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二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二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二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二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语文阅读期中考试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纸,共8页:其中第Ⅰ卷4页,第Ⅱ卷2页,答题纸2页。全卷共二大题,24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3.在第Ⅰ卷、第Ⅱ卷指定位置和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准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对《朝花夕拾》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此书是一部回忆性小说集,其作者是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

B.此书用十篇文章勾勒了社会生活风貌,展示了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

C.此书有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审视。

2.对《狗·猫·鼠》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借此讽刺生活中像猫一样的虚伪媚态、狡猾暴虐的“正人君子"。

B.文章借对狗猫鼠三种小动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狗和鼠的喜爱。

C.文章写了猫对猎物尽情折磨玩弄和到处令人心烦乱叫的丑恶嘴脸。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品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可以读出“我"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B.“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写出了“我"背书熟练自信自得的样子。

C.“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写出了“我"对父亲逼“我”背书的不解。

4.下列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百草园就是“我"儿时的乐园,最有趣的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B.后来“我"去城里最严厉的私塾去上学,那里有一个很小的园,一样有乐趣,作者生动地写出了孩子爱玩的天性。

C.在三味书屋学习只是对课,先生学问也不高,不能满足求知的欲望,更让“我”厌恶上学。

5.对《琐记》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衍太太的为人行事,二是自己的求学之路。

B.文章描述了衍太太的行为:撺掇小孩子吃冰、打旋子,唆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

C.作者对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十分满意。

6.对《藤野先生》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记录了青年鲁迅在异国求学的经历,文中“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深深刺激了鲁迅,转变了他的思想。

B.文章一开始描写日本学生的衣着打扮,批判了日本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

C.藤野先生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他的学生,作者通过回忆先生,希望从先生的高尚品格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投入新的战斗。

7.下列不属于《藤野先生》内容的是()

A.先生帮“我”添改笔记

B.先生询问女人裹脚之事

C.先生不愿意回答“我"关于“怪哉虫”的询问

8.《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B.马虎C.善良朴实

9.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描写的是《朝花夕拾》中的哪两个人物?()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②“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A.①范爱农②藤野先生

B.①寿镜吾②藤野先生

C.①范爱农②寿镜吾

10.《朝花夕拾》中除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外,全书还贯穿着一个人物—“我"。下列对“我”的形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琐记》中有一个好学求知、渴求先进思想的“我"。

B.《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我"。

C.《无常》中有一个害怕无常、厌恶死亡的“我”。

1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在学堂里接触了“物竞天择"的思想和“苏格拉第”等人的思想,这段经历在《父亲的病》中有所提及。

B.《二十四孝图》中作者批判了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C.范爱农是作者的挚友,在《范爱农》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故友的缅怀,还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12.《朝花夕拾》里很多语句蕴含着鲁迅深厚的情感,需要认真品味。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是作者对自己让父亲临终不能安宁的自责。

B.“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这是作者对谄媚他人、以强凌弱之人的批判。

C.“仁厚而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作者对长妈妈直抒胸臆的怀念。

13.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书,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秋日落花,让人无限感慨与怅惘。

B.《朝花夕拾》中有温情有批判,那深深的慈爱与悲怆交织,如同晨露与暮雨交织的喜悦与哀愁。

C.《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如同一曲轻柔的音乐,在心中轻轻响起,带来无尽的宁静和安详。

14.下面是同学们阅读《朝花夕拾》后的感受,其中表述欠妥的一项是()

A.阅读《朝花夕拾》可以让我们了解鲁迅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获得人生的启示。

B.《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都是写人叙事的,客观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看法。

C.鲁迅的回忆虽然有些遥远,但其展现出的对童年的深切怀念,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依然可亲可近。

15.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是()

A.施耐庵B.罗贯中C.吴承恩

16.对于《西游记》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脱离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托,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想象力的作品。

B.《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无论是取经师徒,还是各路妖魔,都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C.《西游记》可以说是一个励志故事:人生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17.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为何物?()

A.九齿钉耙B.风火轮C.天河镇底神珍

18.下面对《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孙悟空既有对阵十万天兵的伟绩,也有一路斩妖除魔的丰功。

B.唐僧一直以来一心向善、爱憎分明、明辨是非,才能不断地感化悟空。

C.猪八戒既有好吃懒做的缺点,也有憨厚纯朴、知错就改的优点。

19.有关孙悟空的称呼,填入下面语段中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他,原是花果山一石猴,带众猴勇闯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自称“①"。它求师学艺,得名“②”,学会七十二般变化。后经太白金星建议,被召入上界,做“③"。后得知只是个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④”。

A.①齐天大圣②孙悟空③弼马温④美猴王

B.①孙悟空②弼马温③齐天大圣④美猴王

C.①美猴王②孙悟空③弼马温④齐天大圣

20.下面哪件事不能体现孙悟空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A.大闹天宫B.打死剪径强盗C.扮作高太公之女

笔答部分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答

第Ⅱ卷(笔答题共40分)

二、专题探究(40分)

学校将开展“经典悦读"名著阅读活动。请你阅读《朝花夕拾》,并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朝花夕拾》阅读单。

21.(共6分,每空2分)

了解鲁迅儿时的“那些年”

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小鲁迅①、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阿长与》中作者对《山海经》的渴望,表达了儿童②:《狗·猫·鼠》中追忆童年时救养一只可爱隐鼠的经历,流露出儿童③的情感。

22.(6分)

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出处语句摘录阅读感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木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批注一:画线句是动作描写,用“摇"拗”写出了先生读书时的忘我、陶醉,一改他之前严肃的形象。显得和蔼可亲,表达了鲁迅对寿镜吾先生的怀念和敬仰。

《阿长与〈山海经〉》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仿照批注一,给画线句写阅读感受。批注二:______

23.(共18分,每空3分)

体会鲁迅的“批判意识”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语段出自文章①。父亲的方式让小鲁迅难以接受,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②的批判。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央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语段出自文章《③》。这段经历让鲁迅意识到了④,于是他做出了⑤的决定,这也启示我们在树立人生理想时应⑥。

24.善、爱是人性美的重要因素。请从《朝花夕拾》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她)的身上体现了哪种人性美。(100字左右)(10分)

答: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B3.B4.C5.C6.B7.C8.B9.A10.C11.A12.B13.A

14.B15.C16.A17.C18.B19.C2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