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专题知识网络体系】——胸有成竹考向1世界的物质性【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母题1.(2014·课标卷Ⅱ)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应是有条件的,表述错误;规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是物质,考察的知识点是世界的本质问题,选项符合题意;相关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说明这种进化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④符合题意。故选B。【技巧点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通过本题来领会这一点。【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4·广东高考)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两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两者本质的区别【答案】B2.(2014·上海高考)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答案】B【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无关,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故入选。3.(2011·江苏高考)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D【解析】A、B两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体现的是唯心主义观点;荀子是唯物主义观点。“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停止它的广大。”荀子的这句话强调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D项观点正确。考向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母题1.(2015·江苏高考)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技巧点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题目中“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和变化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明要根据事物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本题通过名句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8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会议强调,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从中可以看出()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一种显著的变化,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③意在发挥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①④适合题意;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②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2.“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这一谚语强调了()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②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3.漫画《刻舟求剑》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D.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B【解析】《刻舟求剑》讽刺了这个渡江的楚国人没有看到“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这一道理,忽视了事物的绝对运动,这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离开物质谈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刻舟求剑》中渡江人只强调了静止,而忽视了事物的绝对运动,没体现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故C排除;“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正确的说法,而题干中的观点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只强调了静止,而忽视了运动,故D排除;故选B。考向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母题1.(2017·江苏高考)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技巧点拨】本题以风筝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为情境,考查了哲学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规律的客观性、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等知识。高考试题很少考查单一知识点,在解题中要注意综合调动相应知识点答题。【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5·天津高考)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据此可排除错误观点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辩证的否定过程,而非根本否定,因此④观点错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体现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符合题意;事物结构变化会引起质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②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2.(2014·江苏高考)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LED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①否认了事物的绝对静止②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变化和发展③重视了事物的相对运动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3.(2012·江苏高考)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答案】B【解析】A、C都是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与诗中的哲理不符;D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与诗中的哲理不符。《无常》的大意是,尘世间万物变化莫测,不能持久;真情易变,经不起时间考验,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因此要把握今天,享受今天。该诗承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但否认了相对静止,是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的思想,B与此符合。故答案选B。考向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母题1.(2015·北京高考)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③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答案】A【技巧点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4·江苏高考)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答案】A【解析】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错误;C、D两项与题意无关。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和应用,表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符合题意。2.(2013•大纲卷)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考向5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母题1.(2018•全国卷Ⅱ)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①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货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社会发展是客观的等知识。解答本题的题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从量变到质变、再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的过程,由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决定的;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是由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决定的,②④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③表述错误,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技巧点拨】本题以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为载体,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解读材料、把握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任何主观事物都不能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发展是一个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过程。母题2.(2016·上海高考)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答案】D【技巧点拨】本题体现了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了成功。这里需要明确:做事情要想成功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中,尊重客观规律是事情成功的第一位的因素,是成功的前提,不可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做是第一位的因素。【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6·课标卷Ⅱ)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没有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会误选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这是从主观出发,②错误;没有正确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会误选④,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①正确认识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实践,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出发;③正确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毛泽东能用兵如神还在于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答案选B。2.(2016·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材料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答案】①吉利集团的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吉利集团通过恰当选择对象,科学制定方案,从而成功实施并购,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③吉利集团遵循市场规则,成功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3.(2016·江苏高考)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从2009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问题: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知识加以阐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答案】内容要点:正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主要理由: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不断提高科技水平,防范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风险。人类可以通过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促进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健康发展,以造福人类。反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主要理由: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智能机器人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风险不可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做出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的行为,导致风险不可控。4.(2014·天津高考)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答案】D【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是讽刺某些创新不尊重规律,没有做到实事求是,而不是强调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并没有自我否定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版申通快递专项快递运输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版生猪养殖产业链品牌建设合作合同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版可再生能源用地转让买卖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售后服务销售提成协议2篇
- 软件系统采购合同
- 租赁合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
- 代理销售的合同范本
- 采购协议书和采购合同范文
- 二零二五年度并购基金股权收购协议示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版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土地承包协议书3篇
- 2024年医销售药销售工作总结
- 小学生雪豹课件
- GB/T 44888-2024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建设指南
- 基础护理常规制度
-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
- 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培训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萍乡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 四则混合运算100道题四年级上册及答案
- 2024年安全生产月主题2024年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 四川省高职单招电气技术类《电子基础》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中级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