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①③B.①②③⑥C.①⑤⑥D.①②③④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3220反应后质量/gx2820A.该反应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4、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1g/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mL溶液,用每次20mL蒸馏水冲洗了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A.B.C.D.无法确定5、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菜青虫的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适应行为D.无法确定6、下列元素符号中错误的是()A.铁FeB.钠NAC.钾KD.钙Ca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茎;按组成可分为____和____茎。

8、将一个充满CO2的试管倒插在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9、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3N,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N,10、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带____(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的缘故,这种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使梳子和头发带电的现象叫____.11、2015年5月30日;玉林市消防战士杨科璋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____;

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____.

(2)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__.

(3)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

(4)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____.

12、糖类在提供人类的营养和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古到今在食品加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的祖先品尝到香甜的麦芽糖也很早,已知麦芽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____种元素组成;

(2)1个麦芽糖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3)该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1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工具;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铁原子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14、洗手池下面的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一个____,请你再举一个与此原理相同的实例____。

15、弹簧秤下吊着一个长方体空心铁块,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0N,当铁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将____,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将____;当铁块浸入一半时,弹簧秤的示数变为9N,那么,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变为____N.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7、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8、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9、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0、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3分)22、如图所示为小黄家客厅的实物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三孔插座和带有开关的电灯分别正确地接入电路中。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6分)23、如图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cm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g取10N/kg,求:①空心铜球的重力;

②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2、D【分析】【解答】①②是排水法;故可以;③④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可以;⑤⑥是向下排空气法,故不可以.【分析】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3、D【分析】【解答】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还少5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5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

故选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还少5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5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4、C【分析】【解答】因为稀释前溶液的密度是1g/cm3,所以稀释前溶液的质量和体积数值上是相等的,所以上述公式中的m1可用V1代替,又因为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会小于1g/cm3,所以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和体积数值上应该不相等,所以用V2代替m2的话,公式中间应该用≈,即V1w1≈V2w2

第一次稀释:数据代入公式为0.5w1≈20.5w2

第二次稀释:数据代入公式为0.5w2≈20.5w3

两式相比得≈化简得≈即≈也就是说最后烧杯中残留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来的.

故选C.

【分析】因为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稀释前溶液的分数质量×稀释前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分数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即m1w1=m2w2.5、A【分析】【解答】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菜青虫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6、B【分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写法:元素符号通常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在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后面加上元素名称中另一个字母(必须小写)以示区别进行解答本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牢记元素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解答】解:根据元素符号的写法:(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由此可知A,C,D正确。

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草质茎木质茎【分析】【分析】不同植物的茎在适应外界环境上;有各自的生长方式,使叶能有空间开展,获得充分阳光,制造营养物质,并完成繁殖后代的作用。

【解答】植物的茎按形态主要可分为4类;分别是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直立茎的茎干垂直地面向上直立生长的称直立茎,如向日葵;缠绕茎细长而柔软,不能直立,必须依靠其他物体才能向上生长,但它不具有特殊的攀援结构,而是以茎的本身缠绕于它物上,如牵牛花;攀援茎细长柔软,不能直立,唯有依赖其他物体作为支柱,以特有的结构攀援其上才能生长,如丝瓜、葡萄;匍匐茎细长柔弱,平卧地面,蔓延生长,一般节间较长,节上能生不定根,如番薯。

按组成主要可分为2类;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内木质部分占的成分很少,较脆弱,如玉米;木质茎的大部分由木质部构成,很坚硬,如香樟树。

故答案为: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草质茎;木质茎8、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的液面上升【分析】【解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消耗了二氧化碳,使试管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试管内,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的液面上升.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使试管内的气压减小进行分析.9、8【分析】【解答】根据浮力大小的计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3N,代入公式可知,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则有F浮=F下-F上=13N-5N=8N;所以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8N。

【分析】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10、异摩擦起电【分析】【解答】头发和梳子摩擦;头发和梳子带异种电荷,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利用摩擦的方法使梳子和头发带电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故答案为:异;摩擦起电.

【分析】(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摩擦起电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11、可燃物空气(氧气)119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分析】【解答】(1)试验中的小石头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说明燃烧首先要是可燃物;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空气(氧气).

(2)火警电话是119;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3)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

(4)生活中常见的着火有:油锅着火;电线着火等.

故答案为:(1)可燃物;空气(氧气);

(2)119;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4)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分析】(1)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2)火警电话是119;

(3)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只要是生活中的灭火方法就可以.12、3453421:8【分析】【解答】解:(1)麦芽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可见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填:3;

(2)麦芽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可见1个麦芽糖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共45个;麦芽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12×12+1×22+16×11=342;故填:45;342;

(3)麦芽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6×11)=1:8.故填:1:8.

【分析】(1)由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2)根据麦芽糖的分子结构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麦芽糖的分子中氢、氧元素含量来分析.13、3FeN2【分析】【解答】(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铁原子表示为:3Fe;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

故答案为:(1)3Fe;(2)N2.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写出其化学式即可.14、连通器茶壶【分析】【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解答】解:洗手池的回水管;下端相通,构成了连通器,与此原理相同的有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故答案为:连通器;茶壶.15、变小|变大|2|8【分析】【分析】(1)当铁块逐渐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空心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化,根据称重法可知弹簧秤示数的变化;(2)当铁块浸入一半时,根据称重法求出受到的浮力,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铁块浸入一半时的2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关系,进一步求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再根据称重法求出弹簧秤的示数.【解答】解:(1)当铁块逐渐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

由F浮=ρgV排可知;空心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由F浮=G﹣F′的变形式F′=G﹣F浮可知;弹簧秤的示数变小;(2)当铁块浸入一半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10N﹣9N=1N;

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铁块浸入一半时的2倍;

由F浮=ρgV排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原来的2倍;

即F浮′=2F浮=2×1N=2N;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F″=G﹣F浮′=10N﹣2N=8N.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2;8.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7、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8、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9、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0、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1、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1题,共3分)22、【分析】【分析】对于电灯接线的基本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