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2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上级部门决定铺张扬厉,在全系统内大力整顿.B.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英语辅导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C.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D.他非常勇敢地搭救了那个女孩子,真是火中取栗呀!2、下列传统习俗礼仪____的一项是()A.四大书院中位于长沙的是岳麓书院,四大名楼中位于武汉的是黄鹤楼。B.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C.“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D.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赏花灯、猜灯谜等。3、下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无____(liáo)____(quán)释____(chōngjǐng)B.____(níng)聚____(páihuái)____(bēi)益C.____(wéi)幕广____(mào)斑____(lán)D.____(diēdàng)真____(dì)____(shùn)间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B.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C.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D.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5、下列对课文《幼时记趣》理解分析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追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极有情趣的散文。课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B.课文第2段描写了观蚊如鹤的两个画面。这里作者不是单凭眼观法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像来感受画面,从而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的、美妙的境界。C.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隐合拟人的修辞手法。D.课文第3段写神游山林的乐趣,这里不仅有前面所述的观蚊如鹤的逼真感,更突出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6、下面句子中对画横线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学而____习之(按时)②向小珊瑚珠____成的小球(凑在一块儿)B.①四十而不____(迷惑、疑惑)____的叫天子(轻快敏捷)C.①思而不学则____(疑惑)②从此以后,以这种____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很多单词(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理解)D.①____人谋而不忠乎(为了)②向后面____过去(弯曲、弯转)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摩拜”单车站点比较密集,使襄阳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D.襄阳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保护母亲河--汉江”的活动,得到市民积极的响应.8、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____(gǒuqǐ)____(zhàměng)叶____(xiāo)B.____人(xiù)____手蹑脚(niè)一____(liǔ)C.耳____(zhuì)____着(jìng)花____(ruǐ)D.香____(hāo)缝____(xì)____为人知(xiǎn)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1)爸爸把我从______打到______;从______打到______,外面的雨声______着我的哭声。
(2)《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短篇小说集《______》;作者______,______作家。
(3)全文的情感基调是______;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
(4)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______的人。
(5)文章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10、给加横线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____弃()精____()静____()____静()____粼()加____()____事()____天()气势磅(bò)______镶(qiàn)_______络(yì)________不绝异(qǔ)______同工11、一词多义。
①为: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
可以为师矣____
②而:人不知而不愠____
温故而知新____
③知:人不知而不愠___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
温故而知新____
④乐:不亦乐乎____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____12、给加线字注音。
____心________何________告________情____。13、病句修改。
①同学们,我们不能忘记,曾有多少志士仁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的兴亡而英勇奋斗。____
②我们也不能总沉醉于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____
14、孟子,名________,战国时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________”。1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书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或古朴或____趣,或厚重或飘逸,或平正或险绝。各地通过每年举行汉字书法比赛,引领人们cháng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验书写的敬意与喜悦。①拙_____________②cháng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6题,共12分)16、文言文阅读(6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1.解释加点词。(2分)公欣然曰()(2)即公大兄()2.翻译句子。(2分)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3.有人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写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2分)17、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问题。(1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选自《北史·傅永列传》)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忽啼求之D.余闻之也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分)⑵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2分)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1)、(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5分)(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18、指出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吴儿善泅者数百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蹈刀于水面者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方两三级()(2)患其塔动()(3)便实钉之()(4)人皆伏其精练()2.下面各项“之”的用法与“钱帅登之”不同的一项是()(3分)A.乃以瓦布之B.土人谓之“傍不肯”(《以虫治虫》)C.昂首观之(《幼时记趣》)D.春冬之时(《三峡》)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4.为什么匠师们按照喻皓的话去做,塔就不动了呢?(用原文回答)(3分)5.“皓笑曰”,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态?(4分)20、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4分)(1)权____吕蒙曰()(2)____往事耳()(3)及鲁肃____寻阳()(4)大兄何____之晚乎()2.下加线字的含义如今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____邪!B.____当涉猎。C.见____耳D.卿言多务,____若孤。3.翻译下面句子(6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4.下面三句话各体现了说话人的什么语气?(3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分)21、狼少时;一狼经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浪假寐,盖以诱敌。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其一犬/坐于前。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以/刀劈/狼首。D、乃悟/前狼假/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隧入以攻其后(通道)B、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C、目似暝(闭上眼睛)D、又数刀毙之(连词;表转折)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短小精悍;叙事简练,但对故事的全过程交代得清清楚楚。
B;本文主要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来展现人物性格。
C;本文介绍屠户与狼处事态度截然不同;两相对照,孰优孰劣,自然分明。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②乃悟前浪假寐,盖以诱敌评卷人得分四、翻译(共3题,共30分)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23、翻译句子(1)、目似瞑,意暇甚。(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4、读《岳飞》,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3题,共9分)25、作文(55分)23、告别昨天,带着儿时的梦想,踩着青春的舞点,为了追逐明天的梦想,大家跨入了中学的大门。你已经奋斗了两个月,想必你一定有难忘的事跟老师和同学诉说,请你以“忘不了,那件事”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事件叙述清楚,有真情实感。26、色彩,演绎亮丽的阳光,点缀明艳明媚的自然;色彩,装饰美好的生活,扮靓失意的人生;色彩,凝聚温馨的记忆,辉映灿烂的历史那一抹色彩,让你打开心扉;那一抹色彩,让你驻足流连。请以“有那样一抹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27、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你期盼老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你乐于参与什么样的课堂模式?请你发挥大胆的想象和联想,以“我梦想中的语文课堂”为题目,描述出你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立意自定,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工整规范,字数不得少于5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A.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用在此处是语义不当.
B.栋:栋宇;房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用在此处是搭配不当.
C.正确.
D.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用在此处是语义不当.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解析】C2、D【分析】【分析】D错;“赏花灯”“猜灯谜”是在元宵节。
【点评】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判断正误。3、B【分析】【分析】B项“裨”应读“bì”;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4、D【分析】【分析】用反选排除法;A句第二个逗号应该是分号,B句问号应该是句号,C句第一个句号多余,故答案为D。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5、C【分析】【分析】C项“拟人”改为夸张。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课文细节的理解。6、D【分析】略【解析】D7、C【分析】A.缺主语;删掉“由于”“随着”;
B.用词不当;删掉“引导和”
C.正确;
D.语序不当;改为“策划与开展”.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解析】C8、D【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读准字音,标准调号。A项“鞘”应读qiào;“诱”应读yòu;“擎”应读qíng。故选D。【解析】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熟读理解课文;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解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学生要掌握本课相关文学常识。《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3)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学生要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爸爸教给我坚强,父亲去世内心悲痛,但我懂得了怎样去面对生活。“花”是全文的线索,贯穿文章始末。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爸叫“我”单独去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爸爸逼“我”去上学,但是给我送来花夹袄,又拿出两个铜板可以看出内心充满慈爱;鼓励孩子要坚强,懂得怎样教育孩子;重感情,热爱生活。
(5)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在文中这个句子反复出现: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答案:
(1)床头|床角|床上|床下|混合。
(2)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
(3)哀而不伤|花儿。
(4)表面严厉;实则充满爱心。
(5)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本题是对《爸爸的花儿落了》有关知识的考查。
本题考查了名著内容主旨、文学常识、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旨,对分析人物形象要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然后来解答。【解析】床头;床角;床上;床下;混合;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哀而不伤;花儿;表面严厉,实则充满爱心;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10、略
【分析】本题考查准确拼读汉字字音及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正确解答此类题型,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汉字的音形义,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了解汉语拼音的拼读拼写规则,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本题要注意“摒”的读音是bìng,“恬”的读音是tián,“轶”的读音是yì;注意汉字“礴、嵌”的书写。【解析】bìngzhànmìtiánlínmiǎnyìcān礴嵌绎曲11、替成为,做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不译了解懂得得到愉快,快乐以为乐【分析】【分析】积累课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词。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掌握情况。12、tānnàiāichī【分析】【分析】本题所给汉字都是多音字;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声母j;q、x的区别,”“n、l的区别,”结合语境词语选择拼音。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13、“兴亡”应改为“兴盛”。“世界上所没有的”应删去。【分析】【分析】“兴亡”与“祖国”搭配不当;“世界上所没有的”与“我国的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矛盾。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普通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14、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掌握情况,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此题考查孟子的相关内容,均为记忆类知识,并不难,按要求填空即可。
【解析】轲亚圣
1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字音拼读和汉字书写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这里注意“徜”的书写和“拙”的拼音。【解析】①zhuō②徜三、文言文阅读(共6题,共12分)16、略
【分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即”为“就是”之意,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学生应注意“未若”“因”等重点词的理解。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主观性的问题,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把理由说清楚,观点要有针对性,理由要有依据。语言要简洁,不要过多地分析解释。兄妹两对雪的比拟都是可以的,一个看到静态,一个看到动态,都突出了雪的某一特点。把观点说清楚,理由说明白。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解析】【答案】1.(1)高兴(2)就是2.哥哥的女儿(侄女)说:不如把它(雪)比作被风吹起的柳絮。3.运用了比喻,既写出了雪花的颜色,也写出了飘落时轻盈的姿态。17、略
【分析】1.试题分析:D中二者都是“都具备”;A:推辞/告辞;B:好处/更加;C:不久/寻找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A为助词,其他三项都为代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若要用自己的话表述,那么找到原句之后还要将原句转化成现代汉语的方式表述出来。这里要求学生结合原文内容进行理解归纳,正确表述即可。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解析】【答案】1.(2分)(D)2.(2分)(A)3.(4分)(每个分句为1分)⑴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⑵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4.⑴(2分)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⑵(2分)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⑶(3分)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理解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四类: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①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②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③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这些句子叫省略句。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④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本题中:吴儿善泅者数百是倒装句,定语后置。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是倒装句定语后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倒装句,定语后置。B项的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是被动句,故选B。【解析】B19、略
【分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钉”为名词动用,“伏”为通假字,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读懂文章,根据语境,弄清例句中“之”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之”的含义,进行比较。D句中的“之”为“的”,例句中的“之”作代词,意思不同。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奈何”“密”“贻”,最后疏通句子。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问题找到相关的语句即“自不能动”即可。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5.试题分析:了解文中相关的情节,根据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概括说明。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析】【答案】1.(1)才(2)担心(3)用钉子钉(4)同“服”,佩服。2.D3.没有办法,工匠们偷偷地让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把金钗赠给她,询问塔动的原因。(重点词语:使、贻、因)4.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5.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们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如轻。20、略
【分析】【解析】1.试题分析:注意本题中字词的古今异义,“过”,古义是“到”,不是“路过”,“谓”是“对说”,不是“称谓”,“见”一是“了解”一是“认清”,不是“看见”。考点:古文字词【解析】【答案】1.(1)告诉(对说)(2)了解(3)到(4)认清事物(4分)2.D.(2分)3.翻译下面句子(6分)(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2)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3)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4.(3分)(1)关心、期待(2)惊讶、赞叹(3)得意、自豪5.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正确停顿应为:乃悟/前狼/假寐。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又的意思是连词,表示并列。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A.正确。
B.有误;没有对屠户的语言描写。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止通只;只有。句意为: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露出屁股和尾巴了。
②重点词语:乃;才。悟,明白。句意为: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答案:
(1)D
(2)D
(3)B
(4)①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露出屁股和尾巴了。
②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译文: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解析】D;D;B四、翻译(共3题,共30分)22、略
【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⑴注意“俄而”“骤”“欣然”的翻译。⑵注意“未若”“因”的翻译。【解析】1、①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①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23、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坚持“换”“调”“补”“留”“删”的五字原则,实现“信”“雅”“达”的目标。这道试题中,注意准确把握以下词语解释:“意”意思是神情,“止”是仅的意思。
【点评】本题有难度,容易误以从词义上比较,不理解“用法”指什么,所以在学习中要好好了解文言字词“用法”的变化,形成明确的认识。【解析】1、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24、略
【分析】【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撼”“易”“辞”,最后疏通句子。①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②(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绩呢!”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解析】1、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2、(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绩呢!”五、写作题(共3题,共9分)25、略
【分析】试题分析:首先审题,从题目中的“那件事”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而且是写一件事;“忘不了”是说写的事一定是最难忘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本文可写的内容很多:高兴的、烦恼的、伤心的、有趣的、后悔的等都可以,只要是给你印象最深就行,叙事时要写清什么事,为什么让你忘不了,从这件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选材要新颖,避免落入俗套,详略要安排得当,这样中心才能突出。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参考例文:忘不了,那件事在我的脑海里,是许许多多的事情值得回忆,但有一件小事最让我难忘。那是一个周末的早上,妈妈让我出去买点早餐回来。我拿着兜子就出去了,走到一家早餐店的门口,问卖早餐的阿姨:“阿姨,这油条多钱一斤?”阿姨说:“两块三。”我让阿姨给我称一斤。又买了一碗豆浆一共三元三。等阿姨给我称完并给我装好后,我递给她三元五角钱,谁知本应找给我两角钱,她却找给我七角钱。我接过她手中的钱匆忙转身走了。在回家的路上,老师的话在我的耳边想起:“爱占小便宜是自私的表现,好少年都不应该这样做的。”我正想着,就听见后边有人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那卖早餐的阿姨。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兜子,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的小兜子。阿姨把小兜子递给我急忙转身回去了。我一时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老师的话又回响在我的耳边,我脸颊一阵发热,就鼓起勇气像阿姨跑去。我边跑边喊:“阿姨,等一等”我追上阿姨,不好意思地说道:“阿姨,你多找我钱了,该是两角钱,不是七角钱。”阿姨却说:“小朋友,你很诚实,这钱阿姨不要了,就算奖励给你这个诚实的孩子。”这一来,我更不好意思了,便将钱塞进阿姨的手里转身跑回家了。这件小事使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占小便宜,要从小立志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26、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审题时要结合作文导语及要求,抓住文题中的关键字眼来分析。“有那样一抹色彩”中,“色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的色彩,如:初春时节刚抽出条儿的金柳;围墙栅栏上粉色的蔷薇,院门外鲜红欲滴的月季,各色的凤仙花;西天的晚霞;纯净渺远的天空等等。也可以理解为“色彩”的象征义,如:现实生活感人的、温馨的、充满正能量的情景或事情等。“那样”二字表明写作对象应是定格在生命的记忆中的人、事、景等。无论什么颜色,都应该是记忆中的颜色。“一抹”表明文章的取材数量,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片风景;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的行为。写作中应注意:选材要典型新颖,富有生活气息或时代感;立意要积极向上,反映生活的正能量;构思要巧妙,从内容和写法上能做到与众不同,独出心裁;语言要新,善用修辞和描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解析】略27、略
【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属于“提示语+命题”的形式,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学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如本题中的一大段阅读材料,即对写作素材的选择、对文题中关键性词语“梦想”的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具体地讲,要写好这篇作文,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入手:一、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本文题《我梦想中的语文课堂》,其表意的重心在“梦想中”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梦想中”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因此,同学们要基于语文学习的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力求写出自己心目中的语文课应该是怎样上的。二、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如本文题《我梦想中的语文课堂》,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梦想中,范围——语文课堂,而没有限制时间、地点等。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等因素,那么,选材的范围显然就大多了。三、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写“梦想中的语文课堂”,命题者实际上是想通过学生对语文课的想象,以小见大,来反映和体现同学们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期盼。所以,同学们的想象和联想应务求大胆和创新,要力求有思想和细节描绘,有实践和探索的可能。所以,我们应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写好本文题关键在于对“梦想”一词的理解。这里的“梦想”是指能够实现的“理想”,如果认为“梦想”的含义只是不可实现的“幻想”而已,那么这种理解显然就失于肤浅,而且难于表达富有意义的主旨了。四、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常言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出自己对某一事物和现象的思考与感悟。譬如写作本文,我们既可以采用“梦幻”的形式来描摹自己心目中一节理想的语文课,又可以选取一篇具体的课文作为“切入点”:学习小说或戏剧,即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展示和体悟;学习科技说明文,就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