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研究目录TOC\o"1-3"\h\u17968引言 1232801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概述 126130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1207902.1存在软件漏洞 1287052.2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283352.3恶意攻击 274653计算机应用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275173.1身份信息检验 270773.2技术控制 3167173.3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 3223453.4防火墙技术与信息加密技术 418393.5入侵检测技术 4199333.6加强计算机报警系统的应用 4130254结语 419761参考文献 6【摘要】在当今社会的诸多领域中,计算机应用范围广泛,对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有很大帮助,尤其是计算机与网络的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目前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而言,为了更好地展示其功能和作用,需要结合网络信息的全技术管理,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应用,并满足计算机应用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军事、国防等领域,网络信息无处不在,伴随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一旦网络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就会给社会和公众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在计算机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计算机应用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量的信息数据爆炸式增长。然而,大数据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也导致了更加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这增加了人们查找实用数据信息的难度。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存在争议,信息使用的效率也存在争议。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与计算机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信息安全对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监控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但计算机网络运行的主体是网络和电子设备广泛使用的环境。人们使用网络的门槛越来越低。然而,许多人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限,或者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操作不当或缺乏安全意识,容易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能够全面分析各种指令,充分结合海量数据,及时发送消息。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接收信息指令。传输采用SSL加密。移动设备接收到信息后,将对其进行解密,执行相应的命令逻辑,并将结果及时报告给服务器。大数据分析基于海量数据信息及其集成,可以有效检测网络信息安全。在计算机网络中,安全认证协议主要应用于系统设备,为用户提供安全认证服务的网络平台。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2.1存在软件漏洞目前,大量网络信息被窃取或入侵,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系统软件直接相关。犯罪分子利用软件中的漏洞进行非法操作并篡改信息。例如,我们计算机上经常使用的浏览器可能有漏洞。浏览网页时,一些危险的网站链接不会被阻止。如果不小心点击,电脑会被病毒入侵,然后会出现蓝屏或崩溃,这对用户的信息安全和使用安全有很大影响。2.2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传播和接收信息。但是目前很多人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使用电脑的时候,操作也很随意,存在很多网络安全隐患。部分地区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措施未落实到位,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部分企业出现随意上网的情况,造成病毒入侵、密码被盗等问题,导致电脑安全风险。2.3恶意攻击目前,网络上存在恶意攻击。创建垃圾邮件是为了攻击网络数据和信息的安全。网络系统资源处于危险状态,用户主机无法正常连接网络。网络犯罪分子通常以安全性较低的系统为目标,并攻击目标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运行环境。当然,如果计算机系统受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风险,用户信息也会被泄露。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软硬件也在不断更新,操作系统也在快速更新。新的操作系统自然对防御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屏蔽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实际要求。用户信息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计算机远程操作系统使犯罪分子能够远程入侵系统、窃取用户信息和攻击操作系统,导致信息和数据丢失,后果极其严重。计算机病毒也很常见。这些病毒功能强大,非常隐蔽。它们不仅可以从用户那里获取登录名和密码,还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病毒,病毒可以快速、容易地传播到用户系统崩溃,严重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鉴于上述情况,为了防止犯罪分子攻击计算机并严重破坏计算机系统,有必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保护手段和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3计算机应用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策略3.1身份信息检验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网络一般不使用认证,这也使得网络使用门槛比较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网络。也埋下了信息安全隐患,身份信息的验证加强了用户登录管理,从而保证了登录用户的合法身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它可以确定计算机用户的身份信息,主要是通过检查参数来综合测试所有参数。必要时可重复验证,以确保注册人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身份信息验证已逐步应用于现代网络系统,可有效避免和防止网络系统的非法干扰,确保效率和安全性网络信息性泛滥。为了减少参数验证的繁琐过程和重复,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计算机通常会收集用户的部分生理特征和个人信息作为参数标准进行验证,例如:指纹、虹膜、用户面部信息等(见图1)但由于技术成本等问题,这些暂时还没有普及,最常见的验证方式仍然是使用密码登录验证。图1用户身份信息检验示意图3.2技术控制技术控制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关键,也是当前的技术难点。需要高度重视、协调和应对网络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技术控制多样,内容复杂繁琐,信息安全系统的优化需要全面实施。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更新思路和方法,积极顺应时代潮流,采取前沿技术措施。网络安全管理也应分工明确,严格遵守相关规定。3.3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既可以保证计算机的高效稳定运行,又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安全的保护水平。比较常见的日常监控技术多为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全面监控网络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病毒入侵风险,该技术包括统计分析方法。基于统计知识,可以有效判断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时判断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时是否存在安全风险。3.4防火墙技术与信息加密技术随着人们对网络安全的日益重视,各种网络病毒检测和防护软件层出不穷,如防火墙、信息加密等,逐渐成为现代网络防护的重要技术之一。防火墙技术可以完全屏蔽网络信息。全面检测信息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信息泄漏。通过对信息的实时监控和过滤,极大地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提高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通过对信息传输进行加密,开发了一种安全监控机制,以确保信息传输过程不会被犯罪分子窃取或破坏。在加密技术中,最常见的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3.5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也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信息处理的模式是及时获取相关的网络信息,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在及时获取信息时阻断检测到的威胁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安全,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异常信息,及时阻断,对异常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检测,并提供分析报告,大大降低报告错误率,广泛用于异常信息和病毒的拦截。3.6加强计算机报警系统的应用当计算机遇到病毒或恶意攻击时,计算机报警系统可以提供最高级别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减少用户损失,计算机入侵报警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自动屏蔽病毒,防止入侵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保护和保证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相对安全。4结语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次是使用网络的门槛比较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网络,但是很多人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薄弱。并且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因此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通过逐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参考文献[1]周鑫辉.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1):151-152.[2]杜越洋.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4):124-125.[3]赵培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36+52.[4]迟江波.基于网络信息处理及安全的计算机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6):189+191.[5]陈世平.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8):193-195.[6]张伯驹.新形势下铁路网络安全工作探索与发展展望[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0,29(08):1-5.[7]刘刚,杨轶杰.基于等级保护2.0的铁路网络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