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混账繁文缛节____(bì)邪____(zhà)暖____(guì)子手B.造孽吻颈之交____(cì)候____(wěi)草汗____(cén)C.急燥九宵云外半____(shǎnɡ)____(zhēng)候前____(jū)后恭D.寒喧委曲求全____(shàn)味____(dǎo)春寒自怨自____(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夙兴夜寐杂揉浩荡终老不复取B.靡使归聘嗑死伫立络绎C.深思慎取鸷鸟自缢流觞D.苏子愀然庐冢槃石靡室劳矣3、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及以至是,言不辱者/谨拜表以闻4、〔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天”“地”在文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A.天地象征着道德的准绳。B.天地象征着社会的黑暗。C.天地象征着生命的无常。D.天地象征着封建的统治。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鸽子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向,____的是,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种细菌也能感应地球磁场,这种细菌在磁场中的行动方向就像是一个罗盘针。B.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____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C.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____,就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D.这些优秀作品并没有在获奖后被____,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6、下列加点字,注音____的一项是(3分)A.惨____(dàn)____目(chēn)____见不鲜(shuò)力能____鼎(gāng)B.____妒(jí)____吏(yuàn)涅而不____(zī)图穷匕____(jiàn)C.棺____(guǒ)门____(kǎn)博闻强____(zhì)千____之国(shèng)D.箕____(jù)枯____(gǎo)所向披____(mǐ)____掌而谈(dǐ)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在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九四二》严肃的主题,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它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B.9个省份实行中职教育学费全免政策后,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变化导致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造成的。C.两个学校的领导表示此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还是希望社会能宽容这些未成年人,尽量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D.“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中国传统白话,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是忧患,更是承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悟已往之不谏,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9、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____,____。10、鲁迅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__,《祝福》选自____。11、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入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1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13、作者在诗中用“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为了说明____,即这么长时间不和秦塞想通,足见____,这样写,____,烘托蜀道的艰难。14、杜甫,字____,尝自称____,伟大的____诗人,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他还被称为____、____,杜甫一生撰写一千四百多首诗,其诗显示了唐朝____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其诗风格多样,多以为主。评卷人得分三、语言表达(共7题,共14分)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林洙是梁思成继林徽因之后的第二任妻子。在“太太的客厅”里,林徽因需要梁思成保持仰望的姿态;而在林洙的回忆文章里,①______。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梁思成屡屡遭遇危机;而在林洙的心目中,梁思成是其唯一的感情寄托,文革中林洙对梁思成的倾力守护,可为明证。对梁思成而言,②______;但当“女神”远去,伤痕犹在,③______,来慰疗自己生命的“真空”。16、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

眼睛很宽容______

能装下整个世界______

它又很苛刻______

容不得一粒沙尘______。1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通过讲述家风传承故事,能实现对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家风让每个成员参与其中,形成呼应共鸣的氛围,能降低犯罪率。媒体传递当下的良好家风,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农村广袤田野的热爱、对父老乡亲的亲近。①讲述家风传承故事不一定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在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全国旅游景区徽标、门票、宣传口号展评大赛”评奖中,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获得唯一一个徽标一等奖。九寨沟徽标图案由雪山和云朵组成,形似眼睛,简单的图形却表达了深刻的意义。请你从赞美九寨沟自然风光和保护九寨沟自然环境两个角度分别为这个徽标配上一句宣传口号。19、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贾明同学的推论错在哪里?要求:字数不超过80字。

最近贾明有点烦,他在同学面前抱怨:真是的,我爸爸老是劝我学英语,我又不当翻译,学那个干什么?20、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____;

学生乙:老师;您耕耘三尺讲台,______;

学生甲:____;

学生乙:______。21、请简要说明下列图画的构图要素;并且根据你对图画的理解,解读这幅画给了你什么联想或启示。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评卷人得分四、名句名篇(共4题,共24分)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怀良辰以孤往,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__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3.故曰:至人无几,神人无功,。(庄子《逍遥游》)4.,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23、写出下列名篇命局中的空缺部分1.,月涌大江流。2.出师一表真名世,。3.,使我不得开心颜。4.,忽到庞公栖隐处5.出师未捷身先死,。6.在天愿作比翼鸟,。7.,皎皎空中孤月轮。8.,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4、古诗文默写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无欲速,。,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2.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3.,,天下可运于掌。(《孟子》)4.悟以往之不谏,。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5.但以刘,,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2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2.____,而不知其所止;3.人生如梦,____。4.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6.____,盖竹柏影也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2题,共16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A同学说:学校规矩太多,一点不自由。B同学说:当你做好自己,不去想那些规矩的时候,你就感到自由了。再说,今天你不受约束,明天你只能是“盱眙人”、“江苏人”。而顺应规矩的,明天就能成为地球人,来去自由。A同学说:我宁愿就守在盱眙,也不愿受太多的规矩。以上文字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题目自拟。2、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B刎颈之交C急躁症(zhèng)候前倨(jù)后恭D寒暄膻(shān)味。

倒(dào)春寒【解析】【答案】A2、C【分析】(错误的有A项“杂糅”,B项“溘死”,D项“磐石”。)【解析】【答案】C3、A【分析】试题分析:题中,A项的“于”都作介词。B项的“为”,前者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后者作介词,表动作做对象,相当于“向”。C项的“之”,前者作助词,凑足音节;后者作助词,置于主谓之间,可不译,也可译为“的”。D项的“以”,前者作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后者作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短语,可不译。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析】【答案】A4、D【分析】【分析】窦娥在被押赴刑场途中;针对自己命运的不公向代表着当时黑暗的封建统治,发出强烈的控诉。这里的天和地象征了造成窦娥悲惨命运的根源——黑暗的封建统治,故远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5、B【分析】【分析】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用于拉家常。【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6、C【分析】

试题分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其中,A项的“怛”应读dá,B项的“见”应读xiàn,D项的“扺”应读zhǐ。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C7、D【分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搭配不当,改为“倾向日益严重”;B、句式杂糅C、歧义,两个是指学校还是领导。所以选D。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分析】【分析】根据语言环境;便可得出正确答案: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言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再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中的重要句子的意思,并且还要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渐”、“蹄”。特别注意形近字,通假字。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10、《彷徨》《呐喊》《故事新编》《彷徨》【分析】【分析】众所周知;鲁迅的作品很多,主要有小说;散文、散文诗、和杂文四大类。其中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等,而本文节选自《彷徨》。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11、秦蜀气势磅礴忧虑与关切【分析】【分析】本首诗歌作者写的气势磅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着力刻画蜀道的艰险。再具体的描绘过程中,作者运用古代作品中常用的复沓形式,描绘了在由秦入蜀的道路上惊险奇丽的山川风光,可以说展示了祖国壮丽山河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气势磅礴的赞美乐章。同时,作者也告诫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忧虑和关切。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主旨的把握能力。要想把握主旨,一定要学生通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分清文章的文体。感受作者寄予作品中的感情倾向,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作品的主旨。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分析】注意“罔”“殆”字的写法。13、古蜀国历史的久远蜀道之难时空杂糅【分析】【分析】诗歌中;作者用“尔来四万八千岁”这句话,而该句是表示一个时间概念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作者为了说明古代蜀国历史的久远:这么长的时间,古蜀国都没能和秦塞有往来,可以想见蜀道的艰难,更能烘托出古代蜀道的艰险。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涵义的能力。做该题时,首先要抓住文段中的信息语句,然后理清相关句子之间的关系,最后对这些句子进行总体的分析评价。14、子美少陵野老现实主义杜拾遗杜工部由盛转衰“史诗”沉郁悲怆【分析】【分析】杜甫;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他还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撰写一千四百多首诗,其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史诗”,其诗风格多样,多以沉郁悲怆为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三、语言表达(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时;根据横线前后文,围绕关键词补全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即可,注意字数限定.本段文字谈论的是林徽因和林洙与梁思成之间的不同情感.

①处;此句句首的“而”表转折,表示这句话的意义与前文“林徽因需要梁思成保持仰望的姿态”表达的意义相反,再结合这是对林洙写的文章的叙述,可知横线上应填入林洙对梁思成是尊敬的态度这样的内容,此处应填入“字里行间都是对梁思成的敬重与崇拜”.

②处;根据后文,后文中出现了“女神”这一概念,且打起了引号,可知前文应该是要出现世人公认的女神林徽因,可突出林徽因带给梁思成的感受,此处应填入“林徽因是(残忍的)女神”.

③处;根据前后文,这半句应描写梁思成在满是“伤痕”的情况下是需要林洙来慰疗自己,守护自己的,此处应填入“他需要林洙这样的女性”.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答案示例:①字里行间都是对梁思成的敬重与崇拜②林徽因是(残忍的)女神③他需要林洙这样的女性。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做题时要注意:1,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2,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3,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解析】字里行间都是对梁思成的敬重与崇拜;林徽因是(残忍的)女神;他需要林洙这样的女性16、略

【分析】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反映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哲理,仿写时要注意这三点.

答案示例: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此题考查形式是续写式.仿写原则:仿写句子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神似”.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创新.

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都必须合规格.【解析】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17、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断和仿写的能力。仿写要看示例;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后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此题要先找出推断存在问题的句子,再用“不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即可。

【解析】②形成呼应共鸣的氛围不一定能降低犯罪率③媒体传递良好家风的目的不完全是唤起人们对农村广袤田野的热爱、对父老乡亲的亲近18、略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漫画的题目;一般都需从概括画面的含义入手,然后解释寓意,寓意要注意和现实中的事情紧密联系,注意揭示的是一类现象。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也就是对画面内容进行说明,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说明时,要注意其中的顺序,有条理。

图文转换题是近几年很被看好的题型,一要读懂要求,二要根据文本创意进行赏析,三要关注当今时代,平时进行针对性训练。图文转换题主要有漫画式、图表式两种。【解析】本题要求从自然风光和自然环境两个角度为这个徽标配上一句宣传口号。这个徽标是九寨沟自然风景区的一等奖获奖作品;作品用一只眼睛的形态作为主体,表明九寨沟自然风光锦绣,一眼就可以看下去,从另外一个角度上也可以读出,我们的游客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保护九寨沟,保护祖国的大好山河。

答案:

示例:①九寨沟;一眼可以看尽世间美景。

②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九寨沟。(每条3分)19、题干中贾明的推断是有问题的;“我又不当翻译,学那个干什么”,这种说法比较偏激,我们可以理解为“学习英语,不一定是为了当翻译”“不当翻译不一定不需要学习英语”。

答案:

贾明同学的错误在于推论不严密。学英语不一定只能当翻译。不当翻译未必不需要英语。【分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解析】题干中贾明的推断是有问题的;“我又不当翻译,学那个干什么”,这种说法比较偏激,我们可以理解为“学习英语,不一定是为了当翻译”“不当翻译不一定不需要学习英语”。

答案:

贾明同学的错误在于推论不严密。学英语不一定只能当翻译。不当翻译未必不需要英语。20、略

【分析】【例句】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分析】“用”动词;“粉笔”名词,跟老师有关,“书写”动词,紧承“粉笔”而来,“忠诚”“无怨无悔”分别是名词和形容词,歌颂老师的精神与品德。

【例句】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分析】“加减乘除”跟数学老师有关;这里我们可以联系其他老师,如语文:诗词歌赋;美术:赤橙黄绿等。“算不尽”是承上文“加减乘除”而来,这里我们可以对应为“颂不完”和“画不尽”,“您付出的辛劳”是对老师的赞美,这里可以对应为“您播撒的爱心”和“您多彩的人生”。

参考答案:

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诗词歌赋;颂不完您播撒的爱心。

明确这一段话歌颂的对象是老师;所仿写的句子中的有关物象要跟老师有关,并且内容上是歌颂老师,同时注意保持句式的一致。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这是一个综合读写能力的考查,平时要注意多方面语文素养的培养(语言表达、修辞、句式等)。【解析】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诗词歌赋,颂不完您播撒的爱心21、略

【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观察漫画内容,根据对漫画做出认真分析,然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漫画内容。

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体首先要分析漫画的内容,然后根据漫画内得出启示,最后对漫画内容进行叙述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语准确、连贯。【解析】本题是一幅漫画;漫画描述的是一名撑杆跳的运动员正大汗淋漓的跳跃横杆,横杆上写有“目标”二字,但是这位运动员的跳跃没有能超越目标,根据漫画中这位运动员的跳跃表现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目标,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其次要想实现目标需要刻苦的训练,同时也可看出要想实现目标善于借助外物也相当重要;根据对漫画的观察结合生活实际得出恰当的启示;

参考答案:

构图要素:一名撑杆运动员满头大汗;努力跳跃横杆,横杆上有“目标”二字。

联想或启示:实现目标,要善于借助外力,还要有自身的努力,目标也要得当。四、名句名篇(共4题,共24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背诵并记准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销”、“鹜”、“陨”等。每句1分,句中字形有误该句不得分。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1.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2.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3.圣人无名4.臣生当陨首23、略

【分析】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载、堪、仲、摧(易误写为“催”)、事(易误写为“侍”)、长(易误写为“常”)、襟、纤、鉴。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解析】【答案】1.星垂平野阔2.千载谁堪伯仲间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4.鹿门月照开烟树5.长使英雄泪满襟6.在地愿为连理枝7.江天一色无纤尘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4、略

【分析】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萦回”、“冈峦”、“倦”、“薄”、“奄奄”等。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1.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2.穷岛屿之萦回列风峦之体势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知来者之可追鸟倦飞而知还5.日薄西山,气息奄奄25、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这几句名句的默写,所给的句子其前,如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____,盖竹柏影也。所选的不是完整的句子,默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顺序。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解析】【答案】1.弃掷逦迤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一尊还酹江月4.烟笼寒水月笼沙5.铜雀春深锁二乔6.水中澡荇交横五、写作题(共2题,共16分)26、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材料可以聚焦在“自由与不自由”,也可以写“规矩”、自我满足。关键要写出自己的想法,并言之成理。只要不是太消极就好。规矩太多让人很不自在,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规则,限制,自由。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参考例文:“搁浅”的规则每天早晨骑车上学,要经过好几个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小朋友都会背,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成年人反倒记忆模糊了。横向的红灯刚变,直行的红灯未熄,“时间差”被骑车人玩得很溜,常常是横行的汽车刚过路的一半,骑车的勇士们就蜂拥而上,将汽车生生堵住。有时中间还会穿插几个步行者,在几辆汽车狭窄的衔接处闪转腾挪,从这边很快移到了那边。汽车笛声阵阵,自行车车流滚滚,“注意点”的呵斥声此起彼伏,真的很热闹。更有不怕死的,骑车从来就不看红绿灯,只要有缝可钻,就敢大秀蛇行车技,在协警的哨声与众目睽睽下,像得胜的将军冲向前方。交通规则是给机动车预备的,行人、骑车者是不受此限制的。反正你不敢撞我!绿灯还没亮,车流已滚动。我原地不动等绿灯,感觉怪怪的。星期天到文化中心,看美术馆的书画,参观的人不少。心想,看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开始注重精神追求与艺术享受了。其中更多的是家长带着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这样的家长真有远见。在国家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区,我静静地与徐悲鸿的奔马相对,看齐白石的鱼虾嬉戏,听黄宾虹的山水禅音,好像自己脱离了尘世,完全融入了大自然清新、开阔、生机勃勃的世界。“好马!”“这马比真马值钱多了!”“齐白石的虾多少钱一只?”一阵喧闹。有几个人旁若无人地“品评”着、说笑着。我看了他们一眼,然后走开,说笑声依然响在耳畔。参观欣赏的两个小时内,类似的话听了十几通,有大人,有孩子。无所顾忌的高分贝声音,把艺术馆里本应浓厚的艺术氛围破坏得相当稀薄。每一层的人口处都有“请勿喧哗,保持安静”的提示。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有了规则,生活才有秩序。听过一个笑话,西方人区分中国人与日本人,看是否服从红绿灯,是否排队,是否老人、女士优先,一试一准。笑后,心里酸酸的。小处,其实反映了素质的高低。又想,生活中被“搁浅”的规则,到底有多少呢?这篇作文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忧虑,使人深思。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当下,虽然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但社会活动中的种种不如意却时刻存在着。考生的立意也正在于此,规则犹在,但被人熟视无睹,当规则不能限制人们贪图自我的满足,社会空间里的公平也就被打破了。对此,作者并没有去深挖,或许也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唯有小小的提醒,但这足以振聋发聩。27、略

【分析】试题分析:要准确审题,我们就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性。对于材料中提出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考生要有明确的观点。1、从正面立意的角度分析考生可同意材料中的观点,走在最前面与最后面是痛苦的。因为走在最前面的人面临着各种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要承受巨大压力;走在最后面的人则要面对别人鄙弃的眼光,并面临着被强者欺凌的危险。2、从反面立意的角度分析考生可以不赞成材料中的观点。走在最前面的人也许在物质上是痛苦的,但他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人,可赞颂他们的开创精神,写他们发现了真理、创造了历史、改变了世界;走在最后面的人虽然没有开创事业,但是只要他们安于平凡的生活,也是满足而快乐的。3、从辩证立意的角度分析考生可辩证思考,写出较新的立意。从材料观点来看,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走在最前面和走在最后面的人,都是痛苦的,只有走在中间的人最幸福,因为他们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前面的人开拓道路,后面的人为其垫后,中间的人简单而幸福。第二,走在最前面的人和走在最后面的人既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其幸福和痛苦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心态。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