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S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摘要江苏省作为实体经济的聚集地,近些年面临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虽然根据测度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标不断提升,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江苏省实体经济要想实现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阐述了前人的观点;其次本文对相关的定义进行界定,并分析了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分析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现状,指出了相应的问题,包括;实体经济结构不合理、金融业发展落后于实体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第四部分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测度;随后进行实证分析,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金融业发展的规模、结构以及效率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最后总结结论并提出了建议。本文发现长期来看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规模关系较弱,与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要想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江苏省就必须优化金融结构、重视金融效率的同时注重资金流向以及政府要保证实体经济与金融业链接顺畅。关键词:实体经济;金融支持;金融发展;经济转型目录摘要I目录Ⅳ一、引言1(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二)文献综述1(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4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5(一)概念界定5(二)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6三、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现状及问题9(一)江苏省实体经济现状及转型分析9(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12四、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测度15(一)变量及数据来源15(二)实证结果16五、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19(一)变量及数据来源19(二)实证结果与分析20六、结论与政策建议25(一)结论25(二)政策建议26参考文献27一引言(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了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在金融领域提出了要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仔细梳理十四五规划中的经济金融领域的布局,不难发现在未来的五年我国将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袭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目前国外疫情形势尚不明朗,我国疫情时有复发的情况下,实体经济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发展实属困难,此时国家引导金融回归本源,这无疑给实体经济的复苏增添了动力。江苏作为GDP位居全国第二的经济大省,同样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江苏是实体经济的聚集地,近些年来面临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要想“华丽的转身”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金融业发展落后于实体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近年来江苏省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在政策实施方向明确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推动金融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聚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旨在通过对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以及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实体经济发转转型进行测度并通过实证模型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更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效率。(二)文献综述1.关于实体经济及转型的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实体经济这一概念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针对实体经济的定义,张平(2012)指出实体经济包含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涵盖第一、二、三产业,与之相对应的是基于货币、信用、未来收益索取权证等与实体经济相关联的虚拟经济或符号经济体系,并强调应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技术创新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与动力,以避免有扩大内需、提高负债率导致的资金从实体部门流入虚拟部门。对于实体经济内部的分类,黄群慧(2017)创新地依据货币分类形式,将实体经济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制造业,这也是实体经济的核心,第二层次进一步包含了农业、建筑业和除制造业以外的其他工业,第三层次加入了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除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所有服务业,第三层次也是实体经济的整体内容。这种创新的分层方法为接下来的数据搜集提供了便利。在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方面,怀仁、李建伟(2014)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根基和根本,我国必须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加强政策引领,增强企业家投资实体经济的意愿,增强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过程,其本身的含义难以界定,往往要根据特定的时期、背景来对其进行描述。针对我国目前实体经济的现状,周维富(2018)认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失衡,亟待转型升级,并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别是制造业结构性供需失衡、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结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构失衡。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实体经济必须进行转型升级,陈沛然,魏婧(2019)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并且还强调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内生驱动力的培育,而要想实现这样的成果,则需要从政府、企业、人民三个层面着手。周维富(2018)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打造国际竞争力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效益良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2.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研究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方面,李扬(2017)指出不应将金融仅仅看作是为实体经济输送资金的“血脉”,其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构件提供了其他更重要的功能,包括为资源配置提供信号、深化分工与协作、管理风险、提供激励等。张晓朴、朱太辉(2014)从理论研究与经济实践出发认为金融体系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的“阈值效应”,一定范围内的金融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超过一定范围的金融发展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金融发展应该以实体经济为“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方芳、黄汝南(2019)经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认为在增长维度适度金融化促进资源有效配置,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而过度金融化促使企业决策短期化,减缓资本积累率和生产率,生产率降低激励微观主体加杠杆,进一步加深金融化程度;在分配维度:适度金融化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更多使低收入群体受益,减小不平等程度,而过度金融化更多使资本所有者受益,并扩大了金融与非金融从业者收入差距,以及贫富分化扭曲投资消费行为。刘军、黄解宇、曹立军(2007)认为金融通过金融集聚效应、金融扩散效应和金融功能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其中金融集聚效应通过节约企业现金流,提高资金流动性的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增长,金融扩散效应通过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金融功能通过降低企业交易和信息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在实证研究方面,曹源芳(2008)基于1998-2008年的月度数据,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技术对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同时彼此不构成格兰杰原因,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互相背离的。张同功、刘江薇(2018)选取了2005-2016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DEA-Malmquist模型测对中国总体和31个省份金融之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进行测度,指出我国金融支持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由宏观环境恶化导致以及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能够提高金融支持的有效性。赫国胜、燕佳妮(2020)利用地方政府支出、社会融资规模、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从2006—2017年的数据,测算了我国30个省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分析了不同年份、不同省份区域效率的平均值、变化趋势及其分解情况,同时基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可能影响效率值的不同因素以及区域间的差异,指出政府金融集权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阻碍作用以及金融发展水平整体上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影响不大。3.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就我国目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状况来看,王擎、宋磊(2021)认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待挖潜,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本市场状况无法充分反映经济发展效果;二是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发挥不足;三是机构投资者占比不足,风险分散能力较弱。针对江苏省的金融支持状况来看,农业银行南京分行、杨军锋(2018)认为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面临着三项问题,一是金融供给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增长,二是金融资源配置偏离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三是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对接不畅。对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对策。王爱俭等(2019)从七个维度提出了建议与举措:一是推动金融开放,服务双循环下的格局下的实体经济发展;二是精准导向、提质增效,货币政策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切实推进需求侧改革,推动消费动能得以充分释放;四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以数字金融为抓手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初心;六是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七是创新区域金融发展,全面推进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这七个维度覆盖范围广泛,给本文的政策研究提供了导向。针对金融支撑体制中银行信贷路径过重的问题,张琳、张琪(2020)提出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供给能力,能够有助于满足小微企业多样性的金融需求。4.文献评述上述文献发现,近年来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文献越来越多,但是其中更多的是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放在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范畴之内,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此外,现有的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针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测度和对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执政分析较少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与不足,本文针对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通过聚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分析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状况,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研究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也为其他地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旨在研究疫情后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并试图提出若干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第一,本文将综述大量文献,包括实体经济的含义、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对策这四方面;第二,本文将对相关的定义进行界定并回顾相应的理论;第三,本文将分析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现状与问题;第四,本文通过搜集2008-2020年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测度;第五,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将总结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2.研究方法本文既进行了理论分析,也结合了实证分析。在第一部分,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现状,并与其他的省份进行对比。在第二部分,本文搜集了江苏省2008-2020年这13年间的相应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测度,随后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通过stata15.0计量软件进行分析,得出金融业发展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一)概念界定1.金融支持金融可以称之为资金融通,当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有了一定阶段的发展,不同个体之间产生了调剂资金余缺的需求,这种需求又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与货币关系的发展,这种通过信用连接起来的货币流动形成了当今金融活动的基本内容。其不仅提供了资金流通的渠道,还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功能,如资源配置提供信号、深化分工与协作、管理风险、提供激励等。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流通,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于货币的余缺产生了调剂的需求,与此同时又作用于商品与货币关系的发展,这种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货币流通构成了金融活动的基本内容。在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被看作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普通意义上的存贷款业务,还包括了有价证券的买卖、基金、信托、保险以及货币结算等内容。对于金融支持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金融支持是指金融业在政府以及经济形式的引导下,利用金融手段发展某一行业或者领域的行为,其本质是解决资金的供求矛盾,降低金融市场运行风险,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繁荣。2.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并非专业的经济学术语,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该词便频繁地出现,无论是在学者的研究报告上,还是政府的政策发布上。在我国的“五年规划”中,“实体经济”一次最早出现在“十二五”规划中,该规划提出:“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对于实体经济,学术界常以“虚拟经济”“泡沫经济”甚至“符号经济”的对比概念理解,也有从产业方面进行界定。与虚拟经济相对比,学术界认为在虚拟经济以外的市场为实体经济,其与虚拟经济为相对立的领域。李晓西、杨琳(2000)提出虚拟经济是对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实体经济则是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活动。也有人认为虚拟经济与信用膨胀有关,其本质特征是资本化定价,很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曾康霖(2018)认为与虚拟经济不同的是,实体经济是依靠人的有效劳动创造价值,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素。可以看出,实体经济不同于虚拟经济,可以创造有效价值,与产品(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等有关。从产业层面界定实体经济,美国对实体经济的界定范围并不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而将一些关系到人民生计的民用普通领域纳入实体经济,比如制造业、农业、销售业、交通运输业等。在国内,黄群慧(2017)创新地依据货币分类形式,将实体经济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制造业,这也是实体经济的核心,第二层次进一步包含了农业、建筑业和除制造业以外的其他工业,第三层次加入了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除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所有服务业,第三层次也是实体经济的整体内容。为了本文后续的数据研究,对于实体经济的界定更倾向于黄群慧的第三层。3.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过程,在参考众多文献后,本文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描述为对原有实体经济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驱动力量等进行优化、调整和变革的过程,以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等新产业与领域的不断出现,原有的商业形态被不断颠覆,传统的以投资、出口导向的发展方式逐渐转向以消费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因此实体经济急需转型升级。实体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也存在着一些区别,其中转型主要表现为领头主导产业的改变与交替,而升级则强调的是产业本身的变化,如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以及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的转变。因此综合转型与升级的定义,可以发现技术创新、资本结构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在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在学术界中金融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众多,其中大多数从金融功能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市场收集信息等。本文结合了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情况,重点描述金融的规模、结构以及效率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1.金融规模对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金融规模与金融支持类似,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在参考众多文献后,本文将金融规模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利用的金融资源的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规模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是金融规模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首先与多数行业相同,金融业也存在着规模效应,当金融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后,其成本会不断降低,效率会更高,同时使金融机构内部的分工更加专业、更加细致,这有利于提供更加专业的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来说,更具规模的金融业可以提供更加优惠的资金、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此外当存在众多金融机构后,金融业中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各种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或提升管理水平等来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会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也会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金融产品。最后,金融规模的扩大可以动员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使其流向其需要的地方,对于众多继续转型升级的实体企业以及普通中小企业来说,这有利于其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二是金融规模扩大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金融业的规模效应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当金融业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它的规模效应便不在存在,这是因为金融业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金融业的发展也受制于实体经济的规模。首先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货币这一共同资源,金融业的无序扩张会吸引资金大量流入金融行业,阻碍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其次,金融业有着高风险、高杠杆的特征,若是监管不能及时升级,将会导致风险随着金融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将集聚,当风险集聚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金融危机,将对金融业以及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综上可知,金融规模对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无论金融规模过大或是过小都将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找到一个平衡的规模显得尤为重要。2.金融结构对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本文讨论的金融结构是指金融的供给结构,也是金融的体系结构,是基于金融结构“两分法”的分析,而金融工具结构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银行主导行与市场主导型这两大类型构成了金融结构的“两分法”。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要金融资源供给方式的金融结构,而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则是通过金融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来供给金融资源。在融资能力方面,以银行为主导型的间接融资可以更广泛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同时它提供融资的对象更为普遍,门槛较低,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可以从此渠道获取资金;而以市场主导型的直接融资在利益的驱动下,会使资金流向更优质的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则不容易获取资金。在资源配置方面,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追求的是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价格很难发现全部的市场信息,当信息披露不够完善与充分时,就需要银行进行资源针对性的配置。因此两种金融结构相辅相成,任何一种主导都可能导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的下降。3.金融效率对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金融效率广义上是指金融部门的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比值,而从金融功能的视角来看,金融最大的作用就是对金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金融效率的提高会使金融机构自身效益增加,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其次,金融效率的提升可以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不仅包括简单的资金成本,还有人力成本以及时间成本等,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此外金融效率的提升促进金融业信息搜集能力的提升,更加积极地了解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这使得一些转型升级的企业以及高兴技术企业得到资金支持。最后金融效率的提升可以进一步吸引社会中的闲散资金,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投资规模和投资力度,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三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现状及问题(一)江苏省实体经济现状及转型分析一直以来江苏都是我国的经济强省,2021年江苏省GDP达到了11.63万亿元,增长8.6%,人均GDP达到13.7万元,位居全国第二。同时,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7万亿元。然而,当前国际与国内形势严峻,使全国经济承受巨大的下行压力。在国外,美国不断加息,对全球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我国汇率造成冲击;全球经济发展减缓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都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在国内,新冠疫情不断反复,消费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传统的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没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苏省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等产业发展受到限制,急需转型升级。1.实体经济总体现状由于目前对于实体经济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将引用黄群慧(2017)的分类形式,实体经济的定义为金融业与房地产业以外的所有产业,并用地区生产总值减去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后的剩余值来衡量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如图3.1所示为江苏省2001年至2020年这20年的实体经济增长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发现,江苏省的实体经济总量从2001年的877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5368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2.05%,增长迅速,体现了江苏省实体经济体量的庞大,以及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然而,在2016年以后,可以发现江苏省与广东省的实体经济总量差距开始明显。图3.12001-2020年江苏省及广东省实体经济总量变化图在总量上江苏省作为实体经济大省虽与广东省区别不大,但在产业结构上与广东以及其他发达省份与直辖市存在较大差距。如图3.3所示,江苏省的第一产业从2001年的1094.4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536.72亿元,虽然产值不断增加,但是第一产业的比重却在不断减少;第三产业在2015年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比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去除了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第三产业一直低于第二产业在实体经济总值的比重。如图3.2所示为江苏省各产业占实体经济总值的比重,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第三产业有所增长,但第二产业仍为实体经济的主要支柱。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第二产业体量较大,但是站在新的世界价值链布局当中与新兴科技产业后发优势的现代背景之下,相对来说,江苏省的第二产业层次较低,且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图3.22001-2020年各产业占实体经济总值比重图3.32001-2020年各产业占实体经济比重
2.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分析(1)行业转型现状这些年来,江苏省一直致力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多方面采取了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为培育高新产业腾空间。大力推动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全省化工园区由54家减至29家,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碳材料、大医药健康、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高兴产业。从行业结果来看,制造业在江苏省GDP所占比重下降明显,如图3.3所示:图3.3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由2014年的39.31%下降到2020年的34.37%,但是具体来看传统高能耗的采矿业、金属制造、冶炼业以及电力热力供应行业的比重都没有较大的下降趋势,其中采矿业2014年与2020年均占GDP0.39%,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也保持在1.9%左右,体现了江苏省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仍需继续前行。相对于制造业,江苏省在其他新兴行业都在不断发展,如图3.4所示:图3.4新兴行业产值占GDP比重江苏省新兴行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都有所增加,与此同时,针对这些新兴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快速增加,2020年,对信息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相较于2019年增长了49%,科研技术服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9.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投资也增加了1.6%。当前固定资产的投资对新兴行业的发展将产生长久的影响,体现了江苏省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做出了努力。(2)绿色转型现状近年来,江苏省着力强调调“轻”调“优”产业结构,2021年全省增加了国家绿色工厂25家、绿色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9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8家,认定省级绿色工厂186家。回顾近几年江苏省生产能耗与排放的数据,如图3.5和3.6所示:图3.5江苏省万元GDP能耗值(单位:吨标准煤)图3.6江苏省万元GDP排放量由以上数据可知,2014年来江苏省实体经济在绿色转型方面成果显著,万元GDP的能耗以及排放量都有较为显著的下降。(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1.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现状2021年,为推动江苏省金融高质量发展,落实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三大任务,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其中强调了要聚焦产融结合发展,强化现代产业体系金融支撑。对制造业要优化配置金融服务资源,其中包括加大制造业信贷政策倾斜、充分利用多元化融资渠道以及完善制造业保险服务;对服务业强调要充分运用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吸引各类金融资源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在产业链方面,要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各地创新产业链金融模式。江苏省的政策坚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将金融资源重点指向先进制造业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要针对产融结合发展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1)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机构,一直是实体经济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作为江苏省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银行业资产提量增质,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持续增强。截止2020年末,江苏省银行业总资产21.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8万亿元,较前一年度增加4.3%,各项贷款余额15.7万亿元,较前一年度增加1.2%。与此同时,针对制造业的信贷投放,本外币贷款余额较前一年提高7.5%。针对小微企业,江苏省还创新性的推广基于再贷款的“小微e贷”和基于贴现的“小微e贴”,还通过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通了“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长速度较快。(2)证券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证券融资,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与上交所、深交所的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作为融资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转型与快速发展离不开证券业的支持,证券业作为直接融资模式,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提供了重要渠道。截止2020年末,江苏省共有法人证券公司6家,期货公司9家,证券期货分支机构1243家。2020年全省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为117家企业股权融资、380支资产支持证券提供服务,承销各类债券1898只,总金额达7756.1亿元。在证券机构稳健发展的同时,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不断增强。2020年,江苏省境内上市公司482家,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30家;全省企业通过上交所与深交所融资7620亿元,同比增长87.4%,通过新三板股权融资41亿元。(3)保险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与经济补偿的功能,与实体经济相伴而生,为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近年来,江苏省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保险业运行平稳,风险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截止2020年末,江苏省共有法人保险公司5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5960家,较前一年增加238家,其中财产险分支机构2498家,较前一年增加148家。与此同时,2020年,江苏省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4015.1亿元,较前一年增加264.9亿元,赔款给付首次超过1千亿元,达到1081.4亿元。此外,为支持信用贷款方式和“首贷”企业,还设立了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补偿基金。2.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1)金融发展落后于实体经济增长虽然江苏省金融业随着GDP增长而不断提升,在2020年达到了8405亿元,但是其占GDP比值与广东省相比,如图3.4,在2018年后有较大变化,差距不断拉大。在2020年,江苏省金融业生产总值占GDP比值为8.2%,而广东省达到了9.0%,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上海,这一比值达到了18.5%。此外,2020年江苏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6万亿元,占到GDP总量的28.89%。而广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万亿元,占到GDP总量的37.02%。且近五年来,江苏省融资总额占GDP总量的比值,相较于上海和浙江,也要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相比之下,可以发现江苏省的融资总额增长一直落后于经济增长,且金融并没有给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大量资金,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图3.72016-2020年江苏省与广东省金融业生产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2)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一直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都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这就导致了直接融资的规模要远低于间接融资的规模,在江苏省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江苏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值一直处于9:1左右,这说明了银行贷款一直是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虽然国有大型银行掌握着大量的资金,但是处于对信贷风险的规避,他们并不愿意将资金投向新型的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这使得大量资金在传统行业中沉淀,如钢铁、机械、纺织等,阻碍了急需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此外,股权融资作为一个长期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在江苏省融资总额中占比较小,长期处在2%到3%之间,这说明了江苏省资本市场发展落后,无法满足不同企业、不同时间的资金需求,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得不到相应的资金支持。
四、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测度前文分析了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说明了江苏省实体经济急需转型升级,然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抽象概念也是一个过程,并没有明确的指标进行表示,因此在对其影响因素分析之前,需要对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测度。本文参考了刘仁伍(2011)的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一)变量及数据来源对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测度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将从国际化、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以及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这六个方面来综合描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其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表4.1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分项测度指标方面指数分项指标指标属性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国际化x1:进出口总值/GDP是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型x2:专利人均申请量是x3:专利人均授权量是x4:人力资本积累率(每万人大学生毕业人数)是可持续发展x5: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是x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万吨/亿元)是产业结构x7:第三产业产值/GDP是x8:城市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是市场化程度x9:非国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x10:城镇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总数是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x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x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x13:人均GDP是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各年度江苏省统计年鉴。(二).数据处理1.分项指标的正向化在分项指标之中,由于它们的属性不同不能直接将其进行综合处理,这些指标可以分为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顾名思义,整项指标越大说明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越好,而逆向指标越大,则反映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水平较低。本文对逆向指标即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进行倒数化处理,使其与其他指标属性与变化趋势相同。2.分项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显然,这13个指标的量纲与量级并不相同,直接进行综合处理,可能导致主成分过度偏向量级较大或是标准差较大的指标,因此对各分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无量纲化处理方式有四个:极值化、标准化、均值化以及标准差化。一般来看标准化法是最为常用的,其公式为:yij=(xij-μj)/σj标准化使得各个变量变为了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变量,其在无量纲化处理的同时,也消除了各个变量之间的变异程度的差异,而均值化处理后的指标则兼具了这两个特征,其公式为:yij=xij/μj因此选择均值化对各个分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三)实证结果在多因素的分析中,对于权重的选择最为重要,由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经济理论进行判断,为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客观性是该方法最大的优势,所得权重不是人为决定,而是根据数据之间的特征得出的。此外,主成分分析法还可以将多因素简化为少数指标,并且尽可能保留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本文搜集了江苏省2008-2020这13年间的13各分项指标,通过stata15.0进行主成分分析,以获得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测度。1.适宜性检验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前,首先应对各个指标是否适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72,大于0.6,且p值为0.00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因此,各分项指标适用于主成分分析。2.主成分提取接下来将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与主要成分贡献率,结果如下表:表4.2总方差解释Factoreigenvalueproportioncumulation110.769300.82840.828421.584180.12190.950330.416670.03210.982340.107590.00830.990650.049730.00380.994460.034700.00270.997170.017840.00140.998580.015950.00120.999790.003550.00031.0000100.000320.00001.0000110.000160.00001.0000120.000010.00001.000013-0.00000-0.00001.0000由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一共有两个,分别为10.77和1.58,这两个主成分能够解释95.03%的原始数据,足够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测度。3.主成分得分表4.3主成分得分VariableFactor1Factor2x1-0.08609-0.11187x20.088160.03539x30.08179-0.04920x40.09119-0.05214x50.08772-0.12380x60.033610.57963x70.091830.06811x80.182830.15207x9-0.055410.49360x100.000000.00000x110.09239-0.02352x120.09241-0.02135x130.09247-0.01353根据表4.3的主成分得分,可以得到以下两个主成分表达式:F1=-0.08609x1+0.08816x2+0.08179x3+0.09119x4+0.08772x5+0.03361x6+0.09183x7+0.18283x8-0.05541x9+0.09239x11+0.09241x12+0.09247x13F2=-0.11187x1+0.03539x2-0.04920x3-0.05214x4-0.12380x5+0.57963x6+0.06811x7+0.15207x8+0.49360x9-0.02352x11-0.02135x12-0.01353x13最后以各成分所得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到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数表达式:y=(f1*0.8284+f2*0.1219)/0.9503并得到相应2008-2020年的综合指数:表4.4最终结果年份综合指数年份综合指数20080.44021720152.35130620090.76733920162.58843320101.05770120172.67606620111.38373820182.78374520121.7189220192.93640520131.94941420203.2607220142.085997图4.1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指数图4.1显示了2008-2020年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数,当该指数上升时,说明江苏省实体经济整体变得更加集约、低碳以及创行,显然尽管增速有升有降,但是江苏省的实体经济一直在沿着这一轨迹前进。
五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前面测度了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数,为了进一步分析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本文搜集了江苏省2008-2020年这13年间的金融业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运用Stata15.0软件分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一)变量及数据来源1.被解释变量选取—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指数被解释变量为上文所计算得出的2008-2020年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数,记为y。2.解释变量选取(1)金融发展规模金融业发展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息息相关。一般来说,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会对当地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促进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金融业的过度发展会使经济“脱实向虚”,产生金融泡沫,对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位首先选取的解释变量为金融规模。“麦氏指标”M2/GDP与金融相关率是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常用指标。由于研究地区经济时,M2的值很难获取,因此本文参考大多数文献做法,选用金融相关率表示金融业规模。金融相关率(FIR)由GoldSmith在1969年提出,他通过实证发现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增长表示为正向关系。金融相关率最初表示为地区金融资产总额与该地区GDP的比值。在国内研究中,有不少学者将金融相关率表示为金融机构存贷款与GDP的比值。由于我国间接融资目前还是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因此本文采用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来表示金融相关率,并记为x1。其中各项数据均来自于各年度《江苏省统计年鉴》。此外由于近些年来江苏省保险业的发展已不容忽视,纵观以前的文献较少对这一方面进行考虑,因此本文引入保险业的指标来补充说明江苏省金融发展规模,并用保费收入与GDP的比重来衡量,记为x2。各项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金融发展结构由上文可知,金融业结构一般分为以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金融结构以及以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金融结构,两者各有利弊,互相补充,单纯一方为主导都可能阻碍金融业的发展,影响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由于我国主要以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金融机构为主,因此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是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重要方向。因此本文选取直接融资比重来表示金融发展结构,其公式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额/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并表示为x3。其中各项数据均来自于各年度《江苏省金融运行报告》。(3)金融发展效率目前,江苏省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依然是商业银行,银行作为间接融资机构,其通过吸收居民、企业等的存款,汇聚起来用于发放贷款。银行贷款作为实体经济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一个地区的贷款额越多,越有利于该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贷款额越低,则会导致该地区实体经济资金短缺,不利于其发展与转型升级。因此,本文选取金融机构的存贷比来表示金融发展效率,其表示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额与存款额的比值,并记为x4。其中各地区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额均来源于各年度《江苏省统计年鉴》。表4.1各变量及计算方法变量名称计算方法y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数参考上一节x1、x2金融发展规模(金融机构存款额+贷款额)/GDP、保费收入/GDPX3金融发展结构直接融资额/社会融资规模增量X4金融发展效率金融机构贷款额/金融机构存款额因为数据年限较短,而之后的实证分析中进行的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所需要的数据量较多。为了追求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体现变量间的关系,本文参考冯利娟(2013)的研究,使用Eviews10.0软件对低频数据进行转换,把13组的年度数据转换成52组的季度数据,以满足软件操作的需要。(二)实证结果与分析1.单位根检验在研究经济问题时,直接获取的数据通常是不平稳的,容易出现伪回归问题。因此通常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之后才能进行协整检验。如果数据经过分析之后是平稳的,则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如果数据经过分析之后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则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直至出现同阶单整才可以进行协整检验,研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较为常用的ADF检验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结果如下:表4.2单位根检验指标序列阶数T统计量P值结论lny零阶-18.2530.0000平稳lnx1零阶-4.1750.0049平稳lnx2零阶-1.1770.9151不平稳lnx3零阶-1.2820.8923不平稳lnx4零阶0.0180.9944不平稳dlnx2一阶-3.5290.0364平稳dlnx3一阶-3.6010.0298平稳dlnx4一阶-3.6930.0228平稳由表4.2可知,原始序列取对数后lny与lnx1平稳,在对lnx2、lnx3、lnx4进行一阶差分后对其进行ADF检验,检验值t统计量均小于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表明llnx2、lnx3、lnx4一阶单整,因此lny、lnx1与lnx2、lnx3、lnx4的一阶差分值满足协整检验条件。2.协整检验通常,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Engle-Grange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法。Engle-Granger两步法通常用在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协整关系的检验之中,而Johansen检验法则是一种针对多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的较好方法。由于本文的研究涉及四个变量,因此本文选择Johansen检验法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检验结果如下:表4.3最优滞后阶数lagLLLRdfPFPEAICHQICSBIC0350.4722.8e-13-14.7009-14.6269-14.50411646.828592.71250.0002.8e-18-26.248-25.8036-25.067*2684.78975.923250.0001.7e-18-26.7995-25.9848-24.63453693.04216.507250.8993.7e-18-26.0869-24.9019-22.93774773.945161.81*250.0004.2e-19*-28.4658*-26.9104*-24.3325由结果可知,当滞后阶数为4时,通过的检验数最多,因此该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4。以下为Johansen检验结果:表4.4迹统计量检验结果RankEigenvalueTraceStatistic0.05CriticalValue0216.546468.5210.9509174.884947.2120.5258339.813829.6830.4158114.5497*15.4140.226692.46743.7650.05114表4.5最大特征值统计量结果RankEigenvalueMaxstatistic0.05CriticalValue0141.661533.4610.9509135.071027.0720.5258325.264120.9730.4158112.082314.0740.226692.46743.7650.05114由表4.4以及4.5可以发现,迹检验与最大值检验都支持系统内存在三个协整关系,这说明lny、lnx1、d.lnx2、d.lnx3与d.lnx4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因此接下里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表4.6协整方程Coef.Std.Err.zP>|z|_ce1lny1lnx15.55e-17d.lnx25.55e-17d.lnx3-2.622115.1605601-16.330.000d.lnx4-20.678372.36468-8.740.000_cons.3392177其中lny的系数被标准化为1,因此标准误缺失,d.lnx3与d.lnx4的协整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他两个变量系数较小可以忽略。将协整向量移项,可得到以下协整方程:lny=0.3392177+2.622115*d.lnx3+20.67837*d.lnx43.格兰杰因果检验在进行协整检验后,我们还有必要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确定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本部分将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确定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指数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4.7格兰杰因果检验EquationExcludedchi2plnylnx11.46140.833lnyd.lnx22.14340.709lnyd.lnx317.390.002lnyd.nx43.62280.459lnx1lny11.6640.020d.lnx2lny3.87370.423d.lnx3lny16.8650.002d.lnx4lny1.44750.836由表4.8所得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金融发展结构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优化金融效率的提升,同时金融效率的提升也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此外,金融相关率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提高金融相关率,扩大金融规模,但金融相关率的提升却不一定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其余两个变量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之间均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4.实证结果总结前面的实证过程,本文首先对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以及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多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原序列中lny与lnx1平稳,其他均不平稳,在对这三个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均平稳,因此lny、lnx1与d.lnx2、d.lnx3、d.lnx4同阶单整,满足协整检验要求。随后,在确定了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的基础上进行了约翰森协整关系检验,发现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最后,本文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得出了本次的协整方程:lny=0.3392177+2.622115*d.lnx3+20.67837*d.lnx4可以发现从长期来看,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规模的金融相关率以及保险发展程度的关联性较弱,而与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增长率存在正向关系,金融结构的增长率每提升1%,那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指数将提高2.62%,金融效率的增长率每提升1%。那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指数将提高20.68%。分析以上结果,可以发现江苏省的金融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进一步扩大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较小。而金融发展结构与效率对江苏省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存在着正向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应该将发展的方向针对金融业发展的结构与效率,而不是进一步追求量的发展。表4.8实证变量原数据年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指数y金融发展规模x1保险发展程度x2金融发展结构x3金融发展结构x420080.44022.0415990.0250590.0850000.70671320090.76732.4410490.0263330.0790000.72254920101.05772.4431060.0280950.1650000.71410820111.38372.3258330.0245710.2120000.72832820121.71892.4187930.0242320.2629090.72086920131.94942.4842810.0243660.1402110.72235520142.08602.5190040.0259720.213540.74222220152.35132.6206850.0279260.2742750.73110320162.58842.7435280.0347800.2898280.75229320172.67612.702420.0401710.180480.78583220182.78372.7405180.0355900.1612550.82823320192.93642.9006330.0380130.1423040.87236420203.26073.1844510.0390880.2003150.8953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结论本文首先解释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相关定义与理论,对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机制在理论层面进行了分析,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然后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以及与广东省进行比较,对江苏省实体经济现状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相关问题。随后,通过搜集2008-2020年的多项指标利用主要成分分析法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测度,最后,通过金融规模、结构与效率三个方面研究了江苏省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实体经济发展结构与质量有待提升。江苏省的实体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实体经济结构相较于广东省以及上海等有所差距,江苏省的第二产业一直是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为主,且附加值较低,缺乏较有名声的自主品牌,因此江苏省的实体经济亟待转型升级。本文通过从国际化、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六个方面对江苏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测度,得出了2008-2020年的总额指标,发现近年来江苏省一直着力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综合指标由2008年的0.44增长到2020年的3.26。但是近些年来江苏省综合指标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转型升级的任务仍需继续前进。2.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并不充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苏省金融市场也是发展迅速,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其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进一步升级。但是,目前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证的分析可以发现,长期来看江苏省的金融行业规模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较小;而金融的结构与效率均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保持正向关系。其中金融效率的提升对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较为显著,当金融效率提升的增长率提升1%,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优化20.68。这体现了江苏省的金融规模的提升已经达到了瓶颈,要想继续发展金融的规模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水平,需要先解决结构与效率的水平,显然,江苏省的银行业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使得直接融资的比重较大,在金融发展的结构上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达到银行主导与市场化主导的平衡。此外,金融效率通过数据的整理可以发现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转,但是大量的资金可能沉淀于传统行业,并没有流向利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型企业。(二)政策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目前江苏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相应问题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改善金融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水平。目前江苏省金融业结构仍然较为单一,大量的融资还是来源于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以满足实体经济对于金融业多功能的需求。同时,要建立层次丰富的金融市场体系,全方位、立体化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于资金的多样化要求。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扩大企业的融资范围;发展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与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对当地的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还可以通过合理发展民营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支持的灵活性以及效率,有助于推动江苏省金融业的转型升级。第二,注重金融效率增长的同时要注重资金流向。江苏省的金融效率虽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可能忽略了其中的资金流向,使得资金在传统行业中沉淀,并未流向中小企业以及新兴产业这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大型银行应该增加对中小企业以及新兴产业的贷款数量,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各种金融机构也应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保障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金融机构也应结合当地的政策与实体经济结构,因地制宜,让金融产品更具由针对性。第三,政府应积极做好桥梁作用,保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链接顺畅。政府应当为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对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实体经济方面,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以及新兴企业提供融资,并引导企业利用资金进行创新研发以淘汰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在金融业方面,政府应当推行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江苏省设立分支机构,也推动金融机构进行创新,研发符合当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红书运营合作协议书
- 经理薪资协议书
- 用利润出资入股协议书
- 矿石矿业协议书
- 电梯广告机转让协议书
- 道具创作协议书
- 营销分成协议书
- 生蚝养殖协议书
- 幼儿园合伙合作协议书
- 终结调解协议书
- 2025届浙江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国防教育课件
- Scratch神奇画笔教学设计
- 西部计划面试题目及答案
- GB/T 320-2025工业用合成盐酸
- 安全课:预防蚊虫叮咬
- 2025年中考英语热点话题模拟预测卷(天津卷)-中考英语各地市热点话题模拟预测卷
- 机场充电桩施工方案
- 拒绝第一支烟健康教育 课件
-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策略-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