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近代哲学思潮一、近代各种实体学说二、对物质实体的彻底批判三、对心灵实体的彻底摧毁主要参考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商务印书馆1981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三联书店出版。笛卡尔:方法谈,商务印书馆。笛卡尔:第一哲学的沉思,商务印书馆。洛克: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莱布尼兹:人类理智新论,商务印书馆。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商务印书馆。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一、关于物质实体与心灵实体1、笛卡尔的实体学说2、洛克的实体学说1、笛卡尔的实体学说(1)我们关于存在的知识基础何在?(2)我思,一切知识的起点
A、新世纪的曙光与对知识的不满
B、感觉不可能成为知识之基础[备注一]
C、我思(理性)之唯一不可疑[备注二](3)由“我思”推出“我”在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3)由“我思”推出“我”在一切存在只有经过理性检验才可相信[备注一];我“思”
“我”存在
心灵实体:
A、心灵实体:“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就是思想”
B、物质实体:有形体的事物及其广袤、形状、分量、数目,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
[备注二]
C、上帝:“我一向认为,上帝和灵魂这两个问题是应该用哲学的理由而不应该用神学的理由去论证的主要问题。”[备注三]2、洛克的实体学说(1)物体的三种性质(2)物质实体与心灵实体(3)“白板说”:心灵、观念与知识洛克(JohnLocke,1632—1704)A.什么是物质(讨论)?设有一物S(物质性事物),它有一系列属性x1,x2,x3,……xn;问题:此物S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否完全由其一系列属性x1,x2,x3,……xn决定?线索:S与x1,x2,x3,……xn之间是总和关系呢还是从属关系?回答1:S=x1+x2+x3+……+xn,,回答2:S←x1,x2,x3,……xn。回答1将得出肯定的结论,但不能解释物性之变与物之不变;回答2得出否定的结论,但不能解释无性质何以有物?S网兜与苹果Sx1,x2,x3,……xnB.物体的三种性质[备注]第一性的性质: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
属于物体本身;第二性的性质: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等;以第一性的性质为基础;
不属于物体本身;第三性的性质:物体借自己的第一性的性质改变另一物体的大小、形相、组织和运动的能力。在洛克看来三种性质皆为观念,即指人心中的感觉。C.三种性质与物体的关系设第一性的性质为x11,x12,x13,……x1n;第二性的性质为x21,x22,x23,……x2n;第三性的性质为x31,x32,x33,……x3n;则:S=x11+x12+x13+……+x1n(笛卡尔观点如此)但是问题在于:1)第一性的性质赖以存在的终极基础是什么?2)第一性的性质与第二性的性质之间为何能和谐一致?[备注]
(2)物质实体与心灵实体实体(substance)substante(支撑)substantia(支撑者)物质实体:对于第一性的性质与第二性的性质等之间的神奇的和谐一致,以及物体的第一性的性质产生的终极原因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搞清楚,于是为了方便把它假定为物质实体;心灵实体:“假定一个为思维、认识、怀疑、运动能力等等所寄托的实体,那就是我们对精神实体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实体是一种假定:“物质实体或物质这个观念和精神实体或精神这个观念一样,都是远非我们所能了解和认识的。”[备注](3)白板说:观念、心灵与知识观念:心灵在思维时所能够当作对象的任何东西;观念的形成:观念是由自然、感觉印在心灵上所形成的,观念不是来自天赋;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复杂观念是对简单观念进行组合、推理、反省所形成;知识:知识乃是观念之间的关系,是两个观念是否符合的知觉。知识的来源:人心是一块白板;人们单凭他们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任何天赋的印象、概念或原则,就足以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上帝心灵实体物质实体交感笛卡尔说: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谁也不能归结为对方,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感。讨论一:关于实体1)为什么说“物体的第一性的性质产生的终极原因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搞清楚”?2)洛克的物质和我们理解的物质有何区别?为什么洛克说实体只是一种假定?3)为什么物质实体能够在人心(即心灵实体)中产生观念?既然承认了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彼此之间并不能够相互归结,它们的存在是彼此独立的,那么又如何能保证它们之间能按一定的规则发生相互作用呢?讨论二:中西思维方式洛克说:“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设想,任何分子底的大小、形相或运动如何会给我们产生出任何颜色、滋味或声音的观念来。因为在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想像的联系。”洛克为何如此说?差别一:中国人习惯于说:“这个问题需要科学进一步研究”,西方哲学家则说:能不能从终极意义上为之作一论证;差别二:中国人习惯于说“如此以至于无穷”,西方人则说:能不能从存在论上作出根本说明。讨论三:实体与规则一)究竟是实体决定规则还是规则支配实体?柏拉图:规则的支配性优先(唯心论)笛卡尔/洛克:实体的决定性优先(实在论)问题:如果承认实体(如物质)的优先性,就应当承认一切现象包括自然规律,感觉的产生,心灵的机制皆可用实体(物质)来解释;如果承认规则的优先性,则只要寻找和发现规则即可。二)唯物论能否解释物质存在、运动或变化的规律性?(比如物质之间有作用力?)唯物论能否解释物质的运动变化存在规律性?你能否证明我手中的这只杯子在没有被感知时仍然客观存在?
3、对物质实体的彻底批判(1)存在的重新分类(2)存在就是被感知(3)物是感觉的复合(4)上帝、法则与知识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8—1753)看到了杯子≠有杯子的知觉不是:“我看到了一只杯子”;而是:“我有一种以杯子为内容的知觉”。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已经暗示了杯子是一独立于知觉存在的物质,故而会得出唯物论的结论来;后者认为——:
杯子的存在≡以杯子为内容的知觉我能否说我面前有某物存在?这种说法暗示了我们面前有一个东西独立于我们存在。其实这个东西只独立于我们的意志,而未独立于我们的感觉;更准确地说应该表达为:“我们有关于某种形状、大小、颜色、数目、位置等等的知觉”。此立方体自身颜色为何?在人的视觉之外它有没有自在的颜色?为什么一个没文化的人相信它自身有颜色?问:此物本身是什么形状?在人的视觉之外它有无自在的形状?思维中的严重误区1)人们习惯于把感觉中确定性程度较高的成份视为事物本身的属性;2)人们习惯于把“独立于人的意志”混同于“独立于人的感觉”(比如硬);3)人们一旦养成客观物质角度解释存在的习惯,就难以改过来。“第一性的性质如果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怎么知道呢?”“物质实体如果存在,它是怎样被人感知的呢?”“理智、意志、精神除了仅仅通过它所产生的结果是不能被感知的。”“心灵、精神、灵魂和自我,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实体,是不同于一切观念的全然不同的东西。”“精神只能借助精神在我们心中产生的观念来让我们认识它的存在。”贝克莱说是经验告诉我们的吗?人们说是物质的客观存在“保证”他们现在看到了“它”,可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物质”,而只有自己的“感觉”。当人们这样说时,其实他们已经把感觉领域的现象延伸到超感觉领域之外,而这并不是经验告诉人的真理。思维中的严重误区:人们是因为已经习惯于从物质的客观存在出发来理解各种现象所以才会反对唯心论,但是如果回到经验现实中来,则可发现并不是非用这种方式解释不可。比如,某人不承认物质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他必须承认他的肌体可以不受“物体”伤害(撞墙,摔崖….)。如果没有物质在背后支撑,如何能有感觉呢?感觉背后有无物质--:1)做梦的时候,我们并不以自己的感觉为虚幻,但事后不认为当时的感觉背后一定有相应的物质在支撑;2)现代高科技通过电流刺激等方式人为地设计出各种感觉,也是栩栩如生,但人们不会认为那些具体的事物背后…...贝克莱的观点:只要承认感觉之间存在规律即可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由于事物存在的规律性不能用物质来解释,因此一切唯物论的解释都是画蛇添足!那么如何解释感觉产生的根源呢?感觉产生的根源:两种假定假定一:是物质的客观存在保证我们拥有了杯子的知觉;假定二:是精神的客观存在保证我们拥有了杯子的知觉。鉴于事物存在的规律性不能用物质来解释,贝克莱认第二种假定更加合理。物体还有没有超然、独立的存在?在感觉之外设有一件毛线衣S,构成它的每一根线分别是x1,x2,……xnS==X1+X2+X3+……Xn问:若是X1,X2,X3,….Xn全部不存在了,S是否继续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假定S为物体,X1-Xn代表我们对物体的各种感觉,那么设想在X1-Xn之外还有物质实体是荒谬的。x1,x2,……xn(1)物是感觉的复合A)感官的观念就是我们所说物质性的事物;B)对于一切感官的观念来说,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C)一个物体无非就是它的形状、大小、数目、重量、运动状态等等一系列感觉的组合。(2)存在就是被感知讨论一:如何证明我们所看到就是事物的原形?哈哈镜人的视觉与人的视觉,哪一个更代表真实?讨论二:能否证明在人的知觉之外还有一个客观的物体存在?(以做梦和现代电脑科技为例)讨论三:是看到了杯子还是以杯子为内容的知觉?(3)存在的重新分类贝克莱说:一切存在要么是思维着的精神或心灵,要么是印在它们之上的观念,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存在了……[备注]存在心灵(或称精神实体)观念感官的观念想像的观念显然贝克莱认为观念没有自身独立的存在讨论问题一、如何说明此屋一会儿存在一会儿不存在[备注]?二、感觉发生的规律性能否说明有物质实体(在背后)客观存在[备注]?三、能量守恒定律能否说明物体在不被感知时依然存在?[备注]四、人类发现的亿万年前的化石能否证明它亿万年前存在?[备注](4)上帝、法则与知识A)精神、灵魂本身是不能被人感知的,人们只能通过它所产生的各种观念来感知它的存在B)上帝存在的证明:
①物质不能用来解释观念与观念之间的一系列法则或关系,只能求助于心灵实体[备注];②但是人世间已知的心灵实体没有一个能保证观念之间的法则;
③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天然和谐无时不在证明着上帝的的仁慈和睿智;C)知识的基础:所谓自然法则决不能理解为观念与观念之间本身有什么必然联系,而只反映了主在我们心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引起这些观念。第二性的性质
以第一性的性质为基础吗?观点:第一性的性质在先,第二性的性质在后,后者是前者的结果。1)我们何时能看到二者不是同时出现的?2)把一种解释模式和一种实际状态相混3)是一种习惯的联想,还是有充分的根据?4)是否可以根据日常的经验来设想一个完全超出人的思维能力的、不可设想的世界的存在状态?洛克的缺陷第一性的性质与第一性的观念之间存在着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你怎么知道你所看到的就是物体本来的样子呢?第一性的性质与第二性的观念之间存在着的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一性的性质无论如何分解,还永远是第一性质,而丝毫没有缩短它与观念之间的距离;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之间存在着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科学多么发达,都只不过是在用更精细的物质过程来解释精神现象,而无法说明为什么物质过程会产生相应的精神现象……观念、规律可否用“物质”来解释先确定是什么性质上的“物质”:1)它不可能是我们所见到物质;2)不妨假设它是一个像洛克所说的“物质实体”,它具有决定功能。问题:物质实体是否具有主动性?它是如何决定观念的存在及其发生的规律性的?如果把换成是“上帝”是否更合乎逻辑?贝克莱哲学中的前提是什么?前提:任何存在物,要么是有精神的,要么是无精神的。事实:那些无精神的存在物,常被人们称为“物质”,且以为物质有独立于精神的客观实在性。推论一:但是我们发现物质,要么只是依附于精神的观念,要么是人永远也不可能认识的“实体”,因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无法证明;推论二:我们又发现观念之间的规则,无假定一个“物质实体”来解释(用上帝解释更好),因而,物质客观存在的设定变得毫无意义了!!!4、对心灵实体的彻底摧毁(1)重新反思知识基础(2)彻底摧毁形而上学(3)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休谟(DavidHume,1711—1776)(1)重新反思知识之基础A、人类两种推理模式B、什么是“因果推理”?C、经验科学的两个基础
A、人类两种推理模式(i)人类知识的两种类型一种是几何、代数、算术等:
①研究观念之间的关系;
②可脱离具体事物,单凭想像来发现另一种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经验:
①科学研究“事实”;②不可脱离具体事物,需借感性经验发现。(ii)人类知识的两种推理一是:证明的推理几何、代数、算术中的推理二是:或然性推理
①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都建立在因果推理之上;
②原因与结果的发现是不能通过理性而只能通过经验的;[备注]
③经验事物之间究竟有没有因果联系?B、什么是“因果推理”?我们能否证明:——太阳明天将从东方升起?——地球绕太阳旋转?——这只哑铃很重?——有无“客观必然规律”?甲与乙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理由一、先有A撞B,后有B运动理由二、如果A不撞B,B就不会运动理由三、A给B施加了作用力理由四、B若象一座山则不会运动理由五、桌面很光滑,故B受力后会运动理由六、…………AB事件甲:A球在时刻T1撞击B球事件乙:B球被撞后随即向右运动对于前面几条理由的反驳“理由一”不能证明,因为经验中经常会发生一前一后的事实而不足以说明前因后果;“理由二、三、四、五”皆已经借助于过去的经验,其前提是,“过去如此,所以现在也会如此”(与“太阳过去如何,所以明天还会如何”命题类似)。休谟对因果推理的分析(i)关于经验事实的一切因果推理都建立在习惯的联想之上;(ii)一切经验科学的因果推理都以不完全的归纳为基础;(iii)经验科学中的因果推理其实是一种类似于掷骰子的或然性推理;(iv)这种推理并不能证明事物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C、经验科学的两个基础(i)任何事物的存在或状态都是有原因的;(ii)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受客观必然法则的支配。i)究竟有无必然的因果联系?休谟说:如何能证明经验事物之间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呢?只能依据经验。然而经验只能告诉我们现在,不能告诉我们未来;在所有的经验事物之间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地发生着,而永远看不到它们之间有任何必然的因果联系。事物之间真的有因果关系吗?1)要证明事物之间确实有因果的必然联系,则不得不借助于其它事物,也就是只能借助于经验,但经验永远是有限的;2)经验只能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不能告诉我们它们之间有什么逻辑上的必然联系;3)各种不同的观念之间虽然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它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谁也不能决定谁。(ii)究竟有无客观的必然规律?既然观念之间并无内在的因果联系,如何能证明它们的存在按照必然规律?休谟认为:一切科学规律都只是习惯的联想的产物,而不能被说成是属于事物本身所有的。所以,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如果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而存在的,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是否存在客观必然规律?[备注](2)彻底摧毁形而上学A、关于自我、心灵及物质实体B、上帝、终极原因和终极实在C、休谟对古典形而上学的批判A、关于自我、心灵和实体(i)自我和物质一样,都只是人的一些知觉或者知觉的集合而已;(ii)作为人的一种知觉的“自我”,以及其与人的其它知觉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飘忽多变的,和实体的假定相距甚远;(iii)假定在人的知觉背后有一个独立的、为我们所无法感知的精神实体,和假定一个物质实体的存在同样是荒谬的。关于自我的讨论1、当我们说“这件事是我干的”时候,这里的“我”是指什么呢?2、只有在自我是一个完整不变、自相统一的客观实体时,才能说“这件事是我干的”,这个自我是独立于人的具体行为及其对其行为的意识的;3、如果自我是指不同时刻的自我意识,那么就不能说“这件事是我干的”,因为在干很多事时都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自我是一实体吗?什么是作为一种实体的“自我”?作为一实体的“自我”和我的所有其它的观念之间有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1)是指“我”的一切意识、情感、身体、动作、行为等等加在一起的总和。然而一、定义中已经使用了“我”字,自相矛盾。二、若“我”是由我的各种意识或感觉等叠加起来的,则赖以把它们加在一起的理念或原则是什么?三、“我”的内容时刻有很大变化,何以仍是同一个“我”吗?2)是指一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作为人的一切意识的总根源、终极原因;我们只知道作为一种观念的“自我”,而永远不知道作为一种实体的“自我”;把“自我”当作一实体是人的一种错觉.讨论命题“这件事是我干的”中之“我”是指现在之“我”,现在之“我”与过去之“我”被当成同一个“我”。第一种可能:现在之“我”与过去之“我”完全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第二种可能:在现在之“我”与过去之“我”背后有一共同不变之“我”支撑着。假如这一共同不变之自我真的存在,则:
(I)它不依赖于自我意识而存在;(II)它是一切自我意识之根源;(III)它是一独立不变之实体(灵魂)。自我(实体)人的各种思想和观念人的各种思想和观念自我和其它的实体一样,并不具有什么特别的优越性.何谓自我?(a)I、自我只是一意识,准确说,即关于“我”的意识;II、自我除该意识之外再无任何其它内容,一切所谓自我的内容都只是指自我之外、能跟自我连结起来的知觉;因为这里关于“我”的意识和关于其它事物的意识是平行的关系而不是主客关系或因果关系;III、所谓“我的身体”、“我的心灵”、“我的命运”、“我的意志”之类的说法不成立,因为“我”=”意识”,难道“意识”还有身体、心灵、命运吗?[备注一]IV、“这件事是我干的”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我”=”意识”,难道意识还能干事,即成为这件事的原因?[备注二]V、所谓“我意识到某物”、“我想做某事”严格说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已经是意识到某物(即意识到“我”),与“意识到某物”和“想做某事”之间是平行关系而非主从关系。{备注三]何谓“自我”?(b)V、如果我们把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都仅仅当成一单纯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这个“我”除了关于“我”的意识之外再无其它内容,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要在“身体”、“精神”、“思想”等一系列方面来寻找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为什么是同一个“我”的根据问题了;VI、“自我”之意识从何而来?从经验来。在经验外寻找自我之根源不可能有结果;自我”这种意识经验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样是人们所不可能知道的。用经验论的观点说,我们永远不可能超出经验半步。VII、将自我和好多其它的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说出“我想做某事”、“我意识到某事”之类的话来,乃是我们的习惯的联想的产物;正是因为这种习惯的联想,导致人们提出“自我”及心灵实体的假定,并导致了古典形而上学的产生。何谓自我?(c)自我好比是一张网,““身体”、“心灵”、“想做”、“希望”等等则是这张网所捕到的鱼,但人们却误把鱼当作了网的一部分;自我和“身体”、“心灵”、“想做”、“希望”等等之间的联系完全是经验告诉我的。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们并不知道。“我”(自我意识)身体我的身体心灵我的心灵命运我的命运我想做我做了我希望我了解我愿意想做做了希望愿意了解自我是一实体吗?1)我们只知道作为一种观念的“自我”,而永远不知道作为一种实体的“自我”;2)作为一种观念的“自我”和我的所有其它的观念之间有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呢?显然是没有的;3)作为一种观念的“自我”和我的所有其它观念是平等的,只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无必然的因果联系;4)把“自我”当作一实体是人的一种错觉.自我(实体)人的各种思想和观念人的各种思想和观念自我和其它的实体一样,并不具有什么特别的优越性.B、上帝、终极原因和终极实在(i)关于上帝存在的一切证明都只是把有限世界的一些关系推广到无限世界中去;(ii)所谓宇宙存在终极原因的想法其实是“从经验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这样一个错误想法得来的;(iii)终极实在思想的全部依托—存在一套普遍必然法则在支配着整个宇宙—本身是否也是很成问题的呢?C、休谟对古典形而上学的根本批判古典形而上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前提:i)整个世界是一个无穷的因果锁链,为了寻找这个链条的起点,人们提出了各种关于“实体”的学说;ii)在现象世界前后有一个本质世界,又称之为可知世界,其实质是认为一切现象事物的存在、运动或变化都是按照某种客观的必然法则或规律运行的。(3)休谟与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A、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
(i)关于认识的根源(ii)关于知识的基础B、近代哲学中的存在论A、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唯理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经验论:洛克、贝克莱、体谟(i)关于知识的根源
唯理论;来自先天
经验论:来自经验
(ii)关于知识的基础
唯理论:上帝或其它实体
经验论:上帝或其它实体正如我们所已经看到的那样,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双重变奏中,近代哲学虽然以认识问题为核心,但它对认识问题的探讨仍是以形而上学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作为它的重要理论前提的……上帝心灵实体物质实体交感笛卡尔说: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谁也不能归结为对方,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感。B、近代哲学中的存在论笛卡尔、洛克上帝心灵实体物质实体交感观念贝克莱上帝心灵实体观念1观念2观念n……休谟观念1观念2观念n……1、为什么巴门尼德将“存在”作为万物之本?2、你认为巴门尼德对唯物主义的批判站得住脚吗?为什么?3、苏格拉底-柏拉图对他们以前的唯物论和唯心论都进行了批判,你认为他们的批判有道理吗?4、苏格拉底-柏拉图对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的划分有什么意义吗?为什么说可感世界是可知世界的影子?5、为什么说认识就是回忆?你认为柏拉图关于理念的存在及其作用的证明能成立吗?6、笛卡尔是如何建立起关于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的学说的?7、为什么贝克莱将一切存在归纳为心灵(实体)和观念?你认为贝克莱的存在论能成立吗?8、贝克莱是如何批判物质实体的?你对他宣称取消物质实体的观点是如何看待的?9、你认为休谟关于因果观念的分析有没有道理?经验事物之间真的没有必然因果联系吗?10、为什么休谟认为一切经验科学知识的基础都是不可靠的?是什么原因使他认为根本不存在“客观必然规律”?11、休谟是如何批判形而上学的?你认为休谟对古典形而上学的批判站得住脚吗?12、从笛卡尔、洛克的物质实体、心灵实体到休谟的取消一切实体,这一思想过程的发展你是如何评价的?13、你认为形而上学和西方人的科学精神之间有何联系?为什么笛卡尔把形而上学看作知识之树的根?14、通过从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思潮的学习,你对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及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有何认识?端点与物体之关系端点物体手握绳端是时间上的因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大型医疗器械固定总价销售合同健康守护(专业版)
- 2025年工业公司产品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合同
- 2025年度换热站设备租赁与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年国有资产租赁合同范本(水资源使用权)
- 2025年度健身房会员卡配套健身装备租赁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案件处理流程及责任划分
- 2025年度回迁房项目环保验收服务合同下载
- 2025年度借款合同法律培训课程与实务操作手册
- 2025年度图书批发购书买卖合同
- 2025年度数字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现状、发展环境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第七讲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的论证手法
- 2024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全套计算表格(含附表-带只更改标红部分-操作简单)
- 数独6宫格300试题
- 24年注安-管理的题
- 2024至2030年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国际贸易地理 全套课件
- 广西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1
- GB/T 20878-2024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 某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