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考点28 诗文佳句欣赏-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1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考点28 诗文佳句欣赏-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2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考点28 诗文佳句欣赏-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3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考点28 诗文佳句欣赏-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4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考点28 诗文佳句欣赏-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考点28诗文佳句欣赏—统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精品|语文学科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

考点28诗文佳句欣赏

常见问法: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下列诗句中停顿有误(正确)的一项是?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呢

5、读诗句想象画面,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画面。

万能公式:

1、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

格式为:……运用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

2、从修辞格来欣赏。

3、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欣赏,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阅读精练: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9分)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注】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1、初读诗歌,你发现诗中主要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2分)

2、下面这句诗正确的朗读节奏应是()。(2分)

A.绿树/阴浓/夏日长B.绿树阴浓/夏日长

C.绿树阴/浓夏/日长D.绿树/阴浓夏日长

3、这首诗读起来颇有画面感,请帮甜甜简要概括诗歌所描绘的景象。(3分)

4、下面是甜甜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描写亭院的静景,后两句描写亭院的动景。

B.诗歌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展现了亭院的景象。

C.这首诗歌通过描绘亭院的景象,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景色的陶醉。

D.这首诗歌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都写到了风,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诗歌,完成练习。(13分)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律诗,全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_________________。(3分)

2、下列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红军/不怕/远征/难B.万水/千山/只等/闲

C.五岭/逶迤/腾/细浪D.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诗中点明中心、总领全诗的诗句是___,___;运用了夸张手法的诗句是___,___。(4分)

4、“云崖暖”中的“暖"写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的___,“铁索寒”

中的“寒"写出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___。(2分)

5、这首诗赞美了红军的什么精神(2分)

三、小古文阅读。(10分)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

过易水。蚌方①出曝②,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③

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④,渔者得而并禽⑤之。今赵且⑥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⑦大众,臣恐⑧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方:刚刚。②曝:晒。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④相舍:互相放弃。⑤禽:同“擒”,捕捉,抓住。⑥且:将要。⑦弊:弊病,害处。⑧恐:担心。

1、这则故事可以用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2分)

2、结合注释.联系短文内容,把下列对话内容补充完整。(2分)

双方争吵起来。鹬威胁河蚌说:“____________”,河蚌也不甘示弱地说:“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文道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B.大敌当前,弱小者要学会避让敌人,不能正面冲突,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利益。

C.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

D.在处理内部事务时,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4、通过阅读短文,你觉得苏代能够成功说服赵惠王,让他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两个人的角度来分析)(4分)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2分)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1、作者是从哪些地方表现黄河的磅礴气势的()(多选)(2分)

A.黄河弯弯曲曲的姿态。

B.黄河裹挟黄沙、波涛汹涌的气势。

C.黄河河面宽广、河道绵长。

D.黄河的水来自天上的奇思异想。

2、下面哪句诗和“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意思最相近()(2分)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诗句赏析。(8分)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①诗句中的“九曲”说明了黄河的特点,“万里"写出了黄河的特点。这两句诗写出了黄河的气势。(3分)

②读诗句想象画面,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图画()所示场景。(2分)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①诗人在这两句诗中化用了的民间故事。(1分)

②这两句诗通过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诗人

的气概。(2分)

五、小古文阅读。(9分)

书黄筌①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③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选自《苏东坡集》)

【注】①黄筌(quán):五代后蜀画家。②审:精审细密。③大者:指更大的事。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书黄筌/画雀B.颈足/皆展

C.缩足/则展颈D.虽画师/且不能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颈足皆展展:

②或曰___或: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4、黄筌画雀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他___(用原文词语),与之相反,课文《书戴嵩画牛》则体现了牧童的品质。这些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0分)

夜雪①

[唐]白居易

已讶②衾枕③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④。

【注释】①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诗人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②讶:惊讶。③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④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1、这首诗没有从下面哪个感官角度来写雪()(2分)

A.触觉B.视觉C.嗅觉D.听觉

2、诗人“知雪重”,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感知的。(3分)

3、用自己的话描绘“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画面。(3分)

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从体温感知衾枕已冷来侧面表现雪下得大。

B.一夜过去,诗人因寒冷未眠,久坐窗前,直到天亮窗明。

C.“折竹声"于深夜而“时闻”,凸显了冬夜的寂静。

D.“时闻"二字说明诗人彻夜无眠,表现其孤冷寂静的心情。

七、古诗文阅读。(8分)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①学者所以求益②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袅③。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①夫:句首发语词。②益:长进。③鸱袅:一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

1、解释加点的字。(2分)

(1)凌忽长者:___(2)人疾之如仇敌: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3、用原文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的“如此"是指什么。(2分)

4、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八、古诗文阅读。(8分)

揠①苗助长

宋人有悯②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③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⑤而往视之,苗则槁⑥矣。

【注释】①揠:拔。②悯:担心,忧虑。③芒芒然:疲惫的样子。④病矣:累极了。⑤趋:跑。⑥槁:枯萎。

1、宋人揠苗助长的原因是()。(2分)

A.担心他的禾苗变黄。B.忧虑他的禾苗不长。

C.他的禾苗变矮了。D.担心他的禾苗枯死。

2、文中“芒芒然归"中“归”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2分)

3、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呢(2分)

4、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试列举一两个。(2分)

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材料二】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祸乱沿海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关系的和平发展。他一生写下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条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他在长城上修建的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1、《马上作》是一首()诗。(2分)

A.咏物B.酬赠C.爱国D.田园

2、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A.“南北驱驰"四字,概尽戚继光的戎马生涯。

B.诗的第二句写诗人自嘲不懂得欣赏江花边草。

C.戚继光不仅是抗倭名将,还是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

D.诗的第一句讲的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和北部地区平息祸患。

3、诵读《马上作》的语调应该是()的。(2分)

A.平静B.豪迈C.悲凉D.喜悦

4、结合材料二,写出“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的意思。(2分)

十、小古文阅读。(7分)

忧国与爱国(节选)

梁启超

有忧国者,有爱国者。爱国者语忧国者曰:“汝曷为①好言国民之所短"

曰:“吾唯忧之之故!”忧国者语爱国者曰:“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长"曰:“吾唯爱之之故!”忧国之言,使人作愤激之气;爱国之言,使人厉进取之心,此其所长也。忧国之言,使人堕颓②放之志;爱国之言,使人生保守思想,此其所短也。今天下之可忧者,莫中国若③;天下之可爱者,亦莫中国若。吾愈益④忧之,则愈益爱之;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既欲哭之,又欲歌之。吾哭矣,谁与踊者吾歌矣,谁与和者

【注释】①曷为:为何,为什么。②堕颓(tuí):堕落颓废。③莫中国若:

莫过于中国。④愈益:更加。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①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短短:

②吾唯忧之之故唯:

③吾唯爱之之故故: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分)

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

3、阅读选文,谈谈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一、1、绿树、楼台、池塘、蔷薇

2、B

3、诗歌描绘了一幅池塘倒映着楼台,周边绿树成荫,微风吹过,池水泛起涟漪,蔷薇花香满园的夏日景象。

4、D

二、1、七言颈联尾联

2、B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喜悦心情惊险悲壮

5、这首诗赞美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2、你若不张开壳,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会被晒死在这里的,我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我就是不张开壳,我把你狠狠地夹住,你今天拔不出嘴来,明天拔不出嘴来,你非饿死在这河滩上!

3、B

4、①从苏代的角度看: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