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C.是以见放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空自苦亡人之地C.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D.信义安所见乎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要务B.有䁇杜赫之属为之谋属:下属秦人开关延敌延:迎击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抗争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整个以致天下之士致:招致,招引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B.①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C.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因河为池D.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②然后践华为城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曲抗日战争的颂歌。B.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孙犁作品的风格。C.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D.《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B.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词,表示尊敬对方。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官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D.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一般译为“您”。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相称(chèn)施与(yǔ)着力(zhuó)横七竖八(hèng)B.游说(shuō)福分(fen)懒散(sǎn)三差二错(chā)C.排场(chǎng)差人(chāi)盛饭(chéng)生杀予夺(yù)D.大抵(dǐ)淌汗(tǎng)揩油(kāi)美味佳肴(yáo)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弄饭(lòng)赎罪(shú)磐石(pán)蜕变(tuì)B.惊骇(hài)游说(shuì)骷髅(gū)杀戮(lù)C.焦灼(zhuó)锭壳(dìng)真谛(dì)诺言(nuò)D.赝品(yàn)账簿(bó)拯救(zhěng)镣铐(liào)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5题,共10分)9、怎样理解题目中的“忘却”和“记念”?《为了忘却的记念》10、苏格拉底坚持真理、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感动;但也有人认为,他应该越狱逃跑,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请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谈谈你的观点。《人应当坚持正义》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因:

①君因我降。

②因厚赂单于。

③王者必因前王之礼。

坐:

①副有罪,当相坐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12、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___________;今义:河的西面。

(2)山东豪俊遂并起。

古义:___________;今义:指山东省。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___________;今义:干某事。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___________;今义:人情事理,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等工作。13、解释下列加点的“固”字。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名词,_______________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动词,_______________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形容词,_______________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副词,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3分)15、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6分)16、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6分)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____________。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_____________。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事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18、诗歌常运用即事感怀;小中见大的写法来抒情言志。请运用这种写法,从下列“物语”中任选一则,用问句的形式写一首思索人生的小诗,4~8行。

物语示例:(1)竹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过分地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2)浮萍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具有团结精神。每移动一步,都是随波逐流。(3)蝉每一次演唱,都充满了激情。过分地追求声势,终究不能登上舞台。(4)牛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19、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选词填空。

①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__________10月份已吸引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个品牌;2500多种单品入驻。(截止/截至)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为了崇高事业共同合作的__________。(典范/典型)

③她从不刻意__________自己;有一种纯朴自然之美。(装饰/妆饰)

④凡是看过金山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惊叹大自然__________的奇妙!(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被动句,“被”表被动;

B项;被动句,“于”表被动;

C项;被动句,“见”表被动;

D项;定语后置句,应为“察察之身”。

故选D。2、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通假字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A项;“畔”同“叛”,背叛。

B项;“亡”同“无”,没有。

C项;没有通假字。句意: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

D项;“见”同“现”,体现。

故选C。3、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A项;“务”,致力于,专力从事。

B项;“属”,类;辈、指某一类人。

C项;“抗”,匹敌;相当。

故选D。4、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意义与用法的辨析能力。

A项;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顺承;

B项;①代词,这些;②结构助词,的;

C项;①介词,趁着;②介词,凭借,依仗。

D项;都是动词,作为,当作。

故选D。5、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

C.“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分析错误;主要人物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们。

故选C。6、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黄门逐渐为中枢行政机构”有误。黄门,官名,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由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故选C。7、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横”应读héng;

B项;“说”应读shuì;

C项;“予”应读yǔ。

故选D。8、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

A项,弄饭(nòng);

B项,骷髅(kū);

D项,账簿(bù)。

故选C。二、其他(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柔石等五位作家遇难两周年之际,一吐心中的悲愤,怀念他们与自己的交往,让他们可爱的形象永远活在世人心中,赞扬他们是中国很好的青年,愤怒控诉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决意从悲哀中振作起来,与黑暗势力继续斗争下去。结合主旨可以知道: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鲁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是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可见“忘却”与“记念”并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因此,题目的含义就是纪念烈士,忘却悲痛,继续战斗!【解析】“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因为“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可见,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鲁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是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个性化理解的能力。

针对两种观点;考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选取其中一个谈自己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苏格拉底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感动。结合文本“因为对人做坏事跟做不正当的事是一样的”“那就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那一个部分,不管叫什么,是我们的那个与道义和不义有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它比身体差吗?”“那我们就不能听从众人对我们的说法,只能听从那一个深知道义和不义的人的说法,听从真理本身了。”可见,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和正义被毁所造成的损失比身体被毁所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越狱逃跑意味着以坏报坏、以不义对不义,这是对真理和正义的破坏。

第二种观点,格拉底应该越狱逃跑。结合课文下方学习提示及课下注释,“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离开雅典,还有很多地方、很多朋友会欢迎苏格拉底的到来”可见,这个罪名只是奴隶主民主制的雅典对追求真理的苏格拉底的莫须有罪名,如果越狱成功,其他地方很多人都会支持他,他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学识影响更多的人,进而改变社会,改变世界。【解析】观点一:苏格拉底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感动。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生命之外;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追求真理和正义。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和正义被毁所造成的损失比身体被毁所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对于毕生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苏格拉底而言,越狱逃跑意味着以坏报坏;以不义对不义,这是对真理和正义的破坏。

观点二:格拉底应该越狱逃跑。他本来就是无罪的,强加给他的罪名是莫须有的。而且苏格拉底学识渊博,能言善辩,如果越狱成功,他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学识影响更多的人,使人们接受他的观点,进而改变社会,改变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越狱逃跑才是目光长远之举。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第一题是对“因”的考查。

①君因我降:你是因为我才投降的;所以“因”是“因为”“通过”的意思。

②因厚赂单于:趁机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所以“因”是“趁机”的意思。

③王者必因前王之礼:帝王一定要沿袭前代帝王的礼;所以“因”是“沿袭”的意思。

第二题是对“坐”的考查。

①副有罪;当相坐:副官有罪,主官要受连坐之罪,所以“坐”的意思是“治罪”。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所以“坐”的意思是“因为”。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所以“坐”的意思是“座位”。【解析】因:①通过②趁机③沿袭。

坐:①治罪②因为③座位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1)西河;古义:黄河以西,战国时魏地;今义:河的西面。

(2)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3)从事;古义:官职名;今义:干某事。

(4)人事,古义:人的作为;今义:人情事理,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等工作。【解析】①.战国时魏地②.崤山以东③.官职名④.人的作为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名词;指险固的地势。句子翻译为: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动词;巩固。句子翻译为:巩固国家不能靠险要的山谷与河流。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形容词,固执;顽固。句子翻译为: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固:副词,本来。句子翻译为: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解析】①.指险固的地势②.巩固③.固执、顽固④.本来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3分)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6分)16、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6分)17、略

【分析】试题分析:①处上文写了东滩的美景;下文写的是东滩5年前的景象,提示此处应填过渡性句子,据此可确定答案应为“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一类的句子;②处上文写到了东滩5年前偷猎;毒杀鸟儿现象很多,下文写的是互花米草的入侵,而且明显可以看出互花米草的入侵带来的破坏性更大,据此可确定此处应填“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之类的内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以句子填空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对山东卷来说,是一个不常见的题型,体现了山东卷向课标卷过渡的思想。一般来说,这类题目所要求填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必须与之照应统一。本题①所填的句子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文今日美景到下文5年前的回忆转折自然流畅;②所填句子主要是引出下文,同时也要承接上文,表达递进的意思,强调互米花草的危害性。总体来看本题考向明确,难度适中。【解析】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18、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歌常运用即事感怀、小中见大的写法来抒情言志”“用问句的形式写一首思索人生的小诗”,分析材料内容,主要是“竹”“浮萍”“蝉”“牛”等的“物语”。结合“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过分地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分析,可以写竹的善于总结、扎实和竹子的空心等。结合“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具有团结精神。每移动一步,都是随波逐流”分析,可以抓住浮萍的团结、随波逐流来写。结合“每一次演唱,都充满了激情。过分地追求声势,终究不能登上舞台”分析,可以抓住蝉的激情、有活力和过分追求形式等来写。结合“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分析,可以抓住牛的踏实和缺少反抗精神来写。【解析】竹绿绿的一生,始终迈着向上的脚步。空空的竹心,留下了多少永远的遗憾?19、略

【分析】【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