生命力的惊讶,对其为了生存用尽手段的担忧”分析不当,应是“贬词褒用,表现了‘我’对野生植物竭尽全力来生存、繁衍的智慧的钦佩”)8.①都指出(赞美)了它们是草地上亮丽的风景,都交代了它们的花期。薰衣草花连成一片紫色的毛绒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薰衣草的花期短;蒲公英亭亭玉立,花开得热热闹闹,成了亮丽的风景,其花期长。②都介绍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功用。介绍了薰衣草的医疗作用和薰衣草枯枝的取暖作用,介绍了蒲公英的叶子和根可以泡水喝。(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9.①爱护草原植物。采蒲公英、薰衣草、野薄荷都留下根,取黄花软紫草和蒲公英的根时总要留下一部分。②日常生活中,呵护草地和水源。让一切保持原始自然,转场离开之后的宿营地,不会出现任何裸露的地表。③与这片牧草地朝夕相处,其乐融融。享受放牧的快乐,早起骑马漫步牧草地上,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10.BEG[(原文标点)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也。]11.B(B项,用法相同:“履”,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登上”,与文中“王”的用法相同。A项,“善假于物也”中的“假”意思为“凭借、借助”,与文中“假”的意思不同。C项,“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意思为“穿一年孝服的亲族”,与文中“期”的意思不同。D项,解说正确)12.D(“韩信没有忤逆与反叛之心”不合文意。依据原文“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可知,韩信在之前并没有反叛之心,但在失去诸侯王的权位后有了忤逆与反叛之心)13.(1)我被围困在这里,日夜盼望你来帮助我,(你)竟然想自立为王!·(“困”“佐”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困,被围困;佐,辅佐,帮助)(2)韩信用市井小人的志向为自己谋取利益(或“使自身得利”),又用士人君子的胸怀对他人寄予希望。(“利”“望于人”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利,得利,谋取利益;望于人,对他人寄予希望)14.①汉王被楚军围困在荥阳时,韩信不但没有发兵救援,反而趁机要求汉高祖立他为假王。(1分)②汉王约定与韩信等合击楚军,韩信却未应约前来,想借机谋求自己的利益。(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汉四年(前203年),(韩信)终于全部降服和平定了齐国。(韩信)派人向汉王上报说:“齐国【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

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与楚国交界,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抚他们,局势一定不能稳定。我希望做代理国王以便利国家。”当时,楚军正在荥阳紧紧地围困着汉王,韩信的使者到了,汉王打开书信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被围困在这里,日夜盼望你来帮助我,(你)竟然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汉王的脚,接着凑近汉王的耳朵低声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势册立他为王,好好地对待他,让他镇守一方。不这样的话,就会发生变乱。”汉王也醒悟过来,接着又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应册立为真王,为什么还要做代理国王呢!”于是派遣张良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材料二:冬季,十月,汉王刘邦追击项羽到达固陵,与齐王韩信、魏国的相国彭越约定日期合击楚军;但是韩信、彭越的军队没有来,楚军攻打汉军,大败了汉军。汉王于是又加固营垒加强防守,并对张良说:“诸侯不遵守信约,怎么办呢?”张良答道:“楚军即将被打败,而韩信、彭越二人没有分得确定的领地,他们不应约前来会合是应当的。君王您如果能与他们一起共分天下,就可以立即把他们召来。齐王韩信的封立,并不是您的本意,韩信自己也不放心。彭越本来平定了梁地,当初您以魏豹的缘故,封彭越为魏国相国,而今魏豹已死,彭越也想自己称王,但您却不早做决定。现在,您可以把从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地区都封给彭越,把从陈县以东到沿海地区的区域划给韩信。韩信的家乡在楚地,他的意思也是想要重新得到自己故乡的土地。您如果能拿出以上地区许给他们两人,让他们各自为自己的利益而战,那么楚国就很容易被攻破了。”汉王听从了这一建议。于是韩信、彭越都率军前来。材料三:臣司马光说:世间有人认为韩信(为汉高祖)首先奠定开业大计,与汉高祖一同在汉中起事,平定三秦后,又分兵向北,擒获魏国,夺取代国,扑灭赵国,胁迫燕国,再向东攻击占领齐国,复向南在垓下消灭楚国,汉朝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大多要归功于韩信。再看他拒绝蒯彻的建议,在陈地迎接高祖,哪里有反叛之心呢!实在是因为失去诸侯王的权位后怏怏不快,才陷于大逆不道。卢绾仅仅有汉高祖里巷旧邻的交情,就被封为燕王,而韩信却以侯爵(的身份)在朝廷听命,难道不是汉高祖也有亏待韩信的地方吗?我认为汉高祖用诈骗手段在陈地抓获韩信,说他亏待是有的;不过,韩信也有咎由自取之处。抓住机会去谋取利益,是市井小人的志向;建立大功以报答恩德,是士人君子的胸怀。韩信用市井小人的志向为自己谋取利益(或“使自身得利”),又用士人君子的胸怀对他人寄予希望,不也是困难的吗(不也是错误的吗)!15.A(“含蓄委婉”分析不当,应是“直截了当”)16.①租税繁重,春税到秋天都未能交完,而官府催促又急。②水灾、蝗灾侵袭,秋收难有指望。③兵役繁重,老幼都在抽兵之列,带来严重灾难。(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5页)】

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17.(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示例一: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示例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给分。第(3)小题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18.①长治久安(国泰民安)②相辅相成(相辅而行)(每处1分,如有符合语境的其他成语,也可给分。长治久安:国家、社会长期太平,永久安定。相辅相成:两件事物相互辅助,相互促成,缺一不可)19.甲:民以安为乐乙:与人民共情(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20.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②起强调作用,强调了平安的重要性,阐述了安全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人民幸福、国家强盛的基础。(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