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后的公司治理探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2500字_第1页
《国企混改后的公司治理探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2500字_第2页
《国企混改后的公司治理探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2500字_第3页
《国企混改后的公司治理探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2500字_第4页
《国企混改后的公司治理探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25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企混改后的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132711.1理论基础 186611.1.1产权理论 1289351.1.2利益相关者理论 191861.1.3委托代理理论 297721.2文献综述 266981.2.1混改的内涵研究 2110841.2.2混改的动因研究 2223991.2.3混改的方式和路径研究 3325881.2.4混改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424871参考文献 4理论基础产权理论Coase于一九三七年提出产权理论,他明确了“产权”和“交易费用”的概念,指出差异化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差异化。交易费用是评价诸类体制的标准,所以科斯定理本质上指出了交易费用让产权的划定越发关键。现代产权理论指出达成外部性内在化的产权体制是效率化的产权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科学明晰健全产权体系机制是混改的宗旨,本文基于该理论探究东航物流的产权结构变动对公司治理造成的深远作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追溯至一九八四年Freeman的提出,该理论是指企业管理层为全面均衡各个利益有关方而进行的统筹管理。其认为企业的初创发展壮大各阶段需要各利益有关方面的加入,公司的目标是利益有关方面的全体利益,企业本质属于包括参与生产经营的所有相关者。因此混改中引入战投方和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是契合该理论的。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处理两权(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导致的一系列代理问题,基于两权分离的委托代理理论是当前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成果。委托代理理论由Berle和Means于一九三二年率先提出,核心观点为处于信息不对称与利益摩擦的境况下,两权分离而导致的的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在公司治理中突出表现为股东与经理层管理层间所产生的代理两难。因此,本文将研究国企如何通过混改完善公司治理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文献综述混改的内涵研究唐现杰和李新宇(2017)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指出混改的阶段性目标是基于产权制度改革改善国企资源配置效率,终极目标是健全国企公司治理体系,提升国企治理现代化能力。季晓南(2019)认为混改的核心目的是实现国有和民营经济的相结合。盛毅(2020)提出了新一轮国企混改的内涵有显著变化,体现在混改要基于国企的差异定位,强调需要分层级开展混改。混改的动因研究(1)公司治理角度杨红英和童露(2015)认为,国企具有公司治理水平低、党政干部主导企业的弊端,需要通过构建职业经理人机制体制、国企去行政化改革等改善国企治理。沈昊和杨梅英(2019)基于央企混改的典型范例——招商局集团,指出引进非公股东的类别和时点影响了混改后的公司绩效和公司治理情况;国有控股对于公司治理未必是负面的,核心目的是在资源配置中要通过市场发挥关键性影响。Boycko等(1994)总结得出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善了公司治理效率。(2)企业绩效角度马光威(2018)认为混改的动因基本是效率损失、经济增长与利益驱使。胡一帆等(2006)通过世界银行对我国企业的数据,认为私有资本与外资资本较国有资本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更大的正向激励影响。杨汝岱(2015)基于我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数据,发现在投资效率上,国企相比民企有43%的差距,国企存在效率损失问题。冯道军(2018)认为混改有利于促进国资保值增值、提高国资的流动性和实现运营的高效益。Arocena和Oliveros(2012)基于西班牙若干民营化的国企的数据,指出民营化国企的效率显著提升而民企在此同一期间的效率提升并不显著。混改的方式和路径研究李跃平(2015)指出国企要通过多类别层次、完全价值链、双向投资的方式来推进混改。綦好东等(2017)提出要因企施策,主要路径包括通过上市为主的资本市场运作、双向建构“内引外投”、设立产投基金、推行核心员工持股等;此外要健全国资的管理和激励模式,优化基于管资本的国有资本监督管理机制体制,建立市场化选聘与激励体系机制。唐现杰和李新宇(2017)提通过引入非公资本的多种途径的国企混改方案。张好雨(2018)则认为混改要立足“新常态”,确立“以管资本为主”的“新路径”,通过民企为主体,国资参投民企实现资本融合。混改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黄速建(2014)指出混改是构建现代国企体制的主要路径,混改后企业至少会基于公司法构建合规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体系。佟健和宋小宁(2016)基于构建的经济模型,指出混改引进作为企业剩余索取方的非公资本,其具有积极监督企业的动力,能改善国企所有者缺位导致内控问题。杨红英和童露(2015)提出混改有利于改善企业外部治理如资本进出机制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等。Bortolotti(2009)基于经合组织国家的民营化企业的研究,指出大陆法系国家,政府更大可能以双重股权的模式形成对公司的控制。参考文献[1]Arocena,P.&Oliveros,D.Theefficiencyofstate-ownedandprivatizedfirms:Doesownershipmakeadiffere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2,140(1):457-465.[2] M.Boycko,A.ShleiferandR.Vishny,VoucherPrivatization[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4,35:249-266D.[3] Dinc,I.S.&Gupta,N.Thedecisiontoprivatize:FinanceandPolitics[J].TheJournalofFinance,2011,66(1):241-269.[4]季晓南.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意义及发展路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4):8-26.[5]唐现杰,李新宇.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范式探索[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8):91-94.[6]盛毅.新一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与特定任务[J].改革,2020,(02):125-137.[7]杨红英,童露.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5,(01):42-51.[8]沈昊,杨梅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基于招商局集团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19,35(04):171-182.[9]马光威.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D].深圳大学,2018.[10]胡一帆,宋敏,郑红亮.所有制结构改革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04):50-64+206.[11]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5,50(02):61-74.[12]冯道军.“新常态”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及路径选择[J].现代商业,2018,(01):123-125.[13]李跃平.回归企业本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1):22-25.[14]綦好东,郭骏超,朱炜.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力、阻力与实现路径[J].管理世界,2017,(10):8-19.[15]唐现杰,李新宇.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范式探索[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8):91-94.[16]张好雨.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选择问题探析[J].管理现代化,2018,38(05):79-81.[17]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经济管理,2014,36(07):1-10.[18]佟健,宋小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治理[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31(01):45-51.[19]周懿颖.国企混改对公司治理和绩效的影响探究[D].浙江大学,2019.[20]王一帆.东航物流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公司治理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21]李珊珊.混改背景下东航物流股权多元化与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9.[22]刘怡清.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