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有耳垂由显性基因B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对夫妇都是有耳垂的,子女却无耳垂,对此现象所作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控制无耳垂的一对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无耳垂为显性性状C.夫妇的有关基因组成均为BBD.夫妇基因组成均为Bb、子女为bb2、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它们共同生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A.寄生B.共生C.腐生D.以上都不正确3、下列叙述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蚯蚓走迷宫。
B.成年猩猩摘取香焦。
C.鹦鹉学舌。
D.美国红雀喂金鱼。
4、根的生长与根尖有关,根尖中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5、如图是桃花及其所结果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B.[4]中的精子到达胚珠完成受精作用C.[7]是由[6]发育而来的D.[8]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6、我国北方常将地瓜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地瓜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伸入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测量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B.测量窖中氧气的含量C.主要为了照明D.燃烧掉地窖内的一氧化碳7、下列哪种动物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A.鲫鱼B.青蛙C.家兔D.蛇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B牙齿结构的动物的盲肠退化B.具A牙齿结构的动物的盲肠退化C.具B牙齿结构的动物是植食动物D.具A牙齿结构的动物是植食动物9、下列古诗中,描写的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0、下列人体器官中属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是()A.喉B.肝脏C.胃D.心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泪液中的溶菌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这属于体液免疫B.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疫苗属于抗体C.当人们被毒蛇咬伤时需要注射含免疫物质的血清来治疗这叫做人工被动免疫D.速冻面米食品必须真空包装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12、下列各项中,属于取食行为的是(),防御行为的是(),繁殖行为的是(),节律行为的是()A.狮子追捕羚羊B.一只母猪哺育着8只小猪C.黄鼠狼遇险释放臭气D.秋后大雁南飞13、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B.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C.此食物网中,由植物到鼠,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D.此食物网中包合4条食物链14、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B.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短C.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D.流感病毒与注射的疫苗是不同类型15、下列哪些科学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A.发现DNA双螺旋结构B.双脱氧DNA序列测定方法C.DNA聚合酶链式反应D.蛋白质N-末端测序方法16、动物肝脏可以防治下列哪些疾病()A.夜盲症B.佝偻病C.坏血病D.脚气病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是完整的、有生命的____,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____、充足的水分和足够的____.18、染色体的主要成份是____和____.染色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____.19、(2016春•东平县期中)如图为人耳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耳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
(2)耳直接接受声音刺激的结构是[____]____,它能将声波转变为振荡,并通过结构[4]____传至内耳中的[____]____;进而转变为神经冲动.
(3)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____]____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
(4)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以免震破[____]____,使人失去听觉.2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和所占的____是相对____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但这种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____,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21、材料一: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已成为2l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材料二: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据统计,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引起艾滋病病原体与下列哪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结构相似?____.
A.细菌性痢疾B.蛔虫病C.甲型H1N1流感D.脚癣。
(2)注射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吸毒成瘾的原因是吸毒破坏了人体正常分泌____的功能.为了预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国近几年严格控制血液制品,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
(3)从传染病传播的环节上分析,对艾滋病缺乏抵抗力的人都属于____.
(4)为了更好的预防艾滋病,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体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免疫.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2、制作酸奶的微生物是酵母菌.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3、如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与植物细胞相比;大多数的细菌不含______,所以不能自己制造______,营养方式为______,细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2)从分类的角度来看,大肠杆菌、乳酸菌、肺炎双球菌等都属于细菌,青霉菌属于真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细胞中有无______.24、某城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还在湿地养殖鱼;虾、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图。
(1)在如图人工湿地所列举的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
(3)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入人工湿地中,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进而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藻类开始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上述例子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25、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赏秋无须恋红叶;京郊藜麦俏田野”。藜麦不仅是景观植物,还是一种粮食作物。它们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这里独特的海拔和温度情况,使其具有5000~7000多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
藜麦(Chenopodiumquinoa)是一年生双子叶植物;与菠菜;甜菜同属于苋科,而常见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高梁等是禾本科植物。藜麦种子呈扁圆形,直径约1.5-2mm,颜色主要有白、红、黑三色系。表皮有一层水溶性的皂角苷,味道苦涩,食用时用清水淘洗就可去掉。
藜麦种皮虽有不同颜色;但营养成分却相差不大。种子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占其干重的58.1-64.2%,也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将藜麦与几种作物所含蛋白质进行比较后发现,藜麦的总蛋白质含量和小麦相近,高于其它种类。更难得的是,藜麦作为植物,却具有接近人体氨基酸组成的优质蛋白质,且含量高达16~22%(牛肉为20%),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早在1980年,美国宇航局的“闭合式生态生命攴持系统”项目就将藜麦选为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理想食物。
藜麦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耐一定程度的盐碱。目前,全球25%的土地面积受盐渍化影响,并且由于人为不合理灌溉;过度使用化肥以及破坏植被导致的气候变暖等因素,土壤盐碱化曰益严重。藜麦最先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开始尝试引种。20年前我国西藏开始引种藜麦。北京东部及东南部郊区土壤多为盐湖土,是盐碱地集中地区。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自2015年开始陆续在京郊的山区、浅山区引种藜麦。藜麦有希望成为适应盐碱环境、符合録色健康饮食的优良之选。
(1)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在平原地区推广种植的进程比较缓慢,影响其生活和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下列与藜麦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小麦b.水稻c.高粱d.菠菜。
(2)藜麦种皮有白;红、黑等几种色系;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种皮味道略苦,可以保护其不受昆虫和鸟类的滋扰,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经过______形成的。
(3)根据文中信息;藜麦曾被选为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理想食物,除了含有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4)藜麦耐盐碱;在一定盐度范围内其根尖的______区细胞依旧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所以它有希望推广成为适应盐碱地种植的粮食作物。
(5)结合文章;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黎麦的营养价值较高;可以完全代替其他食物。
b.黎麦是外来物种;引种时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c.黎麦的耐盐碱程度有限;不适合在所有的盐碱地推广种植。
d.黎麦的引种需要经过长期选育改良,以适应当地的环境2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青蛙属于_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____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______。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______。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最终都是来自______能。
(5)以水稻为食的鼠类全身被毛,体温______,属于动物界中的哺乳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有耳垂由显性基因B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b控制”,则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bb.
(3)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解析】【解答】解:无耳垂子女的基因组成是bb,因此父母遗传给无耳垂子女的基因一定是b,所以有耳垂父母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
A;控制无耳垂的一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而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
B;无耳垂为隐性性状;而不是“显性性状”;
C、夫妇的有关基因组成均为Bb;而不是“BB”;
D、夫妇基因组成均为Bb、子女为bb.
所以,对此现象所作解释较为合理的是“夫妇基因组成均为Bb、子女为bb”.
故选:D.2、B【分析】【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共生关系等.【解析】【解答】解: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就是共生.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共生关系.
故选:B.3、D【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蚯蚓走迷宫;成年猩猩摘取香焦、鹦鹉学舌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育雏期的美国红雀喂养金鱼,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4、C【分析】【分析】如图: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解析】【解答】解:A;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的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植物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A不符合题意;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
C;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符合题意;
D;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5、C【分析】【分析】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产生种子,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图中3花药,2花粉,1柱头,4花粉管,5子房壁,6是胚珠,7是果皮,8是种子,看图结合题意答题【解析】【解答】解:A;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A正确.
B;[4]花粉管中的精子到达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B正确.
C;7是果皮是由5子房壁发育而成的;C错误.
D;[8]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C6、B【分析】【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因此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解析】【解答】解:地窖内储存的蔬菜;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地窖内氧气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地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氧气的浓度相对较低,利用氧气助燃的原理,农民把一盏油灯用绳子吊入窖内就是看看地窖里的氧气是否充足,油灯正常燃烧说明,氧气含量正常,人就可以下去;油灯灭了,说明氧气太少,人暂时不能下去.
故选:B7、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本题结合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化学进化论进行记忆.【解析】【解答】解:如图生命树。
可见;在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所以在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类群是鱼类.
故选: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AD【分析】【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解析】【解答】解:(1)与动物的食性相适应;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肉食性动物的牙齿除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犬齿的分化;草食性动物其牙齿的分化情况应如A图所示,B图为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分化情况.
(2)与草食性动物的食性相适应;其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这样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不易分解的植物纤维,而肉食性动物的盲肠不发达或退化.
故选:A、D.9、AB【分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析】【解答】解: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所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该诗中着重描写了自然界的温度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表示的是春天的景象,不能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于春风春雨的存在,花落了不少,不能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B10、BC【分析】【分析】由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和肠腺.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A;喉是发声的器官;属于呼吸系统;
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属于消化系统;
C;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属于消化系统;
D;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属于循环系统.
故选:BC.11、AC【分析】【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解析】【解答】解:A;泪液中的溶菌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这中体液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B;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疫苗属于抗原,B错误;
C;当人们被毒蛇咬伤时需要注射含免疫物质的血清来治疗这叫做人工被动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D;速冻面米食品必须真空包装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AC12、ACBD【分析】【分析】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可根据各种行为的概念来解答.【解析】【解答】解: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狮子追羚羊属于取食行为;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黄鼠狼遇险释放臭气属于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一只母猪哺育着8只小猪属于繁殖行为;
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
故选:ACBD13、BC【分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物质;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的.
(3)物富集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的现象.【解析】【解答】解:A;直接吃生产者的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因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食草昆虫,而蛙是初级消费者,A不正确;
B;有毒化学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富集;在食物链末端的高级消费者体内最多,猫头鹰是最高级的消费者,因此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B正确;
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逐级递减;每一个营养级大约有10%~20%的能量输送给下一个营养级.C正确;
D;食物链的数量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不容易出错.从左到右: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植物→鼠→猫头鹰;共有4条,D不正确.
故选:B、C.14、ABD【分析】【分析】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给人注射的流感疫苗是抗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只对特定的流感病毒起作用.如果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或者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存在时,这种抗体就不能消灭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人就会患上流感.此外,注射流感病毒疫苗产生的抗体,存留时间也比较短.流感病毒破坏人的呼吸系统,不会危害人的免疫系统.因此,A;C、D都不符合题意,只有B项符合题意.
故选:A、B、D15、ABC【分析】【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结合前人对DNA的研究分析作答.【解析】【解答】解:A;DNA的分子双螺旋结构是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发现的;获得了诺贝尔奖.
B、1980年桑格因设计出这种测定DNA(脱氧核糖核酸)内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方法而与W•吉尔伯特;P•伯格共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C、DNA聚合酶是于1971年由Dr.KjellKleppe提出;Mullis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D、现有的肽和蛋白质测序方法包括N末端序列测定的化学方法Edman法;C末端酶解方法、C末端化学降解法等.
故选:ABC16、AB【分析】【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解析】【解答】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症如图:
其中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玉米;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经常食用胡萝卜或适量动物肝脏,有助于预防夜盲症;动物肝脏中也含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常食用可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可见AB符合题意.
故选:AB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胚温度空气【分析】【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我们知道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故答案为:胚;温度;空气.18、DNA蛋白质DNA【分析】【分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解析】【解答】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故答案为:DNA;蛋白质;DNA.19、略
【分析】【分析】图中的1是耳郭,2外耳道,3是鼓膜,4是听小骨,5是咽鼓管,6是耳蜗,7是与听觉有关的神经.【解析】【解答】解:(1)1耳郭和2外耳道;构成外耳,其中1耳郭能够收集声波.
(2)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接受声波刺激的是3鼓膜,在声波的撞击下,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中耳的4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然后形成了听觉.
(3)5是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病菌若由此进入中耳,人会患中耳炎;
(4)遇到巨大声响张口;5咽鼓管的管口开放,空气由此进入鼓室,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若一方压力过大,鼓膜就会被震破,听力受损.也可以闭嘴或堵耳都能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故答案为:
(1)[1]耳郭;[2]外耳道;[1]耳郭;
(2)[3]鼓膜;听小骨;[6]耳蜗;
(3)[5]咽鼓管;
(4)[3]鼓膜.20、略
【分析】【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大量杀鼠后会使蛇缺少食物而饿死,引起鹰的数量发生巨大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
故答案为:数量、比例、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21、略
【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危害、预防等内容,分析资料解答.【解析】【解答】解:(1)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细菌性痢疾是细菌引起的;蛔虫病是寄生虫引起的;甲型H1N1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脚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故C符合题意.
(2)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了海洛因、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最后达到靠外界的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因此,吸毒成瘾的原因是吸毒破坏了人体正常分泌类吗啡肽的功能.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预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国近几年严格控制血液制品,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所以对艾滋病缺乏抵抗力的人属于易感人群.
(4)出生后产生的;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只是对相应的病原体其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C;
(2)类吗啡肽;切断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4)特异性.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2、×【分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解析】【解答】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五、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3、叶绿体有机物异养分解者成形的细胞核【分析】解:(1)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之处是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所以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细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大肠杆菌;乳酸菌、肺炎双球菌等都属于细菌;青霉菌属于真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故答案为:(1)叶绿体;有机物;异养;分解者;
(2)成形的细胞核.
由图示可以看出:①荚膜;②细胞壁;③DNA(遗传物质);④细胞质;⑤细胞膜;⑥鞭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的结构、营养的知识.【解析】叶绿体有机物异养分解者成形的细胞核24、鱼、鸭通氧气自我调节【分析】解:(1)在如图人工湿地所列举的生物中;鱼;鸭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细菌;真菌属于人工湿地中的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通氧气。
(3)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入人工湿地中;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进而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藻类开始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说明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鱼;鸭;(2)通氧气;(3)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以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有营自养生活的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它们提供光合作用为生物通过营养、能量和氧气,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被称为“生命之母”。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它们提供取食获得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作用是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关键点: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作用是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解析】鱼、鸭通氧气自我调节25、温度d基因自然选择含有较多接近人体氨基酸组成的优质蛋白质成熟a【分析】解:(1)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在平原地区推广种植的进程比较缓慢,主要受温度的制约。藜麦(Chenopodiumquinoa)是一年生双子叶植物,与菠菜、甜菜同属于苋科,而常见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高梁等是禾本科植物。可见d菠菜与藜麦的亲缘关系较近。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资料中藜麦种皮有白、红、黑等几种色系,主要是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种皮味道略苦,可以保护其不受昆虫和鸟类的滋扰,这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藜麦作为植物;却具有接近人体氨基酸组成的优质蛋白质,且含量高达16~22%(牛肉为20%),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早在1980年,美国宇航局的“闭合式生态生命攴持系统”项目就将藜麦选为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理想食物。
(4)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5)a;食物要多样化;尽管黎麦的营养价值较高,但是可以完全代替其他食物,错误;
b;外来物种的入侵;容易破坏生态平衡,所以黎麦是外来物种,引种时需要我们谨慎对待,正确;
c藜麦耐一定程度的盐碱;不适合在所有的盐碱地推广种植,正确;
d;目前,全球25%的土地面积受盐渍化影响,并且由于人为不合理灌溉;过度使用化肥以及破坏植被导致的气候变暖等因素,土壤盐碱化曰益严重。藜麦最先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开始尝试引种。20年前我国西藏开始引种藜麦。北京东部及东南部郊区土壤多为盐湖土,是盐碱地集中地区。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自2015年开始陆续在京郊的山区、浅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