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苏州作为最为著名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湿地环境。湿地生态系统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延续城市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调节区域小气候B.能净化水源C.能蓄洪抗旱D.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2、小明爸爸的质量为70kg、小明的质量为50kg。当父子俩一起从居住楼的一楼同时走上二楼。在此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两个人做功的功率相等B.爸爸做功的功率比小明的大C.小明做功的功率比爸爸的大D.无法比较做功的快慢3、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B.滤液中可能有CuSO4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4、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畴1~34~56~78~911~14A.由红变紫B.由蓝变绿C.由绿变橙D.由蓝变紫5、图中的四幅漫画寓意人体免疫的防线.其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一般大型超市出口处都装有报警器;由防盗天线;检测门、检测器构成,使用时只要在商品上贴上具有磁性的软标签,即可达到保护商品的目的。正常购买时,营业员在结帐后,会将具有磁性的软标签消磁,如果商品的软标签未经消磁,当经过检测通道后,检测天线便检测到商品上的标签信号,从而转化为电信号,发出报警声,及时提醒保安人员,从而达到防盗目的。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报警器的原理与下列哪个实验相同()
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溶液的酸碱度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___。当pH=7时,溶液呈____性;当pH>7时,溶液呈____性,并且pH越大,碱性越____;当pH<7时,溶液呈____性,并且pH越小,酸性越____。8、(2015•湖州)为了解低温对玉米牛长快慢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取等量的幼苗分别放在5℃,10℃和25℃环境中培养4天(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通过比较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来反映玉米的生长快慢,因为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能吸收____;它的多少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
(2)通过对柱形图的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最是____。9、若以太阳能热水器内装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10、(2015•台州)如图甲,植物能将太阳能贮存在____中,所需的水是通常由____(填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图乙为中国科学家首创的低碳生活新技术,在室温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同时释放氧气,类似于自然界中植物的____作用.
11、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____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LED是由____(填“超导体”或“半导体”)制成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2、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12分)13、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均匀杠杆,可绕O点上下转动,若让杠杆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作用力及杠杆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4、如图;O为支点,请画出路灯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10分)15、泉州计划今年之内开展细颗粒物等指标的监测工作.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主要是由于人类过度使用煤、天然气和石油等能源形成的.求这种颗粒物的直径?为了减少细颗粒物,请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明确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
【解答】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生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2、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功和功率;需要利用功和功率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同时上楼代表两者所用时间相同,两者重力不同,但上升的高度相同,代表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不同,理清这些关系,本题不难解决。
【解答】由G=mg得;小明爸爸的质量比小明的质量大,所以小明爸爸重力大;上楼过程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由W=Gh可知,小明爸爸做功多;
由P=可知,相同时间内,小明爸爸功率大。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3、C【分析】【解答】A、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是加入铁钉后铁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H2SO4;故A结论不正确;
B、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CuSO4;故B结论不正确;
C;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如果硫酸的量不足,那么滤渣里就可能有Fe和CuO,故C结论正确;
D;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题中没有提及铁粉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Fe也可能不含Fe,故D结论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向滤液中加入薄铁片,而氧化铜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可以硫酸铜反应铁片无任何变化,说明没有稀硫酸,也没有硫酸铜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A【分析】【解答】由于酸性溶液的PH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的过程中酸性减弱至中性,最后由于氢氧化钠过量而使溶液呈碱性,溶液会是蓝紫颜色的一种,故答案应是由红到紫,其它答案中最后的颜色均未在碱性范围之中.
故选A.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因这种指示剂在不同强度的酸性溶液中会显示三种颜色,故开始的颜色无法确定,但加入氢氧化钠后由于中和反应的发生酸会不断减少,至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呈碱性,利用这些知识可解决此题.5、D【分析】【解答】A;图①体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图②皮肤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第一道防线,A不正确;
B;图②皮肤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③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都属于第一道防线,B不正确;
C;图③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图④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C不正确;
D;图①体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图④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菌都属于第二道防线;D正确.
故选:D.
【分析】(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功能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
(2)图①表示体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图②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③表示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图④表示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菌.6、B【分析】【分析】符合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该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该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据原题中“从而将机械运动转化为电流;显示在仪表上”可知,该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故是电动机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
B;该实验是电磁感应实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
C;该实验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影响因素的实验;故错误;
D;该实验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错误.
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0-14中碱强酸强【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中性溶液的pH等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且碱性越强,pH越大,据此解答。
【解答】溶液的酸碱度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当pH=7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并且pH越大,碱性越强;当pH<7时,溶液呈酸性,并且pH越小,酸性越强。
故答案为:0~14中碱强酸强8、光能温度【分析】【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等过程;探究实验有两个原则即对照实验和变量的唯一性,据此解答。
【解答】该实验通过比较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来反映玉米的生长快慢;因为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它的多少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通过对柱形图的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是温度。
故答案为:光能温度9、2.1x107热传递【分析】【分析】由吸热公式可求得水的温度升高到70℃时所吸收的热量;改变内能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而热传递中包括辐射与对流。
【解答】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热量Q=mc△t=100kg×4.2×103J/(㎏•℃)×(70℃-20℃)=2.1×107J。
该热量是吸收太阳辐射能获得的;故属于热传递改变了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2.1×107J热传递10、有机物根光合【分析】【分析】(1)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进行的主要器官是叶。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由根从土壤中吸收,再由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器官,供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利用。
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自然界中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唯一途径就是光合作用,所以图乙在室温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同时释放氧气,类似于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有机物根光合11、绿半导体【分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要产生白光;而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它们等比例混合能产生白光,在发明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此前,红色、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据课本知识可知,LED是由半导体制成的.
故答案为:绿;半导体.
【分析】(1)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而且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2)据有关“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展史分析即可.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2、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授信协议书
- 未到期解除合同协议书
- 股权比例协议书
- 老人帮扶协议书
- 甘蔗地转让合同协议书
- 艺术交流协议书
- 邻里通道协议书
- 劳务承包合同书协议书
- 混凝土公司收购协议书
- 多方开办填埋场协议书
- GB 45672-2025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
- 规划测量协议书
- 倍智tas人才测评系统题库及答案
-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DB63-T 164-2021草地地面鼠害防治技术规范
- 抖音生活服务服务商合作手册-抖音
- 涉密人员保密审查表
- Unit2Lesson3GettingToTheTop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卡通风青春毕业季PPT模板课件
- 《804泄爆墙安装施工方案》
-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救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