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2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我国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在《夜行观星》里有“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这里的“大星”、“小星”绝大多数是()A.彗星B.流星C.恒星D.行星2、德干高原上1月份的风向()A.西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东南风3、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自然资源是无限的B.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C.陆地自然资源的潜力是有限的D.一个地域内的各种资源之间没有联系4、救灾过程中,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全球定位技术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技术D.数字地球5、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大气的()A.反射作用B.散射作用C.吸收作用D.大气逆辐射作用6、读“2000~2009年某市的供水状况统计图(下图)”,据用水结构判断,该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华北平原B.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D.云贵高原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7、城市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最优原则是A.市场最优B.地形最优C.交通最优D.人口稠密8、【题文】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属于同一自然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9、2014年9月24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世界第四大湖“咸海”(内流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咸海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含盐沙尘危害居民健康B.气温年较差加大C.陆地面积加大,人口增多D.湖泊面积减少,洪涝火害频发10、下图为珠海市某小区雨水花园规划示意图,该小区绿化区及园林水景建设的主要目的()A.增加下渗、净化水质B.增加生物多样性C.减少地表蒸发量D.减少地表径流量11、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粘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A.地形低平,排水困难B.全年多雨,降水丰沛C.冬季寒冷.冻土广布D.土质粘重,下渗困难12、如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25~26题.
与2003年相比,2013年()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13、【题文】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BCD14、【题文】关于热力环流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风是由海陆间的热力环流形成的。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一种复杂的形式。
C.同一水平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D.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2012•杨浦区二模)图是“巴黎大区图和人口变化表”;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975年1990年变化率%巴黎市区22998002152400-6.8上塞纳14289001391700-3.4塞纳-圣德尼132210013812004.5瓦尔德马恩121570012155000塞纳-马恩755800107820042.6伊夫琳1082300130710020.8埃松923100108480017.5瓦尔德瓦兹840900104960024.8材料:狭义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墙内的20个区.大巴黎地区还包括分布在巴黎城墙周围;由同巴黎连成一片的市区组成的上塞纳省、瓦尔德马恩省和塞纳-圣德尼省.巴黎市、上述三个省以及伊夫琳省、瓦尔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
①1990年,人口负增长的是____和____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地区,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巴黎己进入了____阶段.
②在此期间巴黎市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为(1)____;(2)____.
③造成上述人口分布变化的原因是____.16、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矿产及森林分布图;图2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局部图(图1中小方框发大图)
材料二:图3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外贸出口结构图。
材料三:下表为北亚三大河流年平均流量表(对应图中A;B、C三条河流)
。河流河口年平均流量(m3/s)各季径流占全年径流量(%)冬(12-2月)春(3-6月)夏(7-8月)秋(9-11月)夏(7-8月)秋(9-11月)鄂毕河127008363719叶尼塞河198006512221勒拿河170003373426(1)从2011年3月1日起,俄罗斯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9月12日为俄罗斯“怀孕日”,鼓励夫妇放假专心造人.俄罗斯这样做是为了解决____.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出过多问题D.人口负增长问题。
(2)符拉迪沃斯托克当地时间比莫斯科时间早7小时,比国际标准时时间早10小时.当符拉迪沃斯托克时间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____.
(3)符拉迪沃斯托克滨海边疆1月份平均气温-27℃~12℃.分析其气温较低的原因.
(4)表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____;简述这些河流水量丰富但是水运不发达的原因.
(5)俄罗斯远东地区商品出口的结构特征是怎样的?分析这种结构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17、完善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意义:____、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交融等。18、图1为“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图2为“该海岸附近的海洋及陆地气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在图1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2)当发生图1所示情况时,应出现于图2中的____(时段).
(3)我国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图1所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变大/变小).
(4)图3为图1所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则图3所示地区位于____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19、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变大,则黄赤交角也随之变大.____.(判断对错)20、(2013秋•姜堰市期中)如图中A;B、C、D表示地球绕日公转在二分二至日时的大致位置;据图完成下列内容.
(1)地球公转至D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纬度),此时北半球正值____季节.
(2)当地球公转由A处到B处时,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姜堰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
(3)当地球位于____(填字母)位置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21、读区域图(如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图中的内容.
。自然地理特征对a河下游地区洪水泛滥的影响(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候特征是____,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____.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22、(2013秋•宜昌期末)读光照图;完成下题:
(1)此时正值____(北半球节气),太阳直射点在____纬线上.自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南或北)方向移动.
(2)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3)A点的夜长为____小时.
(4)D点在A点的____方向.23、(2005秋•建瓯市校级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1)如果这天以后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那么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节气)
(2)这一天南半球各地的昼夜情况是____
(3)此刻这条晨昏线是____(晨线、昏线),它与经线圈的关系是____,与纬线的关系是____
(4)此时B点时间是____点;
(5)北京时间是____点.评卷人得分四、单项填空(共2题,共16分)24、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1.下列说法与上图所反映的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一致的是A.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煤炭时代B.从1890始,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C.世界能源利用多样化时代结束于1950年D.图中的五类能源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2.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各类能源蕴藏量的变化C.消费方式的变化D.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25、读下图,回答:1.制约②地农业发展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有A.人均耕地面积少B.农业投入少C.土壤贫瘠D.水旱灾害频发2.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A.①地以畜牧业为主,其它三地以种植业为主B.②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其它三地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C.③地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其它三地以中小型为主D.④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其它三地的水旱灾害较频繁3.下列关于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不正确叙述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B.工业基础好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D.土壤肥力高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1题,共10分)26、如图是影响人口迁移诸因素的知识体系结构框图;据此回答问题:
(1)填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A____,B____.
(2)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
A.政治因素B.自然环境C.社会经济D.政策和矿产资源。
(3)美国很多老人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是因为____.
A.淡水B.土壤C.政策D.气候。
(4)深圳、珠海在20世纪80年代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主要原因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考查的是恒星是自身能发光、放热的天体,并且大多闪烁不定.【解析】【解答】解:“大星”;“小星”的特征:自身能发光;且闪烁不定.故判定为恒星.
故选C.2、B【分析】本题考查德干高原的气候及风向。德干高原位于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月受亚洲高压影响,吹东北风,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B对,ACD错。故选B。【解析】【答案】B3、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特征。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一个地域内的资源是相互联系的,故选B。【解析】【答案】B4、B【分析】【分析】该题考查的是遥感的工作原理.遥感即遥远的感知,可利用飞机、飞船、卫星上的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获取地面的图象.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解析】【解答】解:遥感技术获得的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所以可以利用遥感图象进行灾情监测,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
故选:B5、B【分析】【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解析】【解答】解: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大气的中尘埃能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
故选:B.6、A【分析】试题分析:读图,图示区的地下水供给量为主,地表水占比例小。由此分析,珠江三角洲大气降水丰富,以地表水为主,B错。东北平原是湿润区,地表水较丰富,占比例大,C错。云贵高原位于湿润区,一般不依靠地下水供给,D错。华北平原是半湿润区,降水量较小,工农业用水量大,以地下水供给为主,A对。考点:不同区域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结构。【解析】【答案】A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7、A|C【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商业区的布局主要有两种合理区位:一是市中心,市场广阔,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二是城市的边缘,交通干线交汇处,交通便利。【解析】【答案】AC8、C|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发育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不同气候类型形成的植被带类型,而自然带类型即是以植被带的类型来确定的。注意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下形成的自然带的差异。【解析】【答案】CD9、A,B【分析】【分析】咸海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有含盐沙尘危害居民健康;A对。失去湖泊调节功能,气温年较差加大,B对。陆地面积加大,水源缺乏,人口减少,C错。湖泊面积减少,洪涝灾害少,D错。故选AB。
【点评】区域湖泊水域面积变化的原因,主要影响。10、A,D【分析】【分析】该小区绿化区及园林水景建设;通过排水沟;沉淀池、水管,会增加下渗、净化水质,会减少地表径流,AD对;答案选AD。
【点评】雨水花园作用。11、A,D【分析】【分析】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巴拉那河下游地形低平,排水困难,A对;巴拉那河下游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B错;该区域为热带地区,冬季高温,不可能有冻土广布,C错;题干中有“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粘土”的信息,土质粘重,下渗困难,D对。答案选AD。
【点评】沼泽成因,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12、AC【分析】解:从图中看2003年供水35.8;用水35.8正好平衡,说明没有水资源循环利用;2013年供水”3用水36.4,用水大于供水说明有部分水循环利用.2013年与2003年相比供水总量减小;2013年环境用水很大,生活用水明显增加,农业用水和用水减少,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故选:AC.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供水及用水数据的对比;对水资源利用率;用水结构等进行对比.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读图分析数据的能力,需要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加以应用,再对比选项从而得出答案.【解析】AC13、A|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偏。故图示A;C箭头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与风向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三个力对近地面风向的影响,抓住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利用画图来解题更简单。【解析】【答案】AC14、A|C【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A正确;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运动形式,B错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即水平气压梯度力,C正确。高压指向低压,只是空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垂直方向不符合,D错误。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巴黎市区上塞纳塞纳-马恩郊区化人口从中心城区向四周迁移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下降,周边地区人口密度迅速上升中心城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周边地区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发展以及卫星城的建设等【分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人口变化率进行判断.
(2)结合巴黎大区图和人口变化表进行判断.
(3)结合郊区城市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1)1990年;人口负增长的是巴黎市区和上塞纳,变化率分别是-6.8%和-3.4%;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塞纳-马恩,变化率是42.6%;市中心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减少,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巴黎己进入了郊区化阶段.
(2)结合巴黎大区图(1;2、3、4位于市中心;其它四个城市位于郊区)和人口变化表可以判断,在此期间巴黎市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为人口从中心城区向四周迁移;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下降,周边地区人口密度迅速上升.
(3)郊区城市化的原因是中心城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周边地区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发展以及卫星城的建设等.
故答案为:①巴黎市区;上塞纳;塞纳-马恩;郊区化.
②(1)人口从中心城区向四周迁移;(2)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下降;周边地区人口密度迅速上升.
③中心城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周边地区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发展以及卫星城的建设等.16、D10:00春夏季径流量较大;秋冬季径流量较小【分析】【分析】(1)俄罗斯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所以要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2)考察时间的计算;符拉迪沃斯托克时间比国际标准时(零时区)早10个小时,所以其位于东十区,在根据北京位于东八区即可计算.
(3)考察影响气温的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流等.从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纬度、洋流、大气环流(冬季风).
(4)第一小问可通过读取表格信息解决.第二小问考察内河航运的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地势落差;流量大小及变化、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有无凌汛现象等)和人文条件(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量等)两大方面来分析.
(5)从图3中可以知道该地区商品出口的结构特征,而该结构特征的形成跟当地的资源条件有关(图1可以获取信息).【解析】【解答】解:(1)从2011年3月1日起;俄罗斯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9月12日为俄罗斯“怀孕日”,鼓励夫妇放假专心造人.俄罗斯这样做是为了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
(2)符拉迪沃斯托克时间比国际标准时(零时区)早10个小时;所以其位于东十区,当符拉迪沃斯托克时间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0:00.
(3)符拉迪沃斯托克滨海边疆1月份平均气温-27℃~12℃.其气温较低的原因是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寒流影响.
(4)由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三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春夏季径流量较大;秋冬季径流量较小.
这三条河流水量丰富但是水运不发达的原因是冬季严寒;结冰期长;会有凌汛现象发生;沿岸地区人口稀少;南北方向经济联系弱,物资运输需求量小(货物的流向与河流的流向不一致).
(5)结合图3中信息可以判断;俄罗斯远东地区商品出口的结构特征是以燃料电力产品和矿产品为主(能源和矿产品为主),其次是木材;机械产品,农副产品比重小.
这种结构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森林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
故答案为:(1)D.
(2)10:00.
(3)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寒流影响.
(4)共同特点:春夏季径流量较大;秋冬季径流量较小.
冬季严寒;结冰期长;会有凌汛现象发生;沿岸地区人口稀少;南北方向经济联系弱,物资运输需求量小(货物的流向与河流的流向不一致).
(5)以燃料电力产品和矿产品为主(能源和矿产品为主);其次是木材;机械产品,农副产品比重小.
主要原因:该区域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森林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17、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升文化品位;突出城市特色的相关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功的城乡建设,实际上是在进行文化建设。其意义有:(1)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如较多的文化产业);(2)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4)推动文化交融;(5)展现城市风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提升文化品位,突出城市特色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填空。18、8-16变小A【分析】【分析】(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图1中陆地为低压;故气温高于海洋,从图2中8-16时间段为陆地气温大于海洋.
(3)海洋与陆地由于比热容的差异;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而形成等压线的弯曲.故当等压线弯曲程度越高,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越明显,风速越快;而反过来得知,风速越慢,则等压线弯曲率越小.
(4)水平气压梯度力为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故水平气压梯度力为指向正西方向,而此时风向为东南风,故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为北半球.【解析】【解答】解:(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
(2)图1中陆地为低压;故气温高于海洋,从图2中8-16时间段为陆地气温大于海洋.
(3)海洋与陆地由于比热容的差异;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而形成等压线的弯曲.故当等压线弯曲程度越高,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越明显,风速越快;而反过来得知,风速越慢,则等压线弯曲率越小.故弯曲程度变小.
(4)水平气压梯度力为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故水平气压梯度力为指向正西方向,而此时风向为东南风,故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为北半球.
故答案为:
(1)如图
(2)8~16时。
(3)变小。
(4)A19、B【分析】【分析】画图分析:
图中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约为23°26′.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34′.【解析】【解答】解: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当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变大时,黄赤交角就相应的变小.
故选:B20、0°春季先变慢后变快昼长大于夜长,昼渐短夜渐长C南回归线【分析】【分析】(1)A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B为秋分日,D为春分日.D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正值春季.
(2)A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B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当地球公转由A处到B处时,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变慢后变快.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3)C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解答】解:
(1)D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0°),北半球正值春季.
(2)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当地球公转由A处到B处时,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变慢后变快.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姜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姜堰昼渐短夜渐长.
(3)C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故答案为:
(1)0°春季.
(2)先变慢后变快昼长大于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3)C南回归线.2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季节分配均匀乙【分析】【分析】从图象信息可以准确读出甲图是美国的一部分,乙图是德国的一部分;再从图中文字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题中问题的前后内容,可以得到正确答案.【解析】【解答】解:
(1)两个区域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了不同特色的产业,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2)洪水泛滥的原因通常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水量大;二是排水不畅,形成这两个方面的自然因素可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3)N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K城市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发展畜牧业.
故答案为:
(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
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
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3)N城市:冬季温暖,夏季炎热;K城市:季节分配均匀;乙.22、冬至日南回归线北南回归线20东南【分析】【分析】(1)根据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的情况;可以判断节气以及直射点的纬度.
(2)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图中相邻的经线相差30°;地方时相差2小时,读图可知A地处于昏线上,昼长为4小时,则夜长为20小时.
(4)根据经纬网可以确定方向.【解析】【解答】解:(1)读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后,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读图可以算出A地夜长为20小时.
(4)读图可知;D点位于A点东南方向.故答案为:
(1)冬至日南回归线北
(2)南回归线。
(3)20小时
(4)东南方23、秋分昼夜等长昏线重合垂直1610【分析】【分析】(1)这天以后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那么这一天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2)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3)图中晨昏线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与纬线的关系垂直.
(4)昏线上地方时为18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B点地方时为16点.
(5)昏线上地方时为18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为10点.【解析】【解答】解:
(1)这天以后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那么这一天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2)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3)图中晨昏线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与纬线的关系垂直.
(4)昏线上地方时为18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B点地方时为16点.
(5)昏线上地方时为18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为10点.
故答案为:
(1)秋分.
(2)昼夜等长.
(3)昏线;重合;垂直.
(4)16.
(5)10.四、单项填空(共2题,共16分)24、略
【分析】1.读图可以看出,煤炭比重超过50%,于19世纪80年代。从1900年始,煤炭的比重下降。1950年进入世界能源多样化时代。能源中,地热能和核能则来源于地球内部。2.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使用的能源逐渐向清洁的新能源变化。【解析】【答案】1.A2.A25、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远程教育在商业培训中的应用
- 现代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 国庆节国旗外摆活动方案
- 环保教育在厂区绿色转型中的作用
-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步骤与技巧
- 烟台的绿色交通系统与低碳出行模式
- 环保法规下的企业生态环境预警管理
- 环境影响评估在交通运输规划中的角色
- 打桩安全施工方案
- 4《选举产生班委会 》第三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2025版林木砍伐与生态修复工程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钾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社会网络视角下村改居社区公共空间优化与“土客关系”重构研究
- 乡镇卫生院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物流公司软件售后服务流程方案
- 机械工程类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微生物组与胆汁性肝硬化
-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