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等高线地形图(过关演练)_第1页
1-2-等高线地形图(过关演练)_第2页
1-2-等高线地形图(过关演练)_第3页
1-2-等高线地形图(过关演练)_第4页
1-2-等高线地形图(过关演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单元过关一、单选题图甲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MN和PQ为两条剖面线,图乙、图丙为沿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MN的剖面图 B.C在图甲中剖面线PQ上C.B和D即图甲中的O点 D.站在C点看不到A点2.若该地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250米时,图甲范围内将出现()A.一个岛 B.两个岛 C.三个岛 D.四个岛3.图中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A.350米 B.349米 C.300米 D.250米【答案】1.C2.B3.B【分析】1.由图可知,图乙从西向东剖面高度依次为200~250米之间,到A处减小为150~200米之间,之后增加到B处为200~250米之间,之后又下降到最低点100~150米之间,之后又增加到200~250米之间,其变化与图甲沿剖面线PQ的高度变化一致,说明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PQ的剖面图,A项错误;C点的海拔在250~300米之间,图中沿剖面线PQ的海拔高度最大在200~250米之间,而沿剖面线MN的海拔高度最大在250~300米之间,说明C在图甲中剖面线MN上,B项错误;C点是山顶,C与A之间上部较陡,下部较缓,为凹形坡,站在C点可以看到A点,D项错误;B和D即图甲中的O点,即鞍部,C项正确。故选C。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250米时,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只有两个小山顶海拔大于250米,还露出水面,形成小岛,即图甲范围内将出现两个岛,B项正确。故选B。3.读图可知,图中海拔最高处位于图中右上角,其范围为350-400米,最低处位于图中两条100米等高线之间,其范围为50-100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250-350米,因此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349米,B项正确。故选B。下图为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某次滑坡之后在甲河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堰塞体高出水面20多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在未形成堰塞湖前,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A.甲 B.乙 C.丙 D.丁5.因降水堰塞湖水位上涨,如果溃坝将造成洪灾。为消除危险,制订了“以水攻土”的泄洪方案(在堰塞体上挖掘深10米的导流渠,水上涨至导流渠位置时开始泄洪),泄洪过程中,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的变化曲线为下图中的()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答案】4.D5.D【分析】4.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因此等坡度线上的数值越大,说明坡度越陡,即图中丁河段坡度最大,河流流速最快。D正确,ABC错误。故选D。5.读图可知,乙位于堰塞湖的下游,而解决堰塞湖溃坝的方法是“以水攻土”的泄洪方法。堰塞体高出水面20米,导流渠深为10米,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落差,当导流渠泄洪时,流水对堰塞体产生侵蚀和搬运作用,导致堰塞体的高度会不断降低,下游河流的流量会不断加大,到达一定时间后,随着堰塞体高度的降低,河流流量会随之减小。所以D曲线符合,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③所在的地形部位为()A.鞍部 B.陡崖 C.山谷 D.山脊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露营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若王村的气温为23°C,则山峰的气温约为()A.174℃ B.19.4℃ C.21.4℃ D.23.4℃9.凸面镜是以凸面成像,可增加驾驶员视野。为减少行车安全隐患,甲乙丙丁四处,需安装凸面镜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6.C7.A8.B9.D【分析】6.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③所在的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是山谷的地形部位,C正确,ABD错误,故选:C。7.结合图示等高线,①处等高线稀疏,地势较高且平坦,适合露营;A正确;②处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且有河流,容易出现山洪等自然灾害,B错误;③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为山谷,容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宜露营,C错误;④处等高线密集重叠坡度陡,且紧邻陡崖,不适合露营,D错误。故最适合露营的是①处,故选:A。8.王村所在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山峰的海拔高度为868米;根据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约6℃。,若王村的气温为23℃,则山峰的气温为23℃-(868-300)米×6℃/1000米=19.6℃,ACD错误,B正确;故选:B。9.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凸面镜是以凸面成像,可增加驾驶员视野,是为减少行车安全隐患的目的。因此凸面镜应该安装在道路弯曲,道路视野受限的地点。图示等高线中丁处道路弯曲,而甲乙丙均位于道路较平直处,无需增加驾驶员视野,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八名登山队员成功从珠穆朗玛峰(27°59'14"N,86°55'26"E)北坡登顶,对珠峰“身高”进行第3次测量。登顶之后,队员在峰顶停留150分钟,他们树立测量觇标,用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经过数据处理,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宣布珠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下图示意此次珠峰测量登山线路及测量工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此次珠峰测量登山线路()A.一号营地位于三号营地的西南方向B.前进营地到一号营地的平均坡度最大C.一号营地至珠峰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谷方向D.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000米11.此次登山队员在峰顶停留期间()A.北京市的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B.测量觇标日影先变短再变长C.洛杉矶(118°W)为5月26日 D.测量觇标日影从正北转向东北【答案】10.D11.C【分析】10.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出,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的东南方向,A项错误。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段等高线较稀疏,平均坡度较小,B项错误。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弯曲,为山脊,大体沿山脊方向,C项错误。二号营地海拔高度为7600~8000米,峰顶高度为8848.86米,相对度度为848.86~1248.86米,可能为1000米,D项正确。故选D。11.材料可知队员登顶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队员在峰顶停留150分钟,此期间为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30分。此期间北京市太阳高度先增加后减小,A项错误。珠穆朗玛峰坐标是(27°59'14"N,86°55'26"E),队员在峰顶停留150分钟,此期间为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30分。珠穆朗玛峰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约晚132(2小时12分钟)分钟。此期间珠穆朗玛峰的地方时是从8:48到11:18,队员在峰顶停留150分钟,此期间珠穆朗玛峰还未到当地12点,测量觇标日影一直变短,B项错误。洛杉机(西八区)时间为26日19时至21时30分,为同一天,C项正确。此期间珠穆朗玛峰的地方时是从8:48到11:18,此期间测量觇标日影大致一直位于西北,D项错误。故选C。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堿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关城修建的地形部位是()A.山顶 B.山谷 C.鞍部 D.山脊13.图中不能看到烽火台的地点是()A.敌楼① B.敌楼② C.敌楼③ D.关城14.缆车索道MN两端的相对高差可能是()A.190米 B.290米 C.390米 D.490米【答案】12.C13.C14.B【分析】1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关城修建的地形部位位于西北部和东南部两条山谷之间的高处,位于东北部和西南部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处,应为鞍部,故选C。13.图中敌楼①位于西南部山顶,与烽火台之间为鞍部地形,无遮挡,可看到烽火台,排除A;敌楼②位于东北部的山顶,与烽火台之间等高线均匀,无明显凸坡遮挡视线,可看到烽火台,可排除B;敌楼③与烽火台之间有高于敌楼海拔的山脊阻挡,因此不能看到烽火台,C项正确;关城与烽火台之间有一个平缓的斜坡,无遮挡,可看到烽火台,排除D,故选C。14.索道M端海拔介于600米到650米之间,N端海拔介于850米到900米之间,因此索道两端的相对高差介于200米到300米之间,B项数据处于高差范围之间,故选B。暑假期间,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以4km/h的速度步行于我国长江流域某山区公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A.甲 B.乙 C.丙 D.丁16.该游客步行在图幅范围期间()A.进入时步行最省力 B.以下坡路段为主 C.途中起伏不到40米 D.离开时身影在右前方【答案】15.A16.C【分析】15.“视线受阻”的地方才需要安放凸面镜,图中丙与丁是河谷,没有阻挡视野的地形,行驶的汽车可以很方便的看见对面的来车情况,不需要凸面镜,C、D错;甲、乙部位是山脊转弯处,需要安装,但乙地位于弯道内侧,汽车无法通过镜子看到对面的来车,B错;甲位于弯道的外侧,凸面镜面对着公路两侧的方向,两个来向的车都可以通过凸面镜看到对方,A项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A。16.迎着旭日(初升的太阳)进入图幅范围,即向东行进,由指向标可知,是从图的右侧进入的,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可以判断进入时为上坡,A错;进入图幅到丁之前,都是上坡路段,约占全程的三分之二,上坡路程居多,B错;图示等高距是10米,上坡路段穿过三条等高线,步行路途中沿途高差为20<H<40米,不到40米,注意问的是公路相对高度,而不是整个图幅内的相对高度,C正确;根据比例尺计算可知,全程约16km,大约用4小时,因为是暑假期间,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日出时间在6:00之前,所以离开的时候在10:00之前,即正午之前,身影朝向西北,对正在向东行进的人来说,身影在左后方,D错。故本题选C。17.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B. C. D.【答案】B【详解】地形平整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地形平整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处变得稀疏,剖面图是先陡坡再缓坡。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地形平整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M与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凸坡阻挡,也有房屋阻挡。因此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读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8.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A.0.6℃ B.1.8℃ C.2.5℃ D.4.6℃19.沿上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面四幅图中的()A. B.C. D.【答案】18.B19.D【分析】18.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约下降0.6℃。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内侧的那条等高线为2500m,其附近是积雪分布的最低下限是0℃,c点的海拔为2200m,因此c点的气温大约为1.8℃,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根据图中剖面线的位置,可以判断a端点海拔为2200m,b端点海拔在2200~2300m,在接近a端点的2300m等高线与2400m等高线之间有一闭合等高线,由于其内侧有湖泊,所以可以判断该处为一低地,该低地海拔在2200~2300m,所以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左图为6月22日航拍到的某公路山区路段乙隧道口的景观图,下右图示意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粗实线为公路,虚线为公路隧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根据汽车影子判断,航拍该景观图片时北京时间为()A.5:40 B.8:20 C.12:40 D.15:1021.汽车行进途中起伏最和缓的路段是()A.甲一丙段 B.乙一甲段 C.戊一丁段 D.丁一丙段【答案】20.B21.D【分析】20.据图可知,汽车行驶在乙处,且刚好出乙隧道口,说明汽车大致自西向东行驶,据此并根据左图可判断汽车的影子朝向西南,说明太阳位于东北。北半球夏至日东北日出,西北日落,说明拍照图片时当地地方时应该早于6时。从图中可看出该地位度为44°N,经度为81°E,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36分,当北京时间5:40时,当地还未日出,A错误;北京时间为8:20时,当地时间为5:44,当地太阳位于东北方向,符合实际情况,B正确;北京时间12:40时,当地太阳位于东南方向,C错误;北京时间15:10时,当地太阳位于西南方向,D错误。故选B。21.从图中可看出,甲—丙段公路穿越多条等高线,且未修建隧道,地势起伏大,坡度陡,A错误;乙—甲段修建了隧道,但乙隧道口的海拔范围为1900—2000米,甲隧道口海拔为2000米—2100米,乙一甲段高差为0—200米;戊一丁段海拔最低为1900—2000米,最低为1800—1900米,该路段高差为0—200米;丁一丙段为隧道,丁地隧道口海拔为1900米,丙隧道口海拔为1900—2000米,高差为0—100米。经对比,汽车行进途中丁—丙段起伏最和缓,D正确,BC错误。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2.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CD和EF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____段,简述判断的理由____。(2)判读M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____。(3)该地欲开发区域内的水力资源,有G、H两处建坝方案,请选择一处并说明理由。(4)观测者站在P点,能否看到乙村的最北部Q点____?试绘地形剖面图说明理由。【答案】(1)CDD间等高线密集,地面坡度大,河流落差大,水流较急(2)大于等于300米,小于350米(3)G方案无需移民,占用耕地少,工程量较小,落差大。H方案流域面积大,库区面积大,库容量较大(4)不能。P点和乙村最北部Q点间有山脊阻挡,图示如下。【分析】(1)CD河段水流急,CD间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河流落差大,水流较急。EF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河流落差小,水流较缓。(2)读图分析,图中等高距为50m,陡崖最底部的等高线(M下方等高线)为150m,P下方等高线海拔是350m,陡崖是300、250、200米三条等高线相交,故其顶部海拔范围为:300米≤H<350米。(3)读图分析,G方案位于山区,占用耕地少;未占用耕地和居住用地,占用耕地少,无需移民。H方案地势较低,且地势平坦,流域面积大,水库面积大,库容量较大。(4)读图分析,图中P点和乙村最北部之间有山地(山脊)阻挡,从P地看不到乙村最北的Q点。P-Q一线地形剖面图如下所示:2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孟加拉湾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下图)。材料二下表示意孟加拉湾沿岸某两地的各月降水量(单位:毫米)。1月2月3月4月5月6月①210.3128.4895539.323.9②11303560142288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①41.448.567180349.6418.5②4113492881432617(1)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并简析其成因____。(2)材料二表中与拜蒂克洛降水特征相符的是____地(填①或②),分析其降水量季节差异的形成原因____。(3)丙区域是所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据图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析加尔各答最易受到河水泛滥影响的原因。【答案】(1)地势低(海拔低)起伏小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久经外力侵蚀(2)①拜蒂克洛夏季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冬季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北季风从孟加拉湾带来湿润气流,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3)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水源充足。(4)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分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知,乙地海拔高,在1000米以上,等高线稠密,说明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甲地海拔低,在500米左右,等高线稀疏,地形以高原为主,所以甲地相对于乙地地势低,起伏小,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甲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久经外力侵蚀所致。(2)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拜蒂克洛位于斯里兰卡岛的东北部,夏季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冬季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根据①、②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①地冬季降水多,符合条件,②地夏季降水多,不符合条件。(3)读图可知,丙地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位于沿海地区,有铁路通过,所以海陆交通便利,该地农业发达,农业基础好,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