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蜡烛蒸汽,温度最高B.火柴梗接触内焰部分首先炭化变黑C.燃烧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rm{(}rm{)}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3、如图所示,图中rm{隆帽}和rm{隆冒}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rm{(}rm{)}A.B.C.D.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rm{(}rm{)}A.B.C.D.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rm{.}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rm{(}rm{)}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6、区别瓶内是人体呼出的气体还是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rm{(}rm{)}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C.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D.观察颜色7、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离子保持静止不动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溶解物质的溶液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可能变成饱和溶液D.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8、物质X、Y可发生“X+Y→盐+H2O”的反应,则X不可能是()A.Fe2O3B.CO2C.FeD.NaOH9、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A.34B.38C.13D.15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___;
(2)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____;
(4)加热盛有的液体占其容积的试管____.11、电解水的实验,反应前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和____,反应后生成物中保持其相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和____.(均用化学符号填写)12、如图1;2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查阅资料可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提高温度外,主要还起到____的作用.
(2)若将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从而再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
(3)如果白磷和红磷靠近些,白磷先起火,红磷会随后着火,这是因为____.
(4)如图3,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实验初始阶段发现____,由此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13、rm{(1)}超导体的研究引起了各国重视,一旦超导体达到实用化、工业化,将对现代文明社会的科学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氮化硼”是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该材料中硼元素rm{(}元素符号为rm{B)}与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rm{1}rm{1}则氮化硼的化学式是________;硼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rm{(2)}某种铁的氧化物rm{A}中,铁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rm{7}rm{3}则rm{A}的化学式为________。rm{(3)}五氧化二碘rm{(I_{2}O_{5})}可用于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请补全rm{I_{2}O_{5}}与rm{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5CO+I}rm{5CO+I}rm{{,!}_{2}}rm{{,!}_{5}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rm{O}rm{O}rm{{,!}_{5}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
}________。rm{I}洁厕灵rm{I}主要成分是rm{{,!}_{2}}与rm{+}________。消毒液rm{+}主要成分是rm{(4)}混合能产生有毒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则rm{HCl)}的化学式为________,rm{84}中rm{(}的化合价为________。rm{NaClO)}假设汽油中某一成分用rm{2HCl+NaClO=H_{2}O+Cl_{2}隆眉+X}表示,燃烧时只发生如下反应:rm{X}推断rm{NaClO}的化学式:________。rm{Cl}14、微观结构是物质构成的奥秘,回答下列问题:
rm{(1)M}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rm{(1)M}
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rm{垄脵M}则rm{1/5}____。rm{x=}元素与下列选项中______rm{垄脷M}填字母序号rm{(}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
rm{)}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rm{(2)}当rm{垄脵}当rm{x-y=10}时,该粒子是_____rm{(}填写“阴离子”、“阳离子”或“原子”rm{)}.时,该粒子是_____rm{垄脵}填写“阴离子”、“阳离子”或“原子”rm{x-y=10}.
rm{(}rm{)}当时,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rm{垄脷}当rm{y=8}时,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15、空气里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rm{(}填物质名称rm{)}它由______rm{(}填符号rm{)}元素组成;占空气体积分数为rm{21%}的物质是_____rm{(}填化学式rm{)}在地壳中含量排前rm{3}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rm{(}填符号rm{)}属于同一元素的粒子,它们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___。16、如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rm{50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rm{.}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______r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m{)25mL}.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共8题,共16分)17、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加快分子的运动;举例说明这些措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8、如图所示;根据仪器图形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1)}写出仪器名称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rm{D}______.
rm{(2)}填写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rm{垄脵}用于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______.
rm{垄脷}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
rm{垄脹}可盛放反应物作反应仪器的是______.
rm{垄脺}用于盛放和贮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19、在反应rm{2RO+2M篓TP+2Q}中,rm{RO}为氧化物,物质rm{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44}已知rm{15gRO}与rm{14gM}恰好完全反应生成rm{7gP}则同时生成rm{Q}的质量为_______rm{g}物质rm{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20、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______元素和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21、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______;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③该反应中的生成物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22、有人喜欢在凌晨天朦朦亮时到森林公园中锻炼身体;这种做法对人体好吗?雨辰同学认为对人体有利,因为凌晨空气清新;江一杰认为对人体有害,因为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应该等日照以后再进入其中锻炼.根据你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你认为______的观点正确.为了研究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与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分别收集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和日照后公园中空气各一瓶到实验室:收集日照后公园中空气的方法是:______.
(2)为比较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为比较两瓶气体中氧气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3、右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CO224、请指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危害或不良后果;
(1)将金属固体颗粒投入直立的试管中______;
(2)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将盛液体的试管上下振荡______;
(3)加热水沸腾时;试管口对着别人______;
(4)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手心______;
(5)用完了的酒精灯未盖灯帽______;
(6)给固加热时;试管口未稍向下倾斜______;
(7)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4题,共8分)25、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rm{(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上三个实验装置rm{(A}rm{B}rm{C)}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rm{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rm{B}rm{C}装置则不能。否定rm{B}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rm{C}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小明将rm{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rm{D}所示。rm{垄脵}此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脷}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rm{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rm{垄脵}分子种类rm{垄脷}原子种类rm{垄脹}分子数目rm{垄脺}原子数目rm{垄脻}物质总质量rm{垄脼}元素种类2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rm{垄脹}______,rm{垄脺}______.
rm{(2)}指出图中的四处错误:
rm{垄脵}______;
rm{垄脷}______;
rm{垄脹}______;
rm{垄脺}______.
rm{(3)}该实验有如下操作步骤:rm{a.}装药品;rm{b}固定盛有药品的试管;rm{c.}检验气密性rm{d.}撤去燃着的酒精灯;rm{e.}给药品加热;rm{f.}从水槽中拿出导管;rm{g}收集氧气rm{.}其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
rm{(4)}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已集满氧气rm{(}排空气法rm{)}的方法:______.
rm{(5)}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rm{垄脵}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rm{垄脷}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rm{垄脹}试管外壁潮湿;rm{垄脺}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rm{垄脻}忘了加催化剂;rm{垄脼}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rm{垄脽}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______.
A.全部rm{B.垄脵垄脷垄脺C.}没有rm{垄脻D.}没有rm{垄脷垄脹}27、现有下列实验装置:
rm{A}rm{B}rm{C}rm{D}rm{E}rm{F}rm{A}rm{B}rm{C}rm{D}rm{E}
请回答下列问题:rm{F}仪器rm{(1)}的名称是__________。实验时,装药品前先____rm{垄脷}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rm{(2)}装置试管内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rm{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用rm{(4)}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B}用rm{(5)}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先_________,再___________。rm{C}28、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rm{A}rm{B}rm{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rm{(1)}用仪器rm{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rm{X}的名称是____。rm{(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rm{A}rm{B}rm{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________顺序先后变成____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____具有挥发性。rm{(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rm{(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6分)29、某同学完成配制rm{50g51%}的硝酸钠溶液时,取用固体药品的药匙添加rm{a}其配制过程如下图。
rm{(1)}图中仪器rm{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rm{(2)}上述操作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若称量硝酸钠固体时,天平的左右两盘放反了rm{(1g}以下用游码rm{)}则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rm{(4)}若将上述rm{51%}的硝酸钠溶液稀释成rm{10%}的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rm{B.}量筒、漏斗、烧杯、胶头滴管C.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rm{D.}量筒、酒精灯、烧杯、玻璃棒3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20隆忙}时,将rm{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rm{5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rm{(2)10隆忙}时,欲将rm{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______rm{g.}
rm{(3)}某同学欲将rm{20隆忙}时rm{300g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rm{.}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rm{x}
rm{300g隆脕20%=(300g-x)隆脕40%}
解得:rm{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31、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的形如小枕头“蛋黄派“发生了兴趣。他们查阅资料获知:这种真空充气包装技术,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rm{(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rm{(}步骤、现象和结论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rm{(}写出两点即可rm{)}rm{垄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1题,共2分)32、将一种无色液体rm{A}和一种黑色固体rm{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rm{C}和无色气体rm{D}rm{E}在rm{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m{F.}另一黑色固体rm{G}在无色气体rm{D}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rm{H}.rm{(1)}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rm{F}______;rm{H}______;
rm{(2)}写出rm{A}rm{B}混合得到rm{C}rm{D}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rm{B}起__________作用,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rm{(}填基本反应类型rm{)}.rm{(3)}写出rm{G+D隆陋H}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rm{(}填基本反应类型r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解:rm{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rm{3}层;外焰部分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较充分,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炭化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燃烧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rm{C}.
A、根据蜡烛燃烧火焰分为rm{3}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温度越高;火柴梗越易碳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看出蜡烛燃烧的现象,了解蜡烛燃烧的现象、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C}2、A【分析】解: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rm{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由此分析可知:
A;被动吸烟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原因。故A正确;
B;被动吸烟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没有关系。故B错误;
C;被动吸烟与分子的体积很小没有关系。故C错误;
D;被动吸烟与分子的质量很小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rm{A}
根据微粒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则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也有害于他人的健康,会应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解析】rm{A}3、D【分析】解:rm{A}图rm{A}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rm{B}表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rm{C}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rm{D}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rm{.}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rm{.}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rm{.}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rm{D}4、B【分析】解:rm{A}向试管内倾倒液体的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A错。
B;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B正确;
C;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C错;
D;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能用焰心加热,故D错。
故选:rm{B}
A;根据向试管内倾倒液体的方法考虑;
B;根据粉末状药品的放法考虑;
C;根据胶头滴管的用法考虑;
D;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能用焰心加热。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解析】rm{B}5、A【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
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rm{.}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指数项目.
故选:rm{A}.【解析】rm{A}6、C【分析】解:rm{A}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都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B;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都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呼出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D;二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分析物质的性质解答即可.
此题是对人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及性质的考查,明确呼吸原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rm{C}7、B【分析】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的各种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不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其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不一定能形成溶液;如植物油难溶于水,分散到水里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溶液的基本特征、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溶液的基本特征、饱和溶液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B8、C【分析】解:A;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X可能是氧化铁;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X可能是二氧化碳;
C;铁不能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X不可能是铁;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X可能是氢氧化钠。
故选:C。
某些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C9、A【分析】解:丙烷(化学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相等,则3=x;由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相等,则8=2y,y=4。
故选: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
(1)因为吸取的药品有酸性或减性;故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会腐蚀胶头滴管的橡胶;
(2)取用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如果试剂瓶标签朝下,则试剂瓶上的标签可能被腐蚀;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则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致使试管底部破裂;
(4)加热盛有的液体占其容积的试管时;液体受热膨胀会造成液体喷出.
故答为:(1)腐蚀胶头滴管的橡胶;
(2)试剂瓶上的标签可能被腐蚀;
(3)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致使试管底部破裂;
(4)液体喷出.
【解析】【答案】(1)取用液体时;滴管不能到转过来,以免试剂腐蚀胶头和沾污药品;
(2)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3)加热固体时;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过程中由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4)加热液体时,注意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1、略
【分析】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由分子、原子的定义可知,反应前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化学式是H2O,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分别是:H、O,反应后生成物中保持其相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式分别是:H2、O2.
故答为:H2O,H,O,H2,O2.
【解析】【答案】根据分子;原子的定义;电解水的反应分析回答。
12、隔绝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红磷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可燃物【分析】【解答】解:(1)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可以为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还可以为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
(2)红磷的着火点高;热水不能使红磷达到着火点,如果图2中的是红磷,就不会看到燃烧现象,从而再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3)如果白磷和红磷靠近些;白磷先起火燃烧放出热量,使红磷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会随后着火.
(4)小棉花球蘸水后;因水不可燃,反而会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达不到棉花的着火点,不会燃烧;而小棉花球蘸酒精后,酒精是可燃物,在酒精灯上被点燃后会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发棉花球燃烧,因此实验的结论是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如果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间较长,棉花球上的水分蒸发,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蘸水的棉花球也燃烧了;
故答案为:(1)隔绝氧气;
(2)温度达到着火点;
(3)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红磷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4)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可燃物;
【分析】(1)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可以提供热量;还可以隔绝氧气;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4)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13、rm{(1)BN}rm{11}rm{14}
rm{(2)Fe_{2}O_{3}}
rm{(3)5CO_{2}}
rm{(4)NaCl}rm{+1}
rm{(5)C_{7}H_{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题目难度不大。【解答】rm{(1)}根据题目中硼元素rm{(}元素符号为rm{B)}与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rm{1}rm{1}元素符号为rm{(}与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rm{B)}rm{1}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再根据读法是从后向前读作氮化硼,可知氮化硼的化学式为:rm{1}硼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所以rm{BN}:硼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rm{(11隆脕1)}rm{(14隆脕1)=11}故答案为:rm{14}rm{BN}rm{11}rm{14}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m{(2)}可得:rm{Fe_{x}O_{y}}rm{56x}rm{16y=7}rm{dfrac{x}{y}=dfrac{2}{3}}则rm{3}的化学式是rm{dfrac{x}{y}=dfrac{2}{3}
}故答案为:rm{A}rm{Fe_{2}O_{3}}rm{Fe}rm{Fe}rm{{,!}_{2}}rm{O}rm{O}rm{{,!}_{3}}rm{{,!}_{5}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rm{(3)}由rm{5CO+I}rm{5CO+I}________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由此可知,未知物质中共含有rm{{,!}_{2}}个碳原子核rm{O}个氧原子,故答案为:rm{O}rm{{,!}_{5}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
}由rm{I}rm{I}rm{{,!}_{2}}rm{+}________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由此可知,未知物质中共含有rm{5}个碳原子核rm{10}个氧原子,故答案为:rm{5CO_{2}}rm{+}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氢原子个数:rm{5}氯原子个数:rm{10}钠原子个数:rm{5CO_{2}}氧原子个数:rm{(4)}由rm{2HCl+NaClO=H}已知生成物中氢原子个数:rm{(4)}氧原子个数:rm{2HCl+NaClO=H}氯原子个数:rm{{,!}_{2}}所以rm{O+Cl}的化学式为rm{O+Cl}设rm{{,!}_{2}}中rm{隆眉+X}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氢原子个数:rm{2}氯原子个数:rm{3}钠原子个数:rm{1}氧原子个数:rm{1}已知生成物中氢原子个数:rm{2}氧原子个数:rm{1}氯原子个数:rm{2}所以rm{X}的化学式为rm{NaCl}设rm{NaClO}中rm{Cl}的化合价为rm{x}rm{(+1)+x+(-2)=0}rm{x=+1}故答案为:rm{NaCl}rm{+1}的化合价为rm{隆眉+X}rm{2}rm{3}故答案为:rm{1}rm{1}rm{2}由rm{1}rm{2}rm{X}rm{NaCl}rm{NaClO}rm{Cl}rm{x}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由此可知,每个rm{(+1)+x+(-2)=0}中含有rm{x=+1}个碳原子和rm{NaCl}个氢原子,是rm{+1}rm{(5)}由rm{X+11O}rm{(5)}rm{X+11O}rm{{,!}_{2}}rm{篓T7CO}rm{篓T7CO}rm{{,!}_{2}}rm{+8H}【解析】rm{(1)BN}rm{11}rm{14}rm{(2)Fe_{2}O_{3}}rm{(3)5CO_{2}}rm{(4)NaCl}rm{+1}rm{(5)C_{7}H_{16}}14、(1)①8
②A
(2)①原子
②S2-【分析】【分析】rm{(1)}rm{垄脵}根据rm{垄脵}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rm{M}可以确定rm{dfrac{1}{5}}元素是氧元素。据此分析解答即可;rm{M}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来进行分析解答;rm{垄脷}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来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分析判断;rm{垄脷}根据当rm{(2)垄脵}根据时,该粒子带有rm{(2)垄脵}个单位的负电荷,是由原子得到rm{垄脷}根据个电子形成的,则rm{垄脷}该粒子是硫离子,再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来进行解答即可。【解答】rm{y=8}rm{y=8}rm{2}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rm{2}则rm{x=2+8+8-2=16}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的核内质子数rm{(1)}所以rm{垄脵}故填:rm{垄脵}rm{M}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rm{dfrac{1}{5}}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与氧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B.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rm{M}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较活泼,与氧元素能rm{8}如rm{x=8}rm{8}故B不符合题意;rm{垄脷A.}该粒子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rm{垄脷A.}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较活泼,与氧元素能形成化合物rm{8}如rm{6}故C不符合题意;D.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形成化合物rm{(}如rm{SO_{2}}rm{SO_{3})}故B不符合题意;在化学反应中较难得失电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但随温度的升高其化学性质越来越活泼,与氧元素能形成化合物rm{(}如rm{SO_{2}}rm{SO_{3})}C.rm{2}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rm{(}rm{MgO)}当rm{4}时,即rm{(}此时核内质子数rm{CO}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是原子;故填:原子;rm{CO}当rm{2}时,该粒子带有rm{2}个单位的负电荷,是由原子得到rm{)}个电子形成的,则rm{A}该粒子是硫离子,其离子符号表示为:rm{(2)垄脵}故填:rm{x-y=10}rm{x=2+8+y}【解析】rm{(1)}rm{垄脵}rm{垄脵}rm{8}rm{垄脷A}rm{垄脷A}原子rm{(2)}rm{垄脵}15、氮气NO2OSiAl质子数【分析】【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和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及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rm{78%}氧气约占rm{21%}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氮气由氮元素组成;占空气体积分数为rm{21%}的物质是氧气,氧气的化学式为rm{O_{2}}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排在前rm{4}位的是rm{O}rm{Si}rm{Al}rm{Fe}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属于同一元素的粒子,它们一定相同的是质子数。的物质是氧气,氧气的化学式为rm{2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排在前rm{O_{2}}位的是rm{4}rm{O}rm{Si}rm{Al}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属于同一元素的粒子,它们一定相同的是质子数。rm{Fe}氮气;故答案为:rm{N}rm{O_{2}}rm{O}rm{Si}质子数。rm{Al}
【解析】氮气rm{N}rm{O_{2}}rm{O}rm{Si}rm{Al}质子数16、略
【分析】解: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笥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读数时俯视,会造成实际值比读数偏低.
故答案为:小于.
根据量筒读数时的要求;视线要与量笥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俯视则读数比实际值高.
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之一,量筒正确的读数方法和错误操作造成何种误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解析】小于三、计算题(共8题,共16分)17、略
【分析】
升高物体的温度;可使分子运动速度加快,例如在生活中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
答:升高物体的温度;可使分子运动速度加快,例如在生活中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
【解析】【答案】根据升高物体的温度;可使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进行分析.
18、略
【分析】解:rm{(1)A}图;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酒精灯;
rm{B}图;用于溶解物质的烧杯;
rm{C}图;用于暂时存放液体的滴瓶;
rm{D}图;用于刷洗试管的试管刷.
故选A酒精灯、rm{B}烧杯、rm{C}滴瓶、rm{D}试管刷;
rm{(2)垄脵}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有试管刷和烧瓶刷;故选D;
rm{垄脷}实验室用作热源的仪器有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故选A;
rm{垄脹}烧杯是化学实验室用途较为广的一种玻璃仪器;可用于溶解;加热、反应容器、粗略量取等;故选B;
rm{垄脺}滴瓶在这四种仪器中是唯一一个可用于贮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故选C.
rm{(1)}根据仪器的平面图识别常用仪器;结合仪器的特点识别仪器;
rm{(2)}根据仪器的用途辨识仪器:对每种仪器的基本用途要一目了然.
仪器的特点决定了仪器的用途,仪器用途可以反映出仪器的特点.【解析】酒精灯;烧杯;滴瓶;试管刷;rm{D}rm{A}rm{B}rm{C}19、2228【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rm{Q}的质量;根据rm{M}与rm{Q}的质量比及rm{Q}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rm{M}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rm{15gRO}与rm{14gM}恰好完全反应生成rm{7gP}则同时生成rm{Q}的质量rm{=15g+14g-7g=22g}与rm{15gR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rm{14gM}则同时生成rm{7gP}的质量rm{Q}根据反应中rm{=15g+14g-7g=22g}与rm{M}的质量比及rm{Q}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rm{Q}的相对分子质量,设rm{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rm{M}则:rm{dfrac{2x}{44隆脕2}=dfrac{14g}{22g}}解得rm{x}故答案为:rm{dfrac{2x}{44隆脕2}=dfrac{14g}{22g}
}rm{x=28}rm{22}【解析】rm{22}rm{28}20、碳;硫;氢;氧【分析】【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答】
解:因为生成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rm{C}rm{H}rm{O}rm{S}四种元素;所以反应物中也应该有这四种元素,又知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可判断该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硫元素和氢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
故填:碳;硫、氢、氧。
【解析】碳;硫;氢;氧21、略
【分析】
从反应前后的示意图看出;有三个白色分子没有参加反应,可把它们去掉,这样,就是两个白色分子和一个黑色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一样的新分子,个数比是2:1:2,属于化合反应,由于生成分子中含有两种元素,所以可能是氧化物.
答案:2:1:2;化合;可能.
【解析】【答案】对于微观粒子的模拟示意图;要看清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哪些参加了反应,哪些没有反应,生成了什么样的物质等.从本题的图示来看,两个白色的分子和一个黑色的分子生成了两个一样的新分子,还有三个白色的分子没有参加反应.
22、略
【分析】
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夜晚没有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凌晨时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对人体有害.所以江一杰的观点是正确的;
(1)可以用注射器抽取一注射器的气体样品;
(2)因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分别向两瓶收集的气体中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程度;预期的实验现象是:盛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而另一瓶现象不明显;得到的结论是:在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3)因为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故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预期的实验现象是:在凌晨空气中木条很快熄灭,在另一集气瓶中能燃烧一会再熄灭;得到的结论是:在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故答案为:江一杰。
(1)用注射器抽取一注射器的气体样品.
(2)分别向两瓶收集的气体中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程度;盛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而另一瓶现象不明显;在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在凌晨空气中木条很快熄灭,在另一集气瓶中能燃烧一会再熄灭;在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解析】【答案】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分析;利用注射器可以来收集空气样品;要检验不同的空气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检验;要检验不同的空气样品中氧气的含量,可以利用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够支持燃烧来检验.
23、略
【分析】
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由图中信息可知;在化学变化中,一氧化碳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氧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每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也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填:原子的重新组合.
【解析】【答案】关键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由图中可知,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24、略
【分析】
(1)金属固体颗粒属于块状固体;块状固体没有沿着倾斜的试管壁滑入试管中,后果是打破试管;
故填:打破试管;
(2)荡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腕的力左右摆动,如果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将盛液体的试管上下振荡,药品可能会腐蚀手指.
故答案为:药品腐蚀手指.
(3)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人,所以加热水沸腾时,试管口对着别人,可能会使溅出的液体伤人.
故答案为:液体溅出伤人.
(4)倾倒液体时;为防止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标签要朝向手心,所以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手心会使流出的液体会腐蚀标签.
故答案为:流出的液体会腐蚀标签.
(5)酒精很容易挥发;所以用完了的酒精灯未盖灯帽,再次会无法点燃.
故答案为:再次无法点燃.
(6)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则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致使试管底部破裂;
故答案为: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致使试管底部破裂.
(7)为了防止引起失火;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故答案为:可能会引起火灾.
【解析】【答案】(1)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规则填空;
(2)掌握洗涤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即可解答本题;
(3)根据加热试管内的药品的正确方法分析;
(4)根据倾倒液体的正确方法分析;
(5)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6)加热固体时;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过程中由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7)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四、探究题(共4题,共8分)25、(1)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
(2)①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
②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3)②④⑤⑥【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对于用有气体参加或气体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解答】rm{(1)B}装置内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rm{C}装置是敞开装置,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也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填:rm{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rm{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rm{(2)垄脵}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看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故填: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rm{垄脷}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所以产生了实验误差;故填: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rm{(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rm{垄脷}原子种类、rm{垄脺}原子数目、rm{垄脻}物质总质量、rm{垄脼}元素种类;元素种类;rm{垄脼}分子种类是一定改变的;rm{垄脵}分子数目则不一定发生变化;故填:rm{垄脹}rm{垄脷垄脺垄脻垄脼}【解析】rm{(1)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rm{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rm{(2)垄脵}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rm{垄脷}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rm{(3)垄脷垄脺垄脻垄脼}26、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试管口向上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太长;导管口没有塞棉花;酒精灯内的酒精太多;cabegfd;将一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C【分析】解:rm{(1)}由图示可知,图中仪器的名称rm{垄脵}是试管;rm{垄脷}是酒精灯;rm{垄脹}是集气瓶;rm{垄脺}是水槽.
rm{(2)}由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的装置及注意事项可知;图中的错误有:试管口向上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太长、导管口没有塞棉花、酒精灯内的酒精太多等.
rm{(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rm{(}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rm{)隆煤}查rm{(}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m{)隆煤}装rm{(}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rm{)隆煤}定rm{(}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rm{)隆煤}点rm{(}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rm{)隆煤}收rm{(}收集氧气rm{)隆煤}移rm{(}把导管移出水面rm{)隆煤}熄rm{(}熄灭酒精灯rm{)}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rm{cabegfd}
rm{(4)}检验收集氧气的瓶是否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rm{.}故填:将一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rm{(5)}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rm{垄脵}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rm{垄脷}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rm{垄脹}试管外壁潮湿;rm{垄脺}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rm{垄脼}没加棉花,粉末堵塞管口造成管内压强大;rm{垄脽}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触;
故选C.
故答案为:
rm{(1)垄脵}试管;rm{垄脷}酒精灯;rm{垄脹}集气瓶;rm{垄脺}水槽;
rm{(2)}试管口向上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太长;导管口没有塞棉花;酒精灯内的酒精太多.
rm{(3)cabegfd}
rm{(4)}将一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rm{(5)C}.
rm{(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
rm{(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的装置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rm{(3)}根据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步骤来分析;
rm{(4)}根据氧气的助燃性来进行验满;
rm{(5)}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有:rm{1.}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受热不均匀;rm{2.}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没擦干;rm{3.}试管接触到灯芯;rm{4.}试管口部高于试管底部,导致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rm{5.}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rm{6.}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进行解答.
应熟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明确仪器的使用及注意问题,在具体的实验中要注意规范和原理来确保实验的成功rm{.}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解析】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试管口向上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太长;导管口没有塞棉花;酒精灯内的酒精太多;rm{cabegfd}将一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rm{C}27、(1)集气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3)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4)
(5)撤离导管熄灭酒精灯【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rm{(1)}仪器rm{垄脷}的名称是集气瓶。实验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填:集气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m{(2)}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rm{A}装置试管内放一团棉花,目的是装置试管内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故填: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rm{A}rm{(3)}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故填: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H}_{2}{O}_{2}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故填:rm{2{H}_{2}{O}_{2}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rm{(4)B}rm{2{H}_{2}{O}_{2}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破裂。故填:撤离导管;熄灭酒精灯。rm{2{H}_{2}{O}_{2}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解析】rm{(1)}集气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m{(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rm{(3)}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rm{(4)2{H}_{2}{O}_{2}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rm{(4)2{H}_{2}{O}_{2}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撤离导管熄灭酒精灯rm{(5)}28、(1)胶头滴管
(2)CBA红在不断运动浓氨水
(3)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4)浓氨水滴在滤纸上,酚酞溶液滴在棉花上【分析】【分析】rm{(1)}根据在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常用胶头滴管进行分析;
rm{(2)}根据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rm{(3)}根据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使现象更明显进行分析;
rm{(4)}根据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所以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解答】rm{(1)}在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常用胶头滴管;
rm{(2)}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rm{A}rm{B}rm{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以观察到rm{A}rm{B}rm{C}三处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先后顺序为:rm{CBA}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滴加了浓氨水的脱脂棉没有变红色而是试管内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变红色,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rm{(3)}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的作用是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
rm{(4)}做实验时;如果试管内没有变化,而试管口塞的棉花却变成红色,则可能是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而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
故答案为:rm{(1)}胶头滴管;
rm{(2)CBA}红;在不断的运动;浓氨水;
rm{(3)}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rm{(4)}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而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解析】rm{(1)}胶头滴管rm{(2)CBA}红在不断运动浓氨水rm{(3)}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rm{(4)}浓氨水滴在滤纸上,酚酞溶液滴在棉花上五、简答题(共3题,共6分)29、(1)药匙搅拌加速溶解
(2)瓶塞没有倒放。
(3)50%
(4)C【分析】【分析】根据仪器结构和用途分析;根据溶解时需要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分析;根据取用固体药品时,应该将瓶塞倒放分析;根据在称量时,天平的左右两盘放反了rm{(1g}以下用游码rm{)}其实际称量硝酸钠固体质量为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读数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rm{(1)}根据仪器结构和用途分析可知,仪器rm{a}是药匙,溶解时需要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故答案:药匙;搅拌加速溶解;rm{(2)}取用固体药品时,应该将瓶塞倒放,防止污染,故该操作错误,故答案:瓶盖没有倒放;rm{(3)}配制rm{50g51%}的硝酸钠溶液,需要硝酸钠固体质量为rm{50g隆脕51拢楼=25.5g}需要水的质量为rm{50g-25.5g=24.5g}在的硝酸钠溶液,需要硝酸钠固体质量为rm{50g51%}需要水的质量为rm{50g隆脕51拢楼=25.5g}在称量时,天平的左右两盘放反了rm{50g-25.5g=24.5g}以下用游码rm{(1g}其实际称量硝酸钠固体质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冀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华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公共日语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韶关学院
- 个人二零二四年度物流配送服务合同6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区墙面公共艺术创作租赁合同标的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木方、木跳板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餐饮用品采购合同样本3篇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课件模板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糖尿病眼病患者血糖管理
- 抖音音乐推广代运营合同样本
- 教育促进会会长总结发言稿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心理调适教案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 喷漆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 JT-T-390-1999突起路标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