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65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2、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出现这则报道历史背景是()A.“大跃进”时期农村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B.当时“浮夸风”盛行C.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D.福建农民科学种田3、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A.海协、海基会的沟通B.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两岸三通的扩大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4、20、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C.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D.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5、电影来源于生活。影片《英雄儿女》《上甘岭》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的场景()A.越南战争B.抗日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解放战争6、升国旗、奏唱国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国歌是()A.《义勇军进行曲》B.《黄河大合唱》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D.《国际歌》7、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歌词中“诗篇”指的是A.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表南方谈话8、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A.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B.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C.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D.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题文】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B.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C.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0、【题文】热血为信念而燃烧;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四五运动B.五四运动C.九一三事件D.大跃进运动。

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A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C;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D;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该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四五运动B.五四运动C.九一三事件D.大跃进运动。

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A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C;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D;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该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四五运动B.五四运动C.九一三事件D.大跃进运动。

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A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C;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D;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1、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B.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确立了三民主义为革命的指导思想12、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下面有关军阀派系和首领搭配,正确的有:A.直系—段祺瑞B.奉系—张作霖C.皖系—冯国璋D.滇系—唐继尧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出()A.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B.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C.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D.台湾已回到祖的怀抱14、下列人物中,联手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华国锋D.叶剑英15、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A.中国人民志愿军有高度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B.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C.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也为国家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D.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16、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所代表的是()A.先进生产力B.先进文化C.先进道德D.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7、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的军事工业有()A.安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轮船招商局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新中国的成立19、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

(1)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____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

(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____

(5)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____

(6)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____20、甲午中日战争中,____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21、请写出与这些场景相对应的探索活动。

(1)安庆,军械所内机器轰鸣--______。

(2)北京,谭嗣同等人喋血街头-______。

(3)南京,孙中山宣誓就职-______。

(4)上海,学生们传阅《新青年》-______。22、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3、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世贸(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25、(2016•郴州)我国著名作家丁玲是临澧人,其代表作是《边城》.(判断对错)26、我国率先在城市进行改革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3题,共18分)27、唐朝唐玄宗时期;大力提倡科举。一次科举考试后,一书生对同伴说:“又要求写八股文,我怎能金榜题名!”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观点:______理由:______。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宣告:“我们再也不是一个被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对于这句话,小红认为这表明中国已经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小红的理解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9、有人认为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判断: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读材料可以发现;题目中涉及到两件历史事件,一件是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另一件是1868年的明治维新,故可以排除AB两项,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解析】【答案】C2、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浮夸风是1958年至1960年间大跃进时期的产物,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浮夸风”作为“大跃进运动”的症结之一,在大跃进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报产量的事.所以才出现了题干中“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的现象.

故选B.

本题考查大跃进进运动内容.

建议学生重点识记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内容与影响.【解析】B3、B【分析】据所学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就是“九二共识”,而“九二共识”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识记“九二共识”的内容,记住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解析】B4、D【分析】本题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原因。“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那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因此要进行计划供应。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用品丰富,因此不需要再进行计划供应,而是由市场进行调节。故选D。【解析】D5、C【分析】上甘岭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影片《英雄儿女》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上甘岭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可由此突破解答.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上甘岭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解析】C6、A【分析】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了新中国首都;国旗、国歌等内容,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后来《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我国的国歌。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义勇军进行曲》。

本题以升国旗、奏唱国歌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解析】A7、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1992年老人“在中国南海写下诗篇”指的是南方谈话;此外,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等。故歌词中“诗篇”指的是发表南方谈话。故选D。【解析】D8、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说明日本的实力尚无法与欧洲列强相对抗,在其实施侵略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受西方列强的牵制。

故选:C。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知识。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解析】C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B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解开了序幕,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变法开始,从9月到6月共经历103天,历史上也称百日维新,维新派依靠手中毫无实权的皇帝实行变法,由于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再加上袁世凯的出卖,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戊戌变法运动失败,戊戌变法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因此本题选ABC。

考点:戊戌变法中的失败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而要解答该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对于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失败原因和意义同学们一定要重点掌握。【解析】【答案】ABC10、A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五运动的准确识记。结合图片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6年清明节,北京上百万群众自发地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被称为四五运动;四五运动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故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解析】【答案】A;D11、ABC【分析】略【解析】ABC12、BD【分析】略【解析】BD13、ABC【分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反映了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台湾已回到祖的怀抱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中也没有体现.

故选ABC.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解析】ABC14、CD【分析】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于1976年10月6日逮捕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至此结束.全国亿万军民随即举行盛大的集会游行,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胜利.

故选CD.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另外向学生说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解析】【答案】CD15、ABCD【分析】略【解析】ABCD16、ABD【分析】本题考查“三个代表”的相关知识。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总结了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经验,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ABD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符合题意,C不属于,排除。故选ABD。【解析】ABD17、ABC【分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包括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故选ABC.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的军事工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解析】AB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歌曲的名称是《翻身农奴把歌唱》,那么,“驱散乌云见太阳”这一歌词肯定与西藏农奴解放有关系,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平定西藏叛乱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西藏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本题错误。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解析】【答案】B19、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分析】【分析】(1)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百团大战。关于百团大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0年8月,地点在华北地区,指挥者是彭德怀;作战方式是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意义: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关于台儿庄战役;学生还要知道,地点是徐州,指挥者是李宗仁,结果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关于平型关大捷;学生还要知道,指挥者是林彪,这是中日开战以来共产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4)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关于淮海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挥者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参战部队是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歼灭敌人的地点有碾庄、陈官庄、双堆集;淮海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5)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关于辽沈战役;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8年9月到10月,指挥者有林彪;罗荣桓,参战部队是东北野战军;锦州之战,封闭了国民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结果解放军歼敌47万多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6)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平津战役。关于平津战役;学生还要知道,参战部队是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战术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北平国民党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的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为简单,结合课本给出答案即可。20、北洋舰队【分析】【分析】分析题干;涉及甲午中日战争和洋务运动两项较大历史事件,联系教材可知,由于甲午中日战争最终的结果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筹划海防是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洋务派精心建立的北洋舰队却在一场战争中轻易地灰飞烟灭,这说明洋务运动本身没有达到其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所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此题应添“北洋舰队”。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甲午中日战争和洋务运动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和联系能力。21、略

【分析】(1)据所学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

(2)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

(3)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4)据所学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及重大事件.【解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2、略

【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因而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熟练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解析】√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3、√【分析】本题考查中共十四大的内容。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且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题干说法是正确的,故填T。【解析】T24、√【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多哈作出决定,接纳中国加入WTO,中国并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本题正确,故选T。【解析】T25、×【分析】【分析】我国著名作家丁玲是湖南临澧人;其代表作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丁玲的相关知识.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26、×【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之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对内改革。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