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教师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第6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教师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第6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教师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第6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教师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第6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教师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目标导航目标导航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大堰河我的保姆1.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及对大堰河的一片深情。2.把握大堰河的形象,体会诗人对劳动妇女的讴歌,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和揭露。3.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再别康桥1.了解新文人诗内涵。2.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3.新诗的欣赏方法。大堰河我的保姆1.体会诗歌真挚的感情2.把握大堰河的形象及主题。3.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再别康桥1.新诗的鉴赏。2.诗的欣赏方法。知识精讲知识精讲【作者简介】“卓越的民族诗人”——艾青生平: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成就:艾青把个人的悲欢融入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他的诗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鱼化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生平: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浙江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成就: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代表作品:《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经典觅珠】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2.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艾青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4.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艾青5.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艾青6.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 【探寻背景】漫天雪舞,狱中抒情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因其出生时母亲难产且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因而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即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叶荷”的谐音)家中抚养。艾青五岁时,才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落,不准称自己父亲母亲为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相比之下,他的养母大堰河却给了他温暖的母爱,让他得到了幸福的家的感觉。1932年冬,诗人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次年一月的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养母的怀念,于是写下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柔情万千的别离本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归国的途中。1928年11月6日,诗人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但苦于时间紧迫,故未能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基础知识】基础梳理·夯基提能一、词语积累词语积累1.易混辨析(1)养育·孕育词语词义区别养育抚养和教育适用于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既可用于人与动植物,还可用于事物、思想(2)漂泊·飘零漂泊PK台飘零用于船只,如渔船在江面上漂泊。后引申为人在外地,生活不够稳定的状态,语义较轻用于树叶、花瓣等,如落花飘零。语义较重,指的是生活失去依靠的状态两者都有“生活不安定”的意思(3)沉淀·沉积沉淀:凝聚,积累(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沉积:沉淀,积聚(多用于抽象事物)。2.易错识记忸怩不安: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慌乱。【近义联想】(1)忸怩作态:故意做出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2)扭扭捏捏:指走路时身体故意左右摇摆。形容举止言谈不大方。(3)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运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1.中国梦,是流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富强梦,这是一个民族在厚重历史沉淀中的觉醒与奋起。(沉淀·沉积)2.看图选词(漂泊·飘零)3.回想扶贫工作四年多,我想说:人民养育了我,我将融入人民!(养育·孕育)4.中国在巴基斯坦西部的瓜德尔市和缅甸的海岸地区新建的两处海军基地,令印度忸怩不安。(×。忸怩不安,不好意思,心里慌乱。句子说的是令印度恐惧,故“忸怩不安”不合适,应用“惊恐万状”。)5.这次消防演习并非是装腔作势,为了确保本次演习的质量与效果,学校校长亲自坐镇,参与演习的学生高达上千人。(忸怩作态·扭扭捏捏·装腔作势)重点梳理【重点01】理清思路1.梳理《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结构思路。梳理《再别康桥》的结构思路。【重点02】主旨归纳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展现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灵魂。通过对大堰河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追忆,对劳动人民品质的赞美,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诗人把爱和恨、赞美和诅咒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当时罪恶社会的愤慨。再别康桥诗歌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留恋,对眼前离愁的无可奈何。作者把自己对康桥时代的回忆和即将离别时的情绪都融合进康桥的美景之中,营造出一种清丽、柔和、细腻却又有着淡淡哀愁、失落的意境。【重点03】问题探究1.《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节诗句“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诗人用反复的手法突出“抱”“抚摸”的动作,有何表达效果?【明确】增强了语气,丰富了内容,突出了重点,突出了大堰河慈爱、勤劳的形象。诗人回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以“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为中心,围绕“抱”“抚摸”的亲昵动作描画了8个生活镜头,表现出大堰河对乳儿深切的爱。2.诗歌中所塑造的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明确】特征简要分析勤劳善良①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②慈爱博大在操劳之后仍然不忘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深爱着她的乳儿”命运悲苦③生活的劳累过早地夺去了她的健康,仅仅四十几岁就“含泪地去了”3.“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一诗句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明确】“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一诗句反复出现,渲染了诗人抑郁、低沉的怀念之情。4.诗歌运用了一组组意象排列,这些意象排列在诗中有何作用?【明确】全诗通过一组组意象排列写了大堰河凄苦一生的一个个片断,构成了本诗由怀念到感激由同情到控诉再到赞美的跌宕旋律。5.《再别康桥》第四、五节写“清潭”,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诗人是如何运用这一方法的?有何表达效果?【明确】这两节诗文围绕“清潭”展开行文,先把清潭想象成色彩斑斓的梦,再由“梦”联想到以前寻梦的浪漫。眼前所见为实,联想、想象为虚,由实到虚,借潭写梦,融情于梦,借梦发感,以实衬虚,虚实相映,诗意地表达了诗人的浪漫情怀。【重点04】鉴赏诗歌中的意象美6.请对诗歌第二节中的“金柳”这一意象作简要赏析。【明确】诗歌的第二节把金柳比作新娘,形似神肖,别致新巧。河畔垂柳,冰清玉洁、柔曼飘拂,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多像一位长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她婀娜多姿的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河中,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心动神摇呢?爱恋康桥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般,深情痴迷,徐志摩在这里决不仅仅是绘形摹态,他是传情达意,表达一份对康桥风光,对失落情意的眷恋、追恋。他爱康桥,更爱遗失在这里的情真意切的美梦!7.诗歌第三节描绘了什么意象?诗人借此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诗歌的第三节描绘了一个意象“青荇”。在作者的心目中,康河的水草油光翠嫩,浓绿欲滴,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它们似乎挥动着绿油油的手臂,向昔日的老友热情致意,又似乎在向人们炫耀它们生长环境的美好,表达着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和喜悦感。它们能与这里的蓝天白云、绿树黄花、和风柔波、霞光桥影长久厮守,难怪诗人流连沉醉,心甘情愿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物我一体,物即我情,我情即物,诗人简直就是一条会思想、有情意的水草!这种描写类似于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情景,给人一种情真意切,不能自已的兴奋和喜悦,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目标二:体会诗歌“三美”的艺术特色8.本诗是如何体现诗歌的绘画美的?【明确】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①诗中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②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9.说说本首诗的音乐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明确】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①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10.本首诗在诗句的排列上极有特色,说说其特点及作用。【明确】《再别康桥》诗节匀称,句式整齐。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能力拓展能力拓展1.接近联想,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象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而把它们联想到一起。《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信息提取方式主要是接近联想,请举例说明“接近联想”在诗歌中的运用。【点拨】“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事物都在大堰河生前或死后涉及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因空间接近的原因,被联想到一起来了,这是空间接近联想。紧接下去:“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搭好了灶火”“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等大堰河辛勤操劳的场景,由于时间上接近的原因被联想到一起,这属于时间接近联想。2.请对《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七节作简要赏析。【点拨】七节写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突出了她勤劳、纯朴、宽厚、善良的品格,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做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3.诗人在《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到第七节中,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点拨】节次情感变化一连用三个“轻轻的”,透露出难分难舍的离情,为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二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三、四融情入景,写康河的水草和榆树下的清潭,表达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留恋五写诗人幻想“在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的情景,感情达到高潮六由幻想回到现实,以幽怨的笙箫和沉默的夏虫衬托环境的沉寂和别离的惆怅七呼应开头,以夸张的手法,表露出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实践飞跃1.《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同为新诗,但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反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新诗中格律诗和自由诗的不同特征。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再别康桥》每节诗行整齐划一,讲求押韵,或一节一韵,或一韵到底,首节和末节回环重复,形成整齐美、音乐美、色彩美,是典型的现代诗歌中的格律诗。而艾青的诗在形式上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2.《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的一首赞歌,赞美了剑桥大学的美丽,抒发了自己对母校的依恋。请以新诗的形式也写一首小诗,来表达对你学校的赞美之情。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每当我踏着晨光走进校园,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激情与畅想。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英姿飒爽。一只只荷满风帆的小船在这里,积蓄力量,准备远航。每当我踏着晨光走进课堂,一种无以言状的激动在我全身荡漾。我们在知识的迷宫里品味创造的乐趣,我们探索着真理,我们寻求着梦想。和太阳一起出发,我们要创造人生的辉煌。每当我踏着星光离开课堂,回头凝望,每张课桌上都留下我们奋斗的诗行。每当我踏着星光离开校园,回头凝望,那不灭的灯火啊,竟和天上的星星一同闪亮。分层提分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语言基础过关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诅咒(zǔ) 长篙(ɡāo) 瓦菲(fēi) 浮藻(zǎo)B.忸怩(niǔ) 冰屑(xiè) 河畔(pàn) 檐头(yán)C.青苔(tái) 荆棘(chì) 麦糟(zāo) 掐死(qiā)D.叱骂(chì) 青荇(xìnɡ) 漂泊(bó) 典押(diǎn)【答案】C【解析】C项中“棘”的读音应为“jí”。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海水,轻轻地怃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峻青《海滨仲夏夜》)B.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拥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冯骥才《雕花烟斗》)C.一只碗,藏青色的花纹很是漂亮,给人清新的感觉,只是圆圆的碗沿上有个小小的缺口,似乎昭示着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碗。(黄东显《一只碗》)D.河眫那些不知何时造起来的楼房,高高低低,在绿荫中争奇斗艳,它们成了上海人向往的住宅区。(赵丽宏《我的母亲河》)【答案】C【解析】A项,怃摸—抚摸;B项,喷拥—喷涌;D项,河眫—河畔。3.下列对两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出生在中国农村的土地之上,长在“大堰河”的怀中。她的奶汁——她用她的血肉酿成的生命之泉,不仅养育了诗人的身体,也养育了诗人的感情。B.大堰河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些和土地连在一起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都植根在大地上,都有着劳动者的伟大品质。C.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把读者带入一种忧伤的意境中。D.《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答案】C【解析】“忧伤”不对,应该是“欣喜乃至礼赞”。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世纪30年代末在上海,有一位诗人见到艾青时,激动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①那么,它的永不枯竭的源头,就是“大堰河”②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③但是,如果我们把拥有半个多世纪创作历程并在国内外获得崇高声誉的艾青的诗歌,比喻为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④尔后许多年中,也有一些人把“大堰河”误解为一条河流⑤它的情愫,它的主题,它的美,都可以从这个源头找到答案A.②③①④⑤ B.④①③⑤②C.②④③①⑤ D.④②③⑤①【答案】C【解析】解答连贯排序题,判断首句很关键。根据句中省略号前面“德国有……埃及有尼罗河”可判定②句是最恰当的衔接,然后④紧承②叙述一些人对“大堰河”的误解,接着根据“但是”“那么”“它……这……”等连词或代词可判定后面三句顺序为③①⑤,故答案应选C项。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字。在儒家学说中,“孝”为伦理道德之首。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大意是,“孝”说的是供养父母,而犬马也都能得到饲养,①,就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由此可见,孝不仅在于外在的表现,②。如若未真诚侍奉和恭敬父母,任何外在形式的表现都不足以体现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③,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道德追求。“孝”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社会伦理基础,儒家更将“孝”作为评价一个人能否尽忠报国、尽职为官的基本标准,“孝”与“忠”共同形成社会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

【答案】①因此若无孝敬父母之心②而且更在于内在的情感③孝不仅是善事父母的家庭伦理观念【解析】语段主要介绍儒家学说中的“孝”。第①处所在的句子整体是阐释孔子的话的,由其前后文可知,第①处应该填写与“因此若无孝敬父母之心”类似的内容。第②处,前文写“孝不仅在于外在的表现”,后文写“任何外在形式的表现都不足以体现孝道”,由此可以看出第②处的内容是有关人的内在情感的。第③处,由后文的“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道德追求”可以看出,第③处的内容应该是有关伦理观念的。6.仿照下面一首小诗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另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和依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答案】(示例)母亲啊!你是溪流,我是游鱼,漫长的人生之中,没有你,谁给我干涸旅途中的滋润与包容?【解析】这首小诗采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以简短的语句表情达意。这是仿写的重点。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7.下列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B.这首诗以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创造了深邃的意境。C.这首诗完全遵循了新格律诗派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D.诗人抓住“波光”“新娘”“星辉”等具体意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答案】D【解析】D项,“新娘”不是诗中的具体意象。8.下列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柳”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倒映在康河里,是那样婀娜多姿,浸透了诗人无限的欢喜和眷恋的感情。B.几声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气氛。C.招摇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蕴含着诗人对康桥无限的留恋之情,诗人还要到这里继续学习。D.诗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有“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这些物象充满色彩感,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想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答案】C【解释】“诗人还要到这里继续学习”无中生有。9.诗人为什么说“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请从意象本身的特点和所营造的意境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答案】示例:从意象看,在灿烂的晚霞的映照下,潭水一片金碧。辉煌,就像天上的彩虹揉碎在浮藻中间。从意境看,这一潭清泉,与夕照晚霞辉映,就像“彩虹似的梦”,是诗人美好愿望和理想的象征。10.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诗人去寻梦,寻找的是他梦中的康桥,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是他康桥之梦诗意的再现,这里既有他昔日斑斓多彩的生活,又有他彩虹般美好的生活理想,寄寓了他对康桥的无限的眷恋和深深的爱。题组B能力提升练(45分钟·4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流溢着浓厚的情爱,这既是大堰河对她的乳儿的纯洁、无私的爱,又是诗人为大堰河唱响的大爱之歌。然而诗人并未以他的一己之爱为满足,《大堰河——我的保姆》不仅仅是献给大堰河的,同时也是献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同时也是这首诗的社会价值之所在。作为大堰河“乳儿”的诗人,把对________他长大的乳母的那种________的爱,贯穿于字里行间。大堰河辛苦劳作了一生,没有享受到人间的________,把自己全部的爱都投注在乳儿的身上,她对乳儿________的照顾让人终生难忘。然而无情的现实粉碎了她对乳儿的“美梦”,死后落得个惨淡萧条的结局。诗人在凸显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性格与她的悲惨命运的同时,文章主题表达出对不合理世界的诅咒及对大堰河的赞美之情。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的博大胸怀,既表明了文章深化的主题B.这种深化的主题,使诗人的胸怀更显博大C.诗人的博大胸怀,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深化D.这种深化的主题,既表明了诗人的博大胸怀【答案】D【解析】补写句子要顾及前后内容的互相照应。D项“既……”和后一句中“同时也……”相照应。A、C两项的主语“博大胸怀”和后一句的宾语中心语“社会价值”不搭配。B、C两项“使……”的表述,与后一句衔接不恰当。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养育刻骨铭心天伦之乐无微不至B.抚育耿耿于怀天伦之理无所不至C.养育耿耿于怀天伦之乐无所不至D.抚育刻骨铭心天伦之理无微不至【答案】A【解析】养育:抚养和教育。抚育:照料、教育儿童,使健康地成长;照管动植物,使很好地生长。根据语境,应选“养育”。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根据语境,应选“刻骨铭心”。天伦之乐: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天伦之理:家庭亲属之间的伦理规则。根据语境,应选“天伦之乐”。无微不至: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根据语境,应选“无微不至”。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在凸显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品质与她的悲惨命运的同时,文章主题表达出对不合理世界的诅咒及对大堰河的赞美之情。B.诗人在凸显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性格与她的悲惨命运的同时,表达出对不合理世界的诅咒及对大堰河的赞美之情。C.诗人在凸显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品质与她的悲惨命运的同时,表达出对大堰河的赞美及对不合理世界的诅咒之情。D.诗人在凸显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性格与她的悲惨命运的同时,文章主题表达出对大堰河的赞美及对不合理世界的诅咒之情。【答案】C【解析】原句语病:前一分句修饰语“勤劳、善良”和“性格”搭配不当;后一分句偷换主语,应删掉“文章主题”;“对大堰河的赞美”和“对不合理世界的诅咒”语序不当。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荫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eq\b\lc\{\rc\(\a\vs4\al\co1(①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②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eq\b\lc\{\rc\(\a\vs4\al\co1(③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④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eq\b\lc\{\rc\(\a\vs4\al\co1(⑤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⑥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④⑤ D.②③⑥【答案】B【解析】语段内有三个空格,第一个空格的上文是写色彩的话语,所以与视觉有关,只有①能很好地同“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连接。第二个空格的上下文都是举出“视觉享受”的例子,只有④才是写倒影的短语,而③则是描写金柳的句子,因此应填④。据此排除即可。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一首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押韵不仅使诗具有音乐性,而且构成一种复沓,起到强调的作用,可帮助情感和意义集中。正因如此,我国古代诗人、民歌手以及不少新诗人都很重视押韵。不过,②__________________,就难免适得其反。某些初学者把凑字找韵的顺口溜当成诗,为了追求押韵甚至矫揉造作,削足适履。其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押韵的不一定是诗。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押韵,但没有人说它不是诗。【答案】(示例)①这往往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②如果过分强调押韵甚至绝对化③不押韵的不一定不是诗(或:押韵并非构成一首诗的决定因素)6.《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不少于50个字)小河柳树夕阳青草歌儿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9分)春艾青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提高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1937年4月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注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位“左联”作家被秘密枪杀。7.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龙华的桃花开了”点明了地点,以桃花表现春天之美,暗示这是对左联五烈士的深切纪念。B.“没有星光”“刮着风”“寡妇的咽泣”等写的是桃花开放的环境,表现了现实的黑暗与残酷。C.“饥渴的野兽”,以野兽比喻土地,表现了诗人对渗入了烈士鲜血的土地的憎恨以及对烈士的怜惜。D.“爆开”写桃花开放之热烈,既让人感到一种绚丽之美,又让人联想到烈士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答案】C【解析】“饥渴的野兽”是用来比喻“古老的土地”的,诗人认为桃花是开放在一片吮血的土地上的。正是由于这些血迹的累积,才爆发了桃花的蓓蕾,而“表现了诗人对渗入了烈士鲜血的土地的憎恨以及对烈士的怜惜”的理解牵强附会。8.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选择龙华桃花赞颂与怀念“左联”烈士,角度新颖,这样切入能够更形象、更凝练地表达主题。B.诗中接连三次使用“经过了……”,表明了经过的时间之长,暗示了时局的艰危,革命者须百折不挠。C.“血迹,斑斑的血迹”指烈士牺牲时的血迹,以反复手法强调了敌人的残暴和烈士的不怕牺牲。D.桃花只是龙华的,却“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这并不矛盾,因为这其实是对“左联”五烈士的歌颂。【答案】B【解析】“暗示了时局的艰危,革命者须百折不挠”理解牵强附会;三次使用“经过了……”,表明了“春天”孕育时间之长,还表明革命的艰苦和革命者对光明的向往。9.“桃花”意象在诗中既实又虚,请对此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实”指在春天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的龙华的桃花。②“虚”指桃花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10.诗歌最后两行在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照应诗歌题目“春”和开头“春天了”。②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旨。春天的到来,是千万烈士的英勇牺牲换来的,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③一问一答,引发读者思考。题组C培优拔尖练(35分钟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黄鹂徐志摩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两句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写到了黄鹂的外形。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D.这首诗写的是黄鹂,是匆匆飞来又匆匆飞走的黄鹂。诗人借匆匆飞来又匆匆飞走的黄鹂来抒发诗人胸中所藏之情。【答案】C【解析】“惊慌忙乱之情”错,这里应该是“惊喜之情”。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掠颜色”比喻黄鹂,“一掠”写出了黄鹂飞临时速度之快,给人带来视觉冲击。B.第二节黄鹂“飞了”与我们“等候它唱”“静着望”形成反差,隐含诗人情绪的转变。C.“飞了”“不见了”“没了”用词朴实,平中见奇;语意同中有异,层层加深。D.全诗两节末句使用了比喻手法,自然熨帖,两句看似完全一样,但传达的情感不同。【答案】A【解析】“一掠颜色”不是比喻。3.诗歌结尾句“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有何作用?请加以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前一节结尾句词语相同而情怀迥异,前一节结尾句是写充实感,而这复叠的一句却是写失落感,这几句既是诗人自我的勉慰,也是诗人对时代的呼唤。4.黄鹂象征着什么?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黄鹂象征着诗人“爱”“自由”“美”的理想。(2)①对理想的渴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欢欣喜悦之情。“看,一只黄鹂!”写黄鹂的到来带给人们的惊喜;“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表现出人们对黄鹂即将欢唱的期冀。②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之情。我们“等候它唱”“静着望”却没能获得黄鹂的欢唱,黄鹂“展翅”离去,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希望转为失望,欢乐和期盼。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1—14题。文本一:太阳吟[注]闻一多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的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烘干了小草尖头的露水,可烘得干游子的冷泪盈眶?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省得我受这一天天的缓刑,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北京城里的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唉!我也憔悴得同深秋一样!太阳啊,奔波不息的太阳!你也好像无家可归似的呢。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罢。可能指示我,我的家乡的方向?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太阳啊,生命之火的太阳!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的情热,同时又是球西半的智光?太阳啊,也是我家乡的太阳!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有删改)[注]作于诗人192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文本二:在中国传统诗歌里,“太阳”大多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有机元素存在,是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