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有误的一项是()A.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B.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状语,用木杖拄着C.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D.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数十年,竞为秦所灭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夫天者,人之始也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空自苦亡人之地C.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D.信义安所见乎4、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B.见犯乃死,重负国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C.兄弟并为郎凿地为坎,置煴火D.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如惠语以让单于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B.收天下之兵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D.蒙故业,因遗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忧劳可以兴国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一夫夜呼⑧函梁君臣之首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7题,共14分)7、苏格拉底在与格黎东的对话中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8、指出下列句式的具体类型。

判断句。

(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_____

(2)秦,虎狼之国_____9、补充省略句省略的成分。

被发行吟泽畔完整句子为“____________”10、指出下列句式的具体类型。

固定句式。

(16)奈何绝秦欢_______

(17)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_______11、一词多义。

制。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__________

(2)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__________

(3)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__________

(4)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__________

(5)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__________

(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__________12、一词多义。

告。

(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__________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_________13、而。

皆明智而忠信连词,_______________

争割地而赂秦连词,_______________

振长策而御宇内连词,_______________

吞二周而亡诸侯连词,_______________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连词,_______________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连词,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15、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4分)16、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8分)17、请根据下列新闻报道内容;拟定新闻标题与导语。标题在15字内,导语在65字内。

标题:_____

导语:_____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说:“祝贺中国嫦娥四号团队实现在月球背面的成功着陆,这是人类的第一次,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祝贺!”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相关新闻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第一时间对嫦娥四号成功落月表示祝贺。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对新华社记者说,嫦娥四号成功落月是中国取得的一项重大航天探索成就,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技术非常复杂,此前任何国家都未能使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这一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轰动效应”。(背景链接: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18、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艺术评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象评论、文化评论。②它不仅需要切实的创作实践,甚至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③否则艺术评论便很难入情入理。④倘若没有任何艺术实践经历和艺术创作领悟能力,⑤便无法真正发现和理解创作中的种种感受体验。⑥所以对于艺术评论,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实践,⑦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发生,进而误人误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B项;“杖”应为“名词作动词,拄着”。句意是:他拄着汉朝的符节牧羊。

故选B。2、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D项;为判断句,以“者也”为标志;

A;B、C三项均为被动句;分别以“为”“为所”“见”为标志。

故选D。3、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通假字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A项;“畔”同“叛”,背叛。

B项;“亡”同“无”,没有。

C项;没有通假字。句意: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

D项;“见”同“现”,体现。

故选C。4、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都是连词;和;

B.分别为副词;才;连词,于是。

C.都是动词;分别为做;成为。

D.分别为介词;在;目的连词,来。

故选A。5、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B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C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

D项;动词,沿袭;介词,凭借。

故选B。6、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云;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一样。

②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争。

③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④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登上。

⑤小;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小。

⑥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⑦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晚。

⑧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综上;①⑦名词作状语,②③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⑧名词用作动词,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选D。二、其他(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苏格拉底在与格黎东的对话中首先讨论哪些意见该听,哪些意见不该听;然后讨论什么是好的生活,最后讨论了做事正当性的问题,最后归结为一个核心问题:越狱逃跑的行为是否正当。苏格拉底通过循循善诱的提问,让格黎东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能够做不正当的事,而让苏格拉底越狱逃跑的行为是不正当的,苏格拉底宁可被处死,也不能做违背正义的事情。【解析】核心问题:越狱逃跑的行为是否正当?结论:越狱逃跑的行为是不正当的,苏格拉底宁可被处死,也不能做违背正义的事情。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都是判断句,以“者,也”表判断,翻译成“是”。

(2)秦,虎狼之国是无标志词的判断句,与“刘备,天下枭雄”这类句子一样。【解析】①.“者,也”也表判断②.无标志词的判断句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被发行吟泽畔”是省略句,“泽畔”表地方,一般表地方的词语前面会使用介词“于”,即“被发行吟于泽畔”,意思是“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哦”。【解析】被发行吟(于)泽畔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固定句式的能力。

句意为“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呢”

“奈何”“如何(何如)”“若何”;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等。

句意为“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安乎”“安哉”,表反问语气,由疑问词和语气词两部分构成,前面是疑问代词,后面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解析】①.“奈何”,怎么②.安乎,表反问,怎么呢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

这道题重点考查文言实词“制”的一词多义现象;解析时要结合不同的句子分析其意义。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意思是: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其中“制”;译为“制服”。

(2)“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的意思是: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其中“制”;译为“统领、统率”。

(3)“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的意思是:一天不吃饭就会感觉到饥饿,一年不缝制衣服就会觉得寒冷。其中“制”,译为“制作;缝制”。

(4)“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的意思是:仪器的构造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其中“制”,译为“形制;构造”。

(5)“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的意思是:十万大军,被别人控制。其中“制”,译为“压制;控制”。

(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的意思是:所以圣明的君王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可以奉养父母。其中“制”,译为“规定”。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的意思是: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其中“制”,译为“规模”。【解析】①.制服②.统领、统率③.制作、缝制④.形制、构造⑤.压制、控制⑥.规定⑦.规模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

(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句意为:(他)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其中的“告”;动词,译为“告诉”。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句意为:他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其中的“告”,动词,译为“祭告”。【解析】①.告诉②.祭告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明智”和“忠信”为并列关系;都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连词,表并列。

“割地”的目的为“赂秦”;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连词,表目的。

“振”;举起;“策”,马鞭;“御”,驾驭。意思是说挥舞着长长的鞭子,让整个天下都听凭自己任驱使。连词,表修饰。

“吞二周”“亡诸侯”为并列关系;吞并东西二周,消灭各个诸侯国。连词,表并列。

结合“氓隶之人”“迁徙之徒”分析;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连词,表递进。

“仁义不施”为“攻守之势异”的原因,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连词,表因果。【解析】①.表并列②.表目的③.表修饰④.表并列⑤.表递进⑥.表因果,因而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4分)16、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8分)17、略

【分析】【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和导语的能力。拟写标题前先仔细读懂材料,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或提取文中的关键字即可作为标题。如果有导语可以压缩导语;有些新闻标题的拟写还需要根据后面主体部分中的提示语来完成。本次新闻中,报道的角度是美国和俄航天专家分别对中国的嫦娥四号成功着陆表示祝贺。因标题在15字内,因此要对总结出的内容继续压缩,压缩为:美俄航天专家点赞嫦娥四号。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语虽短,新闻的要素齐全,因而读者可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试题如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应仔细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