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0E/wKhkGWeTBoOABl_7AAEmTBx5VAQ642.jpg)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0E/wKhkGWeTBoOABl_7AAEmTBx5VAQ6422.jpg)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0E/wKhkGWeTBoOABl_7AAEmTBx5VAQ6423.jpg)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0E/wKhkGWeTBoOABl_7AAEmTBx5VAQ6424.jpg)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0E/wKhkGWeTBoOABl_7AAEmTBx5VAQ6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9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人的影子B.
水面动物的“倒影”C.
用放大镜观察地球仪D.
日食2、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A.B.C.D.3、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B.100m的短跑成绩约为6sC.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D.步行的速度约为1m/s4、有一山峡宽1200m
两旁都是竖直的陡壁,有一人在山峡内开了一枪,听到第一、第二两次回声间隔5s
则人到两壁的距离分别是(
声速v=340m/s)(
)
A.700m500m
B.860m340m
C.1000m200m
D.1025m175m
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约为47隆忙
C.BC
过程温度不变,说明该物质没有吸热D.该物质在CD
段处于液态6、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测量方法有关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8、以下方法中电源电压均保持不变,R0
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也是R0
那么能够测出未知电阻Rx
的阻值的方法是(
)
A.
如图,先只闭合开关S1
测出Rx
两端电压Ux
在闭合开关S2
测出电源电压U
则电阻Rx=UxU鈭�UxR0
B.
如图,先闭合开关S1
再将开关S2
分别接a
和b
测出电流IaIb
则电阻Rx=IaIb鈭�IaR0
C.
如图,先将滑片移到最右端后闭合开关,此时RP=R0
测出电流Ie
再将滑片移到最左端时RP=0
测出电流Ix
则电阻Rx=IxIx鈭�IeR0
D.
如图,先断开所有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在闭合开关S1
断开开关S2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位置,测出Rx
两端电压Ux=U1
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断开开关S1
闭合开关S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1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1.
则Rx=R1
9、一束光自左边与水平面成70
度角射来,要利用平面镜使光向右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应A.与水平面成35
度角B.与反射光线成35
度角C.与水平面成20
度角D.与入射光线成55
度角10、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学校运动会的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2014•福州)小明在测量物重时;
(1)用弹簧测力计测甲物体重,如图1所示,甲物体重是____N.
(2)估测乙物体重约10N;请你利用下列器材帮他设计一个测量乙物体重的实验方案.
器材:乙物体;弹簧测力计(0-5N),已调平衡的杠杆,刻度尺和细线.
①简述主要测量步骤或在图2中画出测量方案的示意图,并标出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提示:作图时,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F1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可不画出弹簧测力计实物图)
②乙物体重力的计算表达式:G乙=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13、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树下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沿______形成的;可以看到湖水中的鱼,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当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时,他马上判断出是同学小张的声音,这主要是通过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14、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其原理电路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开关S闭合后,当烟雾遮挡程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电压表的示数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2010秋•龙湖区校级期中)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___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②____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
(3)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____左右,声具有____.
(4)短文B中所填的物理量是由____决定的.16、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____可以传声;海上的渔民利用特殊的声音诱鱼,说明____能传声;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____(快/慢).17、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
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
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___中减弱;第三种是在____处减弱噪声.18、如图所示,甲用90N
的拉力,乙用50N
的推力,在30s
内共同使一辆小车从一个倾角为30鈭�
长为60m
的斜坡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
甲乙二人对小车做功______J
甲对小车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19、一般情况下,男声比女声音调高响度小.______(判断对错)20、形“影”不离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______(判断对错)2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判断对错)22、“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6分)23、当马拉着载有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
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
方向是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
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24、如何测量一层楼的高度?请设计三种方法.25、在以下两个说理题中选择一个作答;多选不加分.
(l)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片.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钢罐的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紧紧贴在钢罐内壁.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给予解释.请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水结冰的危害性.
(2)初春温度较低,农民常在傍晚向秧田多灌一些水,在次日早上又把秧田中的水放浅些,这样会提高秧田温度以利秧苗生长.请你用所学的比热知识给予解释.请例举水比热的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两处应用.评卷人得分六、作图题(共2题,共18分)26、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鈭�
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在图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虚像。
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在下列方框中分别画一个合适的透镜。
27、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鈭�
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在图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虚像。
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在下列方框中分别画一个合适的透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A、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身上,被物体挡住,在墙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人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水中动物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用放大镜观察地球仪,应用了光的折射,是物体在凸透镜焦距内,形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日食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C.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解析】【答案】C2、A【分析】略【解析】A
3、D【分析】解:A
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
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dm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
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
一般在15s
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
跳动60
次的时间接近60s
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隆脕13.6m/s隆脰1m/s
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解析】D
4、D【分析】解:
设人第一次听到回声的时间t1
到较近的峭壁的距离为s1
则t1=2s1v=2s1340m/s
设人第二次听到回声的时间t2
到较远的峭壁的距离为s2
则s2=1200m鈭�s1t2=2隆脕s2V=2隆脕(1200m鈭�s1)V
由题知,t2=t1+5s
即:2隆脕(1200m鈭�s1)340m/s=2s1340m/s+5s
解得:s1=175m
s2=1200m鈭�s1=1025m
.
故选D.
人第一次听到回声的时间t1
是声音到达较近的峭壁再反射回来的时间;第二次听到回声的时间t2
是声音到达较远的峭壁再反射回来的时间;
设探险者到较近的峭壁的距离为s1
则探险者到较远的峭壁的距离为s2=1200m鈭�s1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求出探险者第一次听到回声的时间t1
和第二次听到回声的时间t2
根据t2=t1+5s
列方程求解.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本题关键:一是确定声音从鸣枪处传到峭壁的时间(
单趟用时)
二是利用t2=t1+5s
列出方程求解.【解析】D
5、C【分析】【分析】(1)(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2)图中从第5min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15min结束,这段时间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物质处于固态。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解答】(1)
由图象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大约47隆忙
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7隆忙
故A;B正确;
(2)
由图象可知,AB
过程吸热升温,BC
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错误;(3)CD(3)CD段该物质全部熔化完毕,处于液态,故D正确。
故选C。【解析】C
6、B【分析】解: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
B;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等都有关;故B正确;
C;在认真的测量下;由于估读等原因也有误差,故C错误;
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
故选:B。
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解析】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ABD【分析】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BD.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升华、内能以及惯性,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析】【答案】ABD8、ABD【分析】解:A
如图,先只闭合开关S1
测出Rx
两端电压Ux
再闭合开关S2
测出电源电压U
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即UXRX=U鈭�UXR0
则电阻Rx=UXU鈭�UXR0
故A正确;
B、如图,先闭合开关S1
再将开关S2
分别接a
和b
测出电流IaIb
则Ia
为通过支路R0
的电流,Ib
为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IaR0=(Ib鈭�Ia)Rx
得:RX=IaIb鈭�IaR0
故B正确;
C、由电路图可知,先把滑片移到最右端,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RP=R0
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测出电路电流Ie隆脽I=UR隆脿
电源电压U=e(R0+RX)垄脵
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此,时RP=0
即只有RX
接入电路,由电流表测出电路电流Ix隆脽I=UR隆脿
电源电压U=IXRX垄脷
由垄脵垄脷
可以求出RXRX=IeIX鈭�IeR0
故C错误;
D;如图;先断开所有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再闭合开关S1
断开开关S2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位置,测出Rx
两端电压Ux=U1
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断开开关S1
闭合开关S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1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1.
则Rx=R1
故D正确;
故选ABD.
要测量电阻阻值;需要测出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分析图示电路图,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测电阻阻值问题,要测电阻阻值,需要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电流,分析清楚图示电路结构、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解析】ABD
9、AB【分析】【分析】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求得入射角的度数后,分析: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10
度时。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型。【解答】如图所示:
在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10鈭�
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55鈭�
则平面镜与水平面向成35鈭�
的夹角,与反射光线成35鈭�
的夹角。
故选AB。【解析】AB
10、ABC【分析】【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根据题目所给具体事例,分析与信息有关的内容。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等科技领域;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学以致用。
【解答】
A.隆隆的雷声反馈给人们一个信息;即将要下雨了,故选项A正确;
B.运动会上听到发令枪声后;即提示运动员要起跑了,是传递信息,故选项B正确;
C.医生通过听诊器传过来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传递信息,故选项C正确的;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故选项D错误。
故选ABC。【解析】ABC
11、ABC【分析】解: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B;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C;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对噪声没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防治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解析】ABC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略
【分析】【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
(2)由于物体的重力差不多是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的2倍,所以不能直接测量,可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以上的省力杠杆间接测量,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物体重力的计算表达式.【解析】【解答】解:(1)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的示数为4.4N;
(2)①实验步骤:
a、把乙物体挂在杠杆右侧A点,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右侧大于2倍OA的B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见下图),读出拉力F1;
b、分别用刻度尺测出OA、OB的长l1、l2.
②乙物体重力的计算表达式:.
故答案为:(1)4.4;
(2).13、直线传播;折射;音色【分析】解:
(1)
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
(2)
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3)
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调;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是有差别的,所以当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时,马上判断出是同学小张的声音,这主要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音色.
解决此题;要掌握:
(1)
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
光的折射现象;知道看水中的物体如“鱼”;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及音色,考查了生活当中常见的现象,是一道基础题.【解析】直线传播;折射;音色14、减小增大【分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
所以;当烟雾遮挡程度增大时,光敏电阻受到的光照强度减弱,R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由U=IR可知,R0两端电压减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光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题意得出当有烟雾遮挡射向R的激光时R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化和R0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解析】减小增大15、略
【分析】【分析】(1)蝙蝠是通过发出超声波;经物体反射来感知周围物体的;振动物体的质量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2)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3)人们在次声波的环境中;人体内脏和环境产生共振,声具有能量,内脏受损.
(4)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析】【解答】解:(1)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超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对着管口吹气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在吹起时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就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不同;
(2)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都听不到;都属于亚声,低于20Hz的亚声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亚声是超声波.
(3)人们在次声波的环境中;频率相同时,人体内脏和环境产生共振,声具有能量,内脏受损而死亡.
(4)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
(1)超声;音调;
(2)次声波;
(3)20HZ;能量;
(4)频率.16、固体|液体|快【分析】【解答】解:
人的耳朵听不到声音后;可以通过硬棒;牙齿等固体将声音传递到大脑中,这说明固体可以传声;诱鱼器发出声音,通过液体传播到鱼的耳朵里,鱼就被吸引了过来;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慢,在气体中最慢.
故答案为:固体;液体;快.
【分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根据这两点内容,分析本题.17、声源|传播过程|接收【分析】【解答】解: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接收.
【分析】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18、略
【分析】解:甲对小车做的功:
W录脳=F录脳s=90N隆脕60m=5400J
乙对小车做的功:
W脪脪=F脪脪s=50N隆脕60m=3000J
则甲乙二人对小车做功:
W=W录脳+W脪脪=5400J+3000J=8400J
.
则甲对小车做功的功率:
P录脳=W录脳t=5400J30s=180W
.
故答案为:8400180
.
(1)
知道甲乙二人对小车的力和和移动的距离;根据W=Fs
分别求出甲乙二人做的功,然后二者相加即得所求的功;
(2)
知道甲对小车做的功和所用的时间,根据P=Wt
求出甲对小车做功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计算公式和功率的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应用,熟练运用公式即可正确解题,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解析】8400180
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19、×【分析】解:男生在说话时;声带振动幅度大,响度较大;女生在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快,音调高.故男声比女声音调高响度小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解析】×20、×【分析】解: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
“影”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物体的“影子”;
(2)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如平面镜成像;湖光倒影等;
(3)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影”;如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影”,如毕业合“影”.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解析】×21、√【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22、√【分析】解:赤道的周长是40000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
故答案为:√.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属于基础题.【解析】√五、简答题(共3题,共6分)23、500;向北;减小【分析】解:因为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并且是一对平衡力,因此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与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大小为500N
方向向北.
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而载货量减少,因此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故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减小,由于雪橇仍然匀速行驶,因此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减小.
故答案为500
向北,减小.
物体只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到力一定是平衡力;一对平衡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滑动摩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此题考查摩擦力的方向、二力平衡条件以及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此掌握一对平衡力的特点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析】500
向北;减小24、方法一:将一细线拴一石子,从二楼垂到一楼地面,记下所需细线长度位置,把细线折到小于30cm时,用该刻度尺测量出长度乘以细线的折数即是楼房高度方法二:测出一块砖的厚度,数出一层楼砖的数量,一层楼的高度就等于一层楼砖的数量乘以一块砖的厚度方法三:用长木棍量出高度,再测量长木棍【分析】【分析】测量教学楼的高度,可以用细绳、或者木棍、或者测量一块砖的厚度然后在数砖的个数。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考虑先用线测出并记下标记,然后量出标记的距离就是建筑物的长度,化整为零,化大为小是本题的突破点。【解答】方法一:将一细线拴一石子,从二楼垂到一楼地面,记下所需细线长度位置,把细线折到小于30cm
时,用该刻度尺测量出长度乘以细线的折数即是楼房高度。方法二:测出一块砖的厚度,数出一层楼砖的数量,一层楼的高度就等于一层楼砖的数量乘以一块砖的厚度;方法三:用长木棍量出高度,再测量长木棍。故答案为:将一细线拴一石子,从二楼垂到一楼地面,记下所需细线长度位置,把细线折到小于30cm
时,用该刻度尺测量出长度乘以细线的折数即是楼房高度;测出一块砖的厚度,数出一层楼砖的数量,一层楼的高度就等于一层楼砖的数量乘以一块砖的厚度;用长木棍量出高度,再测量长木棍。【解析】方法一:将一细线拴一石子,从二楼垂到一楼地面,记下所需细线长度位置,把细线折到小于30cm
时,用该刻度尺测量出长度乘以细线的折数即是楼房高度方法二:测出一块砖的厚度,数出一层楼砖的数量,一层楼的高度就等于一层楼砖的数量乘以一块砖的厚度方法三:用长木棍量出高度,再测量长木棍25、略
【分析】【分析】(1)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钢罐内罐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水凝固成冰后体积膨胀,会对钢罐内表面产生向外的压力,使贴到钢罐内表面的铝膜与钢罐接牢.
水的反常膨胀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如:冬天放在室外装满水的水缸,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会把水缸胀破.
(2)本题是考查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应用.比热容越大;在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越小.
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北方冬天暖气用水做导热介质;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解析】【解答】答:(1)由于水结冰时要膨胀;产生巨大压力,使铝膜与钢罐牢牢的压在一起;
汽车的水箱装满水时;在冬天易被冻裂;自来水管在冬天也会因水结冰,体积变大,将自来水管涨破.
(2)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晚上降温时;水的比热容大,温度降低得小,使秧苗免受冻害;当白天升温时,水的比热容大,放掉一些水是为了使秧田的温度升高得多些,这样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北方冬天暖气用水做导热介质;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等.六、作图题(共2题,共18分)26、(1)如图:(2)如图:(3)如图:(4)如图:【分析】【分析】(1)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次加工材相关板材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中国建设银行企业网上银行国际结算协议(2篇)
- 2025年亲属的股权转让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二手车带牌转让协议模板(2篇)
- 2025年个人自建房购房合同标准版本(2篇)
- 2025年个人股权转让协议样本(2篇)
- 咖啡厅装修贷款合同样本
- 杭州市通讯市场租赁合同
- 城市湿地公园苗木配送协议
- 博物馆改造施工队协议
- 国际货物运输委托代理合同(中英文对照)全套
- 全面新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分析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三年级上册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VDA6.3 2023过程审核教材
- 烹饪实训室安全隐患分析报告
- 《金属加工的基础》课件
- 运输行业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文明驾驶保平安
- 体验式沙盘-收获季节
- 老年护理陪护培训课件
- 2019年420联考《申论》真题(山西卷)试卷(乡镇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