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陡峭的山崖,(

)硕大的冰雹,(

)稀疏的林木,使尽全力,终于到达长白山主峰之巅,魂牵梦萦的长白山天池,就这样(

)在眼前。山顶上那椭圆形的一汪蔚蓝,伴着缭绕的雾气,似真似幻地出现,带给人们至真至纯的感动。天地的界限变得不那么分明了,不知是幽蓝的天映蓝了那汪湖水,还是幽蓝的湖水漂染了上空的天。幽然与深suì(

)充斥,美得惊艳,美得震撼。熟悉这里的人常说,在天池,一年之中的放晴屈指可数,有人心怀不甘几次来到,却都是失望而归。若是赶上厚重的雾气,倘若就站在天池旁边,却看不到一滴水;若是赶上飞沙走石,眼睛都难得睁开,何谈赏景?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漂染

(2)深suì2.下列依次填入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躲过

攀越

穿过

出现 B.攀越

躲过

穿过

呈现C.穿过

攀越

躲过

呈现 D.攀越

穿过

躲过

出现3.写出语段中与“魂牵梦萦”结构相同的两个短语。4.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予以修改。二、名句名篇默写5.名篇名句默写。君子当自强不息,面对逆境不屈不挠。逆风翻盘,要有(1)“,”(李白《行路难》)的期待和坚持;九死不悔,要有(2)“,”(李商隐《无题》)的执着和奉献;新旧交替,要充满(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情怀;乐观旷达,要涵养(4)“,”(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胸襟。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湖心亭看雪

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6.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拥毳衣炉火()

(2)雾凇沆砀()7.文中第一段连续使用四个量词“痕”“点”“芥”“粒”,请分析这些量词的表达效果。8.舟子说“更有痴似相公者”,说说“似”在哪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①相见于安道②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③,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④,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忏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⑤其过,此君子之贼也。(节选自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注]①足下:敬称,相当于“您”。这里指高若讷,时任左司谏。②安道:余靖,字安道。③师鲁:尹洙,字师鲁。④立朝有本末:指做官始终坚持原则。⑤文:文饰,把丑打扮成美。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11.结合选文中作者对范仲淹的评价,用自己的话说说欧阳修为什么斥责高司谏为“君子之贼”?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略低于2022年的4.78本。②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高于2022年的3.33本。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合计为8.15本,高于2022年的8.11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3.34期(份),较2022年的14.76期(份)减少了1.42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1.89期(份),略高于2022年的1.88期(份)。(摘自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材料二:(摘自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材料三:①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②总之,我的意思是很简单的: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现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读书杂谈》材料四: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作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朱光潜《谈读书》)12.相较于文字表达,图表会更加直观。请将材料一中的国民阅读情况相关信息转换成图表。分类2023年(本/份)2022年(本/份)(1)4.754.78(2)3.403.33(3)8.158.11(4)13.3414.76纸质期刊人均阅读量1.891.8813.阅读材料二,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条调查结论。14.阅读以上材料,针对中学生阅读一事,请你给出三条合理建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书与书房宋曙光①说起来,我是参加工作之后,有了报纸和杂志,有了书籍,需要有一个存放的地方,才逐渐萌生了对书房的向往。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报纸副刊编辑工作的需求,确实应该有一个像样的书房了。可是,居住条件不允许。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报社编辑部没有专用书柜,条件还不允许。我的办公用书,仅是一本新华字典,桌子上除了稿件,还是稿件,个人购书都要拿回家去。这种情况维持了很久,对于书房也就向往了很久。③我在外出约稿时,到过很多作家、诗人的家,他们的住房都很温馨,却没见过多么讲究、豪华的书房,他们的写作大都是有一张能写字的书桌就够了。在孙犁先生家,客厅里摆着一排书柜,很简朴的,玻璃门上拉着布帘,客人们来了都会见到。南窗下是一张老式的书桌,桌面上摆着些写作用具和盆花。这个客厅是多功能的,吃饭、会客、写作,有时也用来读书。④我最早的书柜,不是购置,也不是打制,而是利用房屋设计,将墙体上原有的一处凹槽加以改造,装上石板变成能摆放三层书的书架。若干年后,搬到了新家,才置办了两组书柜,终于将到处堆放的书籍归了位。但对于心目中的书房,还是相距甚远,因为房间面积太小,连台式电脑都被迫换成笔记本电脑,很喜欢一张宽大的写字台,可至今仍是一个梦想。⑤好在那时天天坐班,周末在家的时间毕竟有限,对书房的需求似不迫切。加之个人创作都被编辑工作占去,偶有写作灵感,身边有一支笔和一张纸就够了。做副刊编辑几十年,对读书、写作是有计划的,中国古典名著、外国名家译作,都想要购买齐全,形成规模。而写作,尽管自己有规划,却不是坐在书房里就可以实现的,我的许多诗歌作品,多数是在出访、行进之中成篇。例如,在山区老乡家的土炕上,我写过乡土诗;在赴京约稿的列车上,写过青春诗;在汶川地震的废墟旁,写过抗震诗;在漓江边的阳亭下,写过山水诗;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写过白云诗……⑥可见,我对书房的定义是宽泛的,理解是随缘的,不必苛求。我不羡慕那种有着整面墙都是图书的书房,爱书的、写书的、藏书的,都希望能有一间像样的存书之所,普通人有时连住宿都成问题,哪还敢奢想什么书房?写书之人成名后,大抵是可以布置一间书房了,而藏书家的标准就是要有一定数量的藏书,豁出去自己住处逼仄,也要把书籍安顿好。至于爱书之人,无节制地买书、存书,有时还会造成家庭矛盾。倒是大学里的教授们,办公室相对宽绰,可以用来存放书籍,减缓了自家住房的压力。⑦我工作时,是将书房分作两部分:家里和办公室。新书尽量不往家里拿,办公室便成了存书之地。每天八小时工作全在单位,办公室的两个书柜,日积月累地很快就装满了,再有书就只能放到窗台、堆放在地上,最终便形成了包围圈。我的办公桌对着一面墙,身后是一溜书,堆靠在一位编辑的桌子下边,右手就是窗台,摞起的书已漫过半截窗户了,只有左边被书挤出的一条窄道,进进出出都得小心碰脚。当我有了行政职务可以搬办公室的时候,我都没有去。原因之一,是我“搬不动”这些书,我对它们似有了情感,愿意守着它们,身在书堆中工作已成为习惯、适应了。偶有作者到编辑部来,进门便惊讶地说,这不就是《编辑部的故事》里面的场景吗?不错,这就是编辑部——真实的报纸副刊编辑部。⑧因工作之需,书的数量不断增多,不是日进斗金,而是日进斗“书”。到我退休时,办公室里的书已多得不行,该怎么处置?我不可能全都搬回家去。这些书我不想卖,也不能卖,价格就像卖废纸,舍不得。可不卖又没人要,东联系、西联系,报社附近就有一家文化单位,但他们也不愿意接收,说是没处放。我开始发愁,这些书该怎么办?⑨一位老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他退休后,费了很大精力处理旧书:分别从三个处所分批处置,一次比一次彻底,只将极少数必备之书带在身边,其余的都“忍痛”舍掉了。我当时听了并没往心里去,可是不久,随着相熟的几位老作家去世,他们的书籍和文稿等,几乎成了“废品”,子女毫无兴趣继承父辈的书籍,这样的结局使我震撼,对书的命运心生悲悯。⑩我对书是有感情的,年轻时尤其热情高涨,喜欢收存一些心仪的图书,但真正用到它们的时候却又很少,有些书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忘记了。家里原有的存书,加上从单位带回的书又摞成书山,每到新年不得不一次次地做起减法。此时,想起那位老朋友对我说过的话,不禁有了同感。为了媒体融合,报社又将搬迁。那天,在将报纸副刊合订本封箱寄存时,我对年轻的同事说,这些报刊资料一定要保存好,毁掉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这个办公室,今后也是回不来了,新的编辑部不会复原这样的办公环境,还是拍个照片留作纪念吧。随着手机的几次摁动,这个见证了我们辛勤耕耘过的副刊编辑部,从此便永远留在了记忆里。⑪至此,我对书与书房的解读,由繁到简:在劳作之后,闲暇之余,能够有一个安心之处,坐下来看几页书、写上若干文字,那就是莫大的幸福。(有删改)15.简要概括作者拥有过怎样的“书房”?16.作者写孙犁先生的书房有何用意?17.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并说说理由。18.如何理解文中画直线句子的含义。我对书房的定义是宽泛的,理解是随缘的,不必苛求。19.文章题目能否改成“我与书房”,为什么?五、诗歌鉴赏20.阅读艾青《盼望》一诗,根据学过的关于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完成两则批注。盼望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1979年3月,上海(1)批注一:立象尽意,意随字出。诗中借“”“”等意象,表现了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2)批注二:对立统一,揭示哲理。诗中“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表达了的哲理。六、名著阅读21.请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成语和一个人物,结合《水浒传》中相关故事情节说说你对该成语的理解。成语:淡泊名利、重情重义、行侠仗义人物:晁盖、宋江、鲁智深七、综合性学习22.学校团委将举办“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比赛,请你参与活动。【活动宣传】(1)活动海报上需要呈现这次活动的主题名称,请你向主办方推荐一种字体,并说明理由。我推荐,理由是:。【活动策划】(2)请帮助主办方完善演讲比赛评分标准,补充三项。①观点鲜明,内容突出,层次分明。②吐字清晰,发音准确,音量合适。③④⑤【活动感悟】(3)在观看演讲比赛时,所有观众都受益匪浅。请你结合学习生活,谈谈对“自强不息”的认识。八、作文23.作文题目:把泪水像珍珠一样珍藏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24.阅读下面材料,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生活中有一种“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量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需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会不停地转动。读完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答案及简析一、基础知识综合1.答案:piǎo;邃简析:“漂染”的“漂”读piǎo,注意与其他读音区分;“深邃”的“邃”要准确书写,其意为深远、深奥。2.答案:B简析:“攀越”山崖、“躲过”冰雹、“穿过”林木、“呈现”在眼前,这些词语搭配符合语境逻辑,“出现”没有“呈现”那种完整展示的意味。3.答案:似真似幻、至真至纯简析:“魂牵梦萦”是并列短语,“似真似幻”“至真至纯”同样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它们在词语组合和语义表达上都具有相似性。4.答案:若是赶上厚重的雾气,虽然就站在天池旁边,却看不到一滴水。简析:原句“倘若……却……”关联词搭配不当,改为“虽然……却……”后,能正确表达假设情况下的转折关系,使句子逻辑通顺。二、名句名篇默写5.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析:准确记忆李白、李商隐、刘禹锡、范仲淹等诗人的诗句,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在逆境中坚持、奉献、乐观、豁达等精神,注意“沧”“蚕”“蜡炬”“畔”“病”等字词的书写。三、文言文阅读6.答案:裹,围;白气弥漫的样子简析:结合语境,“拥毳衣炉火”中“拥”可理解为裹、围,穿着皮衣围着炉火取暖;“雾凇沆砀”描述的是湖面上冰花弥漫的样子,“沆砀”即白气弥漫的状态。7.答案:“痕”“点”“芥”“粒”四个量词在使用上,递次微缩,越来越小,形象地写出大雪过后长堤、亭子、小舟及舟中人的状貌,营造了一个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简析:这些量词从大到小的运用,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雪后西湖的空旷与寂静,将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8.答案:都做了与众不同的事,在大雪过后的夜晚去湖心亭看雪。简析:作者和亭中两人都在严寒的雪夜前往湖心亭赏雪,这种行为异于常人,体现出他们对雪景的痴迷,也反映出他们超逸的情趣和对自然美的独特追求。9.答案: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罢免,这真是怪事。简析:重点翻译“遂”(于是)、“诋”(诋毁)、“黜”(罢免)等字词,按照现代汉语语序通顺地翻译出句子意思。10.答案: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简析:根据句子意思和语法结构,“夫人之性”是主语,“刚果懦软禀之于天”描述人性来源,“不可勉强”表达态度,“虽圣人……必能”是让步假设,在这些关键处断开,使句子层次分明。11.答案:范仲淹为人刚正不阿,做官坚持原则,这是人所共知的。高司谏却害怕触犯宰相获罪,不敢为范仲淹辩解,反而通过诋毁范仲淹来掩饰自己的过失。简析:文中欧阳修对范仲淹的品质予以肯定,而高司谏的行为与之相反,他因私利不为范仲淹辩白,还诋毁范仲淹,这种行为违背了君子之道,所以被斥责为“君子之贼”。四、现代文阅读12.答案:(1)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2)人均电子阅读量;(3)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4)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简析: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准确提取并概括出关于阅读量的各类信息,分别对应填入相应位置,使图表完整呈现国民阅读情况。13.答案: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2023年较2022年平稳提升,其中14—17周岁的青少年图书阅读量在未成年人中最多。简析:观察材料二的图表,对比2022年和2023年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量数据,可得出阅读量提升且14-17周岁阅读量最多的结论。14.答案:示例:①多看课外的文学著作;②和社会结合起来,把书读活;③读书不能全凭兴趣,要有计划,有系统;④可以借助新兴媒介,读一些电子书。(答出三点即可)简析:综合材料三鲁迅和材料四朱光潜的观点,从阅读范围、阅读与社会联系、阅读计划和借助媒介等方面提取对中学生有益的建议,帮助中学生提高阅读质量。15.答案:作者工作时将书房分成两部分:家里和办公室。家里是不够理想的书房,办公室是习惯了的书房。简析:文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家里书房的简陋和办公室作为书房的实际情况,体现了作者在不同环境下对书房的利用和对书籍的热爱。16.答案:通过写孙先生以客厅为书房,具体表现一些作家对书房不那么讲究的态度,表达作者对老作家的敬佩之情。为下文写自己对书房的认识由繁到简做铺垫。简析:孙犁先生的书房情况展示了一种简朴的写作环境,与作者的经历相呼应,同时引发作者对书房的思考,为后文作者的感悟做了铺垫,使文章内容过渡自然。17.答案:用自豪深情的语气。因为作者以各种场合为书房,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排比句式能够更强烈地表达作者的自豪和欣慰之情。简析:从作者列举的创作场景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创作经历充满自豪,排比句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所以应用自豪深情的语气朗读,以体现作者的情感。18.答案:指作者对书房的概念的认知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空间或特定形式,在作者看来,书房可以是家中的一角,也可以是办公室的一个区域,甚至可以是临时的空间,表现了作者对书房的随性态度,也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从容和淡然,表达了他对书籍和写作的热爱与执着。简析:作者的经历使他对书房有了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对书籍写作的情感,打破了常规对书房的定义,更注重其功能和精神内涵。19.答案:不能。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从早期无专用书柜而向往书房到利用房屋设计改造书架,再到退休后处理大量书籍的困惑。用“书与书房”更能全面概括主要内容。书和书房理应不可分割,所以原标题合理。简析:文章围绕书的积累、书房的变迁以及作者对书和书房的情感展开,“书与书房”涵盖了这些关键内容,而“我与书房”侧重于人物与书房的关系,不能全面体现文章主旨。五、诗歌鉴赏20.(1)答案:洁白的浪花(或:浪花);喧哗的铁链(或:铁链)简析:诗中“洁白的浪花”和“喧哗的铁链”分别与起锚和抛锚相关联,这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海员在航海过程中的不同场景和情感,体现了他们的性格和精神。(2)答案:起点和终点同样重要。没有起点哪有终点,没有终点何谓起点。简析:“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通过两个海员的不同盼望,象征着人生中起点和终点的相互依存关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六、名著阅读21.答案:示例:“淡泊名利”,意思是轻视外在的名声与利益,不追求名利。鲁达在做提辖之时,扶危助困伸张正义,三拳打死镇关西,丢了官职毫不在意;在活捉方腊之后,拒绝宋江回朝参加封赏的邀请。一生淡泊名利,率真不羁。示例:“重情重义”意思是顾及友情,对朋友义字当先,不会做伤害朋友的事。鲁智深在林冲误入白虎堂后被刺配沧州的路上暗中保护、及时相救。由此可见鲁智深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示例:“行侠仗义”多指扶弱抑强,主持正义。鲁智深在酒店遇到落难的金氏父女,出手相助并打死了为害一方的恶霸镇关西,体现了他的侠义心肠。简析:选择成语和人物后,从《水浒传》中找出能体现该成语的人物情节,如鲁智深的相关事迹能很好地诠释“淡泊名利”“重情重义”“行侠仗义”等成语的含义,使读者对成语和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七、综合性学习22.(1)答案:示例:我选隶书。理由是隶书形体扁平工整,古朴厚重,象征着自强不息精神的深厚和悠久。我选行书,理由是行书笔画流畅,行云流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带给人一种敢于开拓的激昂自信的气势。简析:根据隶书和行书的字体特点,结合“自强不息”的主题精神,阐述选择该字体的原因,使字体与主题相契合,增强宣传效果。(2)答案:①声音清晰,声调抑扬顿挫,情绪饱满,富有表现力。②根据演讲内容与情感表达的需要,适当运用手势,增强演讲效果。③姿态放松,体态自然,落落大方。④平视前方,用眼神适时与听众交流。⑤准备的PPT画面、配乐能够与演讲内容相匹配。⑥能够处理临场突发情况。简析:从演讲的声音、肢体语言、姿态、眼神交流、辅助工具和应急能力等方面补充评分标准,确保全面评价演讲者的表现。(3)答案:示例:自强不息是一种持续的行动,是一种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积极地去发掘自己的潜能,学习新知识,不断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在践行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中迈向辉煌的人生巅峰。简析:先解释“自强不息”的含义,再结合学习生活,阐述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