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在中国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与反复出现的“文化热”相伴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就是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持续不断和顽强努力。这里所说的文化激进主义并非严格的学术范畴,而是泛指近现代中国一切主张彻底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全盘或从根本上接受现代西方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涵的理性主义文化,实现文化转型的观点或思潮,其中包括梁启超、严复等中国近代第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以及80年代“文化热”中新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反传统主义。②大约从严复开始,文化激进主义就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化争论中一股非常有影响的思潮。在中国历史上,严复是最先系统地引进和介绍西方文化的思想家之一,他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以及亚当·斯密、五德斯鸠、斯宾塞等人的著作,对于中国人了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精神,以及现代中国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理性启蒙起了巨大的作用。严复的历史作用还不只限于翻译介绍西方文化,他关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开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先河。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轻视,明确主张发展科学,建立民主政体,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思想,并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文化改革方案。梁启超虽然晚年在《欧游心影录》中批判西方文化的危机,转向了文化保守主义,但是,他早年提出的“新民”理论还是明确主张要用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民众的文化模式。他在《新民说》中明确提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并且批评了社会上人们重视政治体制改革而忽略文化变革的错误倾向。他指出:“今论者于政治学术技艺,皆莫不知取人长以补我短矣,而不知民德民智民力实为政治学术技艺之大原,不取于此而取于彼,弃其本而摹其末……故采补所本无以新我民之道,不可不深长思也。”由此,梁启超极力主张用西方文化中的民权思想、自由意识、平等观念、进取冒险意识等要素来改造和补充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新民。③到了“五四”运动前后,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势头更加猛烈。陈独秀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对中西文化作了深刻的比较,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本位、感情本位和“虚文”本位进行了批判,明确提出要以西方文化的科学、民主和理性的精神来塑造中国的“新青年”。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直截了当,他抨击了当时的“保存国粹”的文化保守主义论调。鲁迅指出,所谓“国粹”就是特别的东西,是一国独有,但是,“特别未必是好,何以应该保存?”因此,他提出了向世界开放的“拿来主义”:“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至于胡适的“全盘西化论”所表露的更加彻底的文化激进主义立场,已为人们所熟知,在这里我们不再详细介绍。④问题在于,为什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讲程中文化激进主义持续长达半个多世纪而不衰竭,80年代末在《河殇》等著作中又一次达到了新的高潮?这一文化激进主义现象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林毓生在《中国意识之危机》中把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这种文化激进主义称作“全盘性反传统主义”。他指出:“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中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应当承认在对传统主义文化现象的概括和揭示上,林毓生是深刻的。但是在探究其原因时,他只提及了“西方文明的侵入”和中国文化传统的“一元论和唯智论思想模式”的影响、并把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称为“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这里的问题在于,第一,他把文化主要等同于思想意识、信仰和价值,而忽略了其更深刻的维度,即人的生存模式;第二,相应地,他只是从中国的思想传统来解释文化激进主义的成因。显而易见,上述弱点使他无法深刻揭示文化转型的重要意义,也无法充分估计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⑤应当指出,文化转型历史任务的提出,并不导源于思想方式问题,而是根源于现代化进程的总体性要求;至于为什么这一文化转型任务总以激进主义方式提出,则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总体性”危机相关。因为文化自身的保守性和惰性,加上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从理论上和思想上对传统文化的极力维持,使得文化转型和人自身的现代化陷入难产之中,使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举步维艰。概而言之,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理论与实践消解或遮蔽了现代化的总体性;这一总体性危机导致重建文化的历史举动采取越来越激进的态度。(节选自《文化哲学十五讲》,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反复出现的“文化热”以及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各种表现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B.鲁迅和胡适一样都直截了当地批判了传统文化,抨击当时的文化保守主义论调,以此塑造中国的“新青年”。C.第④段画线处的“这里”,指林毓生在《中国意识之危机》中对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文化激进主义所持的观点。D.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潮消解或遮蔽了现代化的总体性,这使得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历史任务总以激进主义方式提出。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章内容可看出,梁启超虽然早年持文化保守主义观点,但是晚年却主张要用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民众的文化模式。B.大约从严复开始到“五四”运动前后,直至80年代末,文化激进主义持久不衰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势头更加猛烈。C.作者对林毓生关于文化激进主义的观点持辩证态度,肯定他对现象概括和揭示的深刻性,但认为他探究的原因不全面。D.全文概述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激进主义发展的历史,并具体分析了这一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历史条件。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谭嗣同将批判锋芒直指传统儒家文化,希望对中国传统政治实施暴力革命,将学术观念和理论思想变成为政治工具,发挥政治动员的意识形态功能。B.钱玄同在《汉字革合》中断言,“汉学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语决不能统一,国语的文学决不能充分地发展。”C.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要拥护那德生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D.80年代中期,以莫言、贾平凹为代表的作家尝试去关照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和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文化的根。4.严复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首屈一指,请概括具体表现。5.班级准备举行“中国现代文化转型”专题研讨活动,请你谈谈文化先驱的主张和做法对我们今天的文化转型有哪些启示。【答案】1.B2.A3.C4.①最先系统地引进和介绍西方文化;②比较研究中西方文化,开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先河。5.①今天的文化转型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审视传统文化;②今天的文化转型要根据时代特点提出文化转型历史任务;③今天的文化转型要服务于现代化的总体性要求。【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鲁迅和胡适一样都直截了当地批判了传统文化”错,原文“陈独秀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对中西文化作了深刻的比较……明确提出要以西方文化的科学、民主和理性的精神来塑造中国的‘新青年’。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直截了当,他抨击了当时的‘保存国粹’的文化保守主义论调”,文中没有把鲁迅与胡适结合起来分析。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早年持文化保守主义观点,但是晚年却主张要用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民众的文化模式”错,原文“梁启超虽然晚年在《欧游心影录》中批判西方文化的危机,转向了文化保守主义,但是,他早年提出的‘新民’理论还是明确主张要用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民众的文化模式”,可见梁启超晚年转向文化保守主义。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二段的观点是借吸收外来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A.没有吸收外来文化。B.只讲到文字改革,强调反对国语,没有提到吸收外来文化。C.主张用“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D.是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在中国历史上,严复是最先系统地引进和介绍西方文化的思想家之一”可知,最先系统地引进和介绍西方文化;②由“严复的历史作用还不只限于翻译介绍西方文化,他关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开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先河”可知,比较研究中西方文化,开中国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先河。【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材料介绍了历史上出现的“文化激进主义”,无论是严复、梁启超,还是“五四”时期的陈独秀、鲁迅、胡适,他们都指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审视传统文化的,由此可知,今天的文化转型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审视传统文化;②由“应当指出,文化转型历史任务的提出,并不导源于思想方式问题,而是根源于现代化进程的总体性要求”可知,今天的文化转型要根据时代特点提出文化转型历史任务;③由“概而言之,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理论与实践消解或遮蔽了现代化的总体性;这一总体性危机导致重建文化的历史举动采取越来越激进的态度”可知,今天的文化转型要服务于现代化的总体性要求。(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山深处的“大兵”李斌奎汽车高速驶进了天山深处……太阳从云层中露出羞怯的红脸蛋,金色的光波被白茸茸的积雪折射成五颜六色的花环。白得刺目,花得耀眼。初来之人,都会把达坂奇丽的雪景比作娇艳的少女,谁会想到,这样的天气,如果有人大喊几声都会出现可怕的雪崩。那情景就同整个冰山倒塌下来一样。“喂,把你那位在新疆天山深处的英雄人物也给我们介绍介绍嘛。”郑志桐并不反对我同喜欢跳舞的好友小田交往,我决定带他去开开眼界。正巧赶上她们在舞厅跳舞,小田像观察熊猫一样瞅着志桐,①挑逗说;“歌舞之乡来的客人,跳一个我们欣赏欣赏。”其他人跟着起哄,我难堪极了!做梦也没想到志桐很随便地托着我就旋转起来。清雅的紫竹调伴着他灵活潇洒的舞步,宛如蜻蜓点水,萍浮河面。连我也被他的风采迷住了。他还柔情地笑了,轻轻地说:“下次我们去听音乐,好吗?”幸福几乎使我眩晕过去。这下小田可嫉妒坏了,她打了个漂亮的响指说:“这有什么意思,来个好听的!”“《美酒加咖啡》!”一位歌手像哭一样挤出娇媚的颤声,胸前的镀金项链不停起伏颤动。她打着飞眼邀请志桐。志桐先是皱眉,很快额上的青筋绷起老高:“对不起,我该走了。”②雕花的门重重地甩在墙上发出骇人的声响,他像狂风一样冲了出去。“别说了,我不听!”等我追出去后,还没开口,他就吼起来,“他们哪是娱乐?!空虚,发泄。要是我们天山里的战士看到这样的场面,他们会怎么想呢?没有精神支柱,没有!”③又是天山,真烦人。“你到底是爱我,还是爱你的天山?他们爱怎么想怎么想,关我什么事!”我蹬起自行车就走,他像石佛一样还杵在那生气,气死活该!我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我在农村的日子自不用讲了,回京之后很快也没有多少兴致。每天上班下班、吃饭拿钱,即使从小田家狂欢罢出来,我也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闲得无聊,我就关在这个小天地里练书法翻英语。夜深人静后,总觉得我像躺在无舵的船上,在茫茫的生活之海中飘啊飘。屋外哗哗地下起雨,喧闹的水声又把我带回到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年月。高原的沃土,难忘的雨夜,为什么我始终手执皮鞭在无情地抽打生活,郑志桐却像一个坚韧的拓荒者不懈地探索到人生的真谛,又收下一捧颗粒饱满的种子?我哭了。拼命咬紧被里,但还是哭出声。“坐好!”司机的呵斥赶走了我幸福的苦梦。车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驶上便道。我看看表焦急地问他:“快到了吗?”“前面就是飞线区!”司机两眼盯着路面,鼻下淡淡的小胡子冷冷抽动了两下。“你们二营在不在飞线区?”“在。”“现在很忙吧?”“不忙,每天两班倒,十二小时,还不算临时突击。”驾驶员带刺的话噎得我直想打嗝,瞧他那模样,还没穿破过一套军装呢!倒塌的冰石砂岩堵住去路,车子可停了。真到了目的地,我却越发心慌意乱。韩连长从车上跳下来,哆嗦着冻得乌青的嘴唇告诉我,这里是海拔三千米的雪线上,因为全是悬崖断壁,无法实地测量,只好在图上用虚线表示,所以叫飞线区。“你等着我去找副营长去。”他轻捷地跳到乱石上蹦来蹦去,落到不远处的一堆战士中间。风很响地打着呼哨,我听不见他们的谈话,只看见其中一个人举起手,指着斜前方。我不禁仰起了头。天哪!倒四十度的山体恶狠狠地屹立在眼前,仿佛是受伤的野兽,不断向外喷吐烟雾。云雾中一个雪人贴在万丈绝壁上,举着钢钎不断向头上一块悬石扬去。絮状的浓雾紧紧裹着他的身体,强大的冷风把他不时抛起又摔下。他像一片无根的树叶,随时都有被撕裂被卷走的危险。“哦,这不是志桐吗?”蓦地一个可怕的念头占据了我的脑海。为了看得更清楚,我拖着麻木的腿脚,慌忙向前跑去。“站住,危险!”韩连长突然大喊一声扑过来,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觉得眼前一闪,黑灰色的烟雾雪尘就把志桐吞没了。撕裂人心的倒塌声震翻了山谷,我尖叫一声捂住了眼睛。“喊什么?谁又受伤啦?”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熟悉的声音把我吼醒,惊喜而又责怪,“你,你怎么到这儿来啦?”韩连长和战士们嗤嗤地笑,我满脸绯红,也斜了一眼。啧啧,他怎么成了这副样子啦:头上扣着破柳条帽,又宽又厚的安全带紧扣在没罩衣的旧棉衣外面,长筒水靴上溅满了黄泥巴,满身满脸的雪屑和白岩石沫子,要不是那双黑眼珠子,说什么我也不敢认。通向营地的路越来越难走了,消融的雪水顺着千沟百壑四处漫流,到处响着滴滴答答的流水声,连个落脚的地也找不到。郑志桐不知是开玩笑,还是成心挖苦,他说:“这地方穿高跟鞋你不是找着硌脚吗?我背你过去吧。”我只当没听见,伸出一只脚去够凸起的石头。“不行,干脆你还是把我这水靴套上,我光脚得啦!”他嬉笑着还眨眨眼睛。一股闷气冲上头,我像舍身跳崖的勇士,猛地蹦过去。一辆卡车正巧这时高速擦过去,我脚下一滑,掉进水潭里,稀糊糊的泥浆一直埋到了脚腕,车轮带起的水星也溅了满脸满身。郑志桐却像孩子一样大笑起来,连眼泪都笑出来了。“说你偏不听,现在知道我们天山的厉害啦!”④“知道!我早就知道你郑志桐的厉害!”他愣住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开头的“汽车高速驶进了天山深处”,交待了“我”出行的目的地,引人入胜。B.郑志桐“轻轻”的柔情与“皱眉”的不悦形成对比,凸显出天山英雄鲜明的个性。C.将“幸福的苦梦”与营区的火热生活交织在一起叙述,让文章更富有层次感。D.小说以省略号结尾,戛然而止,使文章余味无穷,有主人公爱情无果之意。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常,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小田的“挑逗”,让人感受到小田的活泼,更让人看到小田不可告人的内心。B.句子②采用视听结合、正侧面结合的手法以及比喻修辞,写出了郑志桐深深的不满。C.句子③中的“又”字表示再一次,表明了当时“我”正为恋爱所困的一种心理状态。D.句子④表达出肯定意味,刻画出“我”的激动,与前文的“气死活该”形成了反差。8.“天哪!倒四十度的山体恶狠狠地屹立在眼前”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9.有评论认为这篇小说有一定的抒情性,请谈谈作者如何做到的。【答案】6.D7.A8.写出了对恶劣环境的惊讶和恐惧,对云雾中雪人的惊叹和担忧,对郑志桐处境的无比关切。9.特定的环境描写富有抒情性:开头对天山美好之景的描绘,抒情意味浓厚;对人物形象的特定描写充满赞美之意:郑志桐跳舞时宛如蜻蜓点水、萍浮河面灵活潇洒的舞步。【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爱情的无果”错,应是郑志桐因“我”态度的变化而惊讶。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不可告人”错,原文“小田像观察熊猫一样瞅着志桐”“歌舞之乡来的客人,跳一个我们欣赏欣赏”可知,小田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志桐,文中没有贬义。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本情感的能力。由原文“天哪!倒四十度的山体恶狠狠地屹立在眼前,仿佛是受伤的野兽,不断向外喷吐烟雾”可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恶狠狠”“受伤的野兽”都是形容山体的陡峭,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环境恶劣,以及由此环境所带来的感受即“惊讶和恐惧”;由原文“云雾中一个雪人贴在万丈绝壁上,举着钢钎不断向头上一块悬石扬去。絮状的浓雾紧紧裹着他的身体,强大的冷风把他不时抛起又摔下。他像一片无根的树叶,随时都有被撕裂被卷走的危险”可知,在上述恶劣环境下,竟然有人在上面,“把他不时抛起又摔下”“无根的树叶”都说明云雾中雪人的身处危险的环境,表达了对他的惊叹和担忧;由原文“蓦地一个可怕的念头占据了我的脑海。为了看得更清楚,我拖着麻木的腿脚,慌忙向前跑去”,当看到是志桐时,“我”脑海里“可怕的念头”,腿也麻木了,慌忙跑去看是否是志桐,表达了对郑志桐处境的无比关切的心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由原文“太阳从云层中露出羞怯的红脸蛋,金色的光波被白茸茸的积雪折射成五颜六色的花环。白得刺目,花得耀眼。初来之人,都会把达坂奇丽的雪景比作娇艳的少女”“天哪!倒四十度的山体恶狠狠地屹立在眼前,仿佛是受伤的野兽,不断向外喷吐烟雾”“通向营地的路越来越难走了,消融的雪水顺着千沟百壑四处漫流,到处响着滴滴答答的流水声”可知,小说对环境的描写充满了诗意,一方面由于描绘的是天山深处这样极端恶劣危险的自然环境,一方面也是因为天山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丽景观,“红脸蛋”“娇艳的少女”“受伤的野兽”“四处漫流的水”等意象都带有抒情的意味;由原文“清雅的紫竹调伴着他灵活潇洒的舞步,宛如蜻蜓点水,萍浮河面”“他还柔情地笑了”“雕花的门重重地甩在墙上发出骇人的声响,他像狂风一样冲了出去”“絮状的浓雾紧紧裹着他的身体,强大的冷风把他不时抛起又摔下。他像一片无根的树叶,随时都有被撕裂被卷走的危险”,对人物的塑造也充满了赞美之意,无论是郑志桐跳舞的“灵活潇洒”“宛如蜻蜓点水”,还是对面危险勇敢、魄力十足的精神,都表达了对塑造的人物的抒情意味。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武臣至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胜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不如因立之。”胜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张耳子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于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赵承秦楚之敝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韩广乃自立为燕王。是时,诸将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咎在胜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立周市为王,市不肯。使者五反,胜乃立宁陵君为魏王,遣之国。周市为相。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秦兵且至,我守荥阳城不能下,秦军且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吴)广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陈王令以诛吴广,献其首于胜。胜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走陈。铚人五逢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五逢亦走陈。胜诛邓说。胜初立时,凌人秦嘉、铚人董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于郯。胜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人,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章邯已破五逢,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击陈西张贺军。胜出临战,军破,张贺死。腊月,胜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胜以降秦。葬砀,谥曰隐王。(节选自班固《汉书》)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上填写答案标号。计莫如毋西A兵B使C使北徇燕地D以自广E赵承秦F楚之敝G可以得H志于天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指本意,与白居易《琶琶行》“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意”含义不同。B.遗,指留下,和苏轼《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中的“遗”词义不相同。C.走,指逃跑、败散的意思,与成语“走投无路”中的“走”意思是完全相同的。D.将,指率领,与现在所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的“将”意义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胜对自立为王并分封将相的武臣很愤怒,立即捕捉关押其家眷,并迅速杀掉了他们。B.柱国劝说陈胜后,陈胜一面派人恭贺、软禁武臣家属,一面分封张耳并要求赵兵入关。C.将军田臧等人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打算杀了骄横而且不懂兵家权谋的代理王吴广。D.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制定策略能听从建议、作战能够亲临前线,最终却惨遭车夫杀害。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相与矫陈王令以诛吴广,献其首于胜。(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14.请概括秦嘉杀死武平君原因。【答案】10.BEG11.C12.A13.(1)于是他们一道假借陈王命令而诛杀吴广,把吴广的首级献给陈胜。(2)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14.武平君年少,不懂军事,秦嘉讨厌他。【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计划不如不向西进军,遣将北取燕地以扩充我们的领地。赵国可趁乘秦、楚衰退之际,称霸于天下。“兵”在这里是动词“进军”,“使使”是动宾结构,第一个“使”是动词“派遣”,两个词中间断开,B处断句;“使使”的第二个是“使”是名词,做第一个“使”的宾语,同时又是“北徇燕地”的主语,中间不断开;“以”表目的,即“使使北徇燕地”的目的是“自广”,中间不断开,E处断句;“赵承秦楚之敝”主谓宾齐全,应在宾语“秦楚之敝”后G处断句。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本意;意味、感受。句意:大王称王于赵,不是楚国本意。/这天晚上才觉得有被贬谪的意味。B.正确。留下;遗弃、离开。句意:不如留下少量部队。/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C.错误。逃跑、败散;跑。句意:五逢也败散到陈县。/无路可跑。指陷入绝境。D.正确。动词,率领;名词,将领。句意:率军队把东海郡守包围在郯县。/如果敌兵来了,就用将领去抵挡;如果洪水来了,就用土堆去堵截。比喻面对不同的情况,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并迅速杀掉了他们”错,原文“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没有立即杀掉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相与”,一道;“矫”,矫诏,假借陈王命令;“献其首于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于胜献其首”。(2)“众人”,一般人;“下”,低于,处于……之下;“耻”,意动用法,以……为耻。【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秦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人,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可知,武平君年少,不懂军事,秦嘉讨厌他。参考译文:武臣到了邯郸,自立为赵王,任命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胜大怒,捕捉关押了武臣等人的家眷,打算杀掉他们。柱国蔡赐建议说:“秦朝未灭而杀赵王将相家属,这等于又增加了一个秦朝为敌,不如就势封立他。”陈王就遣使者至赵祝贺,然后将武臣等人的家属转移软禁在宫中。又封张耳之子张敖为成都君,催促赵兵疾速进军函谷关。赵王及将相们商议说:“大王称王于赵,不是楚国本意。楚灭秦后,必然派兵攻赵,计划不如不向西进军,遣将北取燕地以扩充我们的领地。赵国可趁乘秦、楚衰退之际,称霸于天下。”赵王认为很对,因而不向西出兵,而派原上谷郡卒史韩广率军北上攻取燕地。韩广于是趁机自立为燕王。此时,各地将领攻城略地的,数不胜数。周市向北进军到狄县,狄县人田儋杀死狄县令,自立为齐王,在齐地起兵,进攻周市。周市军溃散,回到魏地,打算立原魏王后裔宁陵君魏咎为魏王。当时魏咎在陈胜那里,不能到魏地。魏地平定后,陈胜想封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陈胜的使者先后五次往返于陈王与魏之间,陈胜才答应封宁陵君魏咎为魏王,并派他回到魏国。周市最后做了丞相。将军田臧等共同谋划说:“周文的军队已经溃散,秦兵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包围荥阳城久攻不下,秦军一到,必定吃大败仗。不如留下少量部队,足以包围荥阳,调动全部精兵迎击秦军。现在代理王吴广骄横,不懂兵家权谋,无法和他共事,不杀了他,大事恐怕难成。”于是他们一道假借陈王命令而诛杀吴广,把吴广的首级献给陈胜。陈胜派使者赐予田臧楚国令尹的大印,任命他为上将军。田臧于是派部将李归等驻守在荥阳城外,自己带领精兵西进,在敖仓迎击秦军。阳城人邓说率军驻在郯县,被章邯的另一支部队击败,邓说率军溃逃到陈县。铚县人五逢率军驻扎在许县,章邯击溃了他,五逢也败散到陈县。陈胜把邓说杀了。陈胜初立为王时,凌县人秦嘉、铚县人董等纷纷崛起,率军队把东海郡守包围在郯县。陈王听说后,就委派武平君畔为将军,督率郯城下的各路军队。秦嘉自立为大司马,不愿隶属于武平君,他告诉军吏们说:“武平君年轻,不懂军事,不要听他的!”于是假传陈王命令杀了武平君畔。章邯已击溃五逢,进攻陈县,上柱国蔡赐战死。章邯又进兵攻击陈县西的张贺军。陈胜亲自上阵督战,军队被击溃,张贺战死。十二月,陈胜到汝阴,转至下城父,他的车夫庄贾杀害他后投降秦军。陈胜葬在砀县,谥号为隐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酬浙东元尚书①见寄绫素张籍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②人。便令裁制为时服,顿觉光荣上病身。应念此官同弃置,独能相贺更殷勤。三千里外无由见,海上东风又一春。【注】①浙东元尚书:元筷。元稍时任浙东观察使。②学曹:即国子监。大和二年(828),张籍授国子司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首联交待了友人赠我绫素一事,有欣喜之感以及感激之意,与标题相合。B.颔联虽未言绫素极佳,但从想象若裁制衣、自己定能焕然一新可知绫素甚好。C.诗人染病多年,久居卑职,如同弃置,既有自嘲之意,又有对不公命运的抗争。D.全诗因酬谢元尚书赠绫素而作,兼有抒怀之意,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切感人。16.尾联巧用数字从时空角度抒发了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三千里外无由见”从空间角度写出了相距遥远,但依然对友人表达思念;“海上东风又一春”,从时间角度写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从时空结合的角度写出了诗人受到友人相赠后的愉悦之心和感激之意。【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又有对不公命运的抗争”错误,诗人虽然被贬官,却能得到元尚书的祝贺和礼物,使他倍感温暖,表达了张籍深深的慨叹之情,对元尚书充满感激之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三千里外无由见,海上东风又一春”,张籍与元尚书相距三千里,难以相见,只能借助东风的传递来表达问候。“三千里外无由见”,三千里是夸张的手法,说明距离遥远,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距遥远,用距离远还依然思念对方,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海上东风又一春”,东风又一次送来了春天,季节不断地轮换,从时间角度写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是张籍回应元尚书从浙东寄来绫素的诗作。诗人感慨地说,他虽然被贬官,却能得到元尚书的祝贺和礼物,使他倍感温暖。张籍与元尚书相距三千里,难以相见,只能借助东风的传递来表达问候。这首诗表达了张籍对元尚书深深的感激之情。诗中也透露出张籍对友谊和情谊的珍视,即使不能亲自拜访,也会通过文字和东风传递问候和祝福。尾联从时空结合的角度写出了诗人受到友人相赠后的愉悦之心和感激之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仙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直接表达刚正不阿、不愿向权贵低头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位改革者在推出自己的改革措施后遭遇了种种非难,他借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自我安慰。(3)古诗文中常常借“扣舷”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答案】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使我不得开心颜③.至于怨诽之多④.则固前知其如此也⑤.于是饮酒乐甚⑥.扣舷而歌之(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摧、颜、诽、舷、啸。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前段时间,共享按摩椅频频被骂上热搜——先有女子的长发被卷进按摩椅,在众人帮助下才得以脱困,动弹不得、大呼救命的样子着实让人捏了一把冷汗;后又有按摩椅进入候车厅,让有限的空间更局促,①;再就是不少电影中心区全是按摩座椅,这个暑期档,“眼睛享了多大福,臀部就遭了多大罪”的吐槽,让网友们大呼赞同。近年来,按摩椅“攻城略地”,迅速登陆商场、影院、医院等公共场所。平心而论,在逛街累了、电影开场前或是等车间隙,去按摩椅上揉捏一下,花钱不多又能缓解疲劳。②。但随着其不断扩张,问题也就接二连三暴露出来。说起来,这也不是第一次共享经济引发争议了,这些年来打着“共享”的商业模式,都曾风靡一时。某种程度上,尽管着眼的具体方面不同,但它们都以方便用户为卖点,同时也都面临投放后的运营维护问题。③,将直接决定这一共享模式是“风靡一时”还是“存之长久”,值得相关方面认真对待。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引得乘客抱怨纷纷②这本是好事③能否解决好运营维护问题19.这也不是共享经济第一次引发争议了,这些年来打着“共享”旗号的商业模式,都曾风靡一时。【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语境在说共享按摩椅引发的事件,“按摩椅进入候车厅,让有限的空间更局促”这就会引发乘客的不满,应填:引得乘客抱怨纷纷。②前面“在逛街累了、电影开场前或是等车间隙,去按摩椅上揉捏一下,花钱不多又能缓解疲劳”说都是按摩椅的好事,后面转折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应填:这本是好事。③本段是对前文的总结,强调能否解决共享按摩椅存在的问题,值得有关方面认真对待,应填:能否解决好运营维护问题。【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语序不当,“第一次”是数量词,应放在“共享经济”后面,修饰“引发争议”;成分残缺,“打着”后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在“共享”后加上“旗号”。(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20.下列句子中的“不过”和文中加点的“不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这两个字,在月光底下看将起来,实在是写得美丽不过。B.我不过是个拉幕的人,或者是个拙劣的讲解员或报幕员而已。C.孩子来了,就让他在乡下悄悄住两天,不过千万别出门去。D.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几千年的老古语,还有个错!21.对下面语段中画浪线部分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就听见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着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出自《红楼梦》)A.这些动作描写属于象征体系的原料。B.这些相关动作比声音更能传情达意。C.缺少语言交流,宝钗难以理解宝玉。D.从中能看出宝玉宝钗二人关系亲密。22.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愈……愈……愈……愈……”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答案】20.B21.C22.“愈…愈…愈…愈…”表示某种情况呈递进演变的方式或数量上的累积,强调前者是后者变化的基础或条件,也更好地突出了“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这一观点。【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是副词,只、仅仅。A.表示程度最高。意谓到了极点。B.副词,只、仅仅。C.连词,表示转折。D.动词,不超过。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理解句子表达方式的能力。C.“宝钗难以理解宝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