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蹼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宋襄公D.楚庄王2、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祖3、现年25岁的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是一位爱国爱教的年轻活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源于清朝哪一位皇帝的赐予()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尼布楚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压制文人B.打击汉人C.钳制思想D.维护统治6、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北方政局相对稳定。A.正确B.错误7、参考下图: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是()A.长城B.都江堰C.秦始皇兵马俑D.北京人遗址8、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如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作战双方东晋--前秦兵力对比8万--87万(号称百万)结果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道家的代表有()A.荀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0、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时间和标志是()A.220年曹丕建立魏国B.221年刘备建立蜀国C.222年孙权称王D.229年孙权建立吴国11、宋代著名的词人有()

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李白12、某班话剧组的同学准备编写一部历史剧本《明朝风云》。若该历史剧本内容需符合史实;下列场景,不应该在剧本中出现的是()

A.锦衣卫正在监察臣民B.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C.戚继光率戚家军抗击倭寇D.顺治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13、唐朝中晚期和宋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

①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

②中原人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③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优越。

④统治者重视江南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15、唐太宗是一位开明的君主,表现在()A.虚心纳谏,善用贤臣B.政治上调整政治政策C.减轻人民苦役负担D.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16、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C.焚书坑儒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____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也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___________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18、【题文】(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1)秦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明太祖废丞相权归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这些措施的实施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最后发展到顶峰的过程。

(2)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

经济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3)“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雅尔塔会议。

(4)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斯大林模式。

(5)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

为此;1967年欧洲人采取的措施是建立欧洲联盟。

(6)2011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

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全球化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1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______。

(2)传说中发明了算盘______。

(3)被誉为“医圣”______。20、距今约______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展现了我国______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21、河姆渡居民住着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着的房子。22、【题文】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题:1991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6分)

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2分)

理由: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2分)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2分)

1.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出示了用白纸写的“仁”字。(6分)

错误:____

理由:____;

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成立。(6分)

错误:____

理由:____;

____

3.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推行绥靖政策;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6分)

错误:____

理由:____

____2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4题,共8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对外贸易的两条重要通道?并指出哪一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丝绸之路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示意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哪一原因?江南地区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据材料一、二,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相应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4分)A.隋朝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大运河的起点27、读图说史题。仔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1)图一、图二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他们各自生活在哪一流域?

(2)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两种房屋各有什么优点?

(3)以上两处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8、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什么?这条商路的开辟对历史产生哪些影响?(2)为开辟这一商路作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3)近年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度成为国内外最为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战略决策的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五霸。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蹼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晋文公,故选B。【解析】【答案】B2、B【分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澶渊之盟发生在北宋与辽之间,寇准是大臣,宋真宗是北宋皇帝,宋高宗是南宋开国皇帝,明太祖是明朝开国皇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问题能力。3、B【分析】据所学知识得知:赐予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历史上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清朝时期各个皇帝所授予的封号.【解析】【答案】B4、A【分析】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A.

本题以《南京条约》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相关史实.【解析】A5、D【分析】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

故选:D。

本题考查清朝大兴文字狱.

理解“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清朝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解析】D6、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五代十国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那时候,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总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局面实质上是因为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造成的。本题说法错误。所以A不对,故选B。

【解析】B7、C【分析】试题分析: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考点:秦始皇兵马俑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解析】【答案】C8、D【分析】依据所学;383年东晋与前秦在淝水展开决战,结果东晋以8万人大败前秦80万军队,以少胜多,淝水之战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因此图表反映的战役是淝水之战.

故选D.

本题以图表形式为切入点;考查淝水之战.

本题以淝水之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BD【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故选BD.

本题考查道家学派.

本题以道家学派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答案】BD10、CD【分析】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故选C.

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知道222年孙权称王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题考查三国鼎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答案】CD11、ABC【分析】略【解析】ABC12、BD【分析】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是在元朝,顺治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是在清朝。故选BD。【解析】BD13、A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晚期和宋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优越.统治者重视江南经济的发展说法不符合题干.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解析】AD14、B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相关知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C是出土于湖北随州的编钟,编钟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是兵马俑出现于秦朝,所以答案是B、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解析】【答案】B、D15、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唐太宗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调整政治政策,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们负担;他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形成了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和亲结盟政策。所以ABCD都对,故选ABCD。【解析】ABCD16、AC【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思想措施焚书坑儒.B项是汉武帝时期的史实.D项是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史实.

故选AC.

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掌握.

本题注意扎实掌握历代王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解析】AC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瓷器。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也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解析】【答案】宋哥窑1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的识记。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有奉常,郎中令,太仆,外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唐太宗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雍正帝设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到清朝到达顶峰。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的理解。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但经济特区实行的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尔塔会议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军事占领,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有关知识的识记。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苏联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联盟有关知识的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第(6)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有关知识的识记.经济全球化对人类来说,既有利也有弊。“2011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应该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明清君权的加强;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经济的发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答案】

(1)√(2)×(3)√(4)√(5)×(6)×19、略

【分析】(1)韩非是战国末期的韩国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改革,实行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传说中隶首;黄帝史官,隶首穷尽智慧,用龟壳和珍珠,发明了最早的“算盘”.

(3)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他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理,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答案为:

(1)韩非.

(2)隶首.

(3)张仲景.

(1)本题以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为依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知识.

(2)本题以算盘的发明为依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知识.

(3)本题以“医圣”为依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知识.

本题以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算盘的发明和“医圣”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秦汉时期医学发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韩非;徐岳;张仲景20、略

【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距今约七千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展现了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故答案为:

七千;长江.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七千;长江21、略

【分析】此题以比较的方式考查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生活状况。河姆渡居民居住在长江流域,他们过着定居生活,为了防潮,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冬天寒冷,他们所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房屋。据题意河姆渡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解析】【答案】干栏式半地穴式2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核心思想是仁、礼。在这方面题目的描述是正确的,但在春秋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纸的,当时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青铜和竹木简,到西汉早期才出现最早的麻纸,东汉时期蔡伦又进一步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纸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2.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过去,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成立,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3.分析图片;展示的内容是珍珠港事件的爆发,结合所学,1941年12月,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而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答案】1.错误:孔子出示了用白纸写的“仁”字。(2分)

理由: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书写的主要材料是青铜和竹木简;(2分)西汉前期;纸才发明出来。(2分)

2.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成立。(2分)

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过去;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2分)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成立,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2分)

3.错误:该图所示历史事件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2分)

理由: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是慕尼黑阴谋;(2分)该图所示历史事件(珍珠港事件)标志着二战规模的进一步扩大。(2分)23、略

【分析】相传想四五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华夏族,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答案为:

黄帝.

本题以人文始祖为依托;考查的是黄帝的知识.

本题以人文始祖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黄帝24、略

【分析】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宋词.

本题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依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宋代词的成就.【解析】×四、识图题(共4题,共8分)25、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和张骞通西域的相关内容。据材料一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西汉对外贸易的两条重要通道是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

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内容。材料二示意图反映了至东汉以后,人口大迁徙的史实。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北方地区的战乱,导致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的南迁,充实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本题主要考查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结合材料一,丝绸之路可以得出,交通便利,加强对外交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结合材料二的信息,充足的劳动力,人口自由流动,先进的生产技术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解析】【小题1】.通道: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小题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小题3】便利的交通;人口自由流动。

26、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南面起点是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解析】中间框A右下框B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史实。图一房屋的下面是由许多木桩做为支柱,但是留有空间,上面是人居住生活的房间,下面可以饲养家畜等,这是原始农耕时期长江流域典型的干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