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9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1953—196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8
197.65
1954
166.52
1959
169.68
1955
183.94
1960
143.85
1956
192.75
1961
136.50
1957
195.05
1962
154.41
对表中关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变化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50中期年代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导致了粮食产量急剧下降2、下列法律文献与其所确立的政体,对应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民主共和国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C.法国1875年宪法——君主立宪制D.德意志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3、被称为西方的“历史之父”的是()A.修昔底德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希罗多德4、买扑是宋代市场竞价活动最重要的方式,宋真宗时实行“实封投状”法,投标人将自己所出的价格密封,投入官府所设的密封柜中。宋哲宗推行“明状买扑”法,即“明书钱数,众各见闻,又择价高之人便行给付”。从“实封投状”到“明状买扑”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强化了政府干预商业的力度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人D.保障了竞价活动的顺利进行5、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曾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为A.澳门被葡萄牙侵占B.东南沿海倭患严重C.荷兰强占了台湾岛D.瓦剌俘虏了明英宗6、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B.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C.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7、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8、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A.《独立宣言》B.《邦联条例》C.1787年宪法D.《十二铜表法》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表现。
(1)国内矛盾激化。
①伴随经济繁荣、国土开发,清朝________迅速;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②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导致农民起义频发。大部分由民间秘密宗教________领导。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教天理教还攻入了________。
(2)对外:________
①背景: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②措施:
清初,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________一处,________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外商受到严格制约。严厉禁止________出海贸易。
③结果: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0、隋的统一:589年;隋文帝次子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文帝死后杨广即位,是为________。
11、文景之治: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尊奉________的思想,采取“________”政策。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________”12、开眼看世界。
(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2)表现。
。人物。
代表作。
内容。
评价。
林则徐。
《______》
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
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魏源。
《______》
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最早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的书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徐继畲。
《瀛寰志略》
介绍世界上80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3)特点:从地理和历史方面了解西方。
(4)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______的主张。13、文化遗存代表:
距今约170万年的________。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________。14、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王室在256年被________吞并15、表现。
(1)________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3)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________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是农业和工业并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没有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A.正确B.错误17、亚太经合组织自1989年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A.正确B.错误18、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A.正确B.错误19、“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A.正确B.错误20、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正确B.错误21、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A.正确B.错误22、“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完整的“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A.正确B.错误2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0分)24、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巨变,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材料二: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三:接受马歇尔计划的西欧国家;其经济计划受美监督,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率。为促使法国在对德政策上与美国一致,美利用“马歇尔计划”使法国就范。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
材料四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3)材料四中所说的“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它们关系的改变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五: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六: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4)根据材料五和材料六,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材料二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扬《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与国家;民族联系一起。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和英国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晚清卫生观念的传播对近代化的积极作用。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6、请将①贞观之治②甲午战争③开元盛世④辛丑条约四个历史史实按照纪年方式分成两组并写出分组理由。27、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8、如何全面认识国民党的抗战29、简要回答自1840年以来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要点:时间、战争、条约名称、简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1953—1962年中国粮食产量的升降变化反映出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A项错误;自然灾害不是全国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不是1953—1962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的原因,D项错误。2、D【分析】【详解】
德意志1871年宪法意味着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故选D;英国的《权利法案》意味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排除A;美国1787年宪法等于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故排除B;法国1875年宪法也意味着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故排除C。
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这一题的ABC都属于不符合史实。3、D【分析】【详解】
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的“历史之父”,故选D;修昔底德被称为“历史科学”之父,排除A;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ABC不符合题意,排除。4、A【分析】【详解】
材料是对宋朝时期商人投标竞价的描述;反映是投标由封闭到公开公正,有利于防止政府官员舞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故A正确;宋朝时期政府对商业活动不再直接监管,B排除;政府公开竞标的做法有利于增加收入,C排除;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5、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戚继光是我国明朝时期民族英雄,他抗击倭寇,维护沿海国家安全,材料中的诗文就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倭患严重的背景之下创作的,表达了他愿为平定倭患实现国家“海波平”而鞠躬尽瘁的精神,而故选B;其他选项均与戚继光及材料中的诗文无关,故排除ACD。6、C【分析】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实现救亡图存;故“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但洋务运动单纯引进西方科技,而不变革封建制度,最终失败,故又“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其在学习西方方面对今天的借鉴:
(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还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题体制,重视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洋务企业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7、A【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中“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等信息可知,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弱化,A选项正确;英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其权力并未丧失,B选项错误;英国政治制度本身没变,只是权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英国议会权力相对弱化,C选项错误;内阁不能限制议会,是议会限制内阁,只是限制的权力相对弱化,D选项错误。8、C【分析】【详解】
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为宪法,C正确;《独立宣言》、《邦联条例》不属于宪法,排除A、B;D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不是近代世界宪法,排除。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详解】
(1)①伴随经济繁荣;国土开发;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积累,乱象逐渐萌生,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②康乾盛世后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解析】人口膨胀白莲教北京皇宫闭关锁国广州广州十三行民间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隋炀帝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所以,①处为黄老无为;②处为与民休息;③处为文景之治。【解析】黄老无为与民休息文景之治12、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林则徐编著的代表作是《四洲志》,魏源编著的代表作是《海国图志》,此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所以①是道光,②是《四洲志》,③是《海国图志》,④是自强。【解析】道光四洲志海国图志自强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文化遗存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解析】元谋人北京人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所以,①处为齐;②处为楚;③处为燕;④处为韩;⑤处为赵;⑥处为魏;⑦处为秦;⑧处为秦国。【解析】齐楚燕韩赵魏秦秦国15、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解析】唐太湖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B【分析】【详解】
赫鲁晓夫改革首先是从农业入手,着重于农业,并没有农业和工业并重。所以题意说法错误。17、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故题干表述正确。18、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故题干说法正确。19、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故正确。20、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所以题的表述是正确的。21、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是短暂春天,故题干表述错误。22、B【分析】【详解】
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题干表述错误。23、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行使行政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间接选举产生,故材料中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0分)24、略
【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冷战的表现以及冷战下国际关系具体事例回答。
(2)依据材料二“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以及材料三“美利用“马歇尔计划”使法国就范分析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从冲击两极格局回答。
(4)依据材料五“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以及材料六“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回答。
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所涉及的题材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多,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是目前高考中测试能力考查较好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中信息进行解读并获取信息的能力。一个前提;两个充分、五个步骤。
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3.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解析】(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2)不同:材料二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材料三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
(3)法;德推动欧洲走向联合,冲击了两极格局。
(4)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特点:明朝:据材料“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可知;明政府消极应对;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据材料“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可知,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教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英国:据材料“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可知,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据材料“政府积极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可知,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据材料“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可知,防疫措施科学、进步。
(2)背景:明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府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等方面回答。英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影响:明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等角度回答。英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等方面回答。
(3)积极作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推动了民族觉醒、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等方面回答。【解析】(1)特点:明朝:政府消极应对;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教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
(2)背景:明朝: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府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
影响:明朝: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国: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
(3)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觉醒;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近代化)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6、略
【分析】【详解】
古代纪年法一般有年号纪年法,以及干支纪年法,依据所学可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属于年号纪年的方式。甲午战争和辛丑条约可知是干支纪年的方式。【解析】①贞观之治;③开元盛世;使用了年号纪年的方式。
②甲午战争、④辛丑条约,使用了干支纪年的方式。27、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时期赋税制度进行了变革,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为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芒果供货协议书
- 道路保通协议书
- 深圳交通所合作协议书
- 签订直赔协议书
- 婚礼没登记离婚协议书
- 自用管线协议书
- 工地劳动合同和协议书
- 父母和孩子复婚协议书
- 电缆施工协议书
- 架子工承包合同协议书
- GB/T 6974.3-2024起重机术语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 福建师范大学《生活中的科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通达信公式编写教程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期末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 消防应急预案电子版
- 【甲子光年】2024自动驾驶行业报告-“端到端”渐行渐近
-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
- 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考试直接用】
- 甘肃省兰州市城七里河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学期末毕业测试语文试卷
- 《装饰材料与施工》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小学生民法典主题班会-民法典宣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