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B.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①子为父死,亡所恨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D.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②欲因此时降武2、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②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③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④一夫作难而七庙票⑤庄宗受而藏之于庙⑥募士斥候百余人俱⑦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⑧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⑨此三者,吾遗恨也A.①⑨/②⑤/③⑥⑧/④⑦B.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C.①④/②③⑨/⑤⑥/⑦⑧D.①⑦/②⑨/③④/⑤⑥⑧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池)A.亡矢遗镞(失去)

履至尊而制六合(实行)B.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奋六世之余烈(威势)C.瓮牖绳枢之子(窗户)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D.将数百之众(率领)4、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课文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着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B.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C.课文将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E.《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E.《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离骚者,犹离忧也B.齐与楚从亲C.被发行吟泽畔D.明道德之广崇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相称(chèn)施与(yǔ)着力(zhuó)横七竖八(hèng)B.游说(shuō)福分(fen)懒散(sǎn)三差二错(chā)C.排场(chǎng)差人(chāi)盛饭(chéng)生杀予夺(yù)D.大抵(dǐ)淌汗(tǎng)揩油(kāi)美味佳肴(yáo)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7题,共14分)7、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人”观点错在何处?卢梭认为正确的结论是什么?请填写下面表格。《怜悯是人的天性》。观点错因结论人天生是恶人;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博闻强志动词,__________

②娴于辞令动词,__________

③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__________

④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动词,__________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会论虞常动词,_____________

(2)扶辇下除名词,_____________

(3)如惠语以让单于动词,_____________

(4)数通使相窥观副词,_____________10、《纪念刘和珍君》重点④: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11、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梁;吾仇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其系燕父子以组。

特殊句式:

译文:

(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特殊句式:

译文:12、文言句式。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_______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_______13、词类活用。

有席卷天下,包举字内,囊括四海之意_______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_______

南取汉中_______

瓮牖绳枢之子_______

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

赢粮而景从_______

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10分)15、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6分)16、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15分)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____________。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_____________。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事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18、诗歌常运用即事感怀;小中见大的写法来抒情言志。请运用这种写法,从下列“物语”中任选一则,用问句的形式写一首思索人生的小诗,4~8行。

物语示例:(1)竹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过分地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2)浮萍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具有团结精神。每移动一步,都是随波逐流。(3)蝉每一次演唱,都充满了激情。过分地追求声势,终究不能登上舞台。(4)牛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19、下面是某市福利基金会草拟的“招标启事”中的内容,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市福利基金会春苗成长专项基金计划为农村留守儿童收集图书,捐建农村法治书屋。有意主办此活动的企业、组织和个人请与我单位联系。活动招标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日—2019年12月23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能力。

A项;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翻译为: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以”,介词,因为。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翻译为: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以”,介词,把。

B项;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翻译为: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乃”,副词,于是;就。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翻译为: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乃”,/副词,才。

C项;①“子为父死,亡所恨”翻译为: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为”,介词;替,为了。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翻译为: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为”,介词,替、为了。

D项;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翻译为: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因”,介词,经由;通过。②“欲因此时降武”翻译为: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因”,介词,趁机、趁着。

故选C。2、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①⑨为判断句;①“也”表判断,⑨“者也”表判断。

②⑤为状语后置句;②正常语序为“非于九国之师抗也”,⑤正常语序为“庄宗受而于庙藏之”。

③⑥⑧为省略句;③“矢”后省略介词“于”,“告”后省略宾语“之”;⑥“俱”后省略谓语“去”;⑧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

④⑦为被动句;④为没有标志的语意上的被动句,“隳”即被毁坏;⑦“于”表被动。

故选A。3、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这就要求考生除了积累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在具体语境中准确把握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含义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本题中;

A项;“履至尊而制六合”句意为: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履”,登上。

B项;“奋六世之余烈”句意为: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烈”,功业。

C项;“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句意为: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揭”,举。

故选D。4、B: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错误,本文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以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为线索。

D项;“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错误,文中描写刘和珍外貌的语句有“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反复描写刘和珍的外貌是为了突出她的和蔼善良。

故选BD。5、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离”同“罹”;遭遇,遭受。

B.“从”同“纵”;合纵。

C.“被”同“披”;披散。

D.没有通假字。

故选D。6、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横”应读héng;

B项;“说”应读shuì;

C项;“予”应读yǔ。

故选D。二、其他(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原文第二段,开头“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树立批驳的靶子,接着列举了霍布斯的错误认识,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然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也才使得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解析】。观点错因结论人天生是恶人;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这是根据霍布斯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把为了满足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人的欲望是社会造成的,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说自然状态中人是强壮的,和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相互矛盾。,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博闻强志”中的“志”;动词,译为“记”,和“志怪志异”的“志”同义,该句可译为见闻广博,记忆力超群。

“娴于辞令”中的“娴”;动词,译为“熟练;熟悉”,平时经常组成词语“娴熟”。本句译为:(他)对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很熟悉(擅长)。言下之意是屈原的口才很好。

“争宠而心害其能”中的“害”;动词,译为“嫉妒”。该句译为:(上官大夫)为了争得楚王的宠幸,心里就嫉妒屈原的才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中的“造”,动词译为“制定”。这句话可译为:楚怀王命令(吩咐)屈原制定(起草)法令。【解析】①.记②.熟练、熟悉③.嫉妒④.制定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会论虞常”中“虞常”是人名;所以前面“论”是动词,指“判罪”。

“扶辇下除”中“下”活用为动词;所以后面的“除”应是名词,而“除”作为名词,一般解释为“台阶”“殿阶”。

“如惠语以让单于”意思是“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让”是动词,责备。

“数通使相窥观”意思是“屡次互派使者窥探侦察(对方的情况)”,“数”是副词,多次,屡次。【解析】①.判罪②.台阶,殿阶③.责备④.屡次,多次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可知,刘和珍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由“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可知,记叙她成为学生自治会职员。由“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可知,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由“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可知,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由“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可知,她“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由“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可知,她中弹牺牲。

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为人温和,追求进步,渴望真理,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残命。【解析】写刘和珍的事;按文章顺序有:

①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

②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③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④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⑤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⑥“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⑦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残命。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1)判断句;是“,也”句式。翻译时要要按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翻译成“是”。

(2)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以组系燕父子”。“系”,捆绑。“组”,绳索。

(3)被动句,“为”表被动,相当于“被”。【解析】(1)特殊句式:判断句;“也”为标志。

译文: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以组系燕父子”

译文:他用绳索捆绑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

(3)特殊句式: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他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句意为,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省略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句意为,(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省略句,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点睛】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解析】①.省略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②.省略句,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①席;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包,名词作状语,像包裹一样;囊,名词作状语,像口袋一样。句子译为:(秦孝公)有像卷席子一样卷走天下,像包包裹一样包走九州,像装口袋一样装走四海的意图。

②内;名词作状语,对内;外,名词作状语,对外。句子译为: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③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句子译为:向南攻取汉中。

④瓮;名词用作动词,用瓮做;绳,名词用作动词,用草绳系。句子译为: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系户枢的贫家子弟。

⑤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响,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句子译为: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似的应和他。

⑥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句子译为:担着干粮像影子一样跟着他。

⑦序;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使有序。句子译为:安置八州使其有序,使六国诸侯来朝拜。

⑧帝王,名词用作动词,做帝王。句子译为: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解析】①.均为名词作状语,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包裹一样;囊,像口袋一样②.名词作状语,内,对内;外,对外③.名词作状语,向南④.名词用作动词,瓮,用瓮做;绳,用草绳系⑤.名词作状语,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⑥.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⑦.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使有序⑧.名词用作动词,做帝王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4、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10分)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6分)16、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15分)17、略

【分析】试题分析:①处上文写了东滩的美景;下文写的是东滩5年前的景象,提示此处应填过渡性句子,据此可确定答案应为“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一类的句子;②处上文写到了东滩5年前偷猎;毒杀鸟儿现象很多,下文写的是互花米草的入侵,而且明显可以看出互花米草的入侵带来的破坏性更大,据此可确定此处应填“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之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