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件(共24张)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件(共24张)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件(共24张)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件(共24张)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件(共24张)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目录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二、贸易金融的发展变化一战前二战前课程标准:了解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金融的变化历程;

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战后21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苏联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国际贸易体系的建设形式的变化国际金融体系的建设90年代以来背景促进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一)一战前:1、表现:(1)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发展(3)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美法工业产值所占位次3214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2、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平行的经济轨道社会主义国家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一)一战前:1、资本主义国家:(1)表现:(二)二战前: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其中以美国的柯立芝繁荣为代表,但是这一“繁荣”背后孕育着严重的危机。①一战后,经济“繁荣”一时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空前(2)影响:①美国:实施新政开启国家干预②德日:走法西斯道路发动二战新理论:凯恩斯主义新特点:政府对经济干预新起点:私人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平行的经济轨道③世界:促成战后贸易金融变化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措施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工业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生产过剩;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蓝鹰运动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颁布《农业调节法》;减耕减产,补贴农民;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颁布《社会保障法》,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实质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知识回顾】罗斯福新政内容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一)一战前:1、资本主义国家:(二)二战前:平行的经济轨道2、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后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列宁时代(1918-192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新经济政策(1921-1928)斯大林时代(1924-1937)苏联模式(1)表现:①国民经济恢复②强盛的工业国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影响:奠定胜利物质基础【知识回顾】苏俄(苏联)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时间1918-1920年底1921-19281936年确立目的实质内容影响成就集中有限力量保证战争胜利(直接过渡)重心: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余粮收集制积极:保证前线粮食供应,缓解城市饥荒。局限: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导致战后经济和政治危机。粮食税;私营企业发展;租让制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极: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局限: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苏联发展。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一)一战前:(二)二战前:(三)二战后:1、资本主义国家:(1)五六十年代:①表现:快速增长②原因:a

、国家的干预经济(2)七十年代:①表现:停滞通胀②措施:减少干预产业升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b、第三次科技革命c、相对安定的环境d

、经济体系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发展的停滞和通货膨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形成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三)二战后:1、资本主义国家:(1)五六十年代:快速增长(2)七十年代:停滞通胀(3)八九十年代:①表现一:复苏发展(1)原因:现代科技进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表现:80年代,经济复苏,第三产业兴起;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②原因:科技进步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增长模式出现。特征: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③表现二:危机频发④原因:固有矛盾经济变化并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波及范围更大。拓展提升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四大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时间16—18世纪18—20C30年代20世纪30—70年代20世纪70年代阶段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张政府管制生产和商业活动、垄断外贸、提高关税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缩减福利开支原因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开拓世界市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矛盾激化政府过度干预,引发“滞胀”典型表现政府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海盗式劫掠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罗斯福新政撒切尔主义供应学派;货币学派守夜人大管家中间路线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三)二战后:1、资本主义国家:2、社会主义国家:(1)苏联与东欧:①体制僵化,结构失衡②改革不当,剧变解体苏联赫鲁晓夫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勃列日涅夫扩大企业自主权力经济杠杆调动积极戈尔巴乔夫承认市场调节作用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1956-19641964-19821985-1991在列宁格勒生产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三)二战后:1、资本主义国家:2、社会主义国家:(1)苏联与东欧:(2)中国:①曲折探索②改革开放③振兴腾飞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三)二战后:1、资本主义国家:2、社会主义国家:3、新兴民族国家:①追求经济独立、工业化②至70年代前期:高速发展③70年代以后:充满挑战(1)表现:(2)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推动多极趋势二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这些国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陷入停滞状态(被称为“失去的10年”)。90年代以后,才又出现新的发展势头。

但此后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一)一战前:(二)二战前:(三)二战后:(四)21世纪以来: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国际形势: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2)中国方案:①坚持对外开放②推动国际合作拓展提升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曲折中不断发展1、曲折的原因:2、发展的表现①两极格局长期对峙②经济危机时有发生③战争带来巨大破坏④不稳定性等因素大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②经济体系化、制度化(国际协调机制)③经济区域集团化④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特别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⑤增长动能明显不足⑥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二、贸易金融的发展变化(一)国际贸易: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也称进出口贸易1、从无序到有序(体系化、制度化):(1)19世纪70年代至二战:实行贸易保护①原因:战争与经济危机。②措施:各国通过贸易封锁、提高关税、货币贬值保护本国贸易。③影响: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

世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2)战后至1995年:构建自由贸易①原因:吸取教训,美国倡导②措施:成立关贸总协定消除贸易壁垒和歧视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临时性协定约束力不强机制不健全③影响:促进了贸易发展二、贸易金融的发展变化(一)国际贸易: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也称进出口贸易1、从无序到有序(体系化、制度化):(1)19世纪70年代至二战:实行贸易保护(2)战后至1995年:构建自由贸易——关贸总协定2、从体系化、制度化到规范化、法制化:(3)1995年:完善自由贸易——世贸组织①原因:适应经济发展需要②措施:成立世界贸易组织③影响:刺激了有效需求

提高了生活水平非歧视性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1997年,69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报、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世贸组织在扩大货物生产与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涉及旅游、运输、教育等12大类,服务贸易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二、贸易金融的发展变化(一)国际贸易:1、从无序到有序(体系化、制度化):2、从体系化、制度化到规范化、法制化:3、从传统向新发展:(1)贸易形式——多样化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2)交易手段——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电子商务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改变商务活动的方式;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有利于转变政府行为)。二、贸易金融的发展变化(一)国际贸易:(二)国际金融:1、从英镑到美元:(1)1816年—20C30年代: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就是例证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体制①原因:世界市场不断扩大②特点:

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流通为主③影响: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和美国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促进了贸易发展崩溃后陷入混乱英镑与黄金挂钩,英镑价值等同于黄金,英镑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因此金币或黄金自由兑换和流通,各国在进行贸易时大多使用纸币英镑。二、贸易金融的发展变化(一)国际贸易:(二)国际金融:1、从英镑到美元:(1)1816年—20C30年代: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体制(2)1944年—20C70年代: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原因:教训惨痛②措施:a、制定国际货币制度b、建立国际金融机构③影响:a、稳定了国际金融b、促进了国际贸易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二、贸易金融的发展变化(一)国际贸易:(二)国际金融:1、从英镑到美元:(1)1816年—20C30年代: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体制(2)1944年—20C70年代: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原因:多极化趋势加强②表现:a、恢复浮动汇率b、多种渠道并行③影响:(3)1976年1月—至今: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牙买加体系2、从美元到多元:a、利于国际经济运转b、收支调节能力更强二、贸易金融的发展变化(一)国际贸易:(二)国际金融:1、从英镑到美元:2、从美元到多元:3、新趋势新挑战:(1)新趋势:①主导趋势: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机构全球扩张②主要表现:a、非银行机构发展迅速b、金融业务界限被打破

90年代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